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着局势分析,众将无不激动莫名,七八日内已将长安牢牢包围,三辅之地也尽入掌控,如此战绩丝毫不弱于当年速推冀州!
徐荣、孙仲齐声道:“军师,下一步又当如何?此时军兵士气高昂,大可一鼓作气攻克长安!”
“不可急,不可躁!”贾诩挥手道,“如今局势尽在掌握,要急也是李傕急,我等只需严守,不与敌人可乘之机即可!毕竟长安城高墙厚,还有宽阔的护城河,盲目进攻必将遭受严重损失,故此必须准备充分后才可行动。 明日回去后多多打造云梯、冲车,抓紧演练攻城作战。 ”
华雄出列道:“主公、军师,第1龙骑军扫荡扶风郡时,发现西凉韩、马并未增兵州境。 从行商口中得知,乃是因其缺少粮草之故。 因此,属下请示,可否趁此机会杀入西凉?”
此言一出,帐内立时议论声起。 以华雄为首的先攻派,以徐荣为首地后攻派,还有以孙仲为首地中间派。 议论声渐大,争论也越来越多。
“先发制人,后发制于人!”
“不错,此刻西凉势弱,正是出击良机!兵围长安,一时半刻攻略不下,反不如充分利用这段时间从西凉割几块肉下来!”
“谬论!西凉军兵彪悍,又有骑兵相辅。 战端一起短时间内恐难以结束,若因此影响长安攻略,岂非得不偿失!”
“正理,西凉铁骑仅次于龙骑兵,战力稍弱但胜于速度,稍有不慎便会陷入进退两难之地。 故此,若打,必须倾尽全力雷霆一击!”
仔细听着,高勇时不时地与贾诩对视一眼,双方说的都有道理。
就在争论地不可开交之际,甚少出言的孙仲突然道:“攻城掠地需步兵驻守,而眼下西征军团只能抽调出一个半机步师的兵力,进攻不足,防守吃力。 故此,还当优先攻下长安!”
“很好!”高勇望一眼孙仲鼓掌道,“争论就此打住,优先进攻长安,西凉次之!”
第八卷 进军雍凉 第七章 兵围西都(2)
第八卷 进军雍凉 第七章 兵围西都(2)
“臣高勇,率征北军西征将领叩拜皇上!恭祝皇上平安无恙!”披风一抖发出猎猎声响,高勇居中,左右两排大将整齐摆列,同时向正中高坐的皇帝刘协跪拜。 当然,仍然是单膝跪拜。
临时朝堂上,左侧首位的杨彪见此情景嘴角微微抽搐,杨奉、徐晃面无表情的侍立左右,而白波贼三将老老实实的站在靠后的位置,打眼偷瞧一干征北军将领,苦涩的回忆不断涌现。
刘协一脸平静,却无法掩饰眼中一闪而逝的愤怒,“众位将军平身,此乃战时,无需多礼!况且朕得脱判贼全仰仗诸位之功!”言罢无视以目光探询的百官公卿,伸手示意道:“来人啊,给高爱卿赐座!”因屋子窄小,除皇帝和高勇外,其余人等只能站着。
此时此刻,高勇可以清晰地听到怒不可遏之声,而这正是自己所要达到的效果。 身居高位者越久,越容易滋生高傲自大目空一切的情绪,继而妄加指责凭空臆断造谣生事,甚至做出叛逆之举。 为了西征顺利进行,为了不受苍蝇影响,高勇选择了一条有效捷径,直接施以威压,在百官心中形成一种共识:想活着就要老老实实!虽然免不了个别人的反叛,但无兵无势的官卿又能有多大的能量?
别说公卿,就算是皇帝的亲军也不过140人,高勇一句话就可以让他们彻底消失。
“谢皇上!”努力保持气势上的微妙平衡,高勇毫不客气地当廷坐下。 自贾诩、华雄以下十余名将领站立身后。 与对面杨彪成并列之势。 文左武右,作为征北军统帅、朝廷柱石,高勇地位置要比杨彪更靠近皇帝。 而杨彪似乎也知道皇帝的安排,并未流露出丝毫不满。 倒是一帮子官卿窃窃私语,极不友善的目光游走在征北军将领身上。 好在上朝前高勇叮嘱一二,否则这帮武将早已拔刀相向了。
皇帝刘协仍旧保持着无视的态度,迅速与杨彪对视一眼后。 肃穆道:“高将军一心为国,劳师西征解救朕于危难之中。 朝廷幸甚,百姓幸甚,列祖列宗也将深感欣慰!救命之恩形同再造,可怜朕身边空无一物,实在无以为报。 故此,只好先行赐封,待收复长安取得印玺后。 再打造印信。 ”说到此处,不等高勇出言,刘协傲然而立,朗声道:“高爱卿忠君报国、爱民如子,威名达于天下。 消灭叛逆,稳固边疆,拯救朝廷,创古今未有之功绩!放眼天下。 何人有此功绩?今时今日,朕昭告天下,赐封高爱卿为大将军、奉武候,以表朝廷爱护之心!”
杨彪立即出列奏禀道:“高征北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皇上恩赐上承天意下应民心,臣附议!”
杨彪出言。 官卿哪个还敢多嘴。 况且此时三公位缺,九卿不足,而高勇的位子又明显高过杨彪,其中韵味不言自明。 都是官场上打拼多年的老手,还能不懂个中含义?当下纷纷出列附议。 更有甚者继续歌功颂德、堆砌词藻,将所有华丽词语全部扔到高勇身上。
从头至尾,高勇就在哪里静静的坐着,静静地听着。 其下,贾诩扫一眼官卿,瞥一眼皇帝。 微微摇了摇头。 其余人等除年轻将校露出兴奋激动外。 高级将领无不面沉似水,丝毫不为所动。
看到这一切。 刘协流露出一瞬间地诧异,却旋即被淡然取代。 大将军已经是朝廷当中实权最高的官职,位在三公之上,若这还不满意地话……那只能说明高勇的野心……
就在刘协、杨彪交流眼神的时候,高勇淡淡一笑,起身叩拜道:“高勇何德何能,得皇上如此赏识厚爱。 大将军之位乃朝廷柱石、功盖千秋之人才能担任。 高勇起于微末,发迹边疆,对朝廷贡献甚小实不足挂齿。 无功无绩,又如何担当得起大将军之位?臣请皇上收回圣命,为朝廷、为皇上,臣只想付出,无意回报!”
干干脆脆的回绝,至少现在高勇还不想太过招摇。 了解太多历史的高勇岂能不懂皇帝的小算盘?明面上加官进爵,还不是要高勇成为众矢之的,成为诸侯共同地敌人!这是要把人放在火上烤阿!就算如今高勇手握雄兵数十万,也不敢说一定能够战胜诸侯联盟。 故此,低调才是王道!
高勇拒绝的干净彻底,皇帝刘协显然没有料到,微一错愕后很快恢复正常,“怎可如此?有功无赏,有过不罚,岂不是伤了全军将士的心?高爱卿为朝廷立下大功,授此官职乃众望所归!切不可再行推托!”
如是再三,刘协固赐,高勇固辞,朝堂之上唯听二人之言。 众人或诧异、或明悟、或感慨、或惋惜,各样表情不一而足。
最后,老谋深算的贾诩在得到高勇的暗示后出班奏道:“皇上圣命不可违,将军不可固辞!”
刘协一听,不禁望向贾诩,眼中不解转瞬即逝,“想必这位便是高将军属下第一谋士贾军师吧!”
贾诩面露“激动”恭敬道:“回皇上,不才正是!”
刘协微微点头,言道:“说来听听,贾军师有何见解?”
贾诩道:“有功赏,有过罚!此乃朝廷法度不可轻违。 然过赏、过罚又容易滋生弊端。 故此,臣启皇上,封赐不可免,却须量功而赏!高将军护驾有功,除将士用命外,还离不开杨卫尉的一片辛劳。 若无书信,恐怕此刻皇上尚在敌营之内食不果腹。 因此,臣奏请皇上,高将军有功朝廷,却不足以官至大将军。 而杨卫尉功绩不弱于高将军,也不应有功无赏!”
“这……”刘协一时无语。 只好将目光投向杨彪。
而杨彪也惊讶于贾诩的辩才与睿智,得此人相助,高勇地威胁更大了!思索片刻,杨彪还是选择点头。
刘协沉默片刻后才出言道:“贾卿家之言不无道理!即如此,朕便赐封高将军为卫将军、奉武候、假节;赐封杨卫尉为太尉,执掌四方兵事功课,岁尽即奏其殿最(最。 表示政绩优异,殿。 表示政绩下等)而行赏罚!”
高勇向贾诩暗树大指,“臣谢皇上赐封!”
杨彪亦无奈叩谢皇恩,没有权势地太尉与有权势的卫将军……
刘协坦然接受二人叩拜后,温和甚至略带谦恭道:“高将军,不知城外战事进度如何?长安乃大汉西都,早一日收复,朕便可以早一日告慰列祖列宗在天之灵!”
高勇起身回禀:“截至昨日。 长安已被征北军近十万将士牢牢围困。 李傕及其所部约四万人插翅难飞。 唯长安城高墙厚一时难以攻克,故此,臣拟围困为主,分化为辅,徐而图之!”
杨彪双眼微亮,显然已明白高勇战略的核心所在。 微抬起头,给皇帝一个肯定的眼神。 其实,不用杨彪暗示。 刘协也能大体懂得此战术的意义,对征北军的评价又提高几分。
“卫将军之言地确实目前最优方略,怎奈朕思念心切,且先祖先皇的牌位仍供奉在皇宫之内,万一李傕不顾一切,朕恐将无颜面对列祖列宗!”刘协越说表情越悲痛。 看样子是动了真情。 此言一出,堂上诸官亦凄凄然,许多人地家眷仍在长安城内生死未卜。
感觉到朝堂压抑的气氛,高勇微皱眉头,朗声道:“无妨,事已至此悲痛无济于事,惟有击败李傕逆贼,才能对得起天地!即如此,臣便先行告退,全力准备收复长安!”言罢猛然起身。 征北军将领整齐迈步走出屋外。 临出门的一刻。 高勇悄然回头道:“霸陵城内仍潜伏有李傕细作,为保证皇上安全。 臣已调重兵守护军营,希望各位同僚不要擅离军营,违者按叛逆罪论处!”
话音回荡,堂上鸦雀无声。 许久,刘协才苦笑着挥挥手:“退朝!杨太尉留步,朕有要事相商。 ”
离开军营,高勇问贾诩道:“皇帝如何?”
贾诩眯起眼道:“很不简单,主公需多加戒备。 杨彪也很难缠,不可掉以轻心!”
高勇微微点头,笑道:“无论如何,皇帝在手,始终利大于弊!不知此消息传到中原会引起如何反响?”
贾诩摸了摸下巴猜测道:“心惊胆战是一定的!或许其中的几家还会联合起来!”
“嗯,如此看来,潼关不能等,必须尽快拿下。 而后攻占弘农直取洛阳!”
“主公的意思是……把皇上安顿在洛阳?”
高勇很有深意的笑道:“皇上要留,更要保护好。 不过,前提是不得影响已经推行地制度。 权衡一番,惟有将之安顿在洛阳,并以洛阳为中心划出一块专属区域。 区域内实行朝廷旧制,区域外扔推广新政。 ”
贾诩微露思索旋即恍然大悟,赞叹道:“高!实在是高!如此即能安抚皇上、朝臣,又能实现对比,让百姓亲身体验新旧政策地好坏!”
策马奔腾,眨眼间,数百骑兵旋风般离开霸陵赶赴城外地指挥枢纽。
……
回屋歇息,李乐、胡才脸色铁青,饶是韩暹有所准备,也面色灰灰,心中愤怒自不用表。
“该死的高勇竟然如此蔑视皇上,他就不怕诛连九族?”李乐狠狠道,一拳击案,好生愤怒。
“早知如此,当日便该掳了皇帝,到哪里不是逍遥快活!反正有皇帝顶着,谁敢说个“不”字?”胡才咬牙切齿,悔不当初。
“后悔何用?部曲拼光了,说啥都白费!还是想想今后该怎么办吧!”韩暹努力保持镇定,意气用事解决不了问题。 这一点早在当年河东郡地时候便已知晓。
李乐苦笑:“有何办法?兵马一少,你看皇帝对俺们的态度……哼!真应……唉!”拳头捏得嘎嘣响,却只能无力兴叹。
胡才细眯起眼沉声道:“此地不留爷,自有留爷处!走吧!”
“走?”韩暹斜胡才一眼,“往哪里走?没听高勇撂下话?谁敢踏出营门只有死路一条!”
“高勇真敢如此?那可是皇上!”李乐仍然不信。
韩暹冷笑道:“天底下怕是没有高勇不敢干的事!”
“那……”二人同时望向韩暹。
韩暹压低声音道:“等!等到有人熬不住跳出来打头阵!”
另一侧,退出皇帝屋寝的杨彪、杨奉并肩而立,看着营墙外整齐移动地枪尖。
“杨公,皇上真要忍耐?高勇如此跋扈,比董卓不逞多让!万一……”杨奉对于董卓的恶行记忆犹新,说到此处仍不禁打个冷颤。
杨彪面如止水,惟有目光深邃。 “董卓?不及高勇万一倒是真的!”
“杨公何出此言?”
“高勇外刚内柔,心思细密。 看似粗狂跋扈,实则隐藏心机!今日只不过是试探,看皇上是否有容人之量?看官卿心思几何?看你我二人的表现?”
“噢?难道说高勇借机观察我等?”杨奉惊讶道。
“不错!细致观察,谋定而后动!杨平西,兵韬战阵,吾不如汝。 但这朝堂之事,汝不如吾!想不到高勇不仅精通兵法谋略,连朝堂上的明争暗斗也清楚非常,此人厉害!唉,如此人物,当初怎么就跑到辽东边地去了呢?”
“杨公,忍虽无妨,可若高勇咄咄逼人,下官怕……”杨奉面现隐忧,视线移向不远处的白波军驻地。
“安心!高勇不是董卓,在大原则上不会突破底线地!如若白波军忍受不住……呵呵,有人投石问路岂不快哉?”杨彪露出隐晦的笑容。
杨奉一愣,旋即领悟道:“难道皇上要……”
杨彪感慨道:“皇上年纪虽轻,却也是古往今来少有的明君!”
第八卷 进军雍凉 第七章 兵围西都(3)
第八卷 进军雍凉 第七章 兵围西都(3)
挖掘壕沟、铺设钜鹿、埋设铁钉,一条宽达二十丈的防御带将长安三面围起,构筑起一道坚固防线。 除非李傕给所有人配备铁鞋,否则谁也别想从陆地上逃走!
防线之外,征北军营寨依阵形而列,似黑色巨龙蜿蜒铺展。 营内,军歌嘹亮此起彼伏。 校场内,兵士奋力演练攻城作战;校场外,勤务兵热火朝天打造攻城器械。 木料堆砌如山,绞架、盾板、铁皮应有尽有,打造出结实耐用的云梯、护盾、巢车等器械,甚至还有几辆等待蒙铁皮的简易冲车。 当然,简易冲车与炮团带来的重型冲车无法比拟,一个是蒙上铁皮的“拖拉机”,另一个确实货真价实的“重型坦克”!
夕阳最后一抹余辉消散在天空中,气温渐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