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面上露出了航母的巨大身躯,其威武的气势让人热血沸腾。整个舰队的所有官兵,列队笔直的站在甲板上接受检阅,并向人们展示不凡的军威。此时码头上欢迎的人群,爆发出一片欢呼声。蒋中正看到祖国强大的舰队,内心也是无比激动。作为一名炎黄子孙,那种自豪感,在他脸上表露无遗。
由于码头水深不够,航母停在海面上随后卢一鸣一行换乘一艘护卫舰靠上码头。蒋中正以军人的最高礼节,欢迎卢一鸣一行的到来。简单的欢迎仪式结束后,他们分乘轿车,在警卫部队的护送下,直奔河内。当天晚上,蒋中正尽地主之谊招待卢一鸣一行。
次日,外长皱豪等代表卢一鸣去看望越南皇帝。而卢一鸣在下榻的河内司令部,专程等待蒋中正的到来。一见面,蒋中正挺胸、立正、敬礼,并以一个军人的标准语言向卢一鸣问候。卢一鸣随和道:“今天你、我二人私下见面,没有外人,你不必拘礼,随便一些,请坐!”蒋中正心里热乎乎的,他感觉到了卢一鸣对他的热情。
卢一鸣接道:“战争结束了,中国人民经过顽强的征战一跃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尤其是经过我辈的努力,我们迎来了新的世纪。但是中华崛起不仅仅是武力的炫耀,今后意识形态领域的征战才真正开始。我辈既要弘扬中华文化,又要肩负中华世纪的重任,坦率说任重而道远,请相信前途一定是光明的。”
蒋中正心中狂喜道:“总统,听到你的话我现在是热血沸腾,让我干什么你就下命令吧!卑职定殚精竭虑、尽忠职守。”卢一鸣满意道:“未来越南的格局和政治走向,对我们来说非常重要。我的想法是,自古越南就深受中华文化的影响,无论是生活习惯、饮食、风俗、宗教信仰,都和我们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下一步如何利用这大好时机,对越南整体改造刻不容缓。”
蒋中正疑惑道:“总统,如何改造他们?”卢一鸣道:“首先越南的所有学校要进行双语教育,尤其是在小学要重点进行汉语教育,而汉语必须作为越南的官方语言。其次大力发展民生、经济,老百姓富足了,认同感、归属感自然就会水到渠成。我们的终极目标是,把越南改造成为中华文化的一部分。”
蒋中正兴奋道:“总统,我的任务是什么?”卢一鸣严肃道:“为了获得越南人的认知,日后减少不必要的麻烦,你必须改换门庭变成越南人。名字我都给你起好了,以后你的名字就叫黄文忠。你依然担任越南三军总司令,至少10年你要牢牢把握越南的军权。也许这样对你不太公平,但是我相信你有这个能力。”
蒋中正大声喊道:“卑职定不负重望,为国尽忠!……。”三天后卢一鸣一行启程回国。
第六部中华世纪 405章除夕之夜
第六部中华世纪 406章新产品
三月初,京城已经变得很暖和,和熙的春风开始肆掠人们的脸颊。外面阳光高照,气温明显转暖。卢一鸣穿上衣服准备去办公室,收音机依然开着,随着一阵轻音乐的结束,突然一个动听的女生声,语气有些昂分的播报。
“各位请注意,重大新闻,由工业部下属的电子工业局,经过5年的技术攻关,一款新型电视机即将投放市场。电视机将以全新的意境改变人们的生活,人们可以坐在家里欣赏在电影院里感受不到的画面。目前,电视机首先在京城试播,继而推向全国……。”
卢一鸣闻听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其实这些情况他早已经知晓。北京第一家电视机厂,于去年底落成投产,计划第一年年产能力5000台,以后根据市场需求逐年扩大。转年以后,配套工程开始上马。考虑到信号传输、转播信号的难度,首先在北京地区试播半年,待积累一定经验后,再进行全国推广。
去年夏天,高达150米全钢的电视信号转播塔,便在邮电总局的前面的场地上开始施工,至年底钢梁结构的信号塔竣工。与此同时,在香山最高点同样修建了一座电视信号转播塔,其目的就是让电子讯号覆盖的更广泛一些。
目前,欧美已经成功研究出电视机,但是它的普及难度十分困难。究其一点就是,欧美由于在接、收发电子画面方面的缺陷,因此成本非常高,而且画面相当不稳。而中国的电视机一露面,便抢占这了方面的制高点,就是用电子讯号传输画面,其收发装置非常灵敏,而且画面也极其稳定、清晰,如此这般、高下立判。
现在我们有必要介绍一下电视机的发展史。世界上第一台机械电视,是1880年法国人莱布朗克提出使一个镜面在两个不同轴线上以不同速度震动,形成往返直线扫描,从而对图像进行分解再现。1883年德国人尼普科夫提出了圆盘扫描法。1897年,德国人布劳恩发明阴极射线管以显示快速变化的电讯号。1904年,英国人贝尔威尔和德国人柯隆发明了一次电传一张照片的电视技术,每次传输时间大约10分钟。
电子管电视,是1923年俄裔美国科学家兹沃里金申请到光电显像管、电视发射器和电视接收器的专利,他首次采用全面性的“电子电视”发收系统,成为现代电子技术的先驱。电子技术在电视上的应用,使电视开始走出实验室,进入公众生活之中。
1924年,英国和德国科学家几乎同时运用机械扫描方式成功的传输了静止图像,但是有线机械电视传播的距离和范围非常有限,图像也相当粗糙。
电视机中的画面,是1925年,苏格兰的贝尔德公开展示了他制造的一台机器,成功的传送了人的面部活动,分辨率为30线,重复频率为每秒5帧。从此,电视开始了他神奇的旅程。
1928年,美国纽约31家广播电台进行了世界上第一次电视广播试验,由于显像管技术尚未完全过关,整个实验只持续了30分钟,收看的电视机只有十几台,此举宣告了作为社会公共事业的电视艺术问世,是电视发展史上划时代的事件。
1929年,美国科学家伊夫斯在纽约和华盛顿只间播送了50行的彩色电视图像,彩色电视机问世。但是彩色电视机由于技术和原材料的限制,还处在极其幼稚的阶段。因此中国电视机首先采用的是黑白电视。
由于在战争期间,借中德全面技术合作的好处,中国在5年前便获得欧美最先进的电视技术。经过五年的技术升级,中国科学家成功的研制出了可供电视摄像用的摄像管和显像管,完成了使电视摄像和显象的完全电子化过程。经过反复试验,中国电视机的画面和清晰程度,完全超过了后世英国在1936年播出的全世界最清晰的电视节目。
中午,卢一鸣从办公室回到家中,宝珍兴高采烈道:“一鸣,早晨刚报完喜,宋部长就让人把电视机送来了,说是下午三点正式开始试播。你说这么点小玩意儿,真能像演电影一样吗?若真像演电影一样,我每天在家也就不寂寞了。”
卢一鸣道:“别看这小玩意儿,日后将成立一家专门的电视台,专门播放电视节目。里面既有电影将来还会有电视剧。另外还会有其他综艺节目。比如说:相声、戏曲、舞蹈等等,到时候保管你,废寝忘食、天天守在电视机前。”
宝珍欣喜道:“什么是电视剧?”卢一鸣笑道:“就像电影里面的故事一样,但是剧情更丰富、更细腻。可以拍一集两集,甚至几百集,是电影无法达到的效果。”宝珍渴望道:“真是太好了,电影嘛虽然好看,一来那上电影院麻烦,二来那电影时间太短总感觉不过瘾。”
卢一鸣笑道:“看样子你以后有营生干了。”上午,宋占一便给卢一鸣打电话,说今天电视要进行试播。总共进行试播的电视机只有20多台。除给总统一台外,其余的全部分发给各大部委,统一进行式播。
卢一鸣在电话里不放心的询问宋占一,电视试播没有什么问题吧!宋占一保证已经经过反复试验,绝对没有问题。不过试播这道程序必须走,因为要有调式的过程。接着宋占一说这次电视机只生产出500台,国府主要军政首脑、包括议员每人一台,共需270台。
宋占一焦虑说,剩下区区230台电视,明天要是出售,恐怕持序相当混乱,他担心会出现意外事件。卢一鸣问电视机定价多少钱,宋占一说初步定价2万元。卢一鸣不假思索道,定价20万元。宋占一吓了一跳,担心卖不出去。卢一鸣让他放心,物以稀为贵。
卢一鸣打电话告诉秘书,取消下午的一切活动。也许等待是难熬的,看到宝珍围着电视机欣赏,卢一鸣似乎没有多大兴趣。眼前的电子管电视机,笨拙的近乎呆傻。整个造型就像个四方的小箱子,鼓鼓的玻璃屏幕也就12英寸,卢一鸣唯一关心的是播放效果和清晰度。
墙上的时钟敲响了15下,卢一鸣打开了电视机开关。电视机屏幕出现了雪花点,接着出现了黑杠。但是却从电视机里发出了声音:“中国北京电视台,现在开始试播……。”电视屏幕依然模糊不清,宝珍急道:“声音到挺脆生的,可是看不清楚哇!这还不得把人急死。”
从电子局来的两名专家,此时已经爬上房顶,开始调试上面的天线。突然画面变得清晰起来,宝珍一声惊呼。可是卢一鸣感觉图像发暗、亮度不够。他心里叹道,看样子现有技术只能如此了。这时宝珍已经被电视画面深深吸引。
电视试播非常成功,当天晚上电台和北京晚报进行广泛宣传,并登出试播成功的电视画面海报,霎时引起了轰动效应。另外在北京晚报广告栏上登出了,有少量部分电视机出售,定价20万元,可谓天价。
次日,北京外交部,皱豪外长专门给德国大使打电话,说中国政府送给德国使馆两台电视机,让他们接受。皱豪刚放下电话,秘书便匆忙进来道:“皱外长,外面来了不少驻华使馆的人员,要求购买电视机,你看怎么办?”
皱豪给卢一鸣打电话,询问是否把电视机卖给驻华使馆。卢一鸣回答把零头卖给他们,价钱就按市场价。皱豪出去看到黑压压的一片人,只好让秘书拟订一份名单,挑选28个国家分别卖给他们一台电视。这些得到电视的各国使馆,根本没有考虑电视怎么这么昂贵,均兴高采烈的把电视捧了回去,而那些没有得到电视机的使馆人员,明显看出十分沮丧。
也是这天早上,北京最大的百货商店,位于棋牌街的兴隆百货商店,张贴海报,出售电视机。早晨没等开业,只见一辆辆黑色小轿车,便停在商店门前的广场上。看热闹的民众更是把商店围得里三层外三层。可以说如此天价的商品,普通民众只能是过过眼福。
很快,商店门前排起了长龙,不少警察赶来维持现场持序。毕竟只有区区200台电视机,可是长长的队伍足足有五六百人。乖乖,这些可都是有钱人。没有办法,电视机只有区区的200台。商店只好给排前面的200人颁发购买票,没有得到购买票的人,开始把心思用在得到票的人。可是得到购买票的人,完全有实力和购买力,没有人肯出卖手中的购买票。据说后来有人把购买票的价钱提高到5万元,竟然无人问津。
后来卢一鸣听到这个消息,心里懊悔不迭。后世那些耳熟能详的商业炒作怎么就忘了呢?看样子自己确实不具备商业头脑。这第一批500台电视机,与陆续再生产的电视机,无论在外观材质、尺寸都有很大的差别。
毕竟第一批电视机是特制,因此用料方面非常讲究。而以后生产的电视机,主要面向普通大众,因此在外观用料方面,要相差很多。如此明显的差异,那些精明的商人,很快估算出了第一批电视机的收藏价值。卢一鸣心想,电视机的价钱再提高一倍也没有问题。
第六部中华世纪 407章逍遥北京城
正是花团似锦的季节,北京城时髦的姑娘已经穿上了裙装。放眼望去,街头巷尾,被五颜六色所点缀,透露着一股别样的色彩。曾几何时,人们的穿衣打扮变得丰富多彩起来,这种潜移默化的变化,通过城市里人们生活的富足,可见一斑。
眼下,首都北京已经变成全国最大的商业都市。整个市区没有一座冒烟的工厂,天空是瓦蓝瓦蓝的。从全国各地来到北京的形形色色的人,带来了各地的特色。什么粤菜、鲁菜、川菜、各种小吃等等,在北京城里随处可见。而各地的土特产也是应有尽有,琳琅满目。
人们到北京城经商、开店,应该说各路神仙都瞄准了这块风水宝地。他们八仙过海、各显其能。目前北京的人口已经翻了一倍,达到四百万人。由于经济的高速发展,即使在战争时期北京仍然没有停下它迅猛的脚步。还有一点必须说明,北京的地皮本身就昂贵,现在更是水涨船高翻了数倍。战争结束不到一年时间,北京的地皮涨了四倍。
在北京的旧城,除了空旷的地段盖起了高楼大厦,原有格局基本上没有什么变化,唯一变化的是,马路被拓宽变成了水泥路或者沥青路,而路两旁的古树和原有的植被都保存下来。从卢一鸣上台以后,北京旧城进行了严格的规划,国府规定所有违章建筑包括民居都不许建设,名胜古迹更是列入重点保护,其目的就是让一个原汁原味的北京城永驻。
而从全国各地蜂拥而来的人,他们怀里揣着大把的钞票。这些人来北京的目的其实很简单,能在皇城根脚下寻找一块安乐土,既能满足虚荣心又能起到炫耀的作用,也许这是中国人的通病,一句话在北京有一处房产,就是地位和身份的象征。
目前旧城城墙外,已经形成大片的别墅区和庄园式的府宅。而宽阔的水泥马路,在政府的统一规划下又四通八达,并且形成了新的繁华商业区,它们和旧城遥相辉映。而那些富人们,依然趋之若鹫,挖空心思想在旧城拥有一块地皮为荣。这样一来,即使城里城外一箭之地,其地皮的价钱也要相差两倍有余。
今天是星期天,卢一鸣突发奇想,想到街里去逛一逛,就像人们所说的“微服私访”。自从上次卢一鸣和杨度偷着去逛茶馆,已经间隔10年。10年时间弹指一挥虽然短暂,但是北京城到底变成什么样子,卢一鸣有了强烈的好奇心。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