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我独裁》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唯我独裁- 第48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中华帝国有感于德国军力的崛起,苏德瓜分波兰期间,德国新造的两艘超级战列舰俾斯麦号和提尔比茨号,其18英寸巨炮不再是秘密,很快被全世界各国知道。中华帝国现役的主力舰都是老旧过时的16英寸主炮的战舰,已经对德国海军的18英寸主炮的战舰无法构成威慑了,因此中华帝国很快宣布解除封存了十五年的27艘超级战舰。

 27艘封存的超级战舰包括:八艘明级战列舰、四艘元级战列舰、四艘衣阿华级战列舰、三艘北卡罗来纳级战列舰、四艘奥林匹亚级战列巡洋舰和四艘法兰克福级战列巡洋舰。

 这二十七艘超级战舰都经过了现代化改装和升级,犹如新舰一般从新服役中华帝国海军,此举顿时刺激了英法德意四国,乃至全世界各国海军都为之震惊。

 俘获自原美国海军大洋舰队的十五艘超级战舰因为考虑到中美关系而从新定级并改了名字,不过不再像以前为了羞辱沙俄海军和英国皇家海军而起中国女子名字了,而是以中华帝国的海外领地来命名。

 四艘搭载18英寸主炮的衣阿华级超级战列舰改为夏威夷级战列舰,分别命名为夏威夷号……阿拉斯加号、古巴号和吕宋号,以宣誓这些地方已经成为中华帝国的领地了。四艘搭载18英寸主炮的奥林匹亚级超级战列巡洋舰改为朝鲜级战列巡洋舰。分别被命名为朝鲜号、琉球号、日本号和新加坡号。三艘搭载17英寸主炮的北卡罗来纳级超级战列舰改为波多黎各级,分别被命名为波多黎各号、塞浦路斯号和百慕大号。四艘法兰克福级超级战列巡洋舰改为兰芳级战列巡洋舰,分别被命名为兰芳号、澳大利亚号、巴布亚号和新西兰号……二十七艘超级战舰重新服役中华帝国海军。令中华帝国海军一夜间再次独领全球海军的风骚,成为各国海军难以望其项背的庞大力量。

 原本,中华帝国此举是用来告诉德国,不要跟中华帝国平起平坐,乖乖当一个普通的老二。但是,这并没有吓倒德国,反而令希特勒有了进一步扩军的借口。同时,英法意美苏等国家也都被中华帝国的强大海军力量给震撼住了,各国都羡慕中华帝国拥有这么多强悍的超级战舰。很快在各国国内的鹰派军官们的唆使下,各国政府认为五国军备限制条约无法续签,出于自保要求,纷纷拿出扩充军备的议案。

 1935年3月,希特勒借口中华帝国拥有27艘超级战舰,而德国只有两艘。德国海军遭到中华帝国海军的“挑战”和“威胁”,于是德国海军部通过了《1935年海军扩充法案》。按照希特勒的要求。德国海军应该是全球性的强大海军,应该跟中华帝国海军平起平坐,因此德国海军的扩充计划为建造25艘可以抗衡中华帝国海军的新式主力舰。

 但由于德国还处于经济危机的阴影当中。一口气建造25艘主力舰是不可能的,就算是财力雄厚的中华帝国也最多一次建造四到八艘超级战舰。不过,德国在波兰推行奴役制度,大规模迫害和抢劫波兰贵族、资本家和地主的财富,尤其对最有钱的犹太人更是实行集中营制度。因此一次对波兰战争,令德国掠夺了几十亿龙币,以及数百亿龙币的固定资产。因此,希特勒决定用六年时间来分两批建造主力舰。到1938年时,德国海军应达到中华帝国海军力量的70%,到1940年时,德国海军力量应该跟中华帝国海军持平或者超越。

 希特勒雄心勃勃的大海军计划掀起了,而德国海军更是希望成为世界最强的海军力量,因此对希特勒忠心耿耿,全力支持希特勒。

 当然,希特勒这么做的另外一个原因却是尽快解决德意志帝国境内的失业人员,维护社会稳定。虽然之前德国已经采取扩大军事工业来安置德国数百万失业人员了。但是随着德国扩张领土,原来的奥地利、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境内受经济危机波及还有大量的失业者,对整个德意志帝国的社会稳定造成威胁。虽然相当一部分失业者被派往波兰生活了,但是还有数百万人等着希特勒养活。而大规模扩充海军工业正是一个绝好的安置场所。

 然而,对于德国的海军工业来说,一次性建造14艘搭载18英寸巨炮的超级战舰已经远远超过了当前的工业生产能力。

 于是乎,希特勒在主持海军工作会议上提出,既然一下子无法建造这么多超级战舰,那么就建造几艘可以以一当十的超级战舰。

 不得不承认希特勒的野心已经演变成了狂想症,按照希特勒疯狂想法,德国海军得拥有可以以一当十的超级战舰,即一艘新式超级战舰可以打败中华帝国海军现役的十艘主力战列舰。

 就这样,德国海军工程师们绞尽脑汁,最后拿出了一个令全世界震惊的造舰计划,这就是兴登堡级超级战列舰的建造计划。德国海军称之为终极战列舰,因为他们相信兴登堡级战列舰是无敌的,也是战列舰的最终极形式。再没有任何一款战列舰可以超过兴登堡级了,她将是战列舰的巅峰之作。

 按照希特勒的海军扩充计划,兴登堡级战列舰被要求建造六艘。代号分别为……其中,h舰、m舰由汉堡的布洛姆和福斯船厂建造,j舰、n舰由不来梅的威塞尔公司建造,k舰由基尔的德意志工厂建造,l舰由威廉港船厂建造。分别被命名为“兴登堡”号……鲁登道夫”号……毛奇”号……腓特烈大帝”号……威廉一世号……威廉二世号……为了准备六艘超级战列舰所需的钢材,德国军方耗时三个月才做到,甚至为了建造超级战列舰,希特勒下令德国的克虏伯钢铁公司暂停向国内外其他商人供应,全力支持海军。

 经过一系列的准备工作完成后。“兴登堡”级的头两艘h39和h40分别于1935年7月5日和7月25日开工,庞大的德国制造业能力在这一刻显示出了威力。德国上下都对这款被誉为世界最强的终极战列舰而欢呼,加上德国军方充裕,整个建造过程十分顺利。

 由于希特勒要求兴登堡级战列舰有以一当十的本事。至少一艘兴登堡级战列舰可以同时对付三倒四艘中华帝国的明级战列舰才行。

 而为了对抗中华帝国的明级战列舰,德国海军不满足现有的18英寸主炮口径,要求海军建造安装31。5英寸主炮。这就是兴登堡计划中最让世界恐惧的一项。

 六艘兴登堡级战列舰都被要求安装800毫米主炮,被希特勒的这一个要求吓得几乎昏过去的德国海军建造局的战列舰专家们,在海军将领们的帮助下。几次三番向希特勒进言,称这是不可能的。虽然德国有建造800毫米的巴黎大炮的经验,但是巴黎大炮是很难搬到战舰上去的。先不提其上舰的困难度,单单是巴黎大炮的造价安装到战舰上的话,至少需要10亿龙币,而且只是一门,像其他战舰那样安装八至十二门主炮的话,光主炮这一项成本就达100亿龙币,这显然不是德国经济可以承受得起的。

 经过一系列评估,最终海军专家们认为现有的舰体安装800毫米主炮是不可行的,及时解决了财政,那么也必须建造新的舰体。然而,德国此时大规模的建造坦克、潜艇、和飞机大炮,钢材需求十分紧张,二十万吨级的战列舰船体将耗费掉德国大量的钢材,而且没有十年时间休想建成。在各级部门的要求下,希特勒最终放弃了这个不现实的想法。不过,德国海军考虑到本国已经安装了18寸巨炮的俾斯麦级战列舰,中华帝国的最强的明级战列舰也是18英寸,因此兴登堡级战列舰不求以一当十,搭载20英寸主炮的话,同时对付两艘到三艘明级战列舰还是可行的。

 于是,兴登堡级战列舰放弃了31。5英寸主炮的计划,改为安装20英寸巨炮。

 20英寸巨炮此时德国是没有的,这个研发计划交给了克虏伯公司,因为克虏伯公司对生产巨型炮管有着出色的技术经验。尽管这样,克虏伯公司的工程师们也不得不在一年后才能研发出20英寸巨炮所需的炮管,而要批量生产的话,至少得两年后才可能,而且产量也不会高,毕竟这种超级大口径炮管的生产相当的复杂和困难。

 在克虏伯公司研发20英寸巨炮的同时,“兴登堡”级的前两艘战舰所需的钢材业已准备就绪,并且铺设龙骨开始建造了。

 按照兴登堡级战列舰的设计指标,该舰全长307米,满载吃水12。2米,排水量95000吨。该级舰充分吸取俾斯麦级战列舰的设计经验,继续沿用了她的舰体,并进行了放大。此外依然广泛采用焊接技术,焊接量占90%~95%。焊接比铆接节省了约15%左右的舰体重量,都被用于加强防护了。另外,德国钢材在三十年代属于世界一流,仅次于中华帝国的中华特种钢。“兴登堡”使用了部分山寨自中华帝国特种钢的技术,用于兴登堡船体的ckps33号钢材有着极高的强度,其抗打击能力将比俾斯麦号“更上一层楼”。

 该级舰的舰艏仍为大西洋艏,这种舰艏比较适合于北海和大西洋海域。由于舰艏易受到弹击和水雷爆炸的损伤,因而采用了适度的外张和干舷,即使受到损伤,造成艏区进水,也能保持足够的储备浮力,并达到29节的航速。

 对舰武器上面,“兴登堡”级一共拥有8门504毫米主炮,双联装炮塔4座,a炮塔和

 炮塔位于舰脆,c炮塔和d炮塔位于舰尾。每门炮备弹110发,共计880发,最大携弹量约在1000发左右。按照克虏伯公司提交的设计参数,以及德国海军部要求的标准,去平均值后,该炮的炮管寿命为120~150发。该炮的旋回与俯仰都是通过液压驱动的,每70秒钟可发射一个齐射。

 兴登堡级战列舰的主炮配用的炮弹主要有穿甲弹和高爆弹两种,依然采用俾斯麦级主炮的弹药标准,其中穿甲弹的威力比“明级战列舰”提高10%~15%。根据德国克虏伯公司参与火炮设计人员的战后回忆录所诉,当时曾经对配备“兴登堡”级的504毫米火炮进行过频繁的火力测试,在各种战列舰炮战的距离上测试其火力,目标为垂直命中的均质钢装甲板。该火炮在10000米内垂直穿甲水平为650毫米,20000米为504毫米,35000米时也可以穿透300毫米装甲,可以想一下,无论哪艘战列舰都挨不过这一炮。

 副炮为12座双联装66倍口径的240毫米火炮,配置在上甲板两舷,主要用于对付敌水面舰艇,紧急时刻也用于对空射击。两舷前部各有两座,可直接向前方射击,旋回角为150°。两舷后部也各有两座,旋回角为135°。其它副炮全部位于舰舷中部。全舰备弹2600发,该炮最大射速3发/分。

 “兴登堡”级最初是没有鱼雷发射管的,直到二战爆发后,才加装了2座6联装533毫米发射管。rx

第544章 各国终极战列舰大PK【二更】

 【今天第二更】

 防空火力上面,因为德军始终没有参研透中华帝国的火神密集阵的秘密,因此还采用并联高射炮的防空火力系统)同时,德国也不重视航空母舰的发展,战舰大多是在没有空中掩护之下作战的,因此特别注重防空火力,甚至连舰载的侦察机都装备有20毫米机炮。“兴登堡”级的对空防御由重型、中型和轻型高炮组成。重型高炮是16座双联125毫米sk-c37型高炮,全部位于第一层上层建筑甲板上,前后左右各装4座。其中6座可以直接向前方空域射击,另6座可直接向后方空域射击,而对两舷则各有8座可以直接对空射击。这型高第544章

 各国终极战列舰大pk【二更】炮比“俾斯麦”级装备的105毫米mk15有了很大提高,其最大射速达到15发/分,仰角80°时射高为12500米,回旋角度为360°,回旋速度8。5度/秒。中型高炮为24座双联装37毫米c83型炮,全部配置在上层建筑上,可以回旋360°,回旋速度4度/秒。轻型高炮是78座20毫米c65单联装炮,最大射速120发/分。其仰角45°时的射程是4900米,仰角85°时的射程是3700米,回旋角度也是360°。

 舰载飞机方面,“兴登堡”级备有6架“阿拉多1935”式水上飞机,用以侦察、校射和联络。其中2架放置在主桅杆下的一个机库内,4架分别放置在烟囱两侧的2个待机机库内。飞机由烟囱和主桅的2部弹射器发射。“兴登堡”级还载有多达28艘小艇。

 装甲防护方面。德**舰的装甲经常是以牺牲火力来换取的,因为火力、机动力与防御力中很难三者兼顾。德舰采用“重装甲主义第544章

 各国终极战列舰大pk【二更】”,在以寡击众时会比较有利。德国舰艇设计人员认为,多一门炮不一定打得到敌军。多一寸装甲可以同时让几艘敌舰的炮弹被弹开。按照中国俗语: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因此,在设计“兴登堡”级时,德国人非常强调中近程的防护,不仅能抵御敌舰炮轰,而且对鱼雷也要有足够的防护能力。

 因此“兴登堡”级战列舰装甲更是厚到了离谱的程度。上甲板用150毫米钢装甲加强,可防御弹片和延缓炮弹下穿,使炮弹在穿透到装甲板之前就爆炸。装甲甲板保护着舰上的要害部位。厚度为120~160毫米,全长275米。两舷的装甲列板厚达300~600毫米,保护着机舱、锅炉舱和弹药舱等。指挥塔与火控部位均有厚装甲保护,最厚处670毫米。对于易受攻击的主炮炮塔。其正面厚度达800毫米,侧面也达到了480毫米。副炮主装甲也达到380毫米。

 整个兴登堡级战列舰的装甲覆盖率达到了80%,光装甲的重量就达到了两万吨,可见德国人对战舰防御能力的重视,已经到了“乌龟壳”思想的地步。

 另外。“兴登堡”级的舷侧有极强的鱼雷防护系统,按照中华帝**情局之后获得的情报显示,“兴登堡”的舰舷内侧与船体中心线还有纵隔壁,最重要的动力区与炮塔下部设了三重船底。设计时的标准是可以防住1枚450千克tnt装药的鱼雷。命中4~6枚450千克装药鱼雷仍可以继续战斗。命中8枚以上仍能长时间保持不沉状态,直到战舰返回港口或者就近搁浅。

 之所以如此重视抗沉能力。除了因为德国重视防御的思想外,更重要的是兴登堡级战列舰的造价高达8亿龙币……书友上传更新}相当于四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