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烽》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天烽- 第41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走,乡亲们,迎接辽东军去!”

“对!还是辽东军对咱们最好!不去迎接还有天理了吗?”

“爹爹,辽东军是好人吗?为什么叔叔婶婶们都嚷着要去迎接呢?”囡囡好奇的问道。

“孩子,辽东军当然是好人!是全天下最好的人!等将来囡囡长大了,一定要嫁给征北军,他们都是真正的男人!”父亲满眼仰慕,抱起女儿拉着妻子,随着乡亲快步走向大街。

不多久,最前面的乡亲停下了脚步,后面的紧跟着也驻足而立。  所有人都大睁着双眼,看着街上那整齐站立的步兵方阵,漆黑的甲胄、明亮地战枪、高大地战马、黑红色的军服……不知是哪个人率先痛哭失声,“没错,是辽东军!是辽东军!乡亲们,辽东军回来了!辽东军真地按照诺言回来了!”

欢笑与泪水齐下,多年的期盼终于实现!

许多老人反复念叨“辽东军”三个字,在他们这一生中,除了子女,便只剩下这三个字留在心中,那是感恩,是对亲人由衷地期盼。

“全体立正!”数十处整齐划一的军令下达,所有征北军几乎在同一时间站直,用最挺拔的身姿、最高昂的士气告诉洛阳百姓,辽东军回来了!

“洛阳的父老乡亲们,玄菟郡兵回来了!辽东军回来了!征北军回来了!”庄严的呐喊,蕴含着无尽的关怀与牵挂。

一句话,一声呐喊,勾起了无数人的回忆,并肩作战、军民鱼水,一幕幕、一声声,离别时的孤寂与凄凉瞬间化为如今相聚时的热泪盈眶。

“欢迎辽东军!欢迎回家!”

发自内心的呼喊,真情实意的表露,洛阳百姓用最朴素的话语传达出最真挚的感情。

此时的征北军中,有不少是当年随父母迁往辽东的孩子,长大成人后他们义无反顾地参军入伍,成为征北军的一员。  终于,经过无数艰辛,他们终于回来了,带着祖辈的期盼与嘱托,带着魂牵梦绕的思念。

两种声音在洛阳的大街小巷交融,震彻天地、鬼神侧目。  哭泣的不止是洛阳乡亲,更有不少参加过当年大战的老兵,生死战友情是永远都不会被时间冲淡的;而思乡之情更会伴随人一生一世。

“向乡亲们敬礼~~~”嘹亮的声音骤然响起,传入每一个兵士耳中。  “刷~”简单整齐,征北军用军人最高的礼仪向如此欢迎想念自己的乡亲致敬!

受此影响,百姓呼声达到了最高潮!

五里之外,垂头丧气向东行进薛兰被这突然传来的呼喊惊吓,急忙勒住马回头望去,空荡荡的官道依旧,只有看不见的声波阵阵传来。  听着那清晰可辨的字句,一股热血蠢蠢欲动,犹如当年入伍时的激动。

庞舒落寞回望,听着这震撼人心的呐喊,只能惊骇的说道:“民心所向,原来这就是民心所向!”

宋宪没有回头,似乎早在离开洛阳的一刻就已预见到这种情景。  不过,此时他的心中更多的是恐惧,若当时选择据城坚守,只怕在如此民心向背之下,身边这万余兵马必将死无葬身之地!

而宋宪身旁的贾诩只微微转过头,深邃的目光中露出一点点欣慰与愧疚……

第八卷 进军雍凉 第九章 驱狼拒虎(6)

第八卷 进军雍凉 第九章 驱狼拒虎(6)

洛阳和平交接的这一天,长安朝廷,皇帝刘协亲自颁旨,斥责吕布十大罪状。  不过,打一棒子给颗甜枣,又同时以朝廷名誉担保,若其肯归顺,概往之罪一律赦免。  当然,这道圣旨的发布需要高勇的首肯,否则没有人敢在征北军眼皮子底下向外发送。

只不过,世人都没有想到,皇城洛阳居然在一种和平的氛围中交接,吕布震惊,天下震惊!和平交接,意味着吕布并未与征北军火拼,二者都保留有相当的实力。  和平交接,也意味着二人之间似乎达成了某种不为人知的秘密协议,而其中的具体内容,只能留待世人猜想。

总之,得到成皋失陷的消息后,吕布在陈宫的劝说下没有倾尽全力反攻,而是继续兵围陈留,同时派遣王楷为说客,希望求回魏续、侯成二将,并让河南尹的兵马有时间撤出。

陈宫的分析很有道理,既然征北军驻足成皋并未向东继续推进,也未对张琰所部下手,只说明高勇希望给两者之间留下转寰的余地,说明高勇肯定有其他的意图在里面。  吕布虽然刚愎自用,但关键时刻还是听从了陈宫的规劝。

荣阳张琰与薛兰部队会合后立刻放弃城池退出河南尹,另外三路兵马也在征北军的监视下陆续撤离。  虽然吕布心有不甘,但是,至少高勇保留了他一定实力,整场战斗下来,只损失了不到八千兵力。  而粮食因为高勇的大度基本没有损失。  有鉴于此,吕布地火气大消,在他看来,只要钱粮、兵马都在,就算是陈留也能立足。

短短七八日,弘农郡、河南尹易主。  征北军以最猛烈的攻击逼退吕布,将整个司州纳入掌控。  至此。  高勇一手建立的征北军已如庞然大物,威慑着中原各路诸侯。

荣阳城外。  征北军营寨。

吕布特使王楷只感到浑身冷汗直冒,看着营寨内外巡逻的黑甲战士,无形的杀气弥漫,令人心生恐惧。

“有请吕布特使入内!”营尉一声高喝,营门内侧持枪站立的兵士方才侧身让出一条道路。

轻轻擦去冷汗,王楷咽口吐沫,脚步虚浮的走向帅帐。

“且慢!取下佩剑!”帐外。  如门神一般地典韦胳膊一身挡住去路,一双眼睛恶狠狠的盯住王楷。  只把他吓得浑身一抖,险些摔倒。

敢反抗吗?想都不敢想,王楷乖乖地交出一切可能被认作为凶器的物品,甚至自己随身携带的玉佩。

“特使王楷,拜见车骑高将军!”躬身施礼,对这位传说中的大人物,王楷不敢有丝毫怠慢。  弯腰的同时。  心中不禁暗自后悔,早知道当初就不跟陈宫争这个没啥子用的特使了。

高勇没有说话,倒是贾诩笑道:“王特使亲自前来,必是有重要事情转达,帐内都是心腹之人,但讲无妨!”

王楷看一眼贾诩。  又偷偷看一眼高勇,见二人脸上都挂着莫名其妙的微笑,一股不祥之感突袭而至。  “将军明鉴,吾主遣楷此来,只为魏、侯二将,希望高将军大人大量,能够将其释放,吾主感激不尽,以后但有差遣必当遵从!”

“原来如此!”高勇端起杯子轻抿一口,瞥一眼贾诩微微点了点头。

贾诩心领神会。  收起折扇。  露出一副为难地表情道:“魏、侯二人乃是我军俘虏,怎可以言语而轻放之。  若此,征北军尊严何存?”

“这……”王楷一时语塞/

贾诩继续道:“长安时,皇上多次提及吕将军当年有诛除董卓恶贼之功,故此,吾主才于攻打洛阳时约束部曲,尽量以和平手段驱离贵军。  正因如此,薛兰、宋宪、张琰等部才能从容撤退,否则,你认为那些步卒能够抵挡得了我军龙骑兵的追杀?”

“不……能!”王楷尴尬的摇了摇头。

“怎么?如今看到兵马平安,便想着空手套白狼?”贾诩声音陡然一转,冰冷的调子给人一种压抑阴冷的感觉。

“不,不!贾将军不要误会。  吾主并无此意!只不过,从洛阳带出的钱粮实在有限,自保尚且不足,实在是拿不出更多的东西补偿。  ”说着,眼角偷偷瞄向高勇,察看高勇有何反应,可令他失望的是,高勇仍旧挂着笑容。  恩,很职业!

看到王楷地神情,贾诩露出一丝诡笑:“空无一物,又让吾主如何释放二将?如何安抚阵亡受伤的将士?”

王楷不由自主地擦汗,一次又一次,几乎是汗如雨下了。  “两军交战,伤亡在所难免。  还请高将军体谅,为了换取二将的自由,吾主愿为高将军做任何力所能及的事!哪怕献出虎牢关!”

“哦?”高勇终于开口了,“虎牢关吗?倒是可以考虑一下!”

刚说到这,帐外奔进一名传令兵,单膝跪地道:“禀将军,11龙骑师已经攻克虎牢关!此时正将俘虏的三千守军押赴荣阳!除此之外,梁县、阳翟也各有军兵驻扎,沿途未发现吕布残余。  ”

高勇微微点头道:“很好,传令下去,有功将士重赏!”

“遵令!”

传令兵离去之后,贾诩看向面色微微发白的王楷道:“王特使,吕将军仅存地筹码也没有了,不知道该用什么来换?”

王楷眼珠转动,面对这突兀的消息,一时间竟也失了方寸。

“呵呵,罢了!要本将军放了魏、侯二将也不是不可以,关键是吕将军的态度!”高勇很满意贾诩地旁敲侧击,让王楷失去了谈判人员应有的镇定。

如同抓到了救命稻草。  王楷急道:“将军请讲,寻常之事,楷当能作主!”

“哈哈哈!寻常之事?吕布还是如此小气。  也罢,谁让今后要成为邻居呢?本将军的要求很简单,只要吕布夺下东郡,替司州守护好东面即可!当然了,必要时还可以从本将军这里购买粮草。  保证优惠噢!”

“啊?”王楷大张着嘴,怎么也想不到会是这样的要求。

“何如?”贾诩问道。

“这……请给楷两天时间。  一定给高将军满意的答复!”王楷不敢擅自作主。

“好,就两天!若到时没有答复,本将军只好继续东进!”

原武、阳武、中牟、开封、尉氏、新郑、阳翟、梁县以及天惠山,7月26日,就在曹操、袁术刚刚得到高勇攻入弘农郡的消息时,以上河南尹郡境城池皆已悄然易主。  原驻扎的吕布军兵全被集中安置于荣阳,等待吕布那足以影响他们未来地决定。  近五千人。  对高勇来说不过九牛一毛,举手之间便可以消灭。  可在即将兵尽粮绝地吕布眼中,五千兵马也顶得上一条胳膊了!

洛阳,车骑将军府内彻夜灯火通明,高勇会同贾诩及一众军大术略系学生围绕着弘农郡、河南尹地地图研究如何布防,以便能够抽调出足够地兵力投入到西凉战役中去。

“主公,这种炭笔还真是不错,画起圈来很方便!就是写字麻烦一些。  ”贾诩拿出随辎重刚刚送达的奉天最新发明的炭条笔在地图上画出了三个区域。

“那是你还不适应。  论起写字速度,炭笔绝对要比毛笔快!不信我来试试!”高勇说笑着也拿起一支炭笔,掂量了一下,直接用一种周围人从未见过的方式握紧笔杆,刷刷刷的写下十几个字。  快!相当快!周围几人看到这一幕无不面露骇容。  高勇笔落之际,纷纷靠拢上来自己观瞧。

“真快!”贾诩不由得伸出大拇指赞扬起来。  “主公,有时间也一定要指点诩这种写字方式,快,可以省下许多时间!”边说,边再次抚摸起手中的炭笔,由坚硬地厚纸包裹起来,中间是一根与铜币厚度相差不大的黑色炭心。  摸了摸,闻了闻,还是不太明白,“主公。  这里面的东西是怎么做的?不会是拿炭条削成的吧!”

“怎么可能?”高勇哈哈一笑。  说起炭笔和炭心,还与自己的懒惰和学不好毛笔字有关呢。  不过。  自从一年前自己抽时间搞出来之后,立刻被苏雪莲视作宝物,强索去不说,还连带着把发明权也一并虏走。  不过,看如今这支笔芯,高勇知道,苏雪莲肯定是想起了自己早些年给他讲的一些炭笔的事,故此才在自己简单削制而成地笔芯上加以改进,成就了如今这支神奇的炭笔。  “如勇所料不错,此笔芯必为木炭粉末与铅粉混合而压固成,不但字体黝黑,还不宜擦拭。  这次只送来了十支,看样子雪莲正准备量产呢!这种笔除了写字,还可以用来作画,或许能开创另一个流派也未可知啊!”

贾诩惊叹之余爱不释手,“好东西,这要是拿回去给孩子上学用,还不得羡慕死周围的同窗啊!”

“哦?想不到文和也是一位好父亲啊!不过,勇记得令郎今年才刚刚满三周岁吧!”

“三岁又如何?诩已经请人教授他国文与数理了!只要把这两样学通,嘿嘿,将来考取大学时,还不随便挑啊!”贾诩笑得很自豪,很兴奋。

可怜天下父母心啊!高勇心中冒出这一句话,看来超前教育并不是后代专利!看着贾诩憧憬的神情,高勇立即取出三支笔交给贾诩道:“这三支炭笔且留好,过得十数百年后,或许会成为一份珍贵的回忆,毕竟是第一批吗!至于孩子所用,估计再有三五个月便能在市面上买到了!”

贾诩小心翼翼的接过炭笔,眼中闪动泪光感激道:“谢主公!”

“其余五支勇也只能留下一支……对了,倘若有人问起,文和一定要说只得到一支!”

贾诩无语……

“弘农郡、河南尹与兖州、豫州均有交界,虽南有群山阻隔,却也必须置兵提防。  文和认为应当留下多少兵力?”

贾诩拿起笔在刚才所画地三个区域内标记道:“东侧阳武、原武临接东郡,中牟、开封临接陈留,故此必须置重兵,暂定33、32两个机步师,而南线这一大块区域包括了弘农、河南两地,又与动乱不堪的豫州交接,为了防备荆州突然发兵北上,诩认为也当布置两个机步师,可交给潘凤的21、23机步师,洛阳也需要驻扎兵马,可交给朱灵的31机步师和尹礼的45龙骑师,其余部队全部返回长安。  此外,还可以抽调河东大阳周鲂的22机步师参与西征。  如此一来,河南尹驻扎兵马三万五,还有河内郡两个机步师随时可以南下增援,可保万无一失。  至于弘农郡,嘿嘿,有潘凤两个机步师紧守关隘,足以抵挡七八万人的攻击!”

“嗯~~只是这样一来,能够投进西征的步兵至多三个师,会不会少了些?”

“不会,主公有所不知,西凉一地,地广人稀,只需占据几座大城,便可以控制周围大量土地。  关键还是需要骑兵,对付韩、马,骑兵为主攻,至少需十个师,步卒三个师,仅用做守护运输线,保证骑兵拥有充足的粮草辎重。  ”

高勇点了点头,同意了贾诩的布置。  “就这么安排,部队休整一夜,明天开始陆续返回长安!文和,需不需要把近卫机步师留在洛阳,万一曹操又搞出一个矫诏地话……”

贾诩嘿嘿冷笑道:“矫诏?主公无需担心,如今天下大势六分已在主公掌握之中。  皇帝占二分,地利占二分,兵马占二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