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王爷,都是属下的错,要打要罚,您就罚我好了,别为难莹莹,我……”清虚一听要处罚陈莹莹,立刻跳了起来。
“哦?”胤祚上下打量了一下清虚,嘴角一挑露出个诡异的笑容道:“这么说是你先勾引她的喽?”
“王爷,我们……”清虚有些急了,咬了咬牙道:“王爷,我们是真心相爱的,求王爷成全。”
“哈哈哈……”胤祚放声大笑起来,绕着清虚转了一圈,搞得清虚浑身不自在,又不知道胤祚打算怎样处罚自己,一时间傻呆呆地站着不动了。
“嘿嘿,论身份,我是王爷,论辈分,你得叫本王一声师兄,那本王能不能为你做主啊?”胤祚笑嘻嘻地说道。
清虚一听胤祚的话像是答应了他跟陈莹莹的事儿,不由地喜出望外,挠着头只顾得傻笑,连话都说不出来了。
靠!还真是个傻小子。胤祚被清虚那副傻样给逗乐,笑呵呵地敲了一下清虚的头道:“臭小子,没问过本王就私相授受,真不怕本王棒打鸳鸯啊。你个傻小子眼光还真不错,莹莹是个好女孩,莫辜负了人家,否则本王定不饶你,还不快滚!”
“是,王爷!”清虚如获大赦,一溜烟地跑了,简直比兔子还快。胤祚看着清虚的背影苦笑地摇了下头,心里头想到一件事儿——王府内外家丁、丫环众多,人一多事就多,一帮子男男女女的,谈个情说个爱也是人之常情,可若是搞出了个大肚子那麻烦可就来了,光靠内外院墙怕是挡不住的,这事儿还真不好整,得找个妥贴的法子给解决一下才成。
胤祚边想边走着,那脚不知不觉地就走到了王熙凤的院门口,直到听见丫鬟们见礼的声音才算是醒了过来,都到这会儿了,再想转身而去是不成的了,胤祚也只好硬着头皮走进了院子,迎面就撞见陈莹莹正端着洗衣盆站在院子中。那丫头以为胤祚是来找她算账的,顿时吓得脸色发青,手一颤,连盆带衣物全落到了地上,用颤抖的声音低低地叫了声:“王爷。”那小模样儿登时将迎出门来的王熙凤吓了一跳,忙追问道:“爷,出了何事?”
何事?嘿,好事啊。胤祚看着一身贴身旗袍装的王熙凤,眼中闪过一丝亮光——王熙凤人虽进了王府,可一向都着的是民间装束,这还是胤祚第一次看见王熙凤川旗袍,不由地心中一动,笑呵呵地说道:“没,没什么,就一件小事儿,本王就一桩小事儿要跟凤儿打个商量。”王熙凤疑惑地看了看脸色苍白的陈莹莹,又看了看贼笑嘻嘻的胤祚,好看的眉头不由地皱了起来。
靠,搞错了,奶奶的,不是你想的那样。胤祚一看王熙凤脸上的神色就知道这丫头误会了,赶紧说道:“凤儿,是这样的,本王有个侍卫叫清虚,啊,你是见过的,清虚呢,跟咱们的莹莹丫头对上了眼,找本王做主,本王一想,这丫头是凤儿的人,这不,本王就找上门来了,呵呵。”
一听胤祚当场揭穿了自家的心思,陈莹莹原本苍白的脸上立刻布满了红晕,“嘤咛”一声,捂着脸不管不顾地逃出了门去。胤祚被陈莹莹那副羞涩的样子逗得哈哈大笑起来,不过没等他笑完,王熙凤走了过来,使劲地掐了一下胤祚道:“呸,没羞,哪有你这样做主的,瞧把人家小姑娘都吓跑了。”
小姑娘?这口气听起来怪怪的,小凤儿貌似比人家还小几个月来着,这都哪跟哪啊。胤祚有些哭笑不得地道:“凤儿,这话好像不对吧,本王可是为了她好啊。”
王熙凤不说话,只是使劲地掐胤祚的胳膊,自个儿脸上也是红晕密布,满脸子的羞涩,看得胤祚直吞口水,心里头一热,鼻血险些喷了出来,贼笑了一下,一把抄起王熙凤,也不顾王熙凤发出的惊叫声就往屋里走,院子里的丫环们见此少儿不宜的举动,各自脸红红地退了出去。
王熙凤自然是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些什么,除了最开始被胤祚突然抱起时发出了一声惊呼之外,乖乖地伏在胤祚的胸口,脸红得像天上的朝霞,心儿跳得像撞鹿一般,一双大眼闭得紧紧的,只有长长的睫毛轻轻地在颤动,小巧的鼻尖上沁出了细细的汗珠,小嘴儿微微张着,一双红唇鲜艳欲滴。
胤祚轻轻地将王熙凤放到在床上,低着头吻了一下王熙凤的红唇,轻轻地道:“凤儿。”王熙凤闭着眼,轻轻地“嗯。”了一声,那一声低低的回应顿时激起了胤祚的无穷欲望,胤祚慢慢地吻着王熙凤的额头、双眼、鼻子,耳朵,舌尖轻轻一挑王熙凤的耳垂,登时激得王熙凤全身颤抖起来,发出一阵微微的喘息声。
王熙凤那吐气如兰的喘息令胤祚色心大动,轻轻地叼住王熙凤的红唇,柔柔地吸着,灵巧的舌尖一顶,撞开了王熙凤咬紧的牙关,一吸之下,一条香舌已然卷入口中,卷、舔,揉,顶,挑动着王熙凤处女的火热,一双大手慢慢地攀上了王熙凤高耸的胸部,揉着、搓着,挑着,激得王熙风全身柔软,恰似成熟的樱桃任君采摘。
胤祚已不是新手,见时机已到,双手轻动,解去了王熙凤的衣裳,低着头一路从头吻了下去,慢慢地移到了两座山峰之上,舌尖一顶,将“樱桃儿”顶进了雪峰,舌尖一卷,再次从雪峰中将樱桃吸出,含在嘴中,轻咬一下,接着慢慢地允吸着,另一手顺着雪峰向下探索而去,一路滑过平坦的小腹,走过茸茸的草地,直抵花心,那里早已是桃花塘水三千丈。
胤祚的手指尖轻轻一碰,惊得王熙凤全身颤抖着发出阵阵呢喃声,一股蜜泉涌出了桃花源,打湿了胤祚的手,乐得胤祚哈哈一笑,三下五除二去了自己的衣裳,跃马横枪,直取花心,但听一声呼疼,已是落红片片,呢喃声中,波澜起伏,战事方酣,满室春光无限,正所谓只慕鸳鸯不慕仙……
第一百六十四章 扬帆起航
康熙三十七年十二月初一,已初具规模的上海县人声鼎沸,冠盖云集,二十艘大海船整齐地停泊在码头上,岸上鼓乐喧天,热闹非凡,一张大供桌上摆满了猪头、馒头、香炉等祭品。百余名大小官吏在现任两江总督郭琇的率领下亲自到码头为即将启航的船队送行。看看时辰将至,一身大红袍的司仪高呼一声:“上香!”郭琇老爷子满脸严肃地走上前去,亲自点燃香火,拜祭龙王已毕,手一挥,高声道:“启航!”
号炮响起,早已准备就绪的水手们喊着整齐的号子,将帆升起,各船依次启航,缓缓地驶出了上海港,船队在海上绕行一周,向岸上送行的人们表示谢意之后,分成三路——一路向北直上朝鲜,一路向东直取东瀛,一路向南,目标爪哇的巴达维亚(今印尼的雅加达)。
胤祚向来不打无准备的仗,为了实现其海洋战略,可谓是煞费苦心,早在数年前就已经分散在福建、山东、上海等地利用门下奴才手中的水师培训了不少的水手,到康熙三十七年七月二十艘海船完工,船长齐备之后,又将这些水手集中在上海港训练了半年,这才有了这次远航的开始。
船队分成三路,虽然都是进行海外贸易,但船上所载的货物不同,其目的也各不相同——往朝鲜的一路,计有船五艘,船上满载的是陶瓷、丝绸、香皂、茶叶等生活用品,不但是销售,还要采购貂皮等当地的土特产,可以称之为双向贸易;往日本的一路,计有船六艘,装载的大部分是香皂、香水、丝绸、工艺品、佛像等奢侈品,只管赚取银子,不从日本采购任何东西,这叫做经济掠夺,当然叫倾销也无不妥;往巴达维亚的船最多,共计九艘,船上全是茶叶、陶瓷、丝绸等物,还有少量的高档香水,除了赚取银子外还将大量采购铜、铁等物资。
当今的海洋除了英格兰之外就数荷兰这个“海上马车夫”最强,荷兰东印度公司的大本营就在巴达维亚,想要争霸海洋,英格兰、荷兰这两强就是绕不过去的两座大山,若是不能做到知己知彼,谈何决胜大洋,胤祚要想实现其海洋战略,最终必须击败这两大强国,为此,胤祚在派往巴达维亚的船上安插了不少的情报人员。
这些情报人员都是胤祚手下的谍报系统——“鸿鹄”中精选出来的人物,除了身具武功之外,更主要是具备较强的语言能力和观颜察色之本领,经过秘密培训之后,打算让他们趁这次贸易的机会潜伏在当地,利用当地的华侨势力渗透到当地的商业圈内、东印度公司里,在爪哇建立起两套互不相涉的情报系统,监视东印度公司的一举一动,为将来的战争做好准备。
尽管胤祚能设计出足够先进的火炮,手下的人马也能设计出这个时代最为先进的战舰,但是要想争霸海洋,光靠船、炮的先进是不够的,还要有一颗“海洋之心”。何谓“海洋之心”说起来复杂,其实归根结底就一句话——为了足够的利益而冒险的精神,没有“海洋之心”的民族只能是大陆民族,不配在海洋里争雄。
纵观中华民族数千年的历史而言,并不缺少冒险的精神,早在秦汉年间就有敢与大海的凶险相搏杀,纵横海上的英杰,只可惜自打蒙古南侵,血屠四方之后,整个民族的脊梁骨已经折了大半,而儒家那种耻于言利,只想着中庸治国的思想又再次将民族的脊梁骨摧残得不成样子。要想培养一个民族的“海洋之心”道路是漫长而曲折的,要做的工作很多,胤祚对这一点也有着清楚的认识,没有几代人的努力就想争霸全球那不蒂于痴人说梦,可要想争霸亚洲一代人的努力就足矣。
英格兰、荷兰的海上力量是很强,不说举国之力,即便是这两国家在亚洲的实力都远远胜过了大清朝的水师,不过这只是暂时的,一旦胤祚的整军方案能得以实现,以中华之地的经济实力,至少在战舰、兵力上赶超这两国在亚洲的实力不过是弹指间的事情。当然光有船、有炮还是不够的,还得有驾船操炮的精兵,而这正是胤祚大规模派遣船队横渡大洋搞贸易的最核心所在——训练水手以备将来。
世界上没有永恒的友谊,也没有永恒的法律,有的只是永恒的利益,只要有了足够的利益就有敢于冒险的动力,胤祚大规模搞海运除了赚钱、练兵之外,还有三个目的——其一,用高额的利润打动康熙老爷子的心,让他看到海洋的重要性,从而为海军的整顿打下个坚实的基础。其二,胤祚身为阿哥王爷,搞海外贸易虽一时名声受损,可一旦巨额的金钱滚滚而来,那些兄弟们又怎会不动心,若是阿哥们都群相效仿,在加上民间那些富商的加入,整个民族的注意力必将会被海运所吸引,再现宋朝时的辉煌却也不是没有可能的。其三,大规模的贸易一旦兴起,尤其是中国多出少进,长久之后必然会有贸易摩擦,英、荷两国必然会起贪心,贪心一起,战事随之就来了,而胤祚所要等待的争霸亚洲的机会也就来了。
好消息不止一个,远洋船队启航的消息固然让胤祚开心,但另外一个消息却更是让胤祚激动不已——投入巨资研究的炼钢之法终于在重赏之下有了眉目。自打康熙三十年起,胤祚便已经投入巨资收购可能有矿的荒山,经过了两、三年的勘探,到康熙三十二年便已经陆陆续续地发现了不少的矿产,煤、铁、铜、金、银矿都有。
与常人相反,胤祚并不是很在意金、银矿,甚至没有投入多大的力量去开采,倒是对煤、铁、铜极为重视。胤祚不懂冶炼,记忆里头也没有这方面的知识,无法做出超乎时代的革新,因此他只能依靠群策群力——早在刘思远升任工部侍郎的时候,胤祚便已经让刘思远出面聚集了不少冶铁、炼钢的人才,进行这方面的研究,而康熙三十五年底,胤祚接手工部衙门之时更是利用职权,大规模地集结了当时能找到的冶炼人才,在直隶宣化设立了一个大型的研发中心,依靠周围的迁安、滦县等大铁矿,开滦、京西等大煤田进行产业化炼钢的尝试。胤祚将所有人员分为三个组,彼此间展开竞争,并为此下了重赏——但凡能提出一项革新的即赏银千两,能完成整个工艺流程的支持者赏银十万两,协从者按功绩论赏银万两不等。
中国古代的炼铁方法是块炼铁,始于春秋时代,即在较低的冶炼温度下,将铁矿石固态还原获得海绵铁,再经锻打成的铁块。冶炼块炼铁,一般采用地炉、平地筑炉和竖炉3种。此法在明朝中叶以前算得上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炼钢之法,已能用焦炭冶炼生铁,但距离胤祚所想要的效果还差得太远,产量低不说,炼制出来的钢质量也不行,至少达不到胤祚所想要的造炮的要求。
康熙三十六年初,一个叫毛三娃的技工首先创造出了完整的焦炭大规模炼制工艺,使得焦炭的产量和质量得到一个质的飞跃,胤祚特地奖赏了其人白银三万两,一时间引起了轰动,所有参与研发炼钢法的技师、技工都憋足了劲,没日没夜地研究如何实现大规模流水线炼钢的工艺流程。至康熙三十七年底,以一个名叫李达的山西人为首的研究小组率先实现了突破——发明转炉炼钢法,向转炉中的铁水吹空气,使铁水中硅、锰、碳等元素含量迅速降低,同时产生大量的热能,使液态生铁炼成液态的钢,彻底解决了生铁成钢的难题。以山东即墨人陈顺为首的另一个小组则提出了模具一次成型法,将铸造工艺提升到了这个时代的顶峰。至此,胤祚想要实现的钢铁大规模生产和铸造已初步具备了雏形。
胤祚的心很大,光有了这些基础的东西并不足以让他满足,他还想搞出诸如水电、机床、蒸汽机等等设备,不过这些东西比起炼钢来说那可是难上百倍了,想要逐一实现这些目标也不是一朝一夕能办得到的,为此胤祚也做了不少的前期准备工作。
早在康熙二十七年胤祚奉旨办学之时,就已经开始了这方面的工作——南北两所蒙学均是免费入学,从学童选取了一些天资尚可、家境贫寒,而又不足以高中的孩子进技校,所学的东西,正是胤祚凭着强大的记忆力生生默写出来的中学数理化知识,由于胤祚不可能亲自去教,也没有别的老师能教这些孩子,一切只能靠孩子们自己摸索,到如今十年过去了,虽然不是人人成材,可也涌现出不少可堪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