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孙度此人颇为不凡,自立平州牧之后东伐高句丽,南取辽东半岛,开疆扩土;又招贤纳士,设馆开学,广招流民,威行海外,俨然以辽东王自居。麾下士卒有五万之众,加上其甚得民心,以志才观之此人堪为主公劲敌!”戏志才堪堪道来,如数家珍。
“先生太过长他人志气了吧,此事不需劳大哥亲往,甘某请得两万精兵,必为主公破之!”甘宁离众而出慨然言道。
“甘将军忠勇可嘉,志才心敬,可辽东之地多有险阻,公孙度麾下兵精粮足,若要对其下手必需主公亲往!”此战甘宁与赵云也因功升为牙门将军与偏将军,故戏志才有此称呼!
“兴霸之心我岂不知?可先生之言确有道理,我当亲统大军讨之,到时自会以二弟为先锋!”见甘宁还要出言,刘毅说道。
“宁多谢大哥!”闻刘毅之言,甘宁面有喜色,这次出兵子龙独当一面,自己却在蓟县吃了个小亏,又没有赶上摩天岭之战,听大哥说起关张之勇更是向往,身为大将自然渴望征战疆场。
“主公欲讨公孙度,此时却非时机,寒冬将至,不利于我军士卒作战,且新得之地并未稳定,我与子才商议主公定要行休养生息之法,继续招贤纳士,并将燕郡之法推行与各郡,到时再征募士卒加以训练,待一起齐备之后方可兴兵。”戏志才出言道。
“哎~这可不是游戏,有什么金手指可用,新得地方的稳定与治理都需要时日,地盘大了,人才与军力也都要扩充,心急不得啊!”本来刘毅是想以雷霆之势力压辽东再休养生息,可如今听戏志才这么一说也知自己有点心急了,当下出言道:“二位之论极是,是宇心急了,眼下安定地方,积蓄实力才是正道,诸将也需加紧操练手下士卒,不得有误!”
“主公明见!”张戏二人异口同声,下一个目标主公选定公孙度他们并无异议,只是怕刘毅一位心急,今见他能如此都是欣然。
第一百三十四章 军政民生
燕郡出兵讨逆大获全胜,公孙瓒自缢,朝廷因功加刘毅为平北将军柳城侯,假节开府,虽说出于战略上的考虑幽州刺史还是刘虞担任,可明眼人一见可知。刘虞得他救了身家性命,本就心中感激,且此时刘郎生麾下兵精将勇,为人亦是方正好义,因此表现的十分配合。
刘毅从张虎戏志才二人之言,行修养生息之法,将燕郡治政的方法大为推广,东汉某年朝政腐败,贪官污吏比比皆是,在公孙瓒的治下还能混得过去,可到了刘毅这里就不行了。清明吏治是治政的第一步,有“天耳”为耳目,加上张虎与田豫皆是铁面无私之人,首当其冲的便是平日里不恤民生,不体民情的官吏!治乱世,用重典,随着七八位官吏的人头落地,整个幽州官场为之一震,百姓交口称快,刘虞对刘毅此举也是极力支持,并称赞他的魄力。
公孙瓒兵败之后,降卒加上北平内的守军合计有三万六千多人,刘毅视察之后对这些士卒的素质十分满意,不愧是是长期与异族作战的,心中也暗暗后悔自己在摩天岭的那把火放的有点狠了!这些士卒可都是自己日后争霸天下最大的本钱,当然现在要做的除了训练之外,最重要的便是要给他们建立起一种信仰!
这便是刘毅麾下与其他诸侯不同的地方,也是他从后世军队身上的来的经验,当然眼下这个信仰很简单,忠心为主公效力为的是自己与家人的幸福生活,吃得饱,穿的暖!这些说起来简单,也十分好记,可对于这些很多连字都不识的普通士卒来说就已经足够了。千万不要小这个简单的信仰,对于士卒战力的增加起到的作用可是难以估量的,在这个冷兵器时代更是显得尤为明显。
加上这些士卒现在刘毅手下可用之兵已经增长到了近七万人,这已经是一股非常强大的力量,特别是北平城中还完整的保留下了一曲白马义从,算上摩天岭一战所残存下来的合计有千三之数,这队骑兵刘毅将之编入了铁骑营赵云麾下,号为“白马营”军侯仍是严纲!其余的三万多士卒统一由甘宁统领,单经、邹丹等原公孙瓒军降将尽皆辅之,这便是日后名扬天下的“幽州兵”的基础。至于老四营与燕郡的郡国兵刘毅则将其交给了徐晃,他手下目前也就这三人是大将之才,深得刘毅的信任,有这三将分别治军刘他自能安心。
地盘一大,刘毅再一次的感觉到了自己在人才方面的匮乏,现在缺的倒不是什么经纬之才,还就是那些普普通通治理地方的人才!这些人平日里不显山不露水,可却是实实在在的基础,争雄天下这个基础是必不可少的,对此刘毅决定效仿日后的曹操,除了在各地加设“招贤馆”之外,与张戏二人商量之后也颁布出了“求贤令”。当日曹操最成功的地方便在他唯才是举,不光士族之人为其效力,更是吸引了无数寒门之士!如此怎能不纵横天下?
此令一出,加上原先燕郡的传闻,各地“招贤馆”一时间是门庭若市,虽然间中也不乏鱼目混珠之人,但毕竟是给刘毅招得了一大批能用与地方的人才,其中最让刘毅激动的便是---班青!!!
此人乃是当年出使西域的班超后代,文不超群,武不出众,可他的一样本事却令刘毅欣喜若狂,那就是培养信鸽!任何一个统军之将都不会轻视讯息的作用,尤其是来自后世的刘毅,往往一个重要的消息早到一刻便能决定一场重大战役的胜利,这绝非玩笑,而是历史上多少知名战例证明了的,他有今天的威望猎鹰“飞羽”的作用绝对不可小视,可“飞羽”只认他们三兄弟,又不能大面积训练,平日作战还是以快马传递居多,听见班青的消息他岂能不喜?
为此刘毅亲自在北平城中给班青安排宅院,更是按照他的要求不惜重金的在城外设置场地,此事更是由张虎统管,保密工作做得极好,班青固然是对他感激涕零,而张戏二人经刘毅略略解说也是深知此人的重要,不过对主公的“博学多才”却更为敬佩。
当然刘毅也不是没有烦心的地方,地盘一大,很多事情处理起来纷繁复杂,张虎、戏志才、田豫等人都是劳心劳力,得刘毅心疼不已!当年可是有武侯事必躬亲的前车之鉴,自己手下这些人才可全是宝贝,对此刘毅特地重金聘请了几个知名的郎中,定期给张戏包括诸将在内的下属进行身体检查,郎中们要根据他们的身体情况给刘毅写一分说明,对这些郎中的意见刘毅都是仔细查,依言而行。众人虽觉主公每每行事总是与众不同可也能感到他的关切之情。
“志才,今天毅就在这陪着你,你哪里也别想去!”入冬之后北平分外寒冷,戏志才不慎患上了风寒,可依旧操劳于军事政事,郎中报知刘毅之后朗生二话不说,亲来戏志才府中探病,并把它堵在家中,不许去府中理事,当然事前已经对张虎做了交代。
“主公,志才岂能不知主公厚意?可眼前幽州初定,正是扬主公之德与民间之时,府中军中皆是千头万绪,志才歇息一日,不知要耽搁主公多少大事,些许小病,不足挂齿!”见刘毅如此,戏志才心头感动,不过还是立刻出言,他并未觉得有什么大碍!
“志才,正所谓病向浅中医!你所说的这些事情我已经安排好了,你那身子骨可不能与刘某相比,再说歇个一两日也无伤大雅,你的健康可比这些事情重要的多了!”刘毅笑道。
“健康?呵呵,主公每每都有新言,让人敬佩,既如此志才便遵从主公号令,在家静养!”戏志才略一思索,便知刘毅此言何意,对这个主公他很是了解,既然如此说了今天自己就休想去府中了。
“哈哈,好,等会郎中便会送药过来,志才好生养歇,须得郎中检查身体尽复之后方可再行理事,否则不要说废事,便是这幽州之地又岂能与志才相比,毅不打搅志才休息了,周勤先生过几日便到。”刘毅说完径自出门,同时对“天耳”众人作了交代,不许戏志才外出。对于别的下属可能还会好点,可对于戏志才刘毅不敢有一点怠慢,自从长社相投以来戏志才可说是全力以赴,他深深的感受到了这汉末名士的能力!今日他坐拥幽州之地戏志才居功至伟,因此他更为在意历史上戏志才英年早逝之事,对他的健康也是作为重中之重来处理的。
“主公,若是戏先生执意要出我们也…您也知道先生的脾气。”
“得得得,你别说了,老子就在前堂待着,要我说你们这些小子也太没用,军师就是一个文弱书生,反而对付不了了?”
目送主公出门,戏志才来到门前听得刘毅轻声吩咐“天耳”诸人,他不禁莞尔,自己这个主公不乏男儿热血,也不乏待下温情,更难得是还保持了一颗赤子之心!如此之人岂能不让他舍命追随?
站在门口思索片刻,戏志才并未回卧室休息,而是让人送来笔墨,自己与案上奋笔疾书:“奉孝吾弟,一别经年……”
第一百三十五章 幽州书院
在众人的齐心合力之下,幽州的一切都在按部就班的发展着,虽说在求贤令的帮助下刘毅得到了不少有用的人才,可相对于整个幽州而言还是有所不足,其余的人包括他这个主公在内都要承担很大的责任,人人忙的团团转,戏志才的病情与这点也有很大的关系,刘毅思考多日之后忽然有了一个想法,既然贤才难得,那么为什么不能自己培养了,以目前自己的实力加上属领的安定足可以建立一座学府来培养现在与今后所需要的人才,其实有很多士子欠缺的只是环境与机会,张虎这个不在史册的大才就是个活生生的例子。
想到这里刘毅也丝毫不加犹豫,立刻将张虎与刘虞请来一同商议此事,至于戏志才,刘毅给他的要求是安心养病、天塌不管。二人听闻他这番想法之后无不大加赞赏,尤其刘虞是更为激动,此人虽说武略不济,可打理民生却是极有才干,尤其是对那些寒窗士子很是关照,如今闻听刘毅竟然有这个想法自然大乘心意,并毛遂自荐担当书院的院长,观其情诚恳之极!对此刘毅肯定不会拒绝,刘虞的名声可是大得很,有他振臂一呼便可吸引不少的士子,况且他的这番请求更是表明了一种心意,就算是名义上的幽州刺史他也不愿招来刘毅的猜忌,如今正是一举两得,即可完成心愿又能安众人之心。
张虎也是极力赞成刘虞出任书院院长,除了上述的理由之外他想的还要更加长远,当今天下诸侯割据之势已成,此次稳定幽州之后主公的地盘是肯定还要扩大的,这个书院培养出来的士子至少会对刘毅产生一种基本的忠诚,对他们日后能尽快的掌握地方有着极大的好处,主公此举可谓眼光深远,他相信自己想到的刘毅一定会想到。
作为后世的成功商人,刘毅深知效率的重要,既然商议好了就要马上加以实施,此书院便名为大汉幽州书院,由刘虞担任院长,负责招生的工作,而张虎则要分出一部分的精力去审查这些士子的来历,并和刘虞协商制定出书院的课程,学院所需一切都从州府与将军府开支,士子们只需要安心读书。而校园的选址建设等前期工作就压在了刘毅的肩上,倒不是手下无人,只是其他人现在已经处于一个超负荷的工作状态,身为主公,这正是自己亲力亲为的时候。
一州之首绝非简单就能担当的,不光军事行政,就算现在府库充盈刘毅也要能省则省,以后征战天下花钱的地方可多了去的,不过这次他省的只是人工,书院的条件可绝对不能差。此后的一个月,北平郊外十里的燕山之下可谓是热火朝天,近万名士卒民夫在那里忙碌着,此处依山傍水,风景清幽,正是寒窗苦读的大好所在。
这些民夫大都是一些流民,刘毅正好将他们召集起来以工代赈,一日三餐的温饱对这些人来说已经是意外之喜了,再说那些军爷们也与众不同,不光不对他们加以打骂,干起活来反倒比他们抢的都厉害,如此一来谁还不尽心竭力?甚至还有胆大的与他们交流起来,问道为何干得如此卖力,那个小伙子抬起头来两眼一瞪:“将军都带头在干,我们和家人的命都是将军给的,谁他娘的敢偷懒?”他只说了这么一句就被另外的士卒打断了,可这个消息已经让这些民工极为振奋,刘大人居然也在工地上,不得不说人民的力量是伟大的,不出三天他们已经知道了那个天天光着膀子大力吆喝的俊朗青年就是刘毅,大人不光平时与他们一起吃喝,甚至还会和他们亲近的唠嗑,此外干起活来更是一个顶好几个,咱这个大人真是无所不能,之后更加拼命。
对于这些民夫,刘毅是有自己的想法的,他要将他们稍加操练,平时为民,战时便可当做运输队来使用,麾下虎贲更可一心为战。他手下这些士卒也多是苦出身,干起活来亦是生龙活虎,况且还有将军带头,对于自己的将军,他们早就视如天神一般,而且听他说这里建成了以后自己的儿子、孙子都能在这里识字,当下无一不出死力。
本来预计要两个月才能完成的工程,在众人的齐心之下恐怕一月就能完工,刘虞与张虎的招生工作更是顺利的他们自己都不敢相信,除了本地精选的六百士子之外,就连并州、冀州、司隶等处也有四百士子前来,二人不得不临时增加入试难度以择优取用。
今天是书院水塘的引水之日,虽说此时乃是隆冬,北地寒冷,可这里却是一副热闹景象,刘毅带头挽起裤腿轮着锄头,众人更是干劲冲天,眼着两道人流之间只隔了数十丈,傍晚就可完工了。
“开饭了。”随着一声有力的大喊,很多军士挑着担子走了过来,篮子里装的是热气腾腾的馒头和咸菜、咸肉,一番劳累之后闻到这样的香气更让人食指大动,工地上的伙食向来是很好的。
“停工吃饭,吃完好好休息一会,今天我们就完工了。”刘毅将手中锄头支在地上大声喊道,却是中气十足,满场皆闻。
“欧…”众人闻言就是一阵欢呼之声,有条不紊的走向自己平时吃饭的地点,那里立刻会有士卒给他们递上可口的饭菜。
刘毅今日没有众人一处,而是来到了一处山坡之上,三个布衣钗裙却是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