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我独裁》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唯我独裁- 第2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绅柯举起酒杯,说道:“清帝国欠我们一个人情,威廉陛下的意思是在清帝国沿海选择一处优良港口租借下来,为德意志帝国公海舰队在远东提供后勤支援!”

 司艮德和汉纳根也举杯共饮,前者说道:“在我们之前的几任公使都曾经提出过这个要求,可惜清帝国态度强硬,开发通商口岸都得靠战争,这租借军港恐怕很难答应!”

 汉纳根猛喝了一口啤酒,咂咂嘴道:“清帝国海军犹在,租借海军基地恐不会想让!”

 绅柯点点头,他也意识到这一点。说道:“漫天要价坐地还钱,租借海军基地暂时看来还不成熟,因此待清帝国拒绝之后,我们退而求其次开辟几处沿海城市的使馆租界区!”

 司艮德笑道:“公使阁下看起来深谙清帝国官场规则啊!”

 汉纳根赔笑道:“清帝国在还辽条约上欠我们一个人情,驳了我们开辟海军基地的面子后自然不会再在使馆租界区问题上得罪我们。恭喜公使阁下,您这次肯定能够得到满意的答复了!”

 绅柯哈哈大笑几声,倒满酒后三人又是痛饮一番。

 司艮德随口问道:“不知道公使阁下打算选哪里作为使馆租界区呢?”

 绅柯打了一个酒嗝,挪动了一下身子才道:“清帝国靠着李鸿章的北洋撑着不倒,而北洋的中心在天津,因此我选择在天津开辟租界区!”

 司艮德想了想,说道:“天津已经有了英国、法国和美国三块租界区,我们插足进去会不会让他们三国不满!”

 “他们当然不高兴了!”绅柯饶有深意的笑了笑,接着说道:“我已经跟俄国公使库曼交换了意见,他们也有意要在天津开辟俄租界,而法国方面也不反对我们进入天津,因此不必担心英美的态度!”

 汉纳根突然问道:“俄国是这次干涉还辽的主要功臣,他们不会就要一个天津租界区这么简单吧?”

 司艮德也有此疑惑,二人皆看向绅柯。

 绅柯见二人很感兴趣的样子,有些喝多了的他顿时放开话匣子又告诉了他们二人一个秘密。

 “俄国人对中国东北三省的野心全世界都知道,可惜俄国人的重心在欧洲,兵力调整到远东需要时间。在这段时间里,俄国人不想让清帝国视俄国为敌人,因此俄国人不会对清帝国提出苛刻要求。还辽的酬劳只要一个天津租界区,让清帝国安心!”

 司艮德同汉纳根对视一眼,二人皆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惊讶,根本就是难以置信。

 过了一会儿,司艮德突然笑道:“公使阁下能够得到俄国人这个战略计划,恐怕我们也有份参与其中吧!”

第47章 两处心思(四)

 绅柯哈哈一笑,用力的拍了司艮德的肩膀几下,然后竖起大拇指道:“好样的你猜对了!”

 汉纳根心中一紧,试探的问道:“难道这场战争终是不可避免吗?我真的不想看到我的两个故乡之间兵戎相见!”

 司艮德拍拍汉纳根的肩膀以示安慰,绅柯收敛了笑容,拍拍汉纳根的肩膀道:“不可否认,我呆在中国也很久了,说我对这个国家没有感情那是骗人的!只是――”

 “不用说出来!”汉纳根打断了绅柯后面要说的话,“我懂!我明白的!”

 绅柯点点头,理解汉纳根的心情,说道:“放心好了!就目前东北亚局势来看,日本人把持了朝鲜半岛,对俄国人的东北亚计划是个极大的阻力!对华战争前,俄国人得先摆平日本人。而日本陆军并不是那么容易对付的,因此短时间内我们不会对中国有所动作的!”

 司艮德附和道:“公使阁下说的是!现在东北亚最弱的不是中国而是日本,按照‘捡软柿子捏’的规则来看,短期内各国列强的枪口会瞄准日本!”

 汉纳根不得不接受现实,淡淡的道了声但愿。

 绅柯突然想起了一件事,问向汉纳根道:“你是李鸿章的副官又是北洋水师的教习,你对王辰浩这个人了解多少?”

 汉纳根抬头看向绅柯,有些不解的问:“公使阁下问这个做什么?”

 绅柯说道:“柏林方面动用一切资源彻查过王辰浩这个人,结果一无所获。因此,柏林方面要求我们在中国务必收集关于他的一切情报,不得遗漏任何蛛丝马迹!”

 汉纳根回答道:“我跟他见过几面,知道的不会比阁下知道的多。就我个人感觉来说,王辰浩这个年轻人是个出色的战略家,他对全球局势的把握像是先知一样,不是我们所能理解的!他的身份很神秘,所有渠道出来的消息似乎最终都归为一处,就是他自己放出来的,没有人知道他到底是不是在说谎!他就像中国神话西游记中的那个神通广大的孙悟空一样,像是从石头里蹦出来的!”

 绅柯同司艮德对视一眼,二人也都有这个感觉。

 汉纳根看向绅柯,问道:“柏林为何如此关注他?”

 绅柯于是解释道:“据柏林方面的一个朋友透露,柏林动用了所有特工人员收集王辰浩的资料,虽然一无所获,但是却发现英法美俄日奥等国都动用了大量的资源来调查他,可见各国列强对他极其重视,因此柏林方面不得不重视他!”

 司艮德这时问道:“可是我们这段时间没发现其他国家的人员接近王辰浩的迹象啊?”

 绅柯笑道:“各国在中国都有自己的利益,每走一步都很小心!现在各国都不主动靠近王辰浩,是因为大家都还把不住王辰浩的脉门,因此都打算在暗中观察他而已!”

 这时汉纳根突然道:“有一点希望公使阁下要注意!王辰浩大婚后,李鸿章带着他接触了整个北洋系统。这些天见的人都是清帝国要员和北洋骨干精英们,而且李鸿章的几个主要幕僚周复、杨士骧和张佩纶等都在暗中指点他。按照中国人的习惯,总总迹象表明李鸿章有意栽培王辰浩来接替北洋!”

 绅柯这才恍然大悟,想通了很多之前都未想通的关节,脱口道:“难怪各国都在大力调查王辰浩这个人,若他真的接掌北洋,不但清帝国内部要大洗牌,直接影响各国列强在华的利益!”

 司艮德不由得叹道:“看起来柏林方面已经知道了这点,比我们技高一筹啊!”

 绅柯苦笑了一下,打趣儿道:“当然了!否则的话我们也可以入内阁当首相了!”

 ※※※※※※※※※※※※※

 德法俄三国干涉日本还辽给中国,作为当事人的日本方面可谓是愤怒、憋屈、无奈的三合一心态。

 原本以为对华战争获得辽东半岛和朝鲜作为赔偿得了大便宜,可惜黄粱美梦做了一个月便破灭了。

 为了准备这场对华战争,日本明治政府足足筹备了三十年,好不容易勒紧裤腰带组建了一支联合舰队超过北洋水师成为亚洲第一海军,结果最后落得全军覆没的下场,三十年海军发展遭到了毁灭性重创。

 日本陆军虽然取得了胜利,但远远无法弥补海军的损失,尤其日本五千万英镑的战争国债遭到贬值抛售,股市崩溃引发日本经济动荡,这使得日本明治维新取得的经济成果在一夜间回到“明治前”的局面。

 日本政府欠了英国一屁股债,这笔钱短时间内已经无法偿还了,为此日本政府多次约见英国驻日公使商榷债务问题,而日本驻英公使也奔走于唐宁街,请求英国内阁救援日本经济。

 英国内阁两党对此的态度不同,执政的自由党英国首相罗斯伯里伯爵(theearlofrosebery)认为应该继续救援日本,向日本贷款以此来维持日本经济,目的是借助日本控制朝鲜来抵挡俄国南下扩张的步伐。

 然而,远东地区德法俄三国抱团干涉日本还辽给中国,暗中却是打击英国。在这次英俄两国的远东博弈当中,英国败给了俄国,英日同盟败给了德法俄三国,使得英国在远东地区的影响力严重下滑,对华影响力大打折扣,而英国在欧洲的强势形象也被抹上了污点。

 这种情况下,英国在野党保守党开始对执政党进行政治攻击,称执政党支持日本对中国开战是愚蠢的行为,不但英国给日本的巨额借款不容易收回来,反而得罪了中国。德法俄三国干涉还辽只能让中国感激他们,这等于是英国将中国逼到俄国一边,严重影响英国在华利益。

 保守党党魁索尔兹伯里侯爵(themarquessofsalisbury)正在全国各地进行巡回演讲,为第51界内阁大选进行拉票,于是他趁机抨击执政党自由党的无能,结果在选举中获得了大丰收,最终赢得了大选胜利。

 自由党在第51界选举中惨败,罗斯伯里连任的希望也化作泡影。在这种时候,日本政府向英国寻求经济救援的请求遭到了执政党的“搁置”对待。

 日本政府于是寻求向其他欧洲国家借款,但是其他列强们也都态度谨慎,德法俄三国在远东抱团针对日本,他们不敢轻易借款给日本,于是纷纷观望。

 很快,日本寻求美国帮助。

 远在美洲大陆的美国的政客们也想着插手远东事务,扩大美国在海外利益。只可惜美国国内的金融危机导致美国经济萧条,而民主党总统克利夫兰却是一个爱文厌武的人,他拒绝对外扩张,主张扩大美国国内市场以解决金融危机。

 对于日本的请求,美国政府有心无力,因为金融危机导致美国老百姓们大量套现黄金保值,使得美国黄金储备骤减,加上政府急需资金挽救金融市场,因此无力对外贷款。

 日本政府见短时间内筹措不到借款,因此只能缩减财政开支自救了。好在英国政府跟日本还有两年同盟时间,日本对于英国来说还很重要,是制衡俄国的一个桥头堡,因此罗斯伯里内阁批准了延长日本债务的还款时间,并削减了贷款利息。

 这样,日本政府短期内不必偿还巨额的高利贷,经济压力骤减。尽管这样,日本政府依然背负着沉重的战争债务,一方面加速加重对朝鲜的控制和殖民掠夺,另一方面削减财政支出,暂停外购军舰的后续资金,这样一来富士级战列舰等一批先进军舰的建造进程被迫停下了。

 同样日本政府也加重对日本国民的剥削,加征各种赋税来偿还债务。

 日本内阁首相黑田清隆为此制定了五年的经济恢复计划,日本军方也由于军费削减了三分之二而修改防卫大纲,将重心从对外扩张转入战略防御。

 日本外相陆奥宗光召开记者会时,可怜巴巴的称日本帝国未来五年内都无法加入列强俱乐部了,不过他坚称日本帝国不会就此倒下去的。

 针对日本外相的回答,清帝国《直报》戏称日本萎靡不振,**缩回去了,引得国人一阵爆笑。

 日本两艘富士级战列舰暂停修建,这使得北洋水师上下官兵们也松口气。若是日本海军获得了富士级战列舰的话,那么北洋水师的定镇二舰根本不是它们的对手。

 国人在嘲笑日本海军的同时,不仅有开明之士发问,清帝国何时才会给北洋水师添船加炮。

第48章 衣冠禽兽

 下了一整夜的大雪终于在正月十四的早晨停了,难得露出了太阳,但天儿却反倒变得异常的冷。

 王辰浩睡眼朦胧的从被窝里爬起来时,李鸿章已经进宫面圣去了。

 王辰浩洗漱完毕,找到张佩纶一起到西客厅就餐,期间自是少不得探讨些问题。

 跟张佩纶说话时,王辰浩少了很多的顾忌,想到什么就说什么因此感觉很轻松。

 “辰浩啊,有没有想过去考取科举功名?”

 科举?八股取士?

 王辰浩直晃脑袋摇头,想当年学文言文时可是吃尽了苦头。

 “科举,早该废除了!封建帝王的愚民之策,若我去科考回来肯定变成傻子了!”

 张佩纶淡淡的笑了笑,对于王辰浩的大胆言辞不以为意。当然,若是放在二十年前的那个张佩纶,肯定会跟王辰浩拼命的。

 “听说过康有为这个人吗?”张佩纶突然问。

 康有为?

 王辰浩不由得笑了笑,他可是晚清时代的超级大人物,扒拉手指头就可以数得上来的名人。

 “不太清楚!怎么?他很有名吗?”王辰浩选择了装不认识。

 张佩纶笑道:“若不是辰浩你的光芒盖住了他,恐怕现在他也是名人了!”

 王辰浩顿时愣住。

 张佩纶笑道:“这个康有为,字广夏,人如其名确实才华横溢。早在光绪十二年时便上书给皇上请求变法图强,他的主张在当时看来被朝廷打为崇洋媚外一派,因此科考屡试不中。去年年底中堂大人签署天津条约时,这个康广厦在京组织了一万多举子上书皇帝――”

 “公车上书?”王辰浩插了一嘴。

 “没错!”张佩纶点点头,接着说道:“康广厦上了一份万言书送交都察院,中堂大人当时正在劝说皇上和太后签署条约,因此扣押了他的万言书,直到缔结条约后才放行。”

 王辰浩本以为没有马关条约后,就不可能再出现公车上书的事情了。不过现在看来,公车上书是历史必然,因为清帝国的发展已经到了瓶颈,急需要变法改革,甲午战争只是改革的导火索而已。

 这时张佩纶又道:“他的万言书从爱国的立场出发,强烈主张拒和、迁都、变法,建议皇帝下诏鼓天下之气,迁都定天下之本,练兵强天下之势,变法成天下之治。只可惜,当皇上看到这份万言书时,中日战争业已结束,三国列强成功干涉还辽,因此康有为的光芒便被辰浩你给盖下去了!”

 原来是这样,王辰浩只是苦笑一下,只怪这个时空下的康有为时运不济了。

 “这康有为也是个角色,最近听说皇上很看重他,翁同?多次跟他见面,有意当他的座师,想必这次会试他不会再落榜了!”

 王辰浩对于康有为倒是有些记忆,他屡试不中直到公车上书后才被光绪开恩科点中,算算时间,维新变法前的最后一次春闱就在今年二月,看起来这个康有为从此将名声鹊起了。

 想到维新变法会失败,王辰浩不由得神色暗了下来。

 张佩纶叹道:“只可惜康有为跟翁同?走的太近,终不是我们一路人,日后辰浩难免跟他打交道,须得留个心眼儿才是!”

 王辰浩从思绪中醒来,点头称是。

 这时,突然门子来报,颐和园派来了一个传旨太监,王辰浩惊讶之余连忙跟张佩纶一起到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