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克拉克的拉玛飞船和郝伯特的沙丘行星。《黑太阳》诞生不久,我们当然无法断言它的世界能成为经典,但可以肯定这个世界是创造得极为出色的。
你为什么登山?因为山在那儿;你为什么读科幻?因为科幻中的世界不在那儿!是的,科幻大师们创造的想象世界之所以吸引我们,是因为它们的疏离感,或者说是因为它们与现实的距离。在日复一日灰色的生活中,我们深感现实的乏味与狭小,渴望把自己的生命个体以几何级数复制无数份,像雾气般充满整个宇宙,亲自感受无数个其它世界的神秘与精彩,在另一些时间和另一些空间中经历体验无数种不同的人生,只有想象和幻想能够使我们间接地实现这个愿望,这就是科幻小说吸引力的主要来源。
在以住的科幻理论中,对于科幻小说中的想象世界,主要是强调两点:一是其逻辑自洽性,要使想象世界自成一个在逻辑上能够完好运行的封闭系统。这几乎是科学家干的活儿,比较明显的例子是非欧几何,虽然这种几何后来大量应用在地理制图学和理论物理学中,但创造它们的数学家们当初只是为了得到一个在逻辑上自我****的几何学世界;二是想象世界的超凡和奇特,要使这些世界与现实拉开距离,以其与现实的巨大落差使读者受到震撖。科幻史上的许多经典之作做到了这两点,但引进之后在国内并没有产生很大的反响,其原因,可能是这些作品有意或无意地忽略了第三点:对想象世界与现实的距离的把握。
首先要对这里提到的“距离”进行说明,这不是物理的距离,而是指想象和幻想的力度和自由度。《星球大战》系列显然是发生在很遥远的地方的故事,用卢卡斯在电影小说开头的话说是在“另一个空间、另一个时间”,但他描述的不过是加上了激光剑和宇宙飞船的地球中世纪,所以说,这是与现实距离很近的科幻。哈尔。克莱门特在国内读者不太熟悉的《临界因素》中描写了这样一种假想的生物,它们呈液态,没有形状,在地层中渗透流动,在流经一个地层空洞通过洞顶的滴水发现了引力。。。。。。小说中这种生物就生存在地球的地层中,但这个想象世界与现实的距离是很远的。
科幻小说中的想象世界肯定不能与现实太近,否则就会失去其魅力甚至存在的意义;但想象世界与现实的距离也不能太远,否则读者无法把握。创造想象世界如同发射一颗卫星,速度太小则坠回地面,速度太大则逃逸到虚空中,科幻的想象世界只有找准其在现实和想象之间的平衡点才真正具有生命力。而《黑太阳》在这一点上做的尤为出色。
把组成《黑太阳》的世界的各个因素分开来看,它们与现实的落差并不太大。首先那个黑太阳,如太空中一块正在熄灭的火炭,比起另一种死亡的恒星——黑洞来要直观得多;冰星表面的景观我们可以在地球两极找到对应,两栖人蜕变的过程对地球人来说既不陌生也不新奇。。。。。。所有这些意象,读者都能依托现实在大脑中真实地构建出来,这就给了读者一个现实的拐杖,使他们能够无障碍地在那个想象世界中梦游。但由这些因素构成的那个世界,却与现实有着巨大的落差,是那么超凡,那么令人战栗,使我们真切感受到了那广漠而深邃的寒意。《黑太阳》的这个特点,对于科幻阅读经历相对较少的中国读者尤其可贵。
中国的科幻之火是由西方的作品点燃的,至今,我们的科幻迷记忆中最优秀的科幻小说仍来自西方。但近年来事情发生了变化,西方(主要是美国)的现代科幻在中国干起了相反的事。以前,中国读者阅读的西方科幻大多是上世纪六十年代以前的作品,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国内科幻出版界翻译出版了相当数量的外国近期的科幻小说,大部分是美国科幻近年来的顶峰之作。国内的科幻迷们欣喜若狂地先读为快,结果是热脸贴到凉屁股上,从这些装潢精美的小说中,他们再也感受不到昔日从凡尔纳、威尔斯、阿西莫夫和克拉克的作品中感到的那种震撖和愉悦,他们看到的只是晦涩的隐喻和支离破碎的梦境,科幻的想象世界变得阴暗而朦胧。在《站立桑给巴尔》、《星潮汹涌》、《高城里的男人》这类作品面前,国内的读者大都有一种阅读的障碍和挫折感,这也可能使后来者远离科幻。
但《黑太阳》是个例外,它1998在美国首次出版,可以说是很新的作品了,却带给我们一种久违了的科幻黄金时代的愉悦,它的叙述流畅自然,意像清晰鲜明,使读者能够毫无障碍地走进那个想象世界。
《黑太阳》使我们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我们现在到底需要什么样的科幻作品?对于目前美国科幻小说的状态,国内的科幻界是持赞赏态度的,认为这是科幻做为一种文学成熟的标志,这些美国的顶峰之作在中国没有市场,只是由于我们的读者水平太低。孰不知,美国的年轻读者也看不懂那些作品,因此他们的年轻人已很少读科幻小说了。令人不可理解的是,对于美国的科幻读者年龄偏大这一事实,我们的科幻界仍持赞赏态度,并向住着中国的科幻读者群有一天也能变成这种状态。难道没人想想,当美国这些四十岁以上的老科幻迷都死光后(这好像用不了多长时间了),他们的科幻小说还有谁去读?事实上,国内科幻读者的低龄化正是中国科幻的希望所在,却被我们当做一件愦憾的事,这不能不说是很愦憾的。对于这样的读者群,我们需要的是像《黑太阳》这样既有内涵又有可读性的小说。
去年,在雨果奖的领奖台上威廉森接过了那个火箭状的奖杯,他因一部《最后的地球》荣获这项科幻小说的诺贝尔奖,这是一部与《黑太阳》具有同样清晰明快风格的作品。当然这只是我的想象,威廉森未必能去领奖,因为他这时已九十岁了。这使我想起有人对科幻迷说过的这样一句话:
常常接触科幻小说的人往往看起来比实际年龄年轻,如果这事发生在你身上,请不要惊奇。
外篇 无奈的和美丽的错误……科
挑作品中的科学和技术硬伤是目前国内科幻评论的一个重要内容,在网上的评论中它
占了很大的比例。在外国的科幻网站,如《ASIMOV》、《GALAXY》《AMAZING STORY》等
杂志的网站上,也附有以评论为主的BBS,但上面的评论中很少有挑硬伤的,所以,对作
品硬伤的重视是中国科幻评论的一个特色。这是件大好事,它首先说明,不管目前对科
幻的定义有多少种争论,在数量并不少的高层次的读者心中,科学仍是科幻的灵魂。对
科幻进行的技术评论水平最高的当属水木清华的科幻版(龙的天空对科幻作品的文学评
论水平最高,但数量太少),其严格和精确当属世界之最。
这就使我们不得不对科幻的硬伤进行一些系统的思考,以下以笔者自己的一些小
说为例对这个题目进行一些探讨,只限于科技类的硬伤。
科幻的科技类硬伤可粗略地分为四类:
一、疏忽硬伤:这类硬伤都是由于作者粗心马虎所造成的,如《乡村教师》中的
行星文明测试数量、《流浪地球》中地球绕太阳公转却不产生日夜、《邮差》中欧洲第
二天知道亚洲战况等。这类硬伤没有什么讨论的价值,它是不应该出现的,反映了作者
写作的不认真态度。不过说些题外话:现在写科幻的都是业余爱好者,忙完一天乱七八
糟的事,晚上坐到电脑前静下心来时也到10点了,而硬伤与鬼魂有相似之处,都是在午
夜时分出现。。。。。。当然这不是理由,随便说说。
二、知识硬伤:这是科幻作品中出现的最多的一类硬伤,是作者的知识水平所致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鲸歌》中鲸长着牙,这已到了让人无法容忍的地步,但笔者写的
时候确实不知道,所以也没有办法。
创作科幻文学所需要的知识结构十分怪异,是一种顶天立地型的结构。顶天是说
作者需要对最前沿最深刻最抽象的知识内核有透彻的理解,立地是需要作者对最低层
最繁琐的技术细节要有生动的感受,而对于目前理工科专业学得最多的中间层次的知识
反而要求不多。
以计算机为例,要写出好的作品,就要求科幻作者理解人工智能的哲学含义,从哲学
层面上理解机器意识的深刻内涵,以及这种内涵对人类文明将产生的深远影响。他必须
去涉猎像图灵机中文房间哥德尔定律之类的普通计算机专业涉及不多的东西;另一方面
,他还需要知道当主机房断电时,UPS发出的声儿听起来像什么;咖啡泼到键盘上时屏幕
上有什么反应。。。。。。而学得最多的实际工作中最有意义的C和JAVA编程倒是不太重
要。
顶天的知识当然不容易获得,比如现代物理学,其最前沿的大多数理论离开了其数
学表述是很难真正理解的,而那些数学表述一般人很难看懂。由此在作品中产生偏差,
比如在描写宇宙创生的一些小说中,大爆炸就像是在无际的漆黑空间中放了一颗大焰火
。
但给人误解最多的是立地的知识,都认为只要作者勤奋就能获得这方面的知识,事
情可没那么简单。科幻与主流文学的一大区别在于,它所描写的现实大都是非凡的,
很难亲历。可以肯定现在的科幻作者们百分之九十九没见过火箭发射,笔者比较幸运,
距可兰发射基地较近(对外称太原发射基地,其实距太原还远,曾发射过风云气象卫星
),目睹过两次火箭发射,其中一次是阴天。后来在一篇美国科幻中看到了火箭穿过云
层的描写,立刻知道那个家伙在想当然地瞎编,那种情景不亲眼看到是很难正确地想象
出来的。由此也可以理解各专业的读者对科幻小说的轻蔑之情。外行作者在描写某个专
业时,只能做到看上去专业,而不可能做到真正专业,在专业的读者面前,肯定是破绽
百出。有人可能会说,这种专业的读者只是少数,其实不然,现在的科幻读者有相当部
分是理工科学生,他们肯定都是某个专业的,像科幻常涉及的计算机专业和各种物理专
业,读者人数并不少。
科幻小说更多的关键性细节,在现实中根本就不存在,要想把这种真正的科幻细节
写得严密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所以,获得科幻的知识结构只看书是不行的,变成一个知识篓子并不能避免硬伤。这
需要某种对科学和技术的深刻感觉,具有这种感觉的人写出的小说,信手拈来即滴水不
漏。在国外这样的作者很多,但在国内科幻领域还没有见到,这样的人肯定有,但人家
不会来写科幻,只有等我们这些科学和技术修养上先天不足的票友把科幻做大后吸引
他们来了。
以上的两类硬伤与科幻本身无关,所以从科幻理论的角度没什么讨论价值。而下面提
到的两类硬伤则涉及到科幻的本质。
三、背景硬伤:对这类硬伤作者在写小说时是心知肚明的,但只能硬头头皮写下去,
因为这种硬伤是故事赖以存在的条件,否则小说就没法写了。这样的硬伤在中外科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