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灵帝传说》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逍遥灵帝传说- 第23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位陶朱公就是范蠡,他的妻子就是西施,夫妇感情真挚。

第四卷:纵横天界(完结篇)第五百七十九章 瀛洲台中的王猛

当然,出现在这里的西施,只是主脑创造出来的高智能NPC,跟历代名女的隐藏任务有关。

她有一件极厉害的法宝,叫做红珠,有碗口大小,可以将人打昏。

高峰踏着风火轮,凝望着西施,微笑道:“你好,我是敖鸾介绍来做任务的。”

西施淡然一笑:“既然如此,你要先打败我。”

便取出一把宝剑,凌空而行,向高峰走过来。

高峰取出碧血剑和盘古斧,迎上前去,与她周旋起来。

十多个回合之后,西施的生命值没有丝毫损失,法力值也剩下60%以上。

不过,此时高峰已把西施的攻击方式摸个清清楚楚。

——昊天镜……召唤!无所遁形!原形毕露!

——昆仑镜……召唤!蓝光普照!时间停滞!

高峰首先祭出昊天镜和昆仑镜,照住西施,使得她既无法隐形,也难以动弹。

——红珠……召唤!

西施飞快地变换着手势,猛然祭出红珠,砸向高峰。

——青莲宝色旗……召唤!白气悬空!金光万道!定!

——玉虚杏黄旗……召唤!三角宝罩!绝对防御!破!

高峰急忙展开青莲宝色旗和玉虚杏黄旗,祭在半空,挡住西施的攻击。

不久,西施支持不住,跳过一边,笑道:“好吧,我认输了。”

高峰呵呵笑道:“既然如此,我们赶紧去找任务物品。”

便搂着西施的纤腰,化为一道青光,全速飞向瀛洲台。

只是一眨眼的工夫,高峰和西施已经来到瀛洲台,挑战历代名将。

这次刷新出来的名将,是十六国时期的前秦丞相王猛。

王猛,字景略,东晋北海郡剧县{今山东潍坊寿光东南}人,后移家魏郡。他是前秦丞相、大将军,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曾辅佐苻坚扫平群雄,统一北方,被称作“功盖诸葛第一人”。

相传,王猛家贫如洗,为着糊口,年纪轻轻的便以贩卖畚箕为业。

有一回,王猛远到洛阳卖货,碰到一个要出高价买畚箕的人。那人说是身上没带钱,请王猛跟他到家里拿钱。王猛跟着那人走,结果走进深山,被带到一位须发皓然、侍者环立的老翁面前。

王猛向老翁揖拜,老翁连忙说:“王公,您怎么好拜我呀!”

于是,老翁给了王猛十倍于常价的买畚箕钱,并派人送行。

王猛出山回头细看,才认出原来是中岳嵩山。

这段故事说明,少年王猛虽然身在泥途,却已被独具慧眼的有识之士发现了。那位老翁大概是个留心访察济世奇才而又有先见之明的隐士,就像张良当年遇到的黄石公一类人物。

王猛没有被烽火硝烟吞噬,没有被生活重担压垮。

在兵荒马乱中,他观察风云变幻;在凄风苦雨中,他手不释卷,刻苦学习,广泛汲取各种知识,特别是军事科学知识。

慢慢地王猛长成一个英俊魁伟、雄姿勃勃的青年,为人谨严庄重,深沉刚毅,胸怀大志,气度非凡。他与鸡毛蒜皮的琐细之事绝缘,更不屑于同尘垢秕糠打交道。

因此,王猛经常遭到那些浅薄浮华子弟的白眼和耻笑,却悠然自得,我行我素。

他曾经出游后赵的国都邺城{今河北临漳西南},达官贵人们没有谁瞧得起他,惟独一个“有知人之鉴”的徐统“见而奇之”。

徐统在后赵时官至侍中,召请他为功曹{郡守或县令的总务长官,掌人事并得参与政务}。

王猛遁而不应,隐居于西岳华山,静候风云之变而后动。

王猛二十五岁以后数年间,北方的战乱愈演愈烈,政局瞬息万变。

穆帝永和五年{公元349年},暴君石虎总算死了,而他的后代立即展开了凶狠的厮杀,直杀得“横尸相枕,流血成渠”,“一岁之中,帝位三易”。

大将冉闵乘机攻入邺城,屠戮羯人二十余万,于穆帝永和六年{公元350年}灭赵建魏,遂“与羌胡相攻,无月不战”,立国不及二载便被从东北扑进华北的鲜卑慕容氏前燕政权灭掉。

邺城落入燕帝慕容俊之手,而关中等地的各族豪强则纷纷割据,北方称王称帝者,比比皆是。

在这个过程中,氐族首领苻洪崭露头角了。氐族属于西戎族,原居今甘肃东南端,东汉末年内迁关中地带,与汉人杂居,逐渐“汉化”。

苻氏世为氐族酋长,石虎强徙苻洪及其部众十万至邺城以南。

冉闵称帝后不久,苻洪自立为王,旋为部将毒死。其子苻健遵嘱率众西归,于穆帝永和七年{351年}占领关中,建都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西北},称天王、大单于,国号秦{史称前秦}。

次年称帝,势力日强。穆帝永和十年{354年},东晋荆州镇将桓温北伐,击败苻健,驻军灞上{今西安市东}。关中父老,争以牛酒迎劳,男女夹路聚观。

王猛听到这个消息,身穿麻布短衣,径投桓温大营求见。桓温请王猛谈谈对时局的看法,王猛在大庭广众之中,一面扪虱{捉掐虱子},一面纵谈天下大事,滔滔不绝,旁若无人。

桓温见此情景,心中暗暗称奇,脱口问道:“我奉天子之命,统率十万精兵,仗义讨伐逆贼,为百姓除害,而关中豪杰却无人到我这里来效劳,这是什么缘故呢?”

王猛直言不讳地回答:“您不远千里深入寇境,长安城近在咫尺,而您却不渡过灞水去把它拿下,大家摸不透您的心思,所以不来。”

桓温的心思是什么呢?他盘算的是:(自己恢复关中,只能得个虚名,而地盘却要落于朝廷;与其消耗实力,失去与朝廷较量的优势,为他人做嫁衣裳,不如留敌自重。)

王猛暗带机关的话,触及了他的心病。

桓温默然久之,无言以对,同时越发认识到面前这位扪虱寒士非同凡响。

过了好半天,他才抬起头来,慢慢道:“江东没有一个人,能比得上您的才干!”

桓温原来打算,麦熟之后就地筹集军粮,不料秦军割尽麦苗,坚壁清野。

眼见得军中乏食,士无斗志,他只得退兵。临行前,他赐给王猛华车良马,又授予高级官职都护{掌管边地军政和少数民族事务的长官},请王猛一起南下。

王猛心想,(在士族盘踞的东晋朝廷里,自己很难有所作为;如果追随桓温,则等于助其篡晋,势必玷污清名。)

他回到华山,向老师请教,而老师也表示反对南下。于是,他便继续隐居读书。

后来,王猛被苻坚任用为相。其政治举措,这里不多说,只说其军事。

他虽然官职是丞相,但参与具体的战役指挥。

公元366年,王猛和杨安等,攻东晋荆州南乡郡,掠安阳万余户而还。

公元367年,王猛和姜衡等攻克略阳,大破抱罕东,斩首级万七千余。

一纸书信退张天锡的大军,十几个人入虎穴,生擒李严。

此后,又有截击斩苻柳,攻拔陕城……无数英勇事迹,简直数不胜数。

如果说三国中的诸葛亮有夸张、神化成分在内,王猛则是一个实实在在,运筹帷幄,决胜于千里之外的将相群中第一流的将相,可惜年仅五十一岁就病故。

有这么一句话,可以体现王猛的价值:“若王猛在,则天下必归秦矣!”

当然,出现在这里的王猛,只是主脑创造出来的高智能NPC。

他有一件极厉害的法宝,叫做二气环,主要用于防身,威力绝大。

初发时,只是一个淡微微青紫二色的光圈环绕身外,大只数尺;接着发出一片光雾,将人通身包没,成一青红二色的气团,随人心念发生妙用。

一经发难,精芒猛射,黄焰暴长千百倍,形如一个日轮,上天下地,无坚不摧。

第四卷:纵横天界(完结篇)第五百八十章 卓文君当垆沽酒

王猛拿着一把长柄大刀,在半空中跨出一步,就已出现在高峰的跟前。

高峰不敢大意,祭出各种法宝,与王猛周旋起来。

也不知过去多久,高峰终于找出王猛的破绽,猛然将其杀死。

王猛被杀死之后,立即掉落一颗先天丹。

高峰一伸手,先将那颗先天丹吸过来,放进空间戒指,再凝望着西施,微笑道:“请你放心,我一定会帮你炼化任务物品。”

西施扑哧一笑:“真的么,谢谢喽!”

“不必这么客气。”高峰微微一笑,搂着她的纤腰,将身一纵,跳进梦魇空间……

不久,高峰带着西施,返回松江港口。

此时,西施已经获得修士的称谓,也答应加入碧血佣兵团。

高峰将她介绍给紫蓝等女子认识之后,稍稍休息一下,便化为一道青光,全速向蓬莱岛飞去,顷刻之间就已到达。

这次,出来接受挑战的历代名女,正是汉朝的卓文君。

相传,四川邛崃的文君井,有这么一联:“君不见豪富王孙,货殖传中添得几行香史;停车弄故迹,问何处美人芳草,空留断井斜阳;天崖知已本难逢;最堪怜,绿绮传情,白头兴怨。

我亦是倦游司马,临邛道上惹来多少闲愁;把酒倚栏杆,叹当年名士风流,消尽茂林秋雨;从古文章憎命达;再休说长门卖赋,封禅遗书。”

这一副对联,是赞美卓文君、司马相如的爱情。

女人往往把爱情摆在首位,其次才轮到生命、财富、亲情,其它的一切更是十分遥远无暇多作计较。卓文君夜奔司马相如,当垆沽酒就是一个鲜明的例子。

卓文君眉如远山,面如芙蓉,通晓琴棋书画,为人放诞风流;十七岁出嫁,不久便因丈夫去世而返回娘家过寡居生活。面对春花秋月,自然是感物伤人,倍感凄凉。

卓家祖居赵国,赵国的邯郸是当时著名的冶铁中心,卓家就以冶铁致富。等到秦始皇灭赵国进行统一之际,卓家辗转迁到蜀地的边僻小邑临邛定居,仍以冶铁为业。

到汉代文景之治,卓家传到卓王孙这一代,由于社会安定,经营得法,已成巨富,拥有良田千顷,华堂绮院,高车驷马。至于金银珠宝,古董珍玩,更是不可胜数。

蜀中山明水秀,地灵人杰,孕育了不少出色的文人雅士,司马相如便是其中的一位。

他因慕战国时代赵国蔺相如的为人行事,便以“相如”作为自己的名字,也立志要为国家作一番轰轰烈烈的大事。

汉景帝即位不久,司马相如来到长安,遇到颇有书卷气息的梁王。当时名重一时的辞赋大家邹阳、枚乘、严忌等,都追随左右。

司马相如十分倾慕,便追随梁王而去。在梁地作赋弹琴,生活过得十分惬意。

梁王盛赞其才情高华,赐给他一把名叫绿绮的琴,上面刻有“桐梓合精”的字,是当时不可多得的名贵乐器。

这把琴就是后来司马相如用来弹奏《凤求凰》,卓文君听后夜奔的那把琴。所谓“绿绮传情”,使这把琴更富传奇色彩。

然而卓文君与司马相如私奔的时候,司马相如当时的生活并非琴书雅集,诗酒逍遥,风月无边。由于梁王的短命去世,宾客星散,司马相如只得回到老家成都。

此时,家里已是父母双亡,家徒四壁,在无以自立的情况下,他抱着迷茫的希望,来到边陲小县临邛,投靠担任县令的好友王吉,寄人篱下。

联系到当年司马相如的志向,当年的生活,算得上是十分的失意,十分地潦倒了。

卓文君就是在司马相如这样的时候,凭着司马相如在她家弹奏的一曲《凤求凰》,在封建时代礼法深严的社会里,不顾嫌隙的夤夜私奔住在客舍的司马相如。

郎贪女爱,如鱼得水;露滴牡丹开,刘阮上天台,彻夜绸缪。更在第二天,索性双双驰归成都司马相如的老家,可以说是情有独钟,或者说情之为物,不可理喻。

对这件事情,卓王孙当然是盛怒难消,认为司马相如有辱衣冠,自己的宝贝女儿也太不争气,夤夜私奔,败坏门风,使他丢尽脸面。更主要的是,司马相如是一个穷光蛋。

然而司马相如豪情不减地典衣沽酒,过着有今天,没有明天的逍遥生活。卓文君也脱钏换粮,根本不把今后的生计放在心上。

几个月后,他们索性卖掉车马,回到临邛开了一间小酒家。

卓文君淡装素抹,当垆沽酒;司马相如更是穿上犊盘鼻裤,与仆人杂作,涤器于市中,忙里忙外担任跑堂工作。这是临邛市上的一件天大新闻,顿时远近轰动,小酒店门庭若市,热闹非凡。

卓王孙经不起亲朋好友的疏通劝解,迫不得已分给他们童仆百人,钱百万缗,并且厚备妆奁,接纳了这位把生米已经煮成熟饭的女婿。

也有人讲,这是司马相如搬出的一套“赖皮”作风,逼那位爱脸面的岳父大人就范,于此也可见司马相如没有一般文人的穷酸相,颇具豪情。这也许是卓文君深爱他的一个重要原因吧!

从此,这对小夫妻又过上了整天饮酒作赋,鼓琴弹筝的悠闲生活。

汉景帝之后,汉武帝即位,对司马相如原来随梁王时所写的《子虚赋》十分赞赏。

于是,司马相如再次来到京师。在狗监杨得意的引荐之下,武帝召见了司马相如。

司马相如更竭尽才智写了一篇《上林赋》,盛赞皇帝狩猎时的盛大场面,举凡山川雄奇,花草繁秀,车马煊赫,扈从壮盛,皆纷陈字里行间。

好大喜功的汉武帝一见之下,拜司马相如为郎官。

司马相如在长安踌躇满志,卓文君则在成都独守空帏,静待丈夫衣锦荣归,久而久之,便产生了“忽见陌上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的心情。

司马相如凭着一枝生花妙笔,以一篇檄文,晓以大义,剖陈利害,并许以赏赐,消弭了巴蜀两地不稳的情势。汉武帝大喜,再拜其为中郎将,持节出使西南边陲地区,对蛮夷进行宣慰。

司马相如拥旌旗,饰舆卫,声势赫耀地回到成都,与卓文君会合后一路朝西南进发。

当然是一定要绕道临邛去看看的,当地官员纷纷出廓相迎,百姓更是夹道欢呼。卓王孙自然是十分光彩,执意挽留这位乘龙快婿与宝贝女儿小住数日。

与当年的穷困潦倒,当垆卖酒,自然是此一时,彼一时了。

西南诸夷经过司马相如的宣慰与晓喻,尽皆奉表称臣。

按理司马相如功在汉室,应该受到封赏,然而由于他自己困于书生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