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往事三部曲》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地球往事三部曲- 第15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发后。木星所有卫星的轨道都要发生大变化,到时候太空城要避开它们,那可是一个复杂的操作。”

曹彬找到了自己来时乘坐的太空艇,是最小的那种,外形和大小都像古代的小汽车,只能乘坐两个人。乘这么小的一架飞行器进人太空让程心本能地不安。虽然她知道这种担心是多余的。在艇内不用穿太空服,曹彬只是对A。I。说了声去北美一号,太空艇就启动推进器起飞了。

程心看到地面飞快地退去,太空艇沿城市旋转的切线飞出,很快,直径八千米的城市顶端进人视野,然后是亚洲一号太空城的整体。在这个圆柱体后面,是一片广阔的暗黄色,直到这片暗黄的边界在远方出现,程心才意识到这就是刚才看不到的木星。这是这颗巨大行星的背阳面,一切都处于晦暗寒冷的阴影中,太阳似乎根本不存在,只有木星氢氦的液态表面发出的磷光,透过深厚的大气层形成片片朦胧的光晕,像睡梦中眼皮下滚动的眼球。木星的巨大使程心很震惊,从这个位置只能看到它的一部分边缘,而那边缘只能看出很小的弧度。木星像一堵遮蔽一切的暗壁,使程心又有了站在世界尽头的巨墙前的感觉。

在随后的三天时间里,曹彬带着程心又游览了四座太空城。

他们首先去的是距亚洲一号最近的北美一号,那是一座纯球体形状的太空城。这种设计的最大优势在于,只需在球心有一个人造太阳即可使所有地区得到相同的光照。但球体构型的缺陷也很明显,主要是不同纬度地区的重力差异较大,赤道地区重力最大,随着纬度升高重力减小,两极地区处于失重状态。这样,在不同地区居住的人必须适应不同重力下的生活。

与亚洲一号不同,小型太空飞行器可以直接从北极的入口进人太空城。太空艇进入后,程心发现整个世界都在围绕着自己旋转。太空艇必须自转以与城市的旋转同步。然后才能降落。

程心和曹彬乘坐高速轨道列车前往低纬度地区,速度比亚洲一号中的公路车要快许多。程心发现这里的城市建筑更密集。也更高,显示出宏伟的大都市气派。特别是在高纬度的低重力地区,建筑的高度只受球体空间的限制,在靠近两极的地区都出现了高达十千米的大厦,是球体半径的一半,其顶端距人造太阳也只有几十千米,像从地面伸向太阳的几根细长的尖刺。

北美一号建成较早球半径二十多千米,是人口最多的太空城,有两千万人居住于其中,是木星城市群落中繁华的商业中心。

在这座太空城中。程心看到了一个亚洲一号所没有的壮丽景观:赤道环海。其实,大多数太空城中都有宽度不等的环海,亚洲一号在这方面倒是一个特例。在球形或椭球形城市构型中。在重力方向上赤道是最低处,城市的水体自然集中于此。形成一个环绕城市中部的水环,成为城市的一条波光粼粼的腰带。站在海边。可以看到环海自两侧升起,从太阳后面横跨“天空”。程心和曹彬乘快艇在环海航行一周,航程六十多千米。海水来自木卫二,清澈冷冽,粼粼的波光投映到两岸的摩天楼群上。环海向木星的一侧堤坝较高。是为了防止位置维持时产生的加速使海水溢出,尽管这样,城市在进行非常规推进时还是可能导致小规模水灾。

曹彬带程心去的第三座太空城是欧洲四号。这座城市的构型是最典型的椭球形,它的特点是没有公用的人造太阳,每个社区都有自己的微型聚变太阳,这些小太阳在两三百米的高度照亮部分地面。这样做的好处是失重轴线可以充分利用,在欧洲四号的长轴线上建设了所有太空城中最高或最长的建筑物,它长四十千米,连接椭球体的南北极。本身就形成了一根长轴。由于内部处于失重状态,主要用作太空港和商业娱乐区。

欧洲四号是人口最少的太空城,仅四百五十万人,是掩体世界中最富裕的地方。程心惊奇地看到一大片在小太阳照耀下的精致别墅,每幢别墅都带有游泳池,有的甚至还有宽阔的草坪。宁静的环海点缀着片片白帆,岸边有悠闲的垂钓者。她看到一艘游艇缓缓驶过,其豪华程度较之过去的地球也毫不逊色,艇上正在举行有小乐队伴奏的酒会……她很惊奇这样的生活居然能够搬到距地球八亿千米的木星阴影中来。

太平洋一号可以说是欧洲四号的反面。这是掩体工程最早建成的太空城,与北美一号一样是标准球体构型。它最大的特点是不属于木星背面的城市群落。而是绕木星运行。是一颗木星的卫星。

在掩体工程的早期岁月,太平洋一号被用作上百万工程人员的居住区,随着工程的进展,又被用作施工材料的大型存储库。后来发现这座早期的实验性太空城有许多设计上的缺陷,最终被废弃了。向掩体世界的大移民结束后,太平洋一号中又开始有人居住,后来也形成了一座城市,有市政府和警察机构,但只负责维持最基本的公共设施的运转,对于城市社会基本上放任自流。太平洋一号是唯一座不需要居留权就可自由入住的城市,城中主要是失业者和流浪者,以及众多因各种原因失去社会保险的穷人。还有潦倒的艺术家,后来甚至成了一些极端政治组织的据点。

太平洋一号没有城市推进器,内部也没有人造太阳,最重要的一点是它不自转。城市处于完全失重状态。

程心进入城里后,看到的是一个童话般的世界:仿佛一座破旧但繁华的老城市,突然失去了地心引力,一切都飘浮在空中。太平洋一号是一座永夜之城,每座建筑都用核电池维持照明和生活,于是有了漫天的灯火。城市中的建筑大多是简易棚屋,用废弃的建筑材料做成,由于没有上下之分,一般都做成六面全有窗(也是门)的立方体,或者做成球形。后者的好处是在不可避免的飘浮碰撞中强度较高。太平洋一号中完全没有地权的概念,所有建筑都在飘浮中位置不定,原则上市民有权使用城内任何一处空间。城市中还有大量的流浪者,他们连棚屋都没有,全部家当都放在一个大网兜里,以防四处飘散,他们就与网兜一起(在)飘浮中生活。城市里的交通极其简单,几乎没有车辆,也见不到失重拖曳索和个人推进器之类的东西,失重中的人们用脚踹建筑物飘行。由于城市中飘浮的建筑十分密集,到任何地方都不是问题,但这种移动方式需要很高的技巧。看着那些在飘浮的建筑间敏捷穿行的人,程心不由得想起了在树枝间悠荡而行的长臂猿。程心和曹彬飘行到一群围着篝火的流浪汉旁边,这样燃明火在别的太空城是绝对禁止的。他们用来烧火的东西好像是某种可燃的建筑材料,由于失重,燃烧无法产生上升的火苗,只是空中漂浮的一团火球。他们喝酒的方式也很特别,把酒从瓶中甩出来,在空中成许多飘浮的液球,那些衣衫破旧胡子老长的男人也飘浮着,把火光中那些晶莹剔透的小球一个个吞进嘴里。有一个喝醉的家伙吐了起来,那喷出的呕吐物产生了反推力、使那个醉汉在空中翻滚起来……

程心和曹彬又来到一处集市,这里所有的商品都飘浮在空中,在{:文:}其中几{:人:}盏飘浮{:书:}灯的光{:屋:}亮中形成庞杂的一片,顾客和小贩就在其中飘行。这混浮成一团的货物应该很难分清哪件属于谁,但如果有顾客察看某件东西,立刻有货主过来搭讪。这里的商品有服饰、电器、食品酒类、各种容量的核电池、各种轻武器等等,还有许多稀奇古怪的古董。有几片大小不一的金属残片标出高价,摊主说是太阳系外围空间收集的末日战役中战舰的残片,不知是真是假。程心惊奇地发现还有一个卖古书的摊位,翻看几本,对她来说那些书并不古老,所有的书也是在空中飘浮成一大团,许多书的书页展开,在灯光中像扑动着白翅的鸟群……程心看到一个木盒飘过眼前,上面标明是雪茄,她刚拿住那个木盒,立刻有一个黑人男孩飘过来,信誓旦旦地向程心保证这是正宗的古代哈瓦那雪茄,已经保存了近两百年,因为有些干了可以便宜些,并打开盒子让程心看,于是她买下了。

曹彬特别带着程心来到城市的边缘,就是太空城的球壁。球壁上没有任何建筑物,也没有土壤等内衬,处于城市刚建成时的毛坯状态,在小范围内看不出弧度,像一片广阔平坦的广场。建筑密密麻麻地悬浮在上空,把斑斓的光影投射到“广场”上。程心看到,内壁上布满了涂鸦的画作,一直延伸到目力所及的远方。这些画色彩浓烈,狂野奔放,想象汪洋恣意,在变幻的光影中像活了一样,仿佛是从上方飘浮的城市沉淀下来的梦幻。

曹彬没有带程心继续深人城市,因为据他说市中心地带的社会秩序很乱。城里常常发生黑帮火并,前几年的一次冲突竟击穿球壁,造成了严重的大气泄漏事故,后来,仿佛形成了某种不成文的约定,这些冲突只在城市中心区域发生。

曹彬还告诉程心,联邦政府投人了大量的财力在太平洋一号上建立社会福利。尽管在这里居住的六百多万人大部分没有工作,但也能保证基本的生活。

“如果黑暗森林打击到来,这里怎么办?”程心问。

“只有毁灭,城市没有推进器,就是有也不可能推进到阴影区与木星成并行运行状态。看这些,”曹彬指指空中飘浮的大群建筑,“如果城市加速。这一切会撞到球壁上,导致球壁破裂,那时城市就会像一个漏了底的袋子。如果打击警报出现,只有把这里的人紧急疏散到别的太空城中去。”

在离开时,程心透过太空艇的舷窗感慨地看着悬浮的永夜之城。这是贫穷和流浪的城市,却也拥有色彩万千的生活,像一幅失重状态下的《清明上河图》。

她知道,与上一个时代相比,掩体世界远不是理想社会,向太阳系边缘的大移民使得早已消失的一些社会形态又出现了,但这不是倒退而是螺旋形上升,是开拓新疆域必然出现的东西。

从太平洋一号出来后,曹彬还带程心看了几座特异构型的太空城,其中距太平洋一号较近的是一座轮辐状城市,就是程心六十多年前曾经到过的地球太空电梯终端站的放大版。程心对太空城未全部建造成轮辐状一直不太理解,因为从工程学角度来看,轮辐状是太空城最理想的构型,建造它的技术难度要远低于整体外壳构型的太空城,建成后具有更高的强度和抗灾能力,而且便于扩建。

“世界感。”曹彬的回答很简单……“什么?”就是身处一个世界的感觉。太空城必须拥有广阔的内部空间。有开阔的视野,人在里面才能感觉到自己是生活在一个世界中。如果换成轮辐构型,那人们将生活在一圈或者几圈大竹子里,虽然内人面积与整体外壳构型的太空城差不多,但里面的人总感觉是在飞船上。”

还有一些构型更为奇特的太空城,它们大多是工业或农业城市,没有常住人口。比如一座叫资源一号空城,长度达到一百二十千米,直径却只有三十千米,是一根细长的杆子,它并不是绕自己的长轴旋转,而是以中点为轴心翻着筋斗。这座太空城内部是分层的,不同层域的重力差异极大。只有少数几层适合居住,其余部分都是适合不同重力的工业区。据曹彬说,在土星和天王星城市群落,两个或几个杆状太空城可以自中部绞结在一起。形成十字形或星形的组合体。

掩体工程最早建成的太空城群落是木星和土星群落,在较晚建设的天王星和海王星群落中,出现了一些新的太空城建设理念,其中最重要的是城市接口。在这两个处于太阳系遥远边缘的群落中,每座太空城都带有一个或多个标准接口,可以相互对接组合,组合后的城市居民的流动空间成倍扩大,有着更好的世界感,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连通后的大气和生态系统成为一个整体,运行状态更为稳定。目前的城市对接方式一般为同轴对接,这样对接后可以同轴旋转,保持对接前的重力环境不变。也有平行对接或垂直对接的设想,这样可以使组合后的城市空间在各个方向更为均衡,而不仅仅是同轴组合的纵向扩展,但由于组合体共同旋转将使原有的重力环境发生重大改变,所以没有进行过实际尝试。

目前,最大的城市组合体在海王星,八座太空城中的四个同轴组合为一体,形成一个长达两百千米的组合城。在需要的时候,比如黑暗森林打击警报出现时,组合体可以在短时间内分解,以增强各自的机动能力。人们都抱有一个希望——有一天能够使每个城市群落中的所有太空城合为一体,形成四个整体世界。目前,在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的背阳面,共有六十四座大型太空城,还有近百座中等和小型太空城以及大量空间站,在由它们构成的掩体世界中,生活着九亿人。

这几乎是现存人类的全部,在黑暗森林打击到来前,地球文明已经进入掩体。

每座太空城的政治地位相当于一个国家,四个城市群落共同组成太阳系联邦,原联合国演变成联邦政府。历史上地球各大文明都曾出现过城邦时代,现在,城邦世界在太阳系的外围再现了。

地球已经成为一个人烟稀少的世界,只有不到五百万人生活在那里,那是些不愿离开母星家园、对随时可能到来的死神无所畏惧的人。掩体世界中也有许多胆大的人不断地前往地球旅游或度假,每次行程都是赌命的冒险之旅。随着时间的推移,黑暗森林打击日益临近,人们也融入了掩体世界的生活,对母星的怀念在为生计的忙碌中渐渐淡漠。去地球的人一天比一天少了,公众也不再关注来自母亲行星的信息,只知道大自然在重新占领那里的一切,各个大陆都逐渐被森林和草原所覆盖。人们也听说留下的人都过得像国王一样,每个人都住在宽阔的庄园里,都有自己的森林和湖泊,但出家门必须带枪,以防野兽的袭击。整个地球世界目前只是太阳系联邦中的一个普通城邦。

程心和曹彬乘坐的太空艇现在已经航行在木星城市群落的最外侧在巨大阴暗的木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