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夏鼎- 第14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制得极稳,他见当先一个商贾赫然便是矮胖的营殖都头韩商,便摆手笑道:“众位都是神卫军袍泽故旧,不必多礼。”

韩商原先便是神卫军众商贾之首,见陈德目光首先便落到他的身上,心下一凛,有心上前巴结陈德,却不敢抢在勾落安前面说话。勾落安笑道:“吾等皆是陈大人的旧部,眼下大人控扼河西,正待进取西域,贯通东西商路,眼下正是用人之际,吾等敢不为大人效犬马之劳。”他的真实身份,就是这些原先隶属于神卫军的商贾也不知底细,只道此人在西北混的风生水起,搭上了故主陈德这条线,陈德又通过他来收服原先的部属,却不知勾落安已是陈德麾下军情司掌控方面的一员大将。

这些商贾一则有把柄握在陈德手上,二则都是江南人氏,对外来的北朝官吏天生有排斥的心理,陈德好歹算是旧主,在朝廷也官居节度,日后就算和朝廷翻脸,看他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手段,朝廷要在短期内铲平河西也不看好得很。

卷七 笑谈渴饮匈奴血 第十一章 商贾

陈德见众商贾脸色都有些惴惴,大概知道他们的想法,走入那些商贾丛中,笑着向左右拱手道:“褚君别来无恙?”仿佛一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水面,众商贾得了这个机会,纷纷客气起来,有的打躬作揖说近来生意不错,有的上前敬祝陈大人全家安好,总之,一个地下组织会面的整肃场面顿时烟消云散。

商人重利,此刻如果搭上了陈德这条线,日后江南的茶叶丝绸瓷器,可以走河西商路出去,比海路要稳妥的多。唯一的担心,便是陈德要他们在江南起事杀官造反,这是抄家灭族的大事,这些身家殷实的商贾是不敢做的。

陈德要得便是这个效果,客套完了,他双手伸出虚按一下,底下的商贾顿时噤声,陈德方才沉声道:“金陵城破,物是人非,江南国主北狩,吾也向汴梁称臣,褚君脱离神卫军,自营各类产业,各有家小,地此番召集大伙儿前来商议的,不是什么危险的大事,乃是一桩生意。”他的语调是众商贾都很熟悉的,和缓而带有一些诱惑的味道。

“大人有甚么吩咐,我等只管照办便罢了,谈生意便是与我等属下见外。怎不叫人寒心呢,大人!”韩商突然声泪俱下地跪下道,其它商贾方才恍然大悟,既然上了陈德这条船,便是同舟共济的命运,若是陈德抱着谈生意的态度与自己这帮商人相交,将来万一事有不谐,他拍拍屁股退回河西,自己的身家性命可都捏在大宋手上。唯一之道,便是彻底投靠,这样陈德日后行事总要顾念一丝香火之情,不会将自己手下这股势力白白牺牲。众人暗骂了一声老狐狸,紧紧跟在韩商身后,一把鼻涕一把泪的哭着要求陈德将自己等人重新纳入声威赫赫地安西军系统,甚至好几个人要求陈德将自己的家产重新登记到安西军的军产中去。这时代的商人地位并不如后世那般尊崇,所以众人有此顾虑也是当然,否则当年也不会投入神卫军系统了。

看着一帮原始资产阶级分子哭着喊着要回到无产阶级的队伍中来,原本打算以利益说服这些商贾和安西军合作的陈德大吃一惊,他疑惑地看向勾落安,勾落安颇为无奈地耸耸肩膀,这是从陈德身上学来的招牌动作,示意这和自己无关。

陈德皱着眉头,商贾们的反应大大出乎自己预料,不过总还是有的谈的,他咳嗽一声,把韩商扶起来,沉声道:“韩都头,你这是做什么,吾到江南来,什么人都不见,让落安将你们找来,这是遗弃你等的做派吗?”因为韩商等人与勾落安乃是旧识,因此陈德在这些人面前只称呼他的姓名,而大名鼎鼎的寒蝉,则在很久很久以后,都没有人知道他究竟是谁,很多宋辽臣子甚至以为就是军情司主事李斯本人的另一个身份。

韩商等商贾这才止住哭声,委委屈屈地站起身来,一副下属参见主上的样子,陈德在心里叹了口气,都说无商不奸,这些商贾属下心里的算盘,有时候可是自己也不太看得透彻。好在自己也不会将太重要的事情交给他们去做。多这一层主从关系,对于自己要借助这些商人们筹划的大事,当时有益无损吧。

见众人都开始认真听自己说话,陈德方才沉声道:“既然你等自愿回到吾的麾下,少不得要做到令行禁止,具体的规矩,落安会代我告诉你们。眼下吾欲与你等商量的,乃是几桩生意。”他语调严肃,众商贾适才已经做过一场戏,也不敢再三打断他说话,都静静地垂手倾听。

“这第一桩,乃是贩盐。”陈德一语方出,底下又是一片哗然,众商贾都明白,陈德所要贩运的,不可能是官盐,这可是抄家杀头的大罪啊。众人都知道陈德控制的河西附近有许多出产上等好盐的大盐湖,但这时代不是你有盐就可以四处贩卖的,唐末时,盐税占到朝廷国库收入一半左右,中间官员胥吏上下其手,收获的利益又数倍于此,可以说,盐业乃是晚唐第一大行业,也是晚唐第一大毒瘤。

腾贵的盐价大大刺激了私盐贩子的产生,私盐贩子影响到官府的利益,招致官府的血腥镇压,就算是小孩子无心从盐场中带出一粒盐,也要仗毙。官府滥施刑罚简直就是暴力的模范,在巨大的利益面前,私盐贩子不但没有被压服,反而成群结伙的把自己武装起来,开始明火执仗的与官府作对。这其中名气最大的一个,便是号称“冲天香阵破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的黄巢。从那以后,贩运私盐变成了造反的代名词。私盐贩子们无一不是心雄胆壮的枭雄,除了黄巢之后,王建、钱镠、朱瑄先后割据一方。而正经商贩,也远远离开贩卖私盐这个危险的领域。

因此,陈德一说要贩盐,底下的商贾们心头就“咯噔”一下,不少人心道,主公果然不是安分守己的主,张口便要贩私盐,与朝廷势不两立。

底下商贾们的表情被陈德尽收眼底,衬托得刚才哭哭啼啼的效忠恰似一场笑话,陈德心中冷笑,咳嗽一声,沉声道:“诸君安静,在下所说的贩盐,乃是自愿参加,绝不相强。还有,你等只需将食盐从西北运到江南各州府,然后吾子会派人前来取货,再交给那些真正的私盐贩子分散发卖,你等与那些人并不照面。”他这话说出来,底下的商贾们这才大大松了一口气,可以不干这么危险的买卖当然好,只有几个贪财如命的才在心中琢磨,要是包下来西北的贩盐生意,只怕用不了几年,便会成为江南首屈一指的大豪商吧。

而陈德亦只是想要在江南商贾中寻找几个贩卖西北青盐的合作者罢了。其实每年到西北去寻找私盐往中原贩卖的商贾也不少,但这些人未必稳妥可靠,而且资本额也太小。眼下大宋朝的盐政尚是严格的官卖官买,贩私盐只能去和私盐贩子接洽,待到朝廷推行盐引盐钞制度,准许民间商贾贩盐以后,自己大可以仿制盐钞,然后让通过这些商贾网络将青盐大张旗鼓地销售出去。

“第二桩生意,乃是包销西域的美玉、名马、宝刀这三样东西。”底下的商人又是一片哗然,和刚才那弥漫着的惶恐情绪不同,此番是一片惊喜赞叹的惊呼,有人更在心头想,大人果真是当我等是心腹看待的,得了包销之利,这三样都是稳稳赚钱的买卖。想得深些的则在思忖,大人居然向中原输出名马和宝刀这两样军国利器,莫不是只打算割据西北,并无进取中原之志,这样看来,到不一定会要我等与朝廷作对,不过是大家一起赚钱罢了。

河西现在已在陈德掌中,那是西域宝物进入中原的主要通道,陈德想要把货给谁,那就是谁的。这些商贾中除了韩商等少数几个人,大部分都称不上是富甲一方的大豪商,但如果得了这包销之利,恐怕在几年之内,身家便会倍增。

虽然各怀心思,这次主动要求包销货物的都踊跃起来,陈德笑道:“大家都是吾的属下,吾自然都会照顾到。各位自向落安报名,落安也会把我拟定的章程告诉大家。”通过包销的手段,陈德能够最大限度的对这三样的下游市场进行控制,从中攫取最大的利益。

“第三桩生意,获利大,风险也大,而且非有大本钱不能做,诸位如果自量担不起这个风险的,现在就可以退出了。”陈德慢悠悠的说道。底下的商贾早被包销西域宝物的巨大利益刺激的双眼通红,都想,至少听听详情再做决定。

见众商贾脸上都带着跃跃欲试的表情,无人退出,陈德心下叹道,果然是金钱能让懦夫变成勇士,这些人听到了贩私盐便被吓得浑身筛糠,刚刚用包销专卖权刺激一下,胆气便又装了起来。

“诸位想必知道,吾安西军的驻地,本来应该是安西四镇,只可惜,这四镇之地,大都沦为异域,吾既然建镇安西,自然要筹划规复汉唐故地,因此,发兵讨伐那些不服王化的满族已经如箭在弦,刻不容缓。”陈德说到这里顿了一顿,看了看下面商贾们不明所以的神色,接道:“吾思量来去,这打仗也如同做生意一般,有赚有赔,常言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诸位也能猜想,安西军讨伐蛮族的粮饷,一向只能自行解决的。可是打下安西四镇之后,立刻便有万里草原,美玉矿脉,沿途大小城镇,都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财源。”

注1:“宋自削平诸国,天下盐利皆归县官,官田通商.随州县所宣,然亦变革不常,而尤重私贩之禁”。宋初盐政承袭五代,无重大变革,盐课是国家的主要税收,地方经费唯此是赖。就和现在卖地收入是地方政府的主要收入一样。

注2:北宋年间,“国家煮盐之利,以三分为率,淮居其二”。《宋史?食货志》在谈到盐利时说:元佑间(1086—1093),“淮盐与解池等岁四百万缗,比唐举天下之赋已三分之二。”北宋末年,两淮盐利的最高额为1500万贯至2405万贯,而这时国盐利最高额为3113万贯,两淮盐利约占全宋盐利的二分之一至三分之二。用宋人吕祖谦的话说,“宋朝就海论之,惟是淮盐最资国用”。

卷七 笑谈渴饮匈奴血 第十二章 商帮

“再者,江南这几十年来修养生息,商贾积储得财物甚多,无处生息。吾意成立一个大的商帮,日后专营西域买卖。”说得此处,陈德顿了一顿,看下面的商贾都在凝神细听,并无人退出,心道这时代的商人却是有一定的冒险精神的,并不似明清以后将金银浇铸成百斤以上的大锭子窝在地窖里长霉的土财主做派。

“这个商帮将得到吾安西军的支持,可以讲货物从凉州一直贩运到龟兹、疏勒,甚至更远的撒马尔罕。其中获利的丰厚,想必诸位也很清楚吧。”陈德顿了一顿,商贾们脸上带着惊喜而又有些迷惑的神色,俗话说隔行如隔山,这些并未从事过长途贩运的商贾,他们只知道这个会很赚钱,还真不清楚到底会有多高的巨利,或是康屈达干那老粟特人在这里,听了陈德这个提议,只怕要当场把全部身价都拿出来支持这桩生意。

“原先的丝路贸易乃是分站似地,我中土的商人只管将货物运到长安,最多远至敦煌,然后胡族商贩将货物从中土运到西域诸城中离中土最近的商业城市,售卖给在这些城市中等待的商人,有他们再运往下一个城市。如果远达波斯国,中间转手多的有十几次,环节极多,既耗费了时间,又无法保证货品质量,更让中间的胡族赚取了太多银钱。若是我们中土商人能够组织一个大的商帮,直接将茶、丝绸、瓷器等货物贩运到西方,扣除中间运费,每趟的获利至少有本钱的数倍之多,而且,我们降低了商品价格以后,还能刺激西方诸国更多的购买这些物事,出货量和获利还将不断攀升。”见江南众商贾对通商西域之事都不太了解,陈德索性详详细细地解释起来。

“运销货物只是商帮盘子里的一桩大生意,另一桩则是建立和经营货栈,补给点,治理城市。”陈德见商贾们又露出了疑惑不解的神色,心中苦笑,仿佛教书先生一般耐心解说道:“不瞒众位,吾安西军经略西域,乃是准备将各条商路上的城市都交给当地商人组织的商会实行自治,每个商会只需每年向安西军上交核定的商铺税和人头税这两税总额而已。但是,总有些胡族的商城是不肯合作的,这个时候,我们的自己的商帮就要接管这些个城市,当然,自治权也就交给商帮,还有,除了原有的商路商城之外,安西军会在选址建立更多的商队补给点和商城,甚至开拓新的商路,那么这些新兴的市镇,商帮将会优先得到自治权。”

“那些由商帮新建的沿途市镇,将会得到安西军优先的保护,各位不少都是经营过客栈的,不妨想象一下,在浩瀚的戈壁沙漠中几乎是唯一的补给点,其中利润几何?”陈德充满诱惑地又画出一张大饼,此时众商贾脸上的神情已经开始有些憧憬起来,接着,陈德又继续画出更多大饼。

“商帮盘子里的第三桩生意,乃是经营土地,西域地广人稀,安西军会将适合开垦的大块土地卖给商帮,然后由商帮从中原招徕佃户垦殖。第四桩生意乃是铁矿山、玉河的开采权,商帮可以和当地商贾平等竞拍。还有,西域甚至更西方的一切营利的生意,商帮都可能有参与的机会,甚至取得一国的统治权,也不是不可能的。”

这其中涉及的利益太巨大了,简直不能用富可敌国来形容,如果陈德许下的诺言都变成现实的话,商帮将发展成为势侵公侯的庞然大物,在这几乎是海市蜃楼一般宏伟的前景面前,众商贾反而没了刚才跃跃欲试地表情,一个个面色严肃,有几个不经事的额头上已经沁出细汗,仿佛听到自己和旁人砰砰的心跳声。

韩商首先打破沉默,发问道:“大人对我等的厚爱,无以复加,老韩感激涕零。不过,这商帮如何运作,大人可有什么计较?”他所问的,也是其他商贾心中所想,陈德给出的利益再巨大,没有一定的程序和机制来保证,这些手上没有任何武力的商贩,在西域还不是任由安西军鱼肉?还不如老老实实在安西军系统内做个官商比较稳妥,何必要折腾什么商帮?

陈德点点头,笑道:“这也正是吾把诸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