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坑》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陕西坑- 第8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共产党除了讲暴力,讲阴谋诡计,他们讲过什么理想,讲过什么良心。且不说没收了武术的土地,就是所谓的赎买,赎买后那些年,物价涨成什么样子,那些土地债券很快就一文不名。这就是他们的良心?”马立诚对这些事情可谓恨之入骨。他家族被没收了很多土地,有些土地倒是被赎买了。但是马立诚家没有像大部分地主那样,在几次机会当中把土地债券换成了工业债券,所以收益比起那些紧跟共产党政策的地主们少了很多。

听着马立诚激烈的言语,陈布雷没再多说什么,大家又随便说了一会儿话,陈布雷就起身告辞了。除了拜访马立诚之外,陈布雷又去拜访了报社的主编,严秋、黄春,申倾舍。到了10月6日,国庆长假结束之后,陈布雷这才坐上了前往上海的火车。

10月7日,国庆长假结束之后,在上海证券交易所,陈布雷将自己手中持有的南方报业的全部的股份挂盘出售。这个消息对于共和国庞大的有价证券交易来说不值一提,但是对共和国报业,特别是非政府报业来说,可谓是惊天动地的大事。等南方报业的人派人联系陈布雷的时候,陈布雷已经乘飞机前往美国,拜访老朋友蒋介石去了。只留下一片慌乱的南方报业,拼命筹措资金,准备收购所有陈布雷出售的股份。

“陈布雷到底在想什么呢?”在南方周刊的会议室当中,严秋郁闷的问道。陈布雷已经宣布出售所有南方周刊的股份,就等于宣布与南方周刊划清界限。南方周刊的高层对于陈布雷的称呼自然也不会有丝毫客气。

一屋子人没有几个说话,陈布雷拥有南方周刊48%的股份,估计能卖到800…1200万元现金。现在的南方周刊,是绝对拿不出这么多现金的。一股脑的抛售,对投资者的信心也是一个重大打击,暂时没人敢与接盘。

正在此时,秘书急匆匆地推门进来,“主编,请看现在的新闻。”一屋子人打开了电视,新闻频道正在播报最新消息,记者在街头对着摄像机大声说道:“大家可以看到,现在亚历山大港上空正在进行激烈的空战。在刚才,埃及总统纳赛尔已经宣布以色列入侵埃及,埃及对以色列正式宣战。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了!”。

这是共和国1961年10月9日下午4点的新闻,换成埃及时间,则是上午十点左右。年初结束的第三次中东战争,战火熄灭了不到十个月。

“通知网站赶紧跟新。老马,你负责赶紧发稿。”总编辑申倾舍对副主编下达了命令。这会儿,当务之急就是抓紧时间搞出新闻来。报社是绝对不能落后的。

第四次中东战争,在第三次中东战争结束之后早就被预言爆发。国际上普遍预计爆发时间范围在1961年4月,到1962年12月之间。现在这个时间爆发,倒也算是预言正确的例子。

在大家普遍看来,以色列如果坐视埃及增强军力,时间拖得越久,与埃及之间的战争就会越吃力。不过在中国的互联网上,有另外一种比较流行的观点,“以色列背后是美国,美国不仅仅向以色列出售武器,还会向以色列出售军事技术,转移军工企业。时间拖得久了,埃及未必占优势。”

这两种说法都有合理的一面,也有一些偏颇。因为共和国对埃及的援建项目当中,基础军事生产企业也是其中的一部分。例如共和国的54式突击步枪以及相应的子弹生产线工厂。

共和国轻武器已经在全世界率先实现了枪族系列。这对于军事装备来说,可是一个伟大的成就。它意味着除了各种武器之间可以进行极大程度的零部件互换,子弹则是在各个枪型间通用,陆军后勤压力大大降低。

这次战争到了很久之后,都没有搞清到底是谁开的第一枪。实际上第三次中东战争结束后,以色列和埃及都在尽最大努力准备第四次中东战争。美国对以色列解除了大批的军售限制。共和国加班加点的为埃及生产飞机、坦克、大炮。埃及新建成的兵工厂日夜开工,为埃及全面装备新的步兵武器玩命工作。

以色列全民征兵,埃及人则倚仗人口的优势,在共和国军事顾问团的帮助下重编军队。上一次战争当中积累了经验的老兵和士官都得到了飞速的提拔。相比较而言,采取了军队政工体系的埃及军队,在重编方面更有效率。到了1961年7月,埃及组建了一支包括后勤部队在内的50万人军队。共和国军事顾问团私下认为,这 50万人的部队基本上达到了中国有组织民兵的水平。

这可不是个玩笑,以共和国军事力量的水平而言,50万有组织的民兵,在世界上绝对能够派得上号。1961年8月和9月,在埃以边界上,双方都摩拳擦掌。虽然距离双方的战争计划,大家的组织都还有很大差距,但是早布置一天,就可以争取到一定的主动。于是擦枪走火的事情无可避免的暴发了。

双方都组织不力,组织不力意味着控制力的不足,以及过度反应的倾向。于是在双反高层都没有决定发动战争的时候,战争就爆发了。对此,共和国军事顾问团的看法是,这就是一场烂仗。

无论是埃及还是以色列,都没有控制战争的能力。对于那屁大点地方的中东,随便一个持续几小时的冲锋,就可以构架出完全不出的战争态势。任何后撤与控制,在敌情不明的情况下都,双方中级指挥官都不敢承担这样的责任。于是交火立刻就扩大了,然后中级指挥官们开始继续投入部队,以保证己方能够获得优势。战争从零星交火进入全面激战,用了不到五个小时的时间。

埃及还算好些,至少下面还有成系统的军队政工体系,可以随时根据预案独立作战,以色列人在此次战争初期的表现就显得拙劣了。在凶猛进攻的埃及军队面前,以色列很多阵地被迫撤退,而几支特别富有进攻精神的埃及部队,按照预案,已经在围攻戈兰高地了。

进入到这个地步,无论是埃及和以色列,或者是中国和美国,都无法停下自己的步伐。战争一旦进入全面开打的程度,比拼的就是战斗意志以及能够何种程度的承受消耗。

中美之间的特别专线立刻就开始运作,美国总统肯尼迪率先打电话给中国国家主席马前卒,质问中国到底想做什么。中国要在中东扮演何种角色。

马前卒其实也是刚接到消息,不仅仅是马前卒,共和国军委以及国防部同样刚接到战争消息。很多高级军官甚至是从电视上看到这些消息的。但就共和国而言,中东发生战争并非共和国的意愿,至少这种突发情况并非共和国所乐见的。而电话当中,肯尼迪也有些气急败坏的迹象。[。电子书]马前卒有些奇怪,这位年轻的总统也太沉不住气了吧。

安抚了一番肯尼迪之后,马前卒表示,中国从来没有干涉外国内政的传统,更没有干涉外国内政的意愿。中国的军事顾问团,本来就是埃及请求共和国派遣的。中埃两国的军事合作,到了1961年12月就将中止。中国军事顾问团将全部撤回共和国。马前卒表示,会和美国一起在联合国支持双方就地停火的议案。

电话那边的肯尼迪听了马前卒这样充满理性的发言,并没有缓和情绪,相反,他愤怒的几乎要失控了。马前卒用了半分钟才明白过来,肯尼迪错误理解了自己的话。年轻的美国总统认为,共和国要坚定不移的支持埃及到1961年12月。而从10月到12月的两个多月当中,埃及还将得到共和国大力援助。

这个理解当然不能说是误解,实际上共和国不少对埃及的军售已经装船,驶向开罗。为船队护航的,是共和国印度洋舰队。第三次中东战争当中,共和国舰队被堵在红海南端这件事,被共和国海军认为是奇耻大辱。为此,南海舰队已经调拨主力进入印度洋,目的就是加强对印度洋的控制。至少能够保证共和国的无阻碍通行权。从1937年开始建立的共和国海军,决不允许美国佬肆意挑战共和国的航路安全。为了避免马六甲海峡可能遭到刁难的情况,共和国与泰国已经在1959年底签署了一项协议,共和国获得了克拉运河的开采权,而且克拉地峡附近的十几个无人岛屿,在二战中已经被共和国占有,中泰双方就此问题签署了协议,这些岛屿搁置主权,共同开放。作为运河建设费用的偿还抵押,这些小岛先由共和国免费使用99年。而这些岛屿将不拥有领海权。而在这些岛屿之外的其他已经被共和国树立界碑的岛屿,完全归属共和国所有。

共和国运河筹建部门早已经决定,开挖克拉运河所掘出土石,都将用于扩大填建共和国临近泰国的小岛屿,以保证这些距离泰国海岸不足20海里的岛屿都拥有足够的面积供人居住。这样的工程是耗资巨大的,但是比这些耗资更巨大的,则是共和国海军的决心。

马前卒绝对支持共和国海军,所以对于肯尼迪总统的误解,他除了温言安慰之外,就没有别的表示了。

不管沈茂和母亲在一起的时候会有如何的多愁善感,但是离开母亲所居住的老年公寓,沈茂立刻就恢复了政治局常委的一贯冷静。

政治局新一轮会议正在召开。托了陕西众的实际经验以及对历史的了解,政治局对于共和国正在发生的事情十分了解。到了现在,陕西众当中的绝大部分人,会对反右和嗡嗡嗡的不满已经变了,在大家看来,反右与嗡嗡嗡的最大问题在于,并没有真正达到其核心目的——改变农业国的文化。

清洗所有阻碍生产力发展的思潮,现在就是陕西众以及党中央的核心目的。当然,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其手段却未必要和历史上完全相同。

“必须让那些人出来跳。他们不跳,人民就看不到他们的真面目。最重要的是,一定要让他们的表现被广大人民所知道才行。”沈茂平静的陈述着自己的看法。

马前卒稍微打断了沈茂的话,“现在的关键是怎么处理那些最终出来跳的人。总不能把他们都给杀了吧。”

沈茂脸上露出一丝无奈的笑容,政治局十二常委里面,至少有六名常委坚持“引蛇出洞”的策略,四名常委则对此并无参与的意向,他们只准备对多数派投赞同票。而还有“慈悲之心”的,反倒是马前卒和太祖两人。如果他们不能说服六名持强硬观点的常委,那么最终“反右”将以十比二的高票通过。

“有一部分人肯定会出国。”沈茂说道。

“绝大部分人不会出国,他们没有出国的门路。那么对这批人,你们准备怎么处理?我担心的并不是他们的把戏不会被人民看穿,而是有些担心这部分人最终会狗急跳墙。在工业化的中国,恐怖袭击的破坏力可是够大的。”马前卒说道。

听了这话,沈茂才算搞明白,原来强硬派人数是七人,那么最后要说服的,仅仅是太祖一人而已。

太祖看着同志们的目光都注视在自己身上,以他的聪明,自然是知道大家的想法。只要太祖作了最后的表态,那么讨论就会进入在未来对右派如何进行打击而已。

“这些风险和代价是必须承担的。而且我们党一贯反对肉体上消灭。有国法在,这些事情我们不用太操心。而且换一个角度来看,走资派不仅仅在党外有,在国家体制外有,而且像是司法体系,也照样有走资派在走么。”太祖表达了自己的态度。

大家都是聪明人,话说到这个份上,自然不会有什么歧义,针对于反右的阶段性布局到现在已经达成了共识。打击了跳出来的右派之后,司法系统就是下一个目标。对此,常委们倒是没有意见。

制定步骤是政治局常委们的长项,反右头一个阶段大概得五年时间。主要策略就是引蛇出洞,实际上就是让那些人自己出来蹦。太祖负责中宣部的工作,虽然太祖本人属于非常有攻击性的个性,但是这个阶段当中,中宣部的任务主要是“宣传正论”。持论要正。没有正确的标准,在之后的反右运动当中,就无法提供一条明确的底线。而大规模的反右运动,势必要对越线的家伙进行打击。人民不知道什么是正确的底线,那么判断肯定会发生偏差。

现在敢于和共产党唱对台戏的,而且一心一意要站在党的对立面的,党内党外的人士都很多。在党内,以刘工贼这些被斗争下台的为主。在党外,则是那些失去特权,而且对曾经的特权念念不忘的家伙为主。而且像是陶铸等人,无疑已经失去了共产党人的觉悟。这些人的思路明显还是在传统农业国那种“君明臣贤”的套路上。他们对于权力的理解,对于共产党责任的理解,是错误的。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共产党的宗旨。这个宗旨无疑得到了银行团的全力支持。右派很明显没有能够理解到这个问题。这也是沈茂感觉很遗憾的事情。

依照不同的立场和观点,“为人民服务”就有不同的解释。从党的理想来解释,共产党必须为人民服务,这是一个政权的义务。从行政角度来解释的话,只有为人民服务,才能有效地控制社会运作,提高执政效率和水平。

从银行团的角度来看,人民穷困潦倒,哪里有钱来良好运作经济?人民的富裕与信心,是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如果从军队的角度来看,军队来自于人民,自然要服务人民。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所以沈茂不理解的是,本来应该非常简单的一件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何反而是最难办到的。那么多人都想凌驾在别人之上,颐指气使,胡作非为。这些人和几千年前的那些奴隶主,到底有什么区别呢?奴隶制早就被各种数学模型证明,是非常没有效率的制度。而现在的中国共产党,无疑已经是“资本运营”在人间的实体化身。而那么多无聊的家伙,却出于自己的偏执和狭隘,铁了心踏上与TG作对的道路,想想就让人遗憾。到底是什么样的错误念头,才让这些人走上了这样错误的道路呢?

鲁迅曾经在《狂人日记》里面写过,“自己想吃人,又怕被别人吃了,都用着疑心极深的眼光,面面相觑。……去了这心思,放心做事走路吃饭睡觉,何等舒服。这只是一条门槛,一个关头。他们可是父子兄弟夫妇朋友师生仇敌和各不相识的人,都结成一伙,互相劝勉,互相牵掣,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