《大明1937》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明1937- 第59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大笔钱了。但是向小强当时进驻北京的时候,曾经贪墨过一箱子三千万美元债券的,当时为了笼络身边人,曾经承诺给武炎彬和胡炯一人分三百万明洋的。现在武炎彬虽然钱还没拿到手,但也是个“有钱人”了。不开出个上万明洋的数目,根本刺激不到他。

果然,武炎彬激动得脸通红。这一万明洋对他产生了强烈的刺激。他高声答应了,然后拿过冲锋枪,仔仔细细地检查了一遍,又小心地微调了一下瞄准系统,这才匍匐在垫子上,眯着眼睛,瞄准远处的靶子。

他深呼吸了半天,直到确信自己进入完全平稳的状态了,才轻轻扣下扳机。

“啪!!!……啪!!!……啪!!!……”

武炎彬打的时候,向小强就用望远镜观察着远处的靶标,随着耳边一下一下的枪声,他渐渐露出了笑容。看来,自己的一万明洋保住了。而且证实了相对于冲锋枪,这款自动步枪有着多么出色的精准性。

武炎彬稳稳地打了三十个单发,把弹匣里的子弹都打完了。然后他趴在那里,呆呆地望了一会儿靶子,摘下了空弹匣。

旁边一个士兵又递给他一个满弹匣,但是武炎彬叹了口气,摆摆手,推开了。他站起来,把冲锋枪放在桌子上,哭丧着脸道:

“大人……属下无能。这真不是一般的难打,就算再让我打十个弹匣,也打不中一个八环。”

向小强哈哈一笑,拍拍他的肩膀:

“好样的,炎彬。你打得很不错了。谁也不是神仙。用冲锋枪150米打8环,这要求真的太离谱了。”

然后他按下按钮,拿起话筒,听报靶。

果然,冲锋枪和自动步枪真的不能比。这次最好的成绩,不过是四环而已。

向小强很满意,武炎彬很沮丧。

向小强当然注意到了武炎彬的情绪低落。谁看着一笔相当于自己身家三百分之一的钱财溜走,都会很沮丧的。向小强决定,回去之后就给武炎彬一个惊喜。

……

向小强这时候才想起来问,这支枪叫什么名字。齐顺发的人当然说还没有名字,请向大人给起一个。向小强之前已经想好了一个名字,笑道:

“你们公司叫齐顺发,就取最后一个‘发’字的开头字母F吧。另外现在已经是37年10月份了,月了,今年是来不及大批列装部队了,怎么也得等到明年,也就是38年。那就叫‘F…38式自动步枪’吧!”

齐顺发的代表面露喜色,深深一揖,谢道:

“多谢大人赐名!”

向小强接着说道:

“至于订单么……老规矩,还是人民卫队先试用。第一批订单的详细数目,回头我们研究后让王大人告知你们。反正怎么也不会少于十万支吧。至于今后……如果用得好,那就要全面列装大明军队了。那时候恐怕就不是几十万支的事情了。”

齐顺发的代表胸中狂跳,又是深深一揖,按捺着激动,笑道:

“小人代表齐顺发公司,多谢大人赏识!”

向小强点点头,笑道:

“怎么样,现在量产一批,没问题吧?”

“没问题没问题!只要签下合同,大人一声吩咐,鄙公司设备立刻全线开动!一个月内,生产五万支没有问题!”

向小强很满意。他盘算着,五万支,应该足够武装整个人民卫队了。这个“武装”并不是人手一支,而是用自动步枪替换冲锋枪。也就是说,原先用冲锋枪的士兵,现在全部改用自动步枪了。手动步枪并不换。先用人民卫队在战场上试验一下。如果真的能达到向小强理想中“自动步枪”的标准的话,那么他准备把手动步枪也换成自动步枪。除了狙击枪,其余一支手动步枪都不留,真正实现全军自动步枪化。

之前大明军队相对于敌军,虽然也有很大的武器优势,但主要都体现在重武器上:飞机、坦克、大炮。因此明军总是很喜欢打一些“大突破”、“大纵深”、“长驱直入”、“摧枯拉朽”之类的“快战”。这样能够借助重武器的优势,短平快地解决敌军,避免陷入烂仗。夸张些说,就是尽量打“不接触战争”。

但是战场也不会总是按照明军的期望发展。明军也是会经常性的陷入“短兵相接”的战斗,比如碰到凭借完善防御工事拼死抵抗的敌军,比如陷入城市巷战,比如天气不好失去空中优势,等等。一到了这个时候,明军的重武器优势就不太发挥得出来了,而轻武器虽然也胜过敌军,但毕竟不是那么悬殊。明军的冲锋枪总是在几十米内的交火中,才能明显地占到便宜。通用机枪虽然很厉害,但毕竟不是单兵武器,做不到人手一支。这种战斗中,明军的伤亡数字总会大量上升。而大伤亡数字,就是明军统帅部最害怕看到的。

现在有了自动步枪,明军在轻武器上,就足以领先其他国家二十年到三十年。——当然,这只是说“代差”。其他工业强国一旦看到自动步枪的好处,也许几年就能赶上来。

不过,有这几年也够了。足够大明把要打的大仗都打得差不多了。在战场上,只要不让步兵去强攻永备防御工事群,一般的短兵相接,就算没有飞机坦克的优势,照样能打出很漂亮的交换比来。

……

当天下午,向小强回到司令部,找到十四格格,跟她商量了一番。十四格格点点头,派小五到大明皇家银行去开了两个保险箱,分别存进一只手提箱。

晚上,向小强把胡炯和武炎彬叫进办公室,给了他们每人一把钥匙,一组密码。

“怎么样,”他笑道,“知道这是什么吗?”

两人相互对视了一眼,慢慢地,都领悟到这是什么了。片刻后,两人脸色同时发白,然后又变红,呼吸急促,盯着手里的钥匙和密码。

向小强笑呵呵地,心说:还行,两人都不笨。

他微笑着,眼睛瞟了瞟门口,低声笑道:

“一人三百万。不过我再一次告诫你们,都给我低调点。明白吗?”

两人声音沙哑,呼吸困难,但坚持着颤声道:

“是……是!!!……多谢大人!!!”

第八卷 亚洲大战 第155集 大和号开工

进入十月下旬,大明的潜艇产量骤然增大了。b原来每月产量只有十几艘,现在产量开始快速攀升。到了十月结束的时候,整个十月份全国已经建造了26艘潜艇。其中12艘都是在下旬生产的。大明海军部通过了海总参的“大幅增产潜艇”的要求,同时把最后一艘战列舰的建造计划向后延迟了。

海军部制定《十一月中小型舰艇建造计划》中,给潜艇建造制定的目标是:小型潜艇3艘、中型近洋潜艇15艘、大型远洋潜艇10艘、其他特殊潜艇4艘。共31艘。

其中“其他特殊潜艇”,其中两艘是“射水鱼”防空潜艇,另两艘是“*牛”——远洋补给潜艇。

这种补给潜艇也是向小强提出的构想。这是一种两千吨左右的远洋潜艇,没有鱼雷管,只有一门甲板主炮和一门博福斯机关炮,作为自卫武器。除了自身使用的柴油外,还可以额外携带将近800吨柴油,理论上可以为5艘大型潜艇、或者8艘中型潜艇加满燃油。当然,这是理论值,是指的从空加到满,实际上不可能有哪一艘潜艇和“*牛”碰面的时候,一滴油都没有了。一般都只要适量加一些就够了。这样的话,一艘“*牛”一般可以为十几艘、二十来艘潜艇提供加油,足以覆盖一个海上大战区。

除了燃料,补给艇上还装载了大量的食品、淡水、药品、替换零件,还有一个非常专业的维修小组。这些都是普通的攻击潜艇难以带很多的。

向小强曾经还想让这种补给潜艇携带一些鱼雷,用于补充给战斗潜艇。因为根据向小强的二战经验,潜艇战除了燃料,消耗最厉害的就是鱼雷。一旦鱼雷用完了,哪怕潜艇还有大量的燃料和食品淡水,也必须返航。因为再在海上晃荡也没有意义了。但是潜艇设计师们当初表示为难,因为鱼雷占地方,非常占地方。潜艇用的重型鱼雷非常巨大,躺在那里,就像一棵被伐倒的大树干。几颗鱼雷就能挤占掉大量的燃油空间。因此向小强才不得暂时不放弃。

他打算先让这种“燃料*牛”试用一段时间,如果真的出现鱼雷严重缺乏的情况,那么就要另设计一款补给潜艇了——要么不装额外燃油,只装鱼雷,要么设计得更大,两者都装。

……

进月,日本外围海域的明军潜艇已经达到了61艘,其中半数都在日本海。日本海里的明军潜艇达到了30艘——密度相当大了。海参崴港外100海里范围以内的海底,日本和苏联的沉船躺得到处都是。日本现在已经实行了“船队护航体制”。前阶段是商船快开到海参崴外海的时候,采集结成船队,等待野外一起进港。现在是一出了日本的港口,立刻集结成船队,十来艘到三四十艘不等,由三五艘、七八艘、十一二艘驱逐舰护航,驶向海参崴。

但是这正好配合了明军的“狼群战术”。明军三十艘潜艇分几层散布在日本海西北部,越靠近海参崴潜艇密度越高。日本商船即使结成船队,也总是逃脱不了明军潜艇的眼睛。一艘潜艇发现船队,立刻用无线电通知前方和左右的其他潜艇,同时紧紧跟踪。于是在未来的几个小时内,或者十来个小时内,一张大网开始收紧了。十几艘潜艇同时朝着船队的方向集中,在前后左右尾随着。

到了晚上。这些潜艇开始屠宰了。十几艘潜艇浮上水面,乘着月黑风高拉开速度,在船队中往来驰骋,不断地选定目标、发射鱼雷……于是,海面上开始爆炸连连,一团团大火球窜上夜空,照得方圆多少海里都红彤彤的。

而潜艇身材非常低矮,在夜晚很容易隐藏在黑暗的海面背景里,即使在水面高速航行,也很难被看到。而潜艇的柴油引擎声早就和四周货船的沉重引擎声、还有此起彼伏的爆炸声混在一起了。驱逐舰上无论是主动声纳还是被动声纳,此时都没多少用了。况且驱逐舰又要救人、又要东奔西跑的捕捉潜艇,顾此失彼。有的时候保不齐自己也会挨上一枚鱼雷……

一旦十几条狼冲进上百只羊群中大肆杀戮的时候,牧羊人就算有枪,面对一片混乱也基本无能为力了。

……

十月份是明军潜艇战进入辉煌期的序幕。在这一个月里,明军击沉货船吨位,是前三个月的总和。这里既有“狼群战术”的原因,也有潜艇数量大幅升高的原因。

十一月初,各种相关情报证实,潜艇战开始在战略层面对日本起到效果了。日本内阁中不断有人抱怨,对苏联的海上贸易正在变得有亏本的危险,提出要么日本终止对苏联海上贸易,要么再次提高货物的价格,以弥补越来越多的沉入大海的货物和船只的成本。

但是有人反对,说正是目前这种看似亏本的对苏贸易,才让明国把大部分潜艇集中到日本海,得以让日本的太平洋主航线不受太大的威胁,让日本可以正常从其他国家进口钢铁和石油,出口日本的货物。要是终止对苏贸易,那么明国肯定会把更多潜艇调到太平洋沿海,封锁日本自身的航线。因此,还不如继续对苏贸易,同时也提高货物的价码,让苏联为日本的海上损失买单。海参崴是俄国经营了几十年的远东最重要的据点,苏联不会为了几个钱就丢掉的。

这些情报汇集到大明海总参和海军部的时候,这些原本对潜艇战还抱怀疑态度的老头子们,也都渐渐乐观起来了。这才哪儿到哪儿啊,不过刚开始而已,日本内阁就已经有人叫唤了。今后几个月,随着大明的潜艇产量不断升高,随着日本周围的潜艇不断增多,日本国内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叫唤。总有一天——很可能不需太久,日本帝国这架战争机器就会支持不住。

根据人民卫队的情报,11月初,日本开始在吴港建造一艘史无前例的巨型战列舰,预计总吨位将达到六万吨到七万吨。而且,根据向小强的独家情报,这只是同一级战舰两艘中的第一艘而已。向小强本来还想把情报说的更细一些的,把“大和”和“武藏”这两个名字带出来的。但后来一想,这太夸张了,暂时作罢。

但是,向小强在情报中写道:我们不必焦虑,也不必感到太大的威胁。就让日本去建造巨型战列舰吧!我们只要一边建造航空母舰、一边继续封锁日本就行。等那两艘巨舰服役的时候,日本人会发现,他们甚至已经拿不出多余的燃料用来训练了。这两艘巨舰要么因为、缺乏燃料停在港内作为永久景观,要么因为缺乏训练、一出海就会被我们的航母飞机炸沉。

第八卷 亚洲大战 第156集 冬季战争

冬季战争,正式拉开序幕了。。cOb

十一月初,哈尔滨的温度计,开始频繁出现低于零下十度的读数了。东北大地上,也进入银装素裹的阶段。城市的街道两旁,开始出现了清扫后的脏兮兮的积雪。而在城外,广大的农田里放眼望去已经是一片白,更偏远的山区,已经成了名副其实的“林海雪原”。

但是,在更北边的新占领区,也就是远东西伯利亚地区,更是一片冰天雪地了。在这里夜晚零下二十度是家常便饭。明军这时候已经基本修建好了冬季营房,修好了防御工事,准备稳定战线,度过冬天了。在温暖的木屋里,炉子烧的暖哄哄的,这些南方士兵们裹着厚实的冬装,犹自冻得不行。好在苏联远东红旗军团已经基本消灭了,明军的第一阶段“秋季战役”战略目标基本达成,战线推进到了外兴安岭一线。

现在,明军最好的筑城部队和要塞部队,都已经进驻到了外兴安岭一线的防御工事内,一边驻守,一边加固工事。在他们的身后,为了保住空中优势,几十个前线机场也修筑起来了,上千架飞机进驻到这块新占领的远东地区。

末,哈巴罗夫斯克——共青城一线的苏军据守区已经被攻陷,最后的几万苏军战俘被押上火车,运往占领区后方,充当修筑工事的劳动力。

整个外兴安岭以南的地区,除了库页岛还在苏军手中,大陆上就只剩下海参崴一小块还在坚守了。而库页岛的苏军也撑不了多久。第一,库页岛上的苏军本来数量就不多,最多一个师。第二,他们现在已经成了孤军,被困在岛上,和苏军控制区缺乏陆地联系。明军现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