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相负之愿成双》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莫相负之愿成双- 第2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好啊!”素素笑道:“等你病了,我也折腾你去!”

    “呸!”云珠啐了她一口,“你就不能盼点他好啊!”话没说完,眼角带笑含春的,自己的脸先红了,璟然笑着不说话,只埋头将汤喝完。

    这一晚上,四人有说有笑,就见素素跟变戏法似的,一会儿弄点这样吃的,一会儿弄点那样喝的。月上柳梢头,程俊和云珠告辞了。一路上,程俊还如往常一样,跟云珠扯东扯西,而云珠却因为那一碗梨汤,生出许多情愫来。

    小丘庐里,素素服侍璟然喝了药,赖在火盆旁,捧了本《乐府杂录》,摇头晃脑的。萧璟然则靠在床上,手里拿着《楚辞》,眼睛却一直在素素的身上。这样的情景让他有点恍惚,嘴里喃喃道:“死生契阔,与子成说”。素素听见了,回头看他:“先生,说什么?”璟然有点慌,忙掩饰似的,指指手里的书:“念…念书呢!”

    素素一撇嘴:“你手里拿的楚辞,嘴里念的诗经,读的哪门子书啊??”萧璟然有点尴尬,素素也没说什么,又继续摇头晃脑去了。

    本章国学经典

    章名:此情无计可消除

    出处: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章记:且将诗酒趁年华

    出处:苏轼《望江南》原句为: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东风夜放花千树

    出处:辛弃疾《青玉案-元夕》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出处:民间谜语

    月挂半边天,嫦娥伴子眠,酉时天下雨,读书不必言。

    出处:民间谜语

    元宵夜,兀坐灯窗下;问苍天,人在谁家;恨玉郎全无一点知心话;叫奴欲罢不能罢;吾今舍口不言他;论交情曾不差;染尘皂难说青白话;恨不能一刀分两家;可怜奴手中无力难抛下;我今设一计叫他无言可答。

    下楼来,金钱卜落;问苍天,人在何方;恨王孙,一直去了;詈冤家,言去难留;悔当初,吾错失口;有上交,无下交。璟然拿过她手中的笔,继续写道:皂白何须问,分开不用刀,从今莫把仇人靠,千里相思一撇消。

    出处:民间谜语

    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出处:王观《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螓首蛾眉。

    出处:《诗经硕人卫风》

    不食千钟粟,唯餐两颗梨。

    出处:李亨《赐梨李泌与诸王联句》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

    出处:《诗经·邶风·击鼓》

正文 第十四章 梅心惊破春情意—相让(一)

     

    —————————————————————————————

    梅心惊破春情意:光阴似水,淙淙而过。与心相违的努力,不过是为他人做了嫁衣,伤春的风雨,空念的山河,何不怜取眼前人——相让

    这天一早,素素着素白锦缎的小袄,衣领袖边一圈白色狐狸毛,袄上点点红色的腊梅。萧璟然坐在书房里,眼不错珠的看着她在院子里,拿着扫帚打扫庭院。昨夜落了一夜的雪,她拿起扫帚大大伸了个懒腰,长长出了一口气,抡起扫帚将庭院的雪打扫干净。

    素素忽然停下手中的扫帚,侧耳一听,远远的传来马蹄声,在院门外停了下来,“嗒嗒嗒”有人叩门。她问:“谁?”门外的人好像愣了一下,答:“请问,萧先生在吗?”素素还未答话,璟然从书房里出来,对素素说:“我来开。”

    打开门,是世宗的侍卫杨峥。杨峥见璟然一抱拳:“先生,主人说,请您掌灯时分到家里去一趟。”璟然点头,杨峥看了一眼璟然身后的素素,抱拳走了。璟然关上院门,还未转身,一件棉氅已经披在他肩上,素素嗔道:“刚好些,也不知道穿件衣裳。”

    璟然心里一暖,素素嘟着嘴给他系好棉氅带子。璟然道:“你怎么也只穿件小袄?”素素道:“我在扫雪啊,都热了呢!”说罢,又拿起扫帚。

    璟然也不进屋,坐在石凳上看她忙活。素素被他看得不自在了,把扫帚往地上一立:“我脸上有字吗?”璟然有心逗她:“有啊!”素素眼一横:“写的什么?”璟然环顾了一下院子,想了想,笑着说:“青玉叠翠映春雪,鬓云香腮晕娇颜。”

    素素脸一红,嚷道:“我脸有那么大么?能写十四个字,就这么大的脸,若写了那么些个字,还不成了麻饼了。”说完,气呼呼的看着璟然,璟然一下乐了。他哈哈大笑站起身,往书房去,边走边说:“今天天冷,就吃羊肉汤和麻饼吧。”素素也在他身后笑起来。

    申时刚过,璟然从书房里走出来,站在厨房门口。素素正在厨房编一个竹篮,看见璟然立在厨房门口看着她,问:“先生有事么?”璟然道:“我要去趟京城,会回来的晚些。”素素点头:“好的。”璟然道:“你将门锁好了。”素素说:“好,雪后路滑,先生小心。”璟然点头,走了。

    掌灯时分,璟然来到宫门前。一亮腰牌,内侍忙领着他进了偏殿。偏殿里,世宗正和赵匡胤商量事。看见璟然进来,世宗忙说:“来的正好,元朗从品香居带的白糖年糕和莲蓉甘露酥,倒是真比宫中的好吃。来人,将刚煮好的姜茶给璟然添一杯。”

    璟然给世宗行了礼,宫人给璟然上了姜茶,璟然道谢,端起杯抿了一口,放下了,心里道:“太淡”。想起素素煮的浓浓的姜茶,心里暖暖的。

    世宗道:“今日叫你们过来,主要是想与你们商量商量铸币的事情。”赵匡胤和萧璟然正襟聆听。世宗手抚额,摇着头:“你们也知道,这些年,藩镇割据,朝代更迭,币制很不成样子,锡、铁、铅此等恶钱大量流通,一些奸佞大贾富商,为一己私利用恶钱换了铜制好钱,大大妨碍好钱的正常流通。”

    赵匡胤道:“陛下明察,不但如此,商人们还高价收购铜器,自制钱币,牟取厚利。加上寺院也大量收购铜器,以制造佛像,铜币好钱严重短缺啊!”

    世宗点头:“是啊,想起这件事,朕就头疼。”萧璟然道:“这数十年来,战祸频起,百姓苦难深重,民间信佛者大增,私建寺院,私度僧尼之事早已成泛滥之势。本应是佛门清净之地的寺院反而成了收留逃兵和作奸犯科之流的庇护之所。再者,私建寺院又占去了本应于民的大量土地。”

    世宗道:“是啊,所以,今天朕找你们来,就想听听你们的意思。”赵匡胤道:“陛下,臣这一年来调查发现,近九十个州,平均每州有三百多座寺庙,我境内竟有三万三千零五四座寺院啊,此数量实为太过庞大啊。”

    世宗皱着眉,璟然道:“如此众多的寺院,占去大量耕地,也导致大量劳力流失。再者僧侣无须向朝廷交纳赋税,朝廷一个铜钱也收不上来。且寺院大量收了铜器铸造大量铜佛像,铜乃币之源,就是因了没有铜料,无法铸币的缘故,导致恶钱流通。如今物价上涨,大大影响百姓民生啊。”史料记载后周“久不铸钱”,其实不是不想铸钱,恰恰就是因为没有铜料的缘故。

    世宗始终没说话,璟然深深一施礼:“陛下,恕在下不敬。春秋时,戎狄侵扰,王室衰微、诸侯相争,齐桓公提出“尊王攘夷”,“安内”以“尊王”,“尊王”后方可“攘外”。汉景帝时,帝师晁错力主削藩“攘夷必先安内”,说服汉景帝鼓励农耕、致力本业、守边备塞及削藩上。景帝的削藩除了内忧,增强国力,为武帝对匈作战,解除匈奴威胁,保障经济文化发展、解决边患创造条件。”

    世宗频频点头,赵匡胤一撩袍,给世宗行了大礼:“璟然说的对,恕臣直言,照此下去,兵库连武器都没了啊?若将士们手无寸铁,安能保国之稳固,民之安乐?”柴荣一听,思虑了半晌,萧璟然和赵匡胤看着他在殿中来回踱步。

    良久,世宗正声道:“来人,拟旨。”内侍忙进来,笔墨伺候。世宗下旨:“诸道府州县镇村坊,应有敕额寺院,一切仍旧,其无敕额者并仰停废。”只有朝廷认证的寺院才可存在,私办的全废了。想剃度出家,要经过严格的读经考试,才能去朝廷指定的“两京、大名府、京兆府、青州”戒坛剃度,而且必须得到家人同意。

    又规定“弃背父母、逃亡奴婢、奸人细作、恶逆徒党、山林亡命、未获贼徒、负罪潜窜人等”都不得剃度。如果寺院一不小心剃错了,将受到严厉惩罚,不符合出家条件的僧尼一律还俗。

    此政令一出,一时间朝廷上下一片哗然,多位老臣涕零建议柴荣取消政令,柴荣说:“平定乱世乃千秋的功业。佛家曾谓:如有益于世人,手眼尚且可以布施,区区铜像又何足道!”955年周世宗柴荣下令废除没有敕赐的寺院30336所,大批僧侣还俗,禁止私度僧尼。使得劳动力和土地大量增加。

    与此同时,下诏除“县官法物、军器次寺观钟磬钹铎之类所留外,自余民间铜器、佛像,五十日内悉令输宦,给其值。过期隐匿不输,五斤以上处死,不及者论刑有差。”悉毁铜佛以铸钱,令钱法堂及宝泉局统一督造铸钱,加速商品流通,促进经济发展,解决金融短缺,为商业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偏殿里,跟赵匡胤和萧璟然商量了这件事,世宗长出一口气,端起已经凉了的姜茶,刚要喝,璟然一把拦了下来:“凉了,不能喝。”世宗问:“这是为何?”璟然道:“本是暖胃发汗,解表温肺的,凉着喝,倒积在体内了。”世宗听完,笑起来:“从前怎么不知道你懂医呢?”赵匡胤谑笑:“璟然的家里藏了一位医娘。”说完两人都笑了。

    璟然这才意识到自己有点失言,讪讪一笑:“不…不是,看医书看的。”世宗道:“晌午杨峥回来说,你那姑娘还真是眼波才动处,若仙若灵,不施粉黛,倒让满庭芳华失了颜色呢!”

    赵匡胤笑道:“杨侍卫跟随皇上多年,见过的美人也不少,能有这样的评价,可见璟然丘庐的那位姑娘定是绝代佳人。”璟然一丝得意转瞬而过,翘了翘嘴角。

    赵匡胤道:“听闻年后,宫里也要充实起来了呢!”世宗一笑:“寒食节后吧,也就是那些个老家伙们闹的。还有先帝早年间定的几家成年了的女子,朕倒不怎么放在心上。”他看了一眼赵匡胤,淡淡道:“你若闲的时候帮着朕去打听打听?”赵匡胤忙一施礼笑道:“遵旨。”

    出了宫,萧璟然一路策马赶回小丘庐,书房点着灯,素素屋里的灯还亮着。听见马蹄声,素素从屋里出来,璟然一踏进书房,她已经打好了热水,送到璟然的屋里。

    璟然一走进温暖的书房,心里一片开朗,他对素素说:“雪后还真冷,有没有姜茶喝?”素素瞪他一眼:“早吃姜,补药汤。午吃姜,痨病戕。晚吃姜,见阎王。等着…”说完,一转身出去了。璟然笑笑,将手洗干净,坐在桌前乖乖等着。

    不一会儿,素素端着一碗面走了进来。璟然道:“好香!”素素一笑,将一碗羊肉汤面放在他面前。璟然笑着拿起筷子,素素道:“快吃吧,吃完了早点休息。”说完往外走,璟然忙道:“你…陪我坐坐行吗?”素素顿了一下,没言声,坐在他对面。

    璟然安静的吃面,素素问:“好吃吗?”璟然埋头吃面,眼睫微垂:“以后每次落了雪,夜里就吃这个好么?”素素道:“总吃这个不腻么?”璟然道:“你做的,不会腻。”说完,缓缓抬起眼,牢牢用眼神锁住素素。

    素素慢慢站起来,轻声说:“吃完了,就早些睡吧。”说罢,往外走,璟然站起来,紧着说:“一辈子,不会腻。”素素没搭话,继续往外走,萧璟然急了:“真话,是真话。”萧璟然从桌后绕过来,一把从后面抱住:“素素,一辈子,是真话。”

    素素感受到他的呼吸,心疼的抽在一起,她低头,泪滴在璟然的手上,她哽咽:“嗯,知道,知道呢!”璟然牢牢圈住她,头靠在她脸上:“我要娶你。”

    素素闭着眼睛仰头流泪,心里一个声音:“你知道后果,若不想全家陪葬,寒食节后,必须回来!”她转过身,璟然看见她满脸的泪,泪眼下,牵出一张凄艳的笑容。素素伸出双手,捧着璟然的脸:“先生!先生!”

    萧璟然握住她的手,放在唇边:“春暖花开了,我去你家提亲,过了寒食节,好不好?”素素只笑着流泪不说话。

正文 第十四章 梅心惊破春情意—相让(二)

    二月初一,春寒料峭,璟然约了程俊和云珠来围炉暖酒。黄昏时分,院门一响,就见程俊一个人先来了。他一边走一边喊素素,素素从厨房出来,就见程俊手上拎着一个纸包,她刚问:“是什么?”程俊一扬手,素素忙一接,程俊道:“腊肉!”素素很高兴:“太好了,我这里泡了冬笋,正好蒸来吃!”

    见只有他一个人,素素忙问:“云姐姐呢?”程俊道:“我听她家下人说,她去庙里了。”素素指了指书房:“先生在书房呢!”程俊摇摇头:“等会儿去,我看你都准备什么吃的了?”说着,就要跟着素素进厨房,素素把他强推出去:“哪有男子进厨房的,”程俊满不在乎:“你什么时候也拘这个礼了?”素素硬将他推出去。程俊摇摇头,只好走进书房。

    没过一会儿,云珠就带着丫环来了,听见院门一响,素素忙迎了过去。天色有点黑了,素素牵着云珠的手,云珠的手很凉,素素忙给她搓搓,问:“去庙里了?”云珠勉强的笑笑,没说话。素素道:“他们都在书房,我这里马上就弄好了。”

    正说话间,书房的门打开,程俊探出头冲着厨房大喊:“素素,好了没,要饿死了。”素素回他:“要饿死了,还有这么大力气喊呢!”云珠的丫环们帮着素素在偏厅布好了小火炉和菜后,先回去了。

    炉上的暖锅香气四溢,程俊拉着璟然走进偏厅,素素烫了一壶菊花酒,四人落座。绿蚁新醅酒,红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