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德让冷哼一声:“没出息的东西。”他一双电目,从哪些不敢动手的契丹官兵面前扫过。那些官兵顿时会意,知道要是再不动手,这位大辽国的南院枢密使就要动怒了,二话不说,三拳两脚将还在反抗的契丹贵族们打了个鼻青脸肿,老老实实的蹲在一边。
那几个贵族少年,家中都是非富即贵,郑王的儿子、南府北府高官的儿子,在上京都是说一不二的小太岁。曾几何时能吃过这样的亏?虽然被契丹官兵毒打,一腔怨气都聚集在韩德让的身上,韩德让也不怕他们,冷冷的看着这几个贵族子弟,淡淡的说道:“国丧期间,就无需浪费人力物力了,这几个,就按照先帝当年的办法处置吧!”
这几个少年到底是年纪小,还不知道耶律贤当年是怎么处置的,互相之间,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不知道韩德让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
韩德让笑呵呵的看着这几个小太岁:“先帝一向仁慈为本,自然不会处罚的太严厉。也只不过是当街打上五十棍而已。各位身娇肉贵,今日这番苦头,可要吃好了!”
【第二十三章 不平辈的兄弟】
“后来呢?”谢慕华和手下的诸位将士济济一堂,几名从上京返回的细作,正在对这些驻守在雁门关的大员回报辽国上京最新的动态。
有个看起来很是精细的细作,年纪不过二十多岁,抢着说道:“回谢相公的话,后来可了不得。五十棍要打下去,那些败家子怎么可能受得了。说是五十棍,等若是要把他们全部杖毙在街头。那些败家子哪里肯干,跟韩德让手下的官兵大打出手。被韩德让找到由头,说他们无官职在身,无爵位在身,却敢公然在市集殴打南院枢密使。当即判了斩!”
“韩德让果然是好样的。”谢慕华轻轻的鼓掌道:“这个家伙,虽然是我们的敌人,但是无论从当年坚守幽州还是从现在的局面来看,韩德让都是我们的最大的对手之一。”
诸将互相看了看,都明白谢慕华说的最大对手是什么人,军事上,宋军最大的对手就是耶律休哥和耶律斜轸这两大将星。而政治上,最让人头疼的就是女中豪杰萧燕燕和足智多谋的韩德让。这还仅仅是国外的,要是算上大宋国内的,那就真个要人好看了。这一群将领都是谢慕华的亲信,也未必没有人存着从龙之心,只不过从来没有宣诸于口罢了。这些事,在脑子里想想可以,还没有到可以运作的时候。
那细作看到谢慕华鼓掌,顿时来了精神,指手画脚的比划道:“韩德让斩了那些贵族子弟,就马上取出萧燕燕的懿旨,宣布自己已经是总揽上京防务。接管了辽国上京的军队,然后通令各路禁卫和皮室军,整个上京马上进入封城戒严的状态。他是借口那些贵族子弟,仗势欺人,命令所有王室和大臣,必须在家,不得出门!”
“韩德让的胆子可真不小,他这么做,就不怕契丹王室联合起来对付他?”杨六郎冷哼一声。
那细作看来颇有说书的天分,笑着说道:“回六将军的话。韩德让的胆子大,他手下也有底气啊。当时一戒严,许进不许出,不到一炷香的功夫,休哥就带领着北院大军进入上京。斜轸更是不得了,南院大军将上京包围。两路大军都是契丹人最精锐的军队,皮室军,宫帐军……上京的老百姓吓得鸡飞狗跳。休哥分兵护着皇宫,斜轸控制城防,禁卫被韩德让带着到处抓人,凡是那些在耶律贤发丧期间有些不妥的,无论是官员还是王爷,一律都被拉了出来。休哥的军队在城里,把王室最后那一点亲兵都给缴了械。二百多人啊,浩浩荡荡的从上京街头被抓了出来,连同他们的亲属子弟,约有好几千人!”
谢慕华赞许的点了点头,韩德让的做法没有错,先寻一个小的由头,上京也是辽国的都城,在都城里边耀武扬威的官二代自然是有的。开封府也会有,罗马一样会有。官二代的特点就是愚蠢,自大,狂妄,找到这些倒霉蛋,跟着顺藤摸瓜去搞他们父辈,借口来的轻轻松松。更主要的是休哥和斜轸这两位将军配合的好,大军之前还没有到上京的动作。但是韩德让一发动,就像神兵天将一样,忽然出现在上京的周围,一举控制了整个上京的局面。就算那些有反心的人,面对着两位战神和数以十万计的精锐辽军,也不得不低头啊!
呼延丕显皱了皱眉头,这一次他是特意被谢慕华给要了过来,在雁门,在山西,用的必须是自己人,一个信不过的都不能要。呼延丕显冷声问道:“该不是萧燕燕这么狠毒,将王室都给杀光了吧?”
另一名细作半天都没有吭声了,好容易抓住说话的机会,连珠炮似的开动起来,高叫道:“当然没有,呼延将军。韩德让控制了上京的局势之后,就宣布,为了辽国的稳定,为了上京的安全,以后王室只能待在家里,他们的安全一概由禁卫负责。大臣们若是有什么异动,或者结党营私的话,斩立决,杀无赦!”
“韩德让好大的胆子啊!”谢慕华抿着嘴笑了起来,他可以清清楚楚的想到,韩德让这还只是个开头,很快,萧燕燕就要用自己的亲信,将一部分老臣彻底顶掉。而朝政大事,从今以后就完全控制在萧燕燕和韩德让的手中。这两位初恋情侣,在后耶律贤的时代,终于可以携手控制辽国的政局了。
“之后还有什么事?”杨延彬追问道。
两名细作都想在大将面前露面,抢着说话,却被谢慕华瞪了一眼,一股寒意上心头,却是再也不敢说话了。谢慕华看了看,指着站在门边的那个一直没有插上话的细作道:“就是你了,你说说后来的事!”
那细作一看是谢慕华点名叫自己,喜出望外,急忙说道:“好教相公知道。之后上京封锁了好几天,消息一直递不出去。只知道死的人不多,但是那些王室和大臣都震慑于韩德让的雷霆手段,不敢反抗。韩德让只是挑选了一部分心思最不安分的砍了头,将他们的家属变卖为奴,并没有找其他人的晦气。但是之后辽国却出了一件很让人诧异的事!”
这厮还真有说书的天分,说到这关键处,忽然顿了一顿,眼巴巴的看着谢慕华,就差没有说:“客官打赏点赏钱,小的下回分解!”
谢慕华没好气的喝道:“要说就赶紧说,莫不是说书出身的,一到关键地方就给我卖关子。再不说,别指望赏钱了,还得把你打上十来个嘴巴子!”
那细作顿时醒悟过来,轻轻的抽了自己几个嘴巴子,他还果然是说书出身的汉子,这也算是职业习惯了,到了最关键的地方总是要留个空子。没想到汇报军情的时候,职业病发作,差点得罪了三交口兵马都部署。真的吓了一身冷汗,还好他醒悟的快,接着说道:“辽国的风俗和大宋不同。耶律贤下葬的很快。而耶律贤下葬之后没有几天,萧太后就解除了上京的封锁,并且亲自带着文武大臣和皇帝耶律隆绪外出狩猎!”
“狩猎?”谢慕华想了想,对,契丹人是有秋狩的习惯。当初萧峰抓到耶律洪基的时候……不就是因为耶律洪基跑出来打猎的么!当然,那是野史,也就不必提了。契丹人爱打猎倒是真的。
细作接着说道:“那一日,秋高气爽,狩猎场里军旗飘扬,铁骑驰骋。耶律隆绪虽然只是个十二岁的孩子,可他的箭法不错,接连命中了好几只猎物。得到许多契丹王室和大臣的赞许。萧燕燕看耶律隆绪接连命中,便对耶律休哥和耶律斜轸说道,听说两位大将都是好箭法,不如和耶律隆绪比试一番!”
“那耶律隆绪的面子可丢了……”九妹这句话刚出口,就看到满屋子的人,全都诧异的看着自己,谢慕华的脸上还带着一丝怜悯的意思。她顿时反应过来,耶律隆绪的箭法肯定是没法跟休哥和斜轸比的,可他是皇帝,休哥和斜轸再厉害,能赢皇帝么?难怪大家都看着自己……
细作笑道:“耶律隆绪的箭法其实还是不错的,有两位名将陪着,自然是百发百中。休哥和斜轸两个都是聪明人,故意留了一手,他们射猎物,往往不射要害,只是射那些猎物的腿或者**,力道也不大,并不致命。把致命的那一箭留给耶律隆绪来射!可是他们猎了好久,萧太后也不喊停。毕竟耶律隆绪只是小孩子,小人后来听人说,耶律隆绪都已经出了好几身大汗,手里的弓都快拉不开了!”
关定邦捅了捅杨刚正:“你老哥有能耐,你知道叫这一个小孩子射箭做什么吗?”
杨刚正看了看谢慕华,两人心照不宣的交换了一个眼色,明白对方都已经猜到了萧燕燕的用意。
细作这次不敢怠慢:“终于有一次,一只小羊跑过,耶律隆绪、休哥和斜轸三箭齐发,齐齐命中。这时候萧燕燕忽然喊停了,将耶律隆绪领到身边,对休哥和斜轸说道,今日你们两位大辽国的名将,和皇帝一起狩猎,共猎一羊。两位名将本来就是大辽国的柱石。以后更是要辅佐皇帝开疆辟土,将大辽国世世代代千秋万载传下去。所以,萧太后提议,不如趁着这个机会,休哥和斜轸还有耶律隆绪,便结为兄弟好了!”
谢慕华冷笑一声,其实算起来辈分的话,耶律隆绪、休哥和斜轸绝对不是平辈。可是耶律隆绪是皇帝了,除了皇太后之后,谁跟皇帝计较辈分啊?也得有那个胆子去计较辈分不是?
“他们就在狩猎场,歃血为盟,折箭立誓,发誓结为兄弟,休哥和斜轸要一生一世为耶律隆绪守护着大辽的国土云云!”那细作一口气说完了,乐呵呵的看着谢慕华。
“下去领赏去吧!”谢慕华一挥手,那几个细作都退了出去。谢慕华这才对诸将问道:“你们怎么看?”
______________
第三更来晚了,昨天晚上临时有事,回家很晚。总算第三更是来了。呵呵
继续求票求收藏,求点评
【第二十四章 耍无赖】
“辽国的内政会渐渐平息下来!”杨刚正知道谢慕华虽然问的是别人,可是仍然需要自己来回答。别人都武将出身,只有自己精通政务,当即抢着说道:“萧燕燕这个女人的确很有本事,她用韩德让控制上京,用休哥和斜轸的武力震慑外藩,并且将儿子和这两位大将结为兄弟,试想有哪一位大臣能够和皇帝结为兄弟?对于休哥和斜轸来说,这无疑是天大的恩宠。他们想必会感恩图报,为耶律隆绪的宝座尽忠!”
“你说得对!”谢慕华缓缓的叹了口气,眼光在满座将领的身上游走一圈,淡淡的说道:“萧燕燕这几招耍的很漂亮。契丹人的性格决定了他们不会像汉人一样。所以,对付他们内部可能出现的叛乱,不需要太复杂的手法,只要示以恩宠,加上有足够的武力慑服,那些叛乱就怎么也起不来了。”
“可是他们的叛乱起不来,就轮到相公头疼的了!”杨刚正笑着说道,他跟随谢慕华的日子也颇久了,知道他的性格,有的时候也能开一些玩笑,何况现在这屋里并没有什么外人,都是谢慕华的心腹,便大着胆子说道:“相公,朝廷的猜忌是无法避免的。现在雁门关拥兵八万,对于一向主张强干弱枝的朝廷来说,太多军力分散在外边,是无法忍受的,接下来,若是我猜的不错,朝廷就要着手一步步消减相公的兵权了!”
“他们想给我就给我?想拿回去就拿回去?”谢慕华冷笑一声:“这天底下好像没有这么便宜的事吧?用得着我了,就让我出来打生打死,用不着了,就一脚把我踢开,这如意算盘打的这么响。我看,朝廷里的官员不用谋划什么政务了,就安心的做生意吧,一定不少赚钱。”
这个笑话有些太冷,诸将都笑不出来。谢慕华从怀里取出一封信函,丢在桌子上,懒懒的说道:“朝廷那边虽然还不知道上京的消息,不过已经开始准备对付我了。耶律休哥撤军之后没有多久,兵部就发来信函,还有户部,说的都是一句话——朝廷现在财政很是紧张,要支持八万大军在雁门关这么远的地方,有些为难,何况休哥已经撤军了。所以,除了原来就在雁门关的三万边军之外,其他的军队还是要调回开封府。”
呼延丕显是最有发言权的人,一听谢慕华这么说,眉头一皱,愤愤的说道:“这是什么话?这两年风调雨顺,相公从占城弄来的占城稻也在各地普遍种植,收成是极好的。平复了高句丽,并且挑动日本内战之后,朝廷也发了不少日本人的战争财吧?现在开始哭穷说没有钱?谁信啊!国库只怕都已经堆满了,各地的粮仓里,米都快吃不完,十有**都开始长虫子了。睁着眼睛说瞎话,谁不会啊?”
谢慕华手指轻轻敲打在那份信函上,笑道:“问题就在这里,我们明知道他说的是假话,也不能去反驳。朝廷嘛,想哭穷的时候,总是有很多办法。哪怕江南水灾的时候,朝廷只拨款二百万贯,可是皇太妃过生日却花了三百万贯。朝廷照样会说自己很穷,需要群策群力,需要灾民自己共度难关云云。我们只能睁眼看着,毫无办法!”
大厅里一下子就陷入了寂静,的确如此,现在去和户部吵架?来往信函的功夫,都足够几个月了,几个月的军饷怎么办?几个月的粮食怎么办?尤其是军饷,士卒们不管是户部还是谢慕华给他们发钱,他们也有妻儿老小,到月都是要吃饭开锅的,没有钱,士卒们就要闹事,闹事最直接的受害者就是他们的领军将领,一级级的推算上去,最后倒霉的还是坐镇雁门关的第一大员谢慕华。
杨刚正小心翼翼的说道:“这也是一条毒计。朝廷以没有钱为由,五万大军要是不回开封府,就要断军饷,士兵哗变,吃亏的是相公。可是相公就算能找到钱,也不能自己给军队开粮饷。这是谋反的大罪!”
众人连连点头,朝廷就是这样算计的,兵,是朝廷的兵,不是你谢慕华的兵。所以,军饷只能是朝廷来给发,私人是绝对不行的。就算是想要自己犒军,也要申报朝廷批准才行,不然的话,收买朝廷大军的罪名,谁也担当不起。这……朝廷一断军饷,谢慕华就要里外不是人。诸将本来就不是很擅长这方面的谋略,不由得都觉得脑袋大了好几分。抓着头皮不知道该怎么办!
谢慕华轻松的笑了笑:“若是这么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