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隋萧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隋萧后- 第5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住落下了眼泪,掩面哭泣。

萧后离座说:“窦将军快快请起,难得将军一片忠心,皇上他在天之灵也会感激将军的。现在皇上不在了,我就代替他与将军一起去慰劳将士们,只为今日将士们的奇功。烦请将军带路。”

窦建德连忙擦了眼泪站起来,向后退几步让出大道做出一个请的动作对萧后说:“娘娘小心,这边请。”萧后略带一点笑意,微微的点了一下头走了出去。将士们纷纷跪下,“娘娘千岁”的喊声响彻云天。

第七章 辗转突厥 第十节 政道出生

窦建德带着将士们告辞,请萧后休息,明天一早在设坛祭奠皇上。窦建德一走,萧后宫里的人都松了一口气。秦氏身边的宫女急急忙忙的过来禀报萧后:“娘娘!刚才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受到了惊吓,秦夫人她大概是动了抬气直嚷肚子疼,伺候的嬷嬷说她是要生了,请娘娘过去看看。”

萧后一听,一边吩咐陈公公去传太医,一边带着简儿等人来到秦氏卧室,老远都听见了秦氏痛苦的叫声,忙走了进去。两位嬷嬷一看萧后来了,也顾不得行礼,对萧后说:“胎位还正,只是因为夫人是头次生产,所以有些困难,请娘娘不用太过担心。”秦氏见萧后来了,叫的强些了,拼命咬着嘴唇忍着。萧后怕她心里有负担,嘱咐了嬷嬷们两句就出去了,在门外等候。太医已经来了,见过萧后也在旁边候着,以防万一。

也不知过了多少时候,随着秦氏“啊!”的一声,一个婴儿“呱呱”的啼哭声随即传来。卧室的门打开了,嬷嬷抱着刚包好的婴儿欢天喜地出来举到萧后面前说:“生了,娘娘!夫人她生了一个小王子,母子平安!”

萧后带着喜悦接过小王子细看,简儿、陈公公他们也凑了过来。简儿含着眼泪说:“娘娘,小王子长的和齐王殿下刚出生的时候一模一样呐!”此话一出,萧后的眼泪立刻溢满了眼眶,周围的宫女也不禁堕泪。陈公公擦着眼泪说:“娘娘,得给小殿下取个名字。”

萧后想了想说:“今朝遭此亡国之难,皆是因为先皇政事上失道造成的。我们要让我们的子孙都记住这个付出了巨大代价的道理,就叫政道吧!”

第二天一大早,窦建德就率领众人穿孝服为杨广哭灵,对萧后一直以“臣”自称。礼节过后,窦建德开始有条不紊的接收宇文化及继承隋的一切事物。首先,安排相关官员收存国玺及卤簿仪仗;完毕后接见抚慰隋朝遗存的官员,窦建德站在大殿上,看着他们一个个惶恐不安,一副意志消沉的表情,用激昂的声音说道:“宇文化及作乱,与你们没有关系。我知道你们跟着宇文化及是很无奈的。你们曾经为大隋立过汗马功劳,以后你们会继续呆在你们的职位上,不必担心将来的处境。”隋官都抬起了头,看着窦建德,心里松了一口气。

接着窦建德安置百官的职位,在隋担任黄门侍郎裴矩为左仆射,掌选事,兵部侍郎崔君肃为侍中,少府令何稠为工部尚书,右司郎中柳调为左丞,虞世南为黄门侍郎,欧阳询为太常卿。其他的人也各根据自身的才能授职,委以政事。其余不愿留在这里的,想投奔其他地方的人,也随他们去,还赠送物资粮帛,甚至派兵送他们出境。隋余留的骁果尚近万人,也根据他们的意愿任其去留。

为了表示对隋的尊重,窦建德把各项事务处理好了以后,又当堂命虞世南写信给王世充,愿意与其结好,还专门遣派使者奉表给隋皇泰主杨侗(后来皇泰主封其为夏王)。然后集积百官,执逆党宇文智及、杨士览、元武达、许弘仁、孟景,在军门外斩首。而元凶宇文化及和他的两个儿子则用槛车装好看押了起来,后来送到河间处死

第七章 辗转突厥 第十一节 禅师之死

宇文士及和他的妻子南阳公生有一子,小名禅师。宇文化及等被窦建德俘虏后,宇文宗室子弟都受到了牵连,那么作为宇文士及的儿子,禅师也不可避免的被抓了起来,可他毕竟又是杨广的亲外孙,南阳公主的儿子,在禅师究竟是杀是留的问题上,窦建德犯了难,派原隋室旧臣虎贲郎将於士澄征求公主意见,说:“宇文化及叛逆弑君,犯的是灭族之罪。公主的儿子,按理也当连坐,若公主不能忍痛割爱,也可以留下了,我们听从公主的意思。”

南阳公主听完於士澄的询问,静静的不说话,半晌,咬着嘴唇哭着说:“将军既是隋室旧臣,这事还用问吗!”於士澄退下,正好迎面来了闻讯赶来的萧后,於士澄对萧后行礼退去,南阳公主已是泣不成声。萧后说了句:“我可怜的孩子!”朝南阳公主走去,南阳公主扑进萧后怀里放声大哭。萧后说:“禅师他是无辜的!”

南阳公主止了哭声,仰头看着母亲说:“那哥哥,还有杨家的子孙,哪一个又不是无辜的呢?”萧后不语,也跟着南阳公主一起堕泪。结果禅师和宇文化及等一同被处死。

朝堂上的事安排完毕,窦建德来到后宫,对萧后说:“这后宫里的宫女太多,恐怕不是一件好事。臣想只留下侍奉娘娘、公主和小殿下的,剩下的一律送她们回家,不知娘娘意下如何。”

萧后笑道:“将军所想,正合我意,就任将军处理吧!”

窦建德行礼说:“臣遵旨。”

窦建德遣散了宫女,共有一千多人,个个都是年轻貌美,但并不留恋,只和嫡妻曹氏住在别宫,所使用的奴仆里里外外不过十几个人,还和以前一样穿着普通的衣服,从不穿什么绸缎之类的丝织品,每天吃的也不过是蔬菜粟米,很少吃肉。这回攻克聊城还和以前攻克其他城池一样所得到的财物毫不吝啬的分给将士们,自己分文不取。这样的做法,使他深得民心。

几个月后,政道已经会对着人笑了,萧后天天逗着他玩儿,日子倒也过得轻松惬意。这天,萧后又带着政道在后花园里散步,裴矩前来求见。萧后说了句:“传!”心里便开始狐疑,自从窦建德入城后,设置百官以来,这朝廷官员就很少来见她,今天莫非又发生了什么变故?

裴矩见了萧后行参拜礼,萧后问道:“裴仆射今天是有什么事吗?”

裴矩说:“臣今天来见娘娘,是告诉娘娘一件不幸的事,请娘娘节哀。”

萧后心里有些空洞的感觉,面儿上却很镇定,说:“哦!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裴矩说:“洛阳传来消息,王世充鸩杀了皇泰主,自立为帝了。”

萧后一惊,仍然克制住慌乱说:“哦!不知夏王(窦建德)有什么反应?”

裴矩说:“夏王断绝了与王世充的联系,他尊重娘娘的意思,臣下们是想拥立夏王为帝,夏王一定不会亏待娘娘及小殿下的。”

萧后说:“哦!那就依你们的意思去做吧!我没有意见。”

这一年,也就是公元619年的四月,窦建德称帝建天子旌旗,出入以皇帝制度安排近卫,下书称诏,并追谥隋帝杨广为闵帝,立萧后孙杨政道以为郧公,当然不忘与突厥交好,好壮大自己的兵势及军马。

窦建德出生盗贼,虽然建立了国家,却不懂什么典章制度,在和朝臣议政的时候提出了自己的疑虑。裴矩自告奋勇,愿意出门制定朝仪,修订法律,窦建德很高兴,经常向他咨询一些这方面的问题。

第七章 辗转突厥 第十二节 避祸突厥

窦建德称帝的事情惊动了远在突厥的义成公主,派人来接萧后、南阳公主、杨政道去突厥安身。还要依仗突厥的窦建德当然乐得奉命,立刻安排送萧后入突厥的各项事宜,并派了一千多个骑兵护送。萧后知道后,默默的准备启程,简儿说:“小王子还这么小,现在又天气渐冷,还要走这么远的行程,娘娘何不请夏王多留一些时日,等到来年春天暖和了,小王子也大些了在动身?”

萧后说:“寄人篱下,终非长计。这夏王现在对我们还算好,难说以后还有什么变化。何况现在是群雄逐鹿的时候,今朝夏王灭了宇文化及,难保明日又是谁称雄,谁又敢保证下一个赢家会不会善待我们。现在的突厥还算安稳,义成公主在突厥又有了相当的实力,投奔她去应比在这各路反王的手下苟延残喘要强些。这回义成公主出面来接我们,窦建德他又愿意护送,我们若是不去,改日就是想去也没有了借口,还拂了义成公主的好意。”简儿一听,不说话了,只是含着眼泪静静地收拾东西。

这年的十月,萧后带着南阳公主,还在襁褓中的孙子政道,还有一个侄孙萧嗣业,加上贴身侍卫奴仆,还有一千多人的护送队伍西行,一路行来倒也称得上浩浩荡荡,只是底气比先前差了很远,一群亡国之人,沦落到要去远乡异族投靠他人,这种场景,心里怎能不够凄凉?

在路上,萧后除了关照小孙子,心里还格外担心女儿南阳。自从禅师死后,公主都没开脸笑过,虽然还是像以前一样懂事孝顺,可眉宇间留露出来的漠然,令人心痛。萧后有时候很想安慰安慰女儿,可又怕不管是什么样的语言,都会将女儿好不容易用薄膜封起来的那颗心重新刺破,流出血来无法停止,纵有千言万语,也只能埋在心里,只是用理解和温柔的目光,默默地关注着她。

其实南阳公主也想做出一付坦然的姿态,可国家的灭亡,亲人的弃世,接一连二的变故,让这个从小养尊处优的公主经历了前所未有的打击,能忍着心里的剧痛继续活下去已经是件难事,想要强作笑颜对于她表面上温柔其实刚毅的个性根本是不可能的。自从禅师死后,她无所超脱,好在她的母亲萧后喜欢书,不管处于什么样的危机,不管走到哪里,总带上那几车重重的书籍。南阳公主在心里低沉的时候无意间翻了几页母亲的书,正好那是一册关于佛经的,霎时间竟在昏暗的心里点亮了一点烛光似地,从此爱上了佛,不能自拔。几个月下来,书里的思想渗透进她的思维,慢慢显现出来,浮现在她的脸上,真有出家人的那份超然。她的母亲看到了,不知该替她感到欣慰还是感到难受,毕竟她也是信佛的,可真的女儿悟了,心里又有点儿失落。

第七章 辗转突厥 第十三节 公主出家

当萧后西行的队伍走到河北井陉县苍岩山时,天色已晚。前面开路的护卫来禀报萧后:“娘娘!附近没有人家,不过前面山上有错落着几处寺庙,其中条件最好的是福庆寺,属下已和寺里的住持说好了,娘娘和公主小王子可以在那里歇息,今晚可以不用住大帐了。”

萧后掀开帘子问:“那卫士们有地方住吗?”

开路卫士说:“谢谢娘娘关心,属下自有安排,娘娘不用担心。这附近的寺庙可以安置一些,我们自带的大帐也是足够的。”

萧后笑道:“这个当然,只是这山形陡峭,怕是不好安营扎寨。”

卫士说:“属下查探过了,还是有平坦的地方,可以安营扎寨。”萧后点点头放下帘子,开路卫士前面带路,队伍缓缓沿着蜿蜒的山路向福庆寺行进。

到了福庆寺,萧后和南阳公主等陆续下车,寺里的住持早带着寺里的人在门外迎候,萧后抬头看看“福庆寺”的匾额,下意识的回头看看南阳公主,看到她很久没有神采的眼里竟焕发出了光彩,心里登时产生了一种不祥的预感。

住持和寺里的人把萧后等人让进寺里,里面早准备好了斋饭,用过饭后各自休息不提。第二天早上,萧后还在睡梦当中,突然听到简儿的喊声:“娘娘!不好了,公主她要削发为尼,娘娘快去看看啊!”萧后赫然惊醒,急急的起床,胡乱穿戴了就由简儿带路来到大殿,里面香雾缭绕,却赫然看见南阳公主披散着头发一脸虔诚的跪在佛像前的蒲团上,旁边立着住持,准备给公主剃度。萧后喊了一句:“南阳!”住持见萧后来了,放下了剃刀。南阳公主静静地说:“请住持快给弟子剃度吧!弟子决心已定,永不更改!”

简儿难过的说:“公主殿下,你怎么可以这样做?你不知道你这样做会令娘娘有多伤心吗?”

南阳公主咬着嘴唇说:“我对世间万事已不再留恋,只求超脱,请娘娘成全。”

简儿还要说话,萧后拦住她说:“南阳!如果你觉得你这样做心里会好受些,母后就不拦你。可是你要明白,这皈依佛门不是儿戏,一旦剃度受戒,就意味着你不光远离了红尘万物,还意味着六根清净,以后你就再也得不到母亲的关爱了,你有可能以后再也见不到母后了,你忍心舍弃这一切吗?”

南阳公主的眼泪在眼眶里打转,她拼命咬着嘴唇忍住不让它流下来,一个字一个字的说:“我,愿意舍弃红尘中的一切,抛去一切杂念,静心侍佛,永不后悔!”

简儿还想说什么,萧后拦住她说:“南阳,既然你心已决,我不勉强。我这个做母亲的,就亲自看你剃度吧!”南阳公主没有说话,闭了眼重重的点了点头,眼泪滚滚落下。萧后对住持示意,住持为公主剃度。简儿把头别过去哭泣,陈公公和宫女们也纷纷低下头去垂泪,只有萧后静静地看着南阳公主的一缕缕头发被削下来,脸上没有任何表情。

第七章 辗转突厥 第十四节 行路难

南阳公主剃度完毕以后,和住持一起送萧后等人远行,将出发时萧后看着南阳没有任何表情的脸,满腔的话却说不出口,只有轻轻的叹息一声,说:“南阳,母后这就走了,你以后要自己好好保重!”南阳公主没有说话,只是对着萧后深深地稽首,算是答谢。萧后无话,只有叹息一声,上了车。南阳公主抬起头目送他们远去。在崎岖的山路上,萧后掀开帘子,看着山间的景色,想透透气,缓一缓心中的闷气。只见沿路山崖险壁,谷幽石奇,古木参天,间或清泉潺潺,突然觉得南阳呆在这景色绝丽之地修行,应该比塞外那陌生的环境要好过一些吧!或许南阳的这个选择本身就是明智的,慢慢的心里觉得好受些了。人世间的事,谁又知道哪一种结果一定是好的,哪一种结果一定是坏的?是好是坏,只有当事人心里明白。至于旁观者,未必是人们常说的那般清楚。极目远处,群山环绕、层峦苍郁,谁又知道我的归宿在哪里?谁又能料到我这年过半百之人,还要漂泊异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