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灵帝传说》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逍遥灵帝传说- 第23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当时越王新立,布署未定,按照实力和当时的形势分析,吴胜越败是显而易见的事情,谁料战争的结果竟是吴军一败涂地。

战争中,勾践挑选一批勇士,脱去上衣,手执利刃,列成三行,缓步向吴军阵前推进,助以响彻云霄的喊声:“冒犯上国兴师讨伐,愿以一死为越王赎罪!”

吴军还没有反应过来,他们已来到吴军阵前,一个接一个地刎颈而死。

吴军人人目瞪口呆,对于眼前血肉模糊的悲壮场面,惊赫、震憾,不知所措。

刹时,越军阵地金鼓齐鸣,越兵排山倒海般冲杀过来。吴军招架不住,一路败退下去。而吴王阖闾的右脚,也被越军大将灵姑浮的长矛刺中,回国后不久就因伤重而死。

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携李之战”,会战的地点就在今天的浙江嘉兴一带。

吴王阖闾临死前,嘱托儿子夫差,一定要踏平越国,为他报仇。

夫差继位后积极地在太湖训练水军,并在姑苏灵岩山下建立“射棚”,以娴熟战技;又在自己的寝宫门前,设立专人,随时厉声向自己提醒:“夫差!你忘记越人杀死你父王的仇恨么?”

每次夫差都敬谨庄肃的回答:“不敢忘记!”

上一代的战争仇恨,很快地又以诉诸战争的方式来解决。

越王勾践为着先发制人,不等吴军准备就绪,便首先点燃战火。

这次是吴军反过来变成“哀兵”的姿态,抱定必死的决心,大败来犯的越兵。越国主力损失殆尽,最后收拾残余五千人退保会稽,也被吴军团团围住。

勾践喟然长叹:“吾将终于此乎?”

大夫文种马上加以劝解:“过去,商汤囚于夏台,文王系于羑里,晋公子重耳奔狄,齐公子小白奔莒,最终都成就了霸业。由这些事情看来,现在的困境又何尝不是福呢?”

于是,勾践采纳了文种的建议,挑选美女八名,并且携带金银珠宝,通过吴国太宰伯否,达成和议。当时吴国有主战和主和两派,相国伍子胥力倡乘胜追击,一举捣灭越国。大宰伯否则认为与其玉石俱焚,不如以条约来取得越国的利益。

争论的结果,终于采取了伯否的建议,签订了条件苛刻的条约,从而也使得越国获得了一线生机。按照和约的规定,勾践在处理完一切善后事宜之后,便得入臣吴国。

日期一天天迫近,勾践忧形于色。

大夫范蠡劝道:“臣闻没有经过孤独生活的人,志向不远大;没有经过大悲大痛的人,考虑问题总不周全。古代圣贤,都曾遇困厄之境,怎么会独独只有您呢?”

勾践叹道:“主要是为了去越入吴的人事安排,一下子还难作妥当的决定!”

这时,大夫文种上前道:“四境之内,百姓之事,范蠡不如我;与君周旋,临机应变,我不如范蠡。”范蠡立即附和:“文种自处已审,主公以国事委托给他,可使耕战足备;至于辅危主,忍垢辱,臣不敢辞。”

一切准备妥当,勾践便与夫人及范蠡启程入吴。群臣在固陵江畔摆酒饯别,君臣相对凄然泪下,黯然挥手而别,很有些“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气氛。

既入吴国,勾践等人肉袒俯伏,谒见夫差。夫差盛气凌人的道:“寡人假如念先王的仇,你今天断无生理!”勾践赶紧叩首回答:“惟大王怜之!”

勾践夫妇穿着仆人的衣服,守过阖闾的墓,还当过马夫与门卫。

夫差每次乘车外出,勾践总是牵着马,步行在车前。范蠡也始终朝夕相随,寸步不离。

一天,夫差召勾践入见。勾践跪伏在前,范蠡则肃立在后。

夫差对范蠡道:“今勾践无道,你能弃越归吴,必当重用。”

范蠡答道:“臣闻亡国之臣,不敢语政。臣在越不能辅佐越王为善,致得罪大王,幸不加诛,已经感到很满足了,怎么还敢奢望富贵呢?”

第二天,吴王夫差在高台上眺望,看到勾践和夫人端坐在马厩旁,范蠡垂手立在身后,虽然蓬首垢面操持贱役,却不失君臣夫妇之礼,心中十分感动,也大起怜惜之念。

虽然夫差大起怜惜之念,然而仍不曾有恢复勾践自由的迹象。当然,机会是人找的,识时务者为俊杰。不久,夫差病倒了,而且病得很重,感染寒疾,三个月未愈。

这时勾践前来求见,毛遂自荐道:“臣在东海,曾习医理,观人粪便,可知病情。”

说完取过夫差的粪便就尝,喜道:“大王的病已大为减轻,七天后就会好转!”

到期之后,夫差果然痊愈。

吴王夫差大为不忍,于是摆下酒宴招待勾践,不断称赞勾践是仁者。

伍子胥在旁看了大不以为然,警告夫差:“勾践下尝大王之粪,他日一定上食大王之心。大王如果不觉察警惕,一定会被他打败的。”

夫差哪里听得进去,认为勾践已没有敌意,不久就将勾践亲自送出城,赦他回国。

勾践回国以后,以文种治理国政,以范蠡整顿军旅。

他为着牢记战败的耻辱,将国都迁到会稽,筑城立廓,作为复兴堡垒。

一面奖励农桑,厚植经济基础;一面整军经武,加强雪耻复仇的力量。

勾践没有一时一刻,忘却在吴国所受的耻辱,为着报仇雪恨,竟然苦身劳役,夜以继日。如果想睡了就用一种小草扎自己的眼睛,如果觉得脚冷就把水泼在上面。

冬常抱冰,夏还握火,平日食不加肉,衣不重彩。除了自己亲自耕作之外,夫人也自织。

勾践常常在半夜偷偷哭泣,哭完后就仰天长啸,著名的“卧薪尝胆”的故事就出在他的身上。

此外,勾践还礼遇贤人,奖励生育。

如火如荼的复国行动,在全国各地蓬蓬勃勃地进行。

越国的雪耻计划,在七年后已经卓有成效,但是表面上仍然低声下气地讨好吴国。

除了春秋两季照例进贡以外,大批的建材源源不断地从越地运往姑苏,协助吴国建造华丽的宫殿,并呈献美女珠宝,要使吴王夫差在声色犬马中自溺其志。

西施便是在一批又一批美人中,毅然肩负起雪耻复国的重任,在另一个战场上表现得最为出色的佼佼者。

第四卷:纵横天界(完结篇)第五百七十八章 越国女间谍西施

范蠡鉴于历次送往吴国的美女效果不佳,于是微服巡行各地,决心要寻觅一两个绝色的美女,再通过有计划的训练和“包装”,以期一鸣惊人,用温柔的绳索,达到绊系吴王并趁机离间吴国君臣的目的,为越国的灭吴,创造一个有利的形势。

这天,范蠢来到宁萝山下,听说若耶溪畔有两位浣纱美女,一个叫西施,一个叫郑旦,犹如姐妹。据说,有人想偷偷地看她们一眼,还得花上一文钱,才能越过村中老太太的“封锁线”。

终于范蠡也在若耶溪畔,看到了西施和郑旦,果然令人目眩神迷。虽然生在穷乡僻壤,却是目如秋水,顾盼生姿。

范蠡不但在越国从未见过如此艳丽的女子,就算在吴国宫中所看到的莺莺燕燕,也没有一个可以与她们两人媲美。

范蠡心道:(如果再加以琢磨,必然成为稀世的珍宝,一定可以赢得吴王夫差的欢心,说不定越国的前途就寄托在她们两人身上!)

于是,范蠡表明了身份,说明了来意。西施与郑旦,跪拜在地,想不到自己一个乡野弱女子,对国家前途竟是如此重要,便慨然应允,愿意为国家奉献出她们的一切。

从此,一项有计划的训练,在范蠡的策划与主持下迅速展开。虽然地点就在会稽附近,却十分秘密,除了西施与郑旦之外,还有从全国各地挑选出来的美女十多人。

训练的内容,首重忠君爱国的思想教育,次及一般知识的传授,尤其着重在歌舞、仪态、礼节和蛊惑人心技巧上的磨炼。就连探听情报的知识和技术,也成为必修的课程,务必在短期的密集训练中,快速变化她们的气质,培养出思想忠贞、气质高贵的一批特种工作人员。

从现代意义讲,西施可算是一名赫赫有名的女间谍。

西施与郑旦在众多名师的调教下,很快便展露过人的才情,三年下来已是能歌善舞,雍容华贵,一举手一投足都能表现出妩媚动人的风韵。

经过越王勾践的测试,认为成效圆满,于是范蠡择期动身,带着西施、郑旦等一干美丽的“贡品”前往吴国。

在说长不长,说短不短的岁月中,范蠡和西施已双双坠入爱河,难舍难分,而且西施已怀孕数月。如何把一个大腹便便的美人儿,献给吴王呢?

一路上却走走停停,到嘉兴地方,范蠡以西施水土不服为由,盘桓达半年之久。

在这里,西施为范蠡生下了一个胖乎乎的儿子。

可怜这个初抵人世的小生命,在父母别无选择的情况下,又很快地在人间消失。

范蠡与西施由于国难而聚首,又要为着国难而分开。

贵为一国大夫,竟不能保住自己心爱的人,更无情地舍弃了他们的爱情结晶……心碎了,泪也流干了,还是得面对现实中的一切。何日能重续旧好?只有无尽的期待。

人是奇怪的动物,常常受客观环境的约束,做出一些违背自己意愿的事来。

像是硬把自己心爱的人儿,往别人怀里送,而且是敌人的怀里送,还得装出心甘情愿的样子,那份儿蹩扭、窝囊、凄苦与无奈的心情,几乎使得范蠡快要崩溃了。

必须压住自己怒涛汹涌的情绪,无论如何不能露出丝毫的不悦之情。

当范蠡带着西施等一干美女,在姑苏台上朝见夫差之时,太宰伯否笑嘻嘻地乐观其成。

相国伍子胥却以妹喜、褒姒、妲己的故事,加以劝阻。夫差笑道:“我又不是桀,纣和周幽王,相国不必多虑。”就把越国进献的美女照单全收下来。

西施原本就如出水芙蓉般美丽,经过一段时间的爱情滋润,更如牡丹盛开般鲜妍媚人。

郑旦仍然保持着杏花初放时的清秀模样,给人一种优雅绝伦的感受。

夫差正在趾高气扬的时候,便特别喜欢如山花烂漫般的西施。

范蠡这次前来,与过去的狼狈情景有天壤之别。他以国宾的身份,受到隆重的款待;离开吴国前夕,夫差还特意设宴钱行。

西施与郑旦,眨眼就以女主人的身份,在范蠡席前酬酢。西施那脉脉含情的眼睛,使得范蠡几乎无法自持;但国仇家恨,总使他收拾起儿女私情。

吴王对西施的美艳,眷恋不已。西施曾生育过的往事,在巧妙的掩饰下,夫差居然毫无觉察。

不久,夫差大兴土木,在灵岩山上建了一座富丽堂皇的馆娃宫,并挖空心思构筑响履廊,在上面走动,发出铮琮的响声。又修一个人工湖,沿湖遍植奇花异卉,湖上布置锦帆以供游乐。

西施的一颦一笑,一捧心一皱眉,都紧紧地扣住吴王的心弦;而郑旦的若即若离,矜持秀雅,也让吴王神魂颠倒,穷追不舍。

这两人一搭一档,轻易地便掌握了吴王夫差的整个“人”和“心”,并把他有计划地推向历代亡国之君的老路。

越王勾践迫不及待要报仇雪恨,大夫逢同却建议不可轻举妄动,应先“结齐、亲楚、附晋”,并鼓励吴国对外用兵,等到吴国精疲力尽,就可克吴致胜。

当西施把吴国准备攻打齐国的消息传到越国时,勾践就火上添油般派三千兵助战,并派文种秘密朝吴,把越国镇国之室——屈庐之矛、步光之剑以及二十套祖传的铠甲,一齐献给吴王。

然而吴国讨伐齐国,竟大获全胜,吴国相国伍子胥更念念不忘灭掉越国这个心腹大患。越国君臣一致认为,一定要在短期内消灭这个对吴国忠心耿耿的老家伙,扫除反攻雪耻的绊脚石。

这个艰巨的任务,也由西施来完成。她运用各种机会,柔其声气,媚其姿态,一遍又一遍地在吴王耳边数说伍子胥的不是。

谎话说了一千遍,便能使人信以为真,吴王的信心终于动摇,开始怀疑伍子胥的忠贞。

在一次关于越国问题的讨论中,争执又起,吴王夫差竟命令伍子胥自杀。悲愤的伍子胥,用双手先挖下自己的双眼,命手下挂在城门,说他死后也要看到越兵入城。

于是,盛怒的夫差残忍地下令将伍子胥切成碎块,用皮囊装上,抛入海中。至今汹涌澎湃的钱塘潮,据说就是伍子胥那不散的千古忠魂所化。

那千万层的波浪,排山倒海,诉说着他的悲愤,他的千古冤情。

周敬王三十八年秋间,吴王夫差耀武扬威的大会诸侯于黄池,精锐尽出,都城空虚。

勾践乘机攻入吴国都城,将吴国太子在姑苏台活活烧死,使得夫差前后不能兼顾。四年之后,吴国大旱,士民饥疲。勾践再度进攻吴国,吴军固守孤城,连还手的机会都没有了。

周元王二年,越军以水师第三次进攻吴国,围困吴都达两年之久。恰逢江南春雨,大雨如注,吴都城墙坍塌,越军乘隙长驱直入。

夫差突围到姑苏山,乞降不成,用三层罗帕裹面,拔剑自刎,以示羞见先王和伍子胥于地下。

吴越长久的争端,终以吴王夫差的死而结束。

勾践在经过二十二年的辛酸岁月,才彻底地雪清当年会稽战败的耻辱。

吴国既平,勾践挥军北上,在徐州大会诸侯。周元王派人赐胙,封勾践为霸主。越人横行长江流域,不再记得弱女子郑旦与西施的功劳。

相传,在吴国灭亡的当天,范蠡做了两件事。

一件是劝他的好朋友,一同共患难的文种,趁早离开勾践。

他说勾践这个人,只能共患难,不能共安乐,如果不走的话,必然是“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可惜文种没有听他的劝告,果然被勾践所杀。

第二件事就是,在姑苏台下花荫深处,找到了委顿不堪的旧日情人西施,仓皇逃到太湖,双双驾一叶扁舟,消失在烟波浩淼之中。

范蠡为着心爱的人儿,不惜抛却荣华富贵,隐姓埋名,邀游五湖,过着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的逍遥生活。

多年以后,在山东出现一位巨富,叫陶朱公,万贯家财,他的妻子也美艳如花。

这位陶朱公就是范蠡,他的妻子就是西施,夫妇感情真挚。

第四卷:纵横天界(完结篇)第五百七十九章 瀛洲台中的王猛

当然,出现在这里的西施,只是主脑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