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面,利益要摆在第一位!只要能够取得足够的利益,就算背后捅刀子也不足为奇!”
后面这段话赵咨没有记载本上,而是全部留在了心里,不过从他思索的表情来看,他已经被高勇的话所影响,至少国家层面的礼仪廉耻已经出现了动摇。 的确,个人可以顾及颜面,正所谓人活一口气。 但是,到了国家层面,就不可以这样,毕竟,历史的教训摆在那里,爱面子的国家,大部分都失去了很多利益,而这些利益,最终都让百姓遭殃!
“主公,除北方送回消息外,青州乐将军也有军情禀报!据细作探查,徐州刘备又开始扩编州府郡兵,并通过各种方式搜集马匹,似乎打算重组骑兵。 另外,曹操也开始向泰山军增兵,镇压暴*的力度逐渐加大,令我军在泰山郡的秘密行动倍受挤压,乐将军的意思是否暂时减少动作,待中原乱起之后再行袭扰?”
“曹操也开始注意到泰山郡的危机了?还是说豫州、徐州的威胁减少……袁术不会,二者积怨甚深。 不过,若是袁绍从中作梗倒也不无可能,至少可以牵制住袁术、吕布的兵力。 而刘备与曹操都是目光长远之辈,暂时放弃隔阂也是有可能的。 嗯……看来得给兖州施加点压力了!”
“主公之言切中要害,正该给兖州曹操增加一点压力!”说着,贾诩掀帘而入,手中也拿着一份兖州地图。 “”
“如何施加压力?让朱灵加强针对濮阳的攻势?”高勇笑问道。
贾诩铺开地图,拿起炭笔指点道:“加强濮阳攻势吸引曹军兵马是必须的,倘若情况允许,最好能把濮阳拿下,无论其攥在主公手里,还是赠送给吕布,都会给曹操相当的压力!此外,诩还有一个想法,既然关于主公挥军南下的谣言已经传开,那何不堂而皇之的摆开架势?安排一两个机步师和龙骑师适当的露出行踪,迷惑也罢,威慑也罢,总之让曹操好好的去猜,这样他才不会把精力放在不该放的地方!”
第九卷 厚积薄发 第七章 磨刀霍霍(3)
第九卷 厚积薄发 第七章 磨刀霍霍(3)
兴平元年(公元194年)四月三日,灿烂的朝阳从东方升起,金色阳光仿佛水波荡漾,温柔的覆盖上九州大地,孕育着新的希望,养育着数千万华夏儿女。 青州的春播最先开始,由南向北,在政务院民政部农林专员的指导下,按照最新播种经验,利用先进农具大面积展开。 双马拉犁保证足够深度的翻耕,双马耧车则在翻土的基础上播种、修垄。 一前一后,在华夏大地上开始了划时代的半自动农耕作业,耕种效率数倍提高。 同样面积的土地,三年前至少需要八至十人,而现在,仅仅需要两人足矣,还能保证播种的效果比十人还要好!
每户三百亩耕地由两个劳力轻松负责,除草、翻土、播种、养护,直至收割,整个农业过程始终只要两个人!如此效率,就算是千年之后也难以企及。 除此之外,为了降低农业成本,官府还大力倡导农村互助,按照耕地面积,每三到五户人家共同出资购置大型农业器具,马匹则在专门的马场租赁,极大地降低了支出,保障了农户较高的收益率。
而耕种的农作物种类,也大体上遵照官府下发的指导建议,水资源充足的地方主要试点培育适应北方栽种的水稻品种,而旱地则以小麦为主,辅以大麦、杂粮,然后在边角地带栽种蔬菜。 此外,多元化循环利用也开始了试验,主要是家禽、种植、饲养鱼类三者之间的循环利用。 尽可能地保证最低付出取得最高回报。
青州刺史孔融在武安国的陪同下第一次视察自己名义下代天子牧守的土地。 阳光普照气候宜人,道路两侧栽种的杨树、柳树纷纷抽出枝条,挂满绿色的嫩叶,用旺盛的活力诠释着生命的意义。 不远处,一条宁静地小河蜿蜒着穿过村庄,哗哗的河水声听地人心旷神怡,两架水车一左一右。 就像两只翅膀,轻快的旋转中。 将清澈的河水卷进河堤两侧的水渠,并沿着渠道缓缓流淌,灌溉着小河两侧数千亩耕地。
横平竖直的树墙将这数千亩土地分割成面积相等的小块,青州百姓一边唱着农歌一边幸福的插秧,在这块水稻试验田里,与农民一道忙碌地还有科研院的学士,他们正在详细记录着南方水稻在北方的播种收割情况。 以期尽快找到高产、质优的品种。
“安国啊!这里真的是青州?真的是遭到黄巾贼破坏最严重的上饶?”孔融被这幅美丽的乡间景色震惊,尤带怀疑地问道,虽然他早已知道答案。
武安国恭敬道:“回禀孔刺史,这里就是上饶,曾经的百里无人烟千里无鸡鸣的地方!”
“神奇啊!”这是孔融发自内心的感叹,步下马车,走在乡间的石子路上,清新的空气扑面而来。 涤荡着身外地凡俗,洗刷着心中的功利。 身后,笔直的林荫道一直向西,直通济南。 “仅仅两年,青州已然翻天覆地,怪不得从辽东回来后。 你一直都说那里才是世外桃源!高将军或许真的像民间传闻那般乃是星君下凡啊!”
孔融信步穿行,不知不觉来到河边,看到前方水车旁有位看护的老人,遂走上前去问道:“这位老哥,我在青州生活了几十年,还是头一次看到这种在水田里种的庄稼,不知道是什么新种子?”
老人悠然的摸了摸身旁警惕的站立起来的大黄狗,笑道:“外乡人,不只是你,其他人路过此地也都有此问啊!告诉你吧。 这里是官府指定的试验区。 种植地庄家叫做水稻,原本产自南方。 因为产量高又好吃,收割后保存时间长,故而农林司打算引进到北方。 您看看,一旦今年种植成功,明年就会在冀州寻块土地继续试验。 听说水稻成熟后都长着金黄色地稻穗,就像麦穗一样,呵呵!我活了大半辈子,也很想看一看这种据说很好吃的粮食呢!”
“多谢老哥解惑!”孔融抱拳致谢,转身眺望近乎一望无际地水田,“不知道是孔某落伍,还是这世界变化太快,想不到短短一年,我都快认不得青州了!这条路是去年底修好的?”
武安国道:“去年十一月竣工,全路横穿青州,一直向东即可抵达东莱港,在建工部的编号是207,即207国道!”
“207国道!那么从东平陵起,经台县、著县、平原、阳平抵达魏郡邺城的是哪条国道?”
武安国不假思索道:“180国道,去年八月竣工。 难道孔刺史打算去冀州游览?”
孔融闻言笑道:“我倒是很想去,就不知道高将军答不答应啊!冀州,想当年可是大汉全国数一数二的大州,繁荣富庶首屈一指。 ”
武安国道:“高将军一定会答应的,并且会让孔刺史随意游览。 冀州比青州的变化更大,倘若孔刺史去冀州,一定要去广平郡的邯郸城,那里有北方最大的制铁制钢工坊——邯郸钢铁,而后沿着官道向南经过邺城抵达安阳,那里还有北方最大的铁器制作工坊——安阳重工!几乎整个北方六州的农具、工具、马车都产自那里,每日里劳作的工匠多达万人!”
“邯郸钢铁?安阳重工?哦,想起来了,我乘坐的马车地盘上的确刻着‘安阳重工’四个字,后面还跟着一串数字……难道数字就是所谓的识别编码?”
武安国笑道:“据说是,每辆车都只有唯一一个编码。 ”
“去,一定要去!”孔融忍不住开始了摩拳擦掌,“时代变了,看来我也得变,这样才能跟得上形式啊!呵呵。 走,继续向东,我打算去东莱港看看,两年没去了,听说那里变化也是巨大的!”
武安国呵呵笑道:“岂止巨大,简直是天翻地覆!等到孔刺史亲眼目睹才能够体会得到,想象一下。 数万人忙碌地景象,百余艘大小船舶穿梭海面、停靠港口的场景……高将军不止一次的告诫我们:帝国的未来存在于两个方向——陆地和海洋。 而其中,海洋的重要性远远超过陆地,因为海洋的对面还有着更加广阔的等待着人们去开拓占领地富饶土地!”
※※※※※※
四月四日,奉命南下的黄忠部第二龙骑军22、23两个龙骑师突然出现在中山郡魏昌城外,短暂地休整一日后继续沿着官道南下。 与此同时,14、15两个机步师也出现在幽州涿县附近,同样的名曰休整。 同样的神龙见首!
虽然仅有一天,却仍让两座城池沸腾了,人民崇拜英雄,特别是刚刚取得大胜仗的英雄!少女仰慕英雄,尤其是胸戴勋章、相貌英俊的年轻英雄!拥军的热情一浪高过一浪,两座城池及附近的乡亲纷纷赶到部队驻地,送来粮食、禽蛋,送来布鞋、衣物。 还有少女手持花束向着自己欣喜地对象暗送秋波。
消息很快不胫而走,谣言也随之蜂起。
“听说了吗?督军府的大军南下了!这次真的要收复兖州啊!”
“切,过时了!最新的小道消息是说高将军决定亲征西凉,彻底清除盘踞在西凉叛逆!”
“什么?你们怎么能够散播谣言!督军府大军南下乃是为了拯救身处水深火热的中原百姓的!”
“都胡扯,皇上不是要夺了高将军的兵权吗?嘿嘿,这次就让他看看。 到底谁才是咱们征北军的主心骨,要是哪个兵敢听皇上地话,保证他家的祖坟都得被人给刨了!”
乱,谣言纷飞,各方好不容易安插进来的细作全部高效率的工作起来,收集各种似是而非的消息,再通过各种方式送出去。 一时间,冀州、幽州发往外地的货物量猛然增多,商队也呈几何级数上升,通往外地地申请量急剧增加。 只搞得海关稽查队恼火。 边境哨卡郁闷。
四月六日,安顿好地震灾区的重建工作后。 高勇、贾诩立刻轻装南下,赶赴邺城商讨下一步计划。 而此后的两天内,第14、15机步师正大光明的进入冀州,并且快速南进。 而龙骑师则飘忽不定,一会出现在常山郡,一会又出现在上党郡。
四月八日,这个半经确认的消息终于送抵洛阳。 同时,关于皇上夺权的传闻也逐渐垄断了洛阳的大街小巷。 人们议论纷纷,对待朝廷的态度急转直下。 甚至有不少百姓自发的组织起来到皇宫门前静坐请愿,中牟全城百姓更是上了一份万民书,恳请皇上重用高勇,造福苍生社稷。
“杨卿,你看看,这样下去是不是就要逼迫朕加封他丞相了?”刘协一脸阴郁,因为睡眠不足,面色略显蜡黄。
面对这种突然出现的局面,杨彪也把握不住脉搏,高勇地态度乃是其中关键。 可是,无论是华歆还是朱灵,要么关门谢客,要么公务繁忙,派去试探地人没有得到一丁点有用的消息。 为了朝廷颜面,杨彪亲自到宫门前劝退了静坐地百姓,尽管心中明白这种古往今来头一遭事情的发生背后肯定有黑手,可是限于实力,也只好作罢。 “皇上切勿动怒,凭借高勇现在的实力,已经是没有名头的丞相了。 而且观其人似乎并不在乎虚名,否则又何必放着大将军不做呢?”
刘协气汹汹的坐回龙椅上,拿起奏章道:“皇宫禁军好不容易恢复到三千人的编制,可是那帮乱民一静坐就足足有八千人!倘若配上兵器,说不定还真敢打进皇宫!”
“咳——”杨彪无奈的咳嗽一声,他心里也清楚,虽然高勇把洛阳的治权交给了朝廷,可是军事上仍然占据着绝对的优势。 不算朱灵的正规军,单单是西园八校就足以摆平洛阳了!“皇上,些许乱民而已,就算其中有人挑拨,想那朱灵也不会允许他们在洛阳弄出事端,而且还有西园八校压阵,应无大碍。 倒是中牟的万民书,臣觉得兹事体大,不得不小心应对。 ”
“杨卿也觉得万民书的问题严重?唉,可是没有实力,一切都是空谈。 明知道这里面是某些人的诡计,却只能眼睁睁的看着毫无办法!”刘协苦闷的轻柔太阳穴,为这事没少头疼。
“呵呵,既然是民心所向,为了皇上,为了朝廷,臣觉得应该顺应。 当然,此举虽然有损朝廷颜面,却能加深高勇与其余各州之间的隔阂,甚至引起天下士人的反感。 实际上,荀司徒私下也曾表示过,这种做法实在有些过分,用百姓胁迫皇上,乃是匹夫所为,必不得长久!”
“不得长久?”刘协苦笑道:“荀司徒多少与高勇有着私交,连他都看不惯,那么……”
杨彪点点头,“以臣看,高勇之所以如此,概与幽州地震有关。 他要让皇上替他背黑锅,否则又何以解释最早出现的谣言都与皇上欲夺兵权有关!”
“嘿嘿,夺取兵权?还有那么多百姓相信,他们也不想想,朝廷凭什么夺取高勇兵权?那些兵将又会有几人肯听朝廷调遣?别说远的,就是西园八校,表面上归朝廷节制,可实际上没有朱灵的手令,朝廷连一兵一卒都调不动!”
“嗯,皇上言之有理,可是那些百姓又从何得知这里面的内幕?高勇这一手够狠,给皇上留了一个两难的选项。 出面解释,则说明朝廷怕了高勇;不出面解释,更是坐实了谣言所讲!”
“既然如此,杨卿有何应对之策?”
杨彪嘿嘿一笑,“既然高勇想要皇上替他背黑锅,那何不将计就计以退为进,皇上明旨诏告天下:一为罪己,二要削减皇宫用度以赈济灾区,三则祷告天地,祈求风调雨顺!如此一来,皇上就变成了爱国爱民的好皇帝!然后,再辅以适当的舆论……”
郁闷啊,身上带静电,一不小心开机时把电脑主板给毁了,死活开不了机。 最后只能借来同学的本本码字。 鼠年不利阿!春节长假两天一章,最大能力了。。。。。。磨刀霍霍,杀谁去呢?
第九卷 厚积薄发 第七章 磨刀霍霍(4)
第九卷 厚积薄发 第七章 磨刀霍霍(4)
当华歆看到杨彪、刘协联手打造的这份圣旨后,竟也一时间说不出话来。 先不说皇上反应的速度,单说这份圣旨的措辞就足以令人赞叹不已。 没有夸张的辞藻,没有丝毫辩解的意图,也没有任何反驳的态度,有的仅仅是真诚!削减宫廷用度,减少官员薪俸,还要取消一年一度的皇帝诞辰庆典,更准备处理一部分皇家藏品,所得全部款项一律用作赈灾救人。
“高!实在是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