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备不可能等下去。
接着,王辰浩又罗列了官办兵工厂的一系列弊端。例如经费由清政府户部调拨,兵工厂的生产却不计成本,不考虑经济效益,缺乏发展的动力。它采用封建衙门式的管理,用管军队的方法约束工人,工人缺乏生产积极性,产品质量得不到保证等等。
后面还有一些批判官办兵工厂官僚作风和腐化的问题,结果张佩纶帮助他写折子的时候,直接把那些话删了,告诉王辰浩他现在羽翼未丰,可不敢得罪那些人。
虽然后面的话删掉了,但是王辰浩的意思表达清楚了,折子上去后,光绪感到十分没面子,于是下旨肯定了王辰浩的做法,接着狠狠的数落了翁同?一顿。
这样一来,采购武器的风波暂时平息,但王辰浩知道后面还有很多大风大浪等着他呢,需要万分小心。
第62章 班底(上)
两万五精壮新兵已经就位,王辰浩给他们找了个好地方,位于天津城外的海河下游的军马场。北面临近北洋武备学堂,南面跨过海河便是天津英租界紫竹林,东面是渤海湾海滩,北面是低矮的山地丘陵地形。
军马场有足够的场地给新兵师进行训练,有战马可以就地训练骑兵,这样步炮骑三大兵种可以在一起训练,方面将来的协同作战演练。
王辰浩有战略和战术方面的远见,因此他可以利用他的知识先从整体上进行布局,然后再在局部上进行细分,就好比玩模拟城市一样。其他人就没有这个本事了,他们欠缺远见,只能凭借所学想到什么在做什么。
王辰浩既然先从长远战略上着手,那么势必要考虑的周详。
大事能不能做成,这班子很重要,组建一个新军班底对王辰浩来说特别重要。
首先是起步期间的用人问题,当然是得先考虑熟悉的人。
王辰浩熟悉的人就那么几个,能够帮他的只有杨士骧和张佩纶,二人一明一暗的暂时充当王辰浩的幕府。
王辰浩没有老部下,需要培植嫡系军官。有李鸿章在,淮军将领们自然把王辰浩当成自己人,但王辰浩知道这些老淮军将领靠不住,几年后李鸿章去世肯定会树倒猢狲散,大家伙儿各奔东西。
王辰浩需要的是一批年纪轻一些的人,这样一起摸爬滚打几年后就变成了老人儿,肯定靠得住。
另一方面,新式军队当然对新式人才很是需要,王辰浩为此将从北洋武备学堂中挑选了一些优秀的毕业生。
王辰浩准备培养自己的班底,但也不能让淮军系统感到跟他有间隙,因此也的迁就一下,也的挑选一些出来进入新军。
淮军虽然已经衰落,但其中也不乏俊才,所以王辰浩又请李鸿章帮忙推荐了一些淮军旧将,这也显示出王辰浩是个恋旧的人,没有忘记知遇恩人李鸿章。
李鸿章在用人方面还是比较厉害的,他担心王辰浩输掉秋操,因此在选拔人选上面给王辰浩推荐的一批淮军将领都是精英。
例如淮军宿将姜桂题,甲午战争中在宋庆麾下,官至总兵,战后被御史弹劾,加上淮军裁撤时他也闲散了下来。龚元友,此人亦是淮军旧人,刘铭传门下出身,是一员悍将。还有原淮军武官杨荣泰、吴长纯、徐邦杰、任永清、王士珍、王英楷等人,皆是淮军精英,在带兵上有一套章法,手下兵卒多有战力。
其中王英楷,这位是个东北人,奉天海城人,此人原先是个教书匠,甲午战起,这人在地方上组织民间商团武装,打过几个硬仗,颇有才干。李鸿章在辽东办理大军粮草的时候,认识了这个东北汉子,很是赏识,所以也一并推荐给了王辰浩。
除了李鸿章直接推荐的人选外,王辰浩单独给威海随营武备学堂炮术教官段祺瑞发去了调令。这段祺瑞在北洋武备学堂时就是拔尖的第一名,后又被派往德国柏林军校学习炮术,毕业后在克虏伯工厂学习,可以说他在德械炮术上的造诣无人能及,难得的是段祺瑞在历史上一生清廉,未来的北洋将领中就属他口碑最好,因此王辰浩直接给他发了调令。
在威海的教课的段祺瑞接到王辰浩的调令后不由得吃了一惊,他时刻关注着这次的直隶新建陆军的组建进度,打从心里说但凡是一个热血军人都会被这个新式陆军所吸引。然而段祺瑞出身贫寒,虽然得李鸿章赏识,但没有什么后台势力,这王辰浩给淮军旧将的名额不多,是以段祺瑞未能在李鸿章那里入选。
接到王辰浩手令时,段祺瑞还以为自己在做梦呢!想他一个无权无势的小人物,竟然能够得到王辰浩这个北洋最赤手可热的人物的关注,那种心情令他一夜兴奋的未眠,第二天一早便红着眼睛踏上前往天津的轮船。
在王辰浩的新兵师当中,军官约占700余人,王辰浩只给淮军旧将留下了150个名额,其余的全部启用新人,而且要求尽量年轻化、有文化、上过军校,最重要的是不能有淮军的那些旧习惯。
综合这些要求,王辰浩只能在北洋武备学堂中选拔军官。
该学堂是1885年李鸿章在天津创办的,是中国第一所以西式兵法培养陆军军官的学校,全德国教员和德式操典,符合王辰浩的练兵所需军官的培训要求。
新式军队对新式人才有着很高的要求,为了招揽具有新式军事知识的人才,王辰浩亲自前往北洋武备学堂跑了一趟,这第一次去自然由李鸿章亲自陪同。
在这之前,李鸿章已经跟总办莲方打了招呼,是以王辰浩一行人抵达武备学堂时,学校内的所有学生全数归建,进行步兵、炮兵、骑兵、工程兵、辎重兵各科目操典。
总办莲方和会办荫昌陪同李鸿章、王辰浩一起检阅了天津武备学堂的全体学员,然后莲方自顾陪着李鸿章说话,而会办荫昌则拿出各科名列前茅的人员名单,供王辰浩亲自挑选。
王辰浩瞥眼瞅了一下,上面给他提供的人选名单当中并没有他印象当中的那些名人,以王辰浩的聪明,很快就猜出这莲方肯定是受了某些人的指使,故意把精华藏了起来,看起来这旗人的心思是不希望让王辰浩再练出另一支汉人军队来。
王辰浩淡淡一笑,说道:“我想到各科班亲自挑选考核人选!不知道总办大人意下如何?”
王辰浩提出了他的要求,李鸿章只是微微一笑,看向莲方。
这北洋武备学堂的总办和会办都是旗人,不过莲方只是个挂名,并无实际的管理才能,李鸿章为的就是让清廷放心,不要朝廷以为北洋武备学堂培训出来的都是反清人士。
“王大人看起来有些疑虑,也好荫昌你就陪王大人下去转转!”
莲方自然有他的算盘,只是他并不认为王辰浩能够挑出有用的人才出来,于是冲着荫昌点点头,示意一切由荫昌来控制。
莲方肯定和荫昌之间有些默契,都是旗人肯定不希望王辰浩练出一支强大的军队来。
不过,在王辰浩的眼里,这个荫昌却是个角色,晚清旗人当中少有的人才,刚刚从德国陆军学校留学回来。对他,王辰浩心中另有盘算。
第63章 班底(下)
在荫昌的陪同下,王辰浩来到学堂各年级,并挨个班级走访。
武备学堂刚刚建立时只是一年制,科目也不多,但很快便改为四年制,科目囊括了各国陆军操典中的所有科目,成为跟外国教育接轨的中国第一所全日制全科目综合类的陆军军官学校。
一路上,王辰浩不停地给荫昌灌输一些信息:“甲午一战,国朝陆军不堪一击,实在是丢尽了朝廷颜面,差点儿就割地赔款祸国殃民。如今我真的希望能够帮助朝廷训练出一支精锐之师,叫那日本鬼子都下海喂王八去!”
旗人当中也有开明之人,这荫昌留过学,深谙洋人兵事,被王辰浩这么一说顿时生出同感。
“王大人所言极是!咱这大清陆军是时候编练出一支精锐陆军了,否则再来一次甲午战争,后果不堪设想!”
王辰浩见荫昌的表情,顿时猜出他的一些心思,于是故作哀叹的说道:“我在海外,无时无刻不在想着朝廷,想着咱大清能够强大起来,雄踞亚东。可惜,回国后我才发现,我这辛辛苦苦的练兵却是让很多人看不惯,前些日子翁同?参我一本,他不懂军事就算了,竟然蒙蔽皇上?我这练兵为的是谁?还不是为咱大清朝不在受列强欺负?”
说道后面的话时,王辰浩不由得的叹气摇头,一副有些心灰意冷的样子。
荫昌当然听说过这件事,这朝廷内斗的乌烟瘴气他也经历过,他也是个军人,血气方刚的他不免跟王辰浩产生了共鸣。
“王大人千万不要灰心,您是甲午英雄,这国朝上下都看着您呢,这新军可得练起来,万不能半途而废。只是卑职位卑言轻,帮不上大人什么忙!”
等的就是你这句话!
王辰浩心下高兴,连忙说道:“荫大人千万不要这样说,您管理下的武备学堂可是人才济济,这些将来都是国朝栋梁之才,您居功至伟啊!”
“王大人过奖了!”荫昌这个三十来岁的汉子也是经不住夸,对王辰浩顿时亲切起来。
王辰浩趁热打铁的说道:“我说的可是事实!荫大人在德国军校留学四年,您当这会办可是屈才了,不如荫大人帮我训练新军如何?有您帮衬着,咱这新军肯定练得最棒!”
在清帝国整军经武的大环境下,荫昌作为军人自然希望直接到军队里去干一番事业,对于王辰浩的邀请,荫昌自然十分感激。不过眼下王辰浩的新军成为全国焦点,各大势力博弈的中心,荫昌出于皇家利益不可以在这个时候介入,但就他个人而言对王辰浩已经有了好印象。
荫昌婉拒了王辰浩的邀请,但为了表达对王辰浩的谢意,荫昌向他推荐了武备学堂毕业的高材生梁华殿和王士珍二人,称有二人帮助,练兵大有裨益。
梁华殿和王士珍二人,都是帮着当年袁世凯起家的得力助手。一个擅长步兵训练,是个神枪手,一个擅长炮术指挥,炮战能力出类拔萃。
当年梁华殿帮着袁世凯练兵时不慎落水身亡,是以王辰浩对他没有太多印象。而这个王士珍则不同,跟随袁世凯后成为了文明后世的“北洋三杰”之首,是个文武全才的人物。
荫昌把他们二人抬出来给王辰浩做帮手,可见他已经对王辰浩改变了态度,至少不会在人员挑选上给王辰浩出难题了。
这样一来,王辰浩这番苦口婆心的劝说也就发挥作用了,自是欢喜的很。
除了梁华殿和王士珍外,王辰浩随后在北洋武备学堂五大类十五个科目中挑选了成绩最前面的三百五十人,作为新建陆军的中下级带兵军官。
王辰浩只能记住一些历史上名气比较大的人物,因此面对这么多北洋武备学生的名字,王辰浩只能靠他们的学习和表现成绩上大致品评一下。
人员选定后,王辰浩和荫昌回到总办办公室。当莲方看过王辰浩的挑选名单时,顿时咬牙切齿的看向荫昌,那意思不外乎是再说:你怎么把精英学员都给了王辰浩?
实际上,莲方本来给了荫昌一张打乱了的成绩单,目的就是不让王辰浩挑到精英学员。然而荫昌跟王辰浩一番对话后,有了颇多感触,因此那份名单没有拿出来,给王辰浩看的是真正的考试名单。
李鸿章老谋深算,显然看出了其中门道,也不知道王辰浩用了什么办法出去一趟竟然摆平了荫昌。于是对莲方问道:“怎么?莲大人有异议?”
莲方也只能暗中耍手段,毕竟这是李鸿章的地盘,他可不敢有异议。于是肉疼的道:“王大人真是慧眼如炬,咱这武备学堂四年级的精英学员都让您给挑走了,我正愁着今年的毕业典礼恐怕要让各省来要人的官员们失望了!能不能少带走些人?”
每年武备学堂毕业的学生都会被各省官员要走,这莲方也没少从中捞取好处,这次王辰浩一下子带走了成绩靠前的350人,毕业班就剩下了150人,显然油水少了很多。
王辰浩笑道:“同为国家效力,何分彼此?若不是照顾怕莲大人难做,这今年的五百毕业生恐怕都要带走呢!”
莲方无语,荫昌则默不吭声。
李鸿章同王辰浩对视一眼,知道王辰浩的目的已经达到,于是笑道:“既然莲大人没有异议,那么老夫就把人带走了!”
莲方嘴角抽搐了一下,最终还是没敢开口反对,无奈的点点头。
教军场上,莲方再次集合了武备学堂四年级毕业班的五百名学员,然后宣布点到名的人收拾东西到直隶新建陆军衙门报道。
被点到名的学员顿时兴奋的叫起来,而没有喊道名字的学员们顿时一副苦瓜脸,满脸的羡慕表情。
就这样,王辰浩在北洋武备学堂又搜刮了一批军官学员,这样军官数量增加到五百人。还剩下两百多个军官的名额空缺,这点王辰浩已经考虑清楚了,剩下的军官名额将从新兵中挑选成绩突出的人。这些从基层新兵中提拔上来的军官,将跟武备学堂的学生军官组成新建陆军的中低层指挥系统,再配合淮军旧将的那些精英在中高层指挥,新军的整体力量将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同时,中低层军官都是王辰浩提拔和安排的,有利于王辰浩控制整个军队。而高层的淮军旧将则是给李鸿章面子,若他们将来老实的服从王辰浩的话,可以继续升官发财,否则王辰浩可以轻易的拿掉他们。
可以说,王辰浩每步棋都会从未来的战略高度上进行考量,这样的好处是既可以拿到想要的权利,又可以不得罪人。
第64章 北洋三杰
随着北洋武备学堂的学员们陆续来到直隶新建陆军衙门报道,三日后李鸿章的副官德国顾问汉纳根率领36名由德国退役陆军军官组成的外籍教官前来报道。
这批德国军官多数都是北洋武备学堂和威海、旅顺随营武备学堂的教官,自扯旗事件之后,英籍人员撤离,李鸿章便都聘请了德国人,此刻正好派上用场。
王辰浩跟汉纳根在北洋水师期间已经见过多次了,仁川一战汉纳根也有参与,二人算是战友了,因此彼此再在一起合作也很融洽。
汉纳根是个急脾气,来到中国这么多年依然没有被清政府那拖拖拉拉的官僚作风所侵染,到了上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