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隋萧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隋萧后- 第1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抬头,她才勉强抬起。皇上刚看一眼,她又惊慌的低下头去,只觉得眉目依稀有些像她的姑姑宣华夫人,却少了宣华那种婉转的风情。皇上有些失望,问道:“你可懂诗词音律?”陈婤沉吟片刻,方从嘴里挤出两个字:“不懂。”皇上听她声音单薄,又缺乏情趣,心中更不喜,也懒得和她多说了,勉强在她宫中过了一夜,便很少再亲近她。毕竟是政治婚姻,还是给了她贵人的封号,地位高于萧嫔,仅次于皇后。

大业二年(公元606年)春,正月,东京建成,消息传到江都,皇上大喜,封将作大匠宇文恺位开府仪同三司。二月,诏尚书令杨素、吏部尚书牛弘、大将军宇文恺、内史侍郎虞世基、礼部侍郎许善心制定舆服、仪卫制度。以开府仪同三司何稠为太府少卿,让他主管营造,妥当后送到江都(扬州)。何稠经过两个月的博览图籍,参会古今,去粕求精,按皇上的意思制好了服装及各项宫廷仪式用具。衮衣和冕(古代皇帝及上公的礼服)画日、月、星、辰,用漆纱做皮弁(一种皮帽)。又作黄麾三万六千人仪仗队,及辂辇车舆,皇后卤簿(仪仗队),百官仪服,物物力求华盛,为的就是趁皇上心意。所用的工人十万余人,用金银钱帛上亿。送至江都,请皇上过目。皇上看了大喜,命臣下准备,三月就从江都出发,动用仪仗队从陆路到东京去。

安排完毕,皇上想起萧嫔自打出怀以后,就很少参加安排的活动,便想去看看她。来到萧嫔宫中,萧后也在这里,下边进贡的豆餤(豆饴),萧后想着萧嫔爱吃特地拿来给萧嫔吃。萧后、萧嫔见皇上来了,连忙行礼。皇上一边拉她们起来,一边对萧嫔说:“你现在身子不方便,不用太拘于礼节。”萧嫔笑意盈盈的看着皇上,突然发现萧后看着她,脸一红低了头。萧后知道她在这里皇上和萧嫔不便放开说话,便推说身体不舒服回自己寝宫去了。皇上扶着萧嫔坐下,抚着她的肚子说:“这两天可好?”

萧嫔说:“这两天还好,反应大的时候过去了,现在也能吃了。”

皇上点头说:“那就好,有什么多问问皇后,别不好意思。”

萧嫔说是,又问:“皇上是想要添一位皇子呢,还是想添一位公主?”

皇上想了想说:“皇后就给朕生了南阳一个公主,自从嫁给宇文述的次子宇文士及以后就不能天天萦绕在朕的身边了。朕希望你能给朕再添一个女儿。”

萧嫔听了没有吭声,她有她的想法。她倒不是有野心生个儿子和萧后生的太子抢天下,只是她对她的未来没有安全感。皇上后宫这么多嫔妃,虽说当下受宠,难保那天皇上移情别恋爱上了别人,可能自己就没有机会再怀孕。皇上毕竟比她大那么多,等到皇上、皇后百年之后,新帝登基,如果自己生的是儿子,就会有一方封地,成为镇守的藩王,到时候可以向新帝请命去和儿子一块儿住;如果是个公主,等到公主出嫁以后,她只能冷落后宫,连个盼头都没有了。这些心里的小算盘,她只能在心底打打,当然不敢让皇上知道。

第四章 母仪天下 第十六节 杲儿出生

三月,圣驾起行,仪仗队绵延二十余里。萧嫔怀孕已七个多月了,萧后怕这么远的行程动了她的胎气,特地让她坐在自己的车辇里,前后让几个经验丰富的接生婆和几名资质深的太医跟着凤辇旁边,已防萧嫔早产。四月,至伊阙(今河南省洛阳市区南约2公里处的龙门),放下法驾,改用早已备好了千乘车、万匹马代步入东京。萧后一直寸步不离的呆在萧嫔傍边。入了东都,皇上亲自站在端门(皇宫正门之一)上,大赦天下,免天下今年租赋,下面数万臣民高呼“万岁”。皇上心满意足的遥望天下,只觉得他的理想越来越近了。在朝堂上又制定了朝服:皇上平常着皮弁,十有二琪。文官弁服,佩玉;五品已上乘车;三公、亲王加油络(古代一种丝质网状的车饰)。武官平巾帻,裤褶;三品已上,给瓟槊(一种兵器)。下至小吏,服色各有差。非庶人不得戎服。衣服用具上面的花纹装饰华美繁盛,是近来几世都赶不上的。

皇上回到后宫,已有萧后使来的小太监前来禀报,萧嫔娘娘生了一位皇子。皇上快步来到萧嫔寝宫,萧后正抱着新出生的小皇子看呢,见皇上来了,竟忘了行礼,直接对皇上说:“皇上看,他长的像不像昭儿刚出生的模样?”皇上抱过来细看,孩子已经睡熟了,五官还真有些像太子杨昭,脸上浮现出怜爱的笑容。

萧后说:“小皇子还没有名字呢!皇上给他取个名儿吧!”

皇上想了一想说:“《诗经》有云‘杲杲日出’,就叫杲儿吧!”

萧后对着小皇子喊了几声“杲儿!”又转过脸来对皇上说:“皇上别光顾喜欢小皇子了,快去看看萧嫔吧!”皇上小心翼翼的把小皇子递给萧后,进了内室。萧嫔正躺在床上,一个宫女喂她喝参汤,见皇上来了,便把碗推开,挣扎着要起来行礼,宫女退下。皇上连忙上去扶住她说:“小心!现在还拘什么礼?好好休息就是了,养好身体才是关键。现在不休养好,以后会落下病根的。”

萧嫔笑着说:“臣妾没用,没能生位公主,遂皇上的心愿。”

“诶——!”皇上说:“那只是朕的一个想法而已,其实不管生皇子还是皇女,朕都一样喜欢。自从皇后生了南阳以后,后宫好久都没有为朕添子了。现在你为朕生了一个皇子,可是件可喜可贺的事了,朕要好好庆祝。小皇子按例由皇后抚养,你只用养好身体就是了,不要有什么想法才好。”

萧嫔点点头说:“皇后才德均高于臣妾,皇子由皇后抚养臣妾喜欢还来不及呢,哪会有什么想法?再说娘娘和臣妾一向交好,臣妾每天都要去向她请安,自然每天都可以看到小皇子。”皇上点头笑了。

正说着话,外面奏道:“太子来朝见皇上、皇后娘娘!已经到宫门外了,等皇上宣。”

皇上大喜,说了声:“宣!”扭头嘱咐了萧嫔几声。

萧后也进来对萧嫔说:“你好生休养,我明天再来看你。”

萧嫔点点头说:“谢过皇上、娘娘,恭送皇上、娘娘!”皇上和萧后按住她不让她行礼。萧后又叮嘱了旁边伺候的人几句,方和皇上带着乳母抱着的杲儿出了萧嫔寝宫,将出门,看看杲儿包得很严实,放下心来。路上,皇上对萧后说:“今天真是双喜临门啊!朕自从去南巡就没见过昭儿了,甚是想他,不想在杲儿出生之际,又见到他。”萧后笑笑没说话,

皇上问道:“你想说什么?”

萧后说:“我在想圣上会不会因为杲儿出生,就忘了其他的儿子,现在看皇上为了皓儿的到来这样高兴,臣妾就知道自己的担心是多余的。”

皇上说:“那当然,再怎么说昭儿是朕和你的第一个孩子,别人是不能比的。朕对他的希望是最厚的。”

第四章 母仪天下 第十七节 太子朝见

皇上、萧后刚回到中宫,太子来了,向父母行礼完毕,皇上让他坐下,就开始问长安的情况,待太子说完后,点头说:“现在朝中重臣多已年老,人才到了青黄不接的时候,需要兴办各类学校,朝廷在一定的时候举行科举考试,从中选拔人才。过去用的都是士族后裔,过于重视门第,有的并没有真才实学,靠祖宗混官禄,反使很多有才之士流落乡间,埋没终身。开科举制度可以避免这种情况,唯才是举。还有现在的律法过于严厉苛刻,像什么一人犯法全家都有连坐这样的事太不合理,要重新修订。再者,要修建扩大粮仓数量,加强物资储备,为以后战事做准备,要知道东面的高句丽,一向都是朕的心腹之患。”太子点头称是。

太子在东都陪皇上、萧后了几个月,皇上命他回去,太子求皇上:“父皇又准备北巡,这一别离不知何日才能相见,就让儿臣多陪父皇、母后几天吧!”

皇上怒道:“你不光是朕的儿子,更是天下的太子,将来的皇上。你心里不能光想着尽孝道,更要想着大隋江山。朕为什么要建东都?就是因为东面还比较贫瘠,军事又比较薄弱,一直是我担心的问题。朕坐镇东都,就是要发展东部,不能让周围的国家有可乘之机。你坐镇西京,那是大隋的心脏。我们父子两人把握好东西二都,大隋才能安久。现在你远离西都长安,发生了什么事情我们只能后知后觉。如果有图谋不轨的人发生兵变,我们都离这么远,等我们反应过来就晚了!你肩上的担子有多重你知道吗?怎么能像个女人一样黏黏糊糊的?”

太子无语,只得含着眼泪,向帝后辞别。太子礼罢,向宫门走去,还没行几步,突然身子一歪,倒了下去。皇上、萧后大惊,连忙喊着:“皓儿!”上去扶起他,太子已经昏厥过去。皇上喝道:“快!传太医!”

皇上、萧后在寝宫守着昏迷不醒的太子,张太医仓皇赶到,一阵号脉过后,皇上问道:“太子怎么样?碍不碍事?”

张太医跪下说:“回万岁!太子这是操劳多度、加上中暑、急病攻心所致。”

皇上不耐烦的说:“你直接说,严不严重?”

张太医出了一头的汗说:“罪臣无用!请皇上宣别的太医吧!”

皇上大怒,要下令斩张太医,萧后阻道:“皇上且慢!有道是‘治病治不了命’,现在杀了他也没用,还是救昭儿要紧,叫别的太医来看看吧。”皇上听了觉得有理,喝退了张太医,又把别的太医统统叫来,个个束手无策。

第四章 母仪天下 第十八节 太子离世

这天,皇上去处理政务了,萧后守在太子旁边。由于长时间没有休息,觉得有些恍惚,几乎要睡着了,猛的听到简儿喊了一句:“娘娘,太子醒了。”萧后赫然惊醒,看着太子,果然慢慢的睁开了眼睛,嘴唇蠕动,似乎在发:“母——”的音。萧后喊着:“昭儿!”紧紧地抓住了他的手,太子用着劲儿,想坐起来,萧后做到床头,把他扶起来,搂在怀里。太子轻轻在萧后耳边说:“儿臣——好想——和母后——在一起!”萧后含着眼泪说:“在一起,我们在一起,不分开。”刚说完,觉得太子的身子重了下去,紧紧地搂住他,生怕一松,他就再也起不来了。旁边的简儿等诸宫女见太子已死,纷纷落泪。

许久,简儿看萧后仍木呆呆的搂着太子,没有放手的意思,开口劝道:“娘娘!”

“不要叫我娘娘!”萧后喝断了她,伤心欲绝的说:“这里没有什么娘娘,这里只有一个母亲,她刚死了自己的孩子!”简儿难过的看着看着她,不敢再说下去了。

外面“噔噔蹬”的响起了脚步声,是皇上刚得到消息,来不及通报就赶来了。皇上进了屋,宫女都跪下,皇上也顾不得让他们免礼,直接走到床边,看着萧后抱着死去的太子,目光空洞的看着前面,根本没意识到他的到来,登时觉得一种彻痛向心中袭来,泪如雨下。

过了一会儿,皇上收敛了一下情绪,看到萧后仍不肯放下太子,劝道:“梓童,昭儿去了,外面都很伤心,可是现在是七月天气,你这样一直搂着他,会发臭的。”萧后这才像是醒过来了,轻轻的放下太子,仍然愣着不说话。皇上拉了她一下,她没动,皇上揽过她的肩让她靠在自己身上。萧后从床上滑到地上,一下子跪倒皇上前面,抱住皇上失声痛哭,说:“我到底做错了什么?让上天这样惩罚我?为什么要让昭儿先我而去?他还那么小,还不足十七岁,为什么要让我白发人送黑发人?”

皇上抚mo着萧后的头说:“你不要想多了,这是谁都料想不到的事情。”

萧后抬起头看着皇上说:“皇上!这难道不是上天在警示我们吗?这两年巡游不断,过于劳民伤财。”

皇上说:“这些是朕为了扬国威才做的,有什么错?和昭儿又有什么关系?”

萧后说:“我们不能体恤百姓,致使上天动怒,让昭儿离我们先去,就是对我们的惩罚呀!我们不能再这样挥霍无度了,要不然会带来更大的灾难!”说完靠在皇上身上泪如泉涌。

皇上心里并不觉得这有什么,可是面对着爱子新亡、发妻又痛不欲生的现实,只好勉强说:“好吧!朕答应你,暂时停止巡游计划。”

就在太子死不久,杨素也病逝,整个后宫都笼罩着一种悲哀的气氛。又过了一个多月,皇上皇上心情好转,这天皇上下朝回后宫,对萧后说:“朕已封倓儿为燕王,侗儿为越王,侑儿为代王(都是太子杨昭的儿子)。也算是慰昭儿的在天之灵了。”萧后听了,又勾起对杨昭的思念,悲不自胜。皇上本是告诉她想让她高兴高兴的,看她这样,便说:“今天天气很好,我们一起去西苑游玩吧!好久都没过去了,过去散散心也好。”

萧后说:“请皇上带别的妃嫔去吧!臣妾今天感觉身体不舒服,不想去。”

皇上说:“你是皇后,不和你一同去,倒和嫔妃一起去,别人看了会怎么想?还以为帝后失和了呢!朕知道你还在为太子的事难过,可是太子已经去了,如果他在天之灵看我们为他的离去伤心,他也会难过的。为了他,为了朕,你就是勉为其难也应该陪我一起去啊!”萧后听了,才勉强随行。

第四章 母仪天下 第十九节 秋宴

骑马到了西苑,虽已入秋季,因为众夫人和宫女的装扮,还是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萧后见今天西苑尤其热闹,感到诧异,问皇上:“今天有什么活动啊?怎么这么多人?”皇上笑道:“这算什么,到芳华苑去看看,那里才好玩儿呢!”说着话,众夫人也到齐了。

到了芳华苑积翠池边,这里果然热闹非凡,简直赶得上南巡了,不光宫里的人,朝廷大臣在这儿,似乎城里的富户甚至平民百姓也齐聚这里。萧后还在看熙熙攘攘的人群,猜测今天究竟是什么日子,只见水边一舍利兽,先跳入水中,激起水花四溢,池边鱼鳖等爬行动物爬的到处都是,水里各种鱼类自由游弋。前方开阔处有许多玩杂技的,有两人举着长杆,一人在上面跳舞,突然又跳到旁边两人举着的长杆,看的人不禁为他捏一把汗。又有做的神鳌负山的样子,鳌口中能吐火,山与鳌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