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灵帝传说》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逍遥灵帝传说- 第30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高御史长期在京,担任监察工作,自然是大为惊奇,立即邀郭庆春来,询问芙蓉图轴的来由。

立即,他就又以自己妻子的名义,召慧圆尼姑到府诵经,让自己的妻子问清慧圆尼姑的身世。

得知慧圆尼姑就是崔英的妻子王慧圆之后,他就让王慧圆蓄发还俗。

然而,高御史也跟崔英开了个玩笑。

在惩处了顾阿秀之后,崔英又得到了机会,准备上任,与高御史道别。

高御史调侃道:“只身前往,如何使得。等老夫为足下作媒,娶了妻子再去,也还不算晚啊!”

崔英答道:“糟糠之妻,同贫贱已经很久了,现在她虽不幸流落,生死未卜,万一天地垂怜,多么希望重见。另外再娶一个妻子的话,您就别讲了吧,我是不愿意的。”表现出一份痴情。

高御史也为他的一片纯情打动,肃容道:“足下高谊如此,天公一定会保佑你的,怎么敢用强要你再娶一个呢!等我为你饯行,你便启程吧!”

第二天,高御史开筵,遍请姑苏名流,地方官员,高朋满座。

酒酣耳热时,王慧圆从内堂悄悄地走出来,静静地站在那里。

崔英先是惊愕,接着就不顾一切地将王慧圆抱起来……真是天地间尽多韵事,坐客们一个个上前祝贺。这又是个月圆之夜,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当然,出现在这里的王慧圆,只是主脑创造出来的高智慧NPC,跟历代名女的隐藏任务有关。

她有一件极厉害的法宝,叫做天蚕神网,是以天蚕丝所织。

此宝一上人身,便紧嵌皮肉以内,周身麻痒,苦痛难当,任多高邪法,也难施展。而且,它隐现大小,由人心意。

高峰跟王慧圆寒暄几句,便祭出各种法宝,跟她周旋起来。

不久,王慧圆支持不住,跳过一边,淡然一笑:“好吧,我认输了。”

高峰呵呵笑道:“既然如此,我们赶紧去找任务物品吧。”

便搂着王慧圆的纤腰,化为一道青光,全速飞向瀛洲台。

只是一眨眼的工夫,高峰和王慧圆已经来到瀛洲台,挑战历代名将。

这次刷新出来的名将,是清朝的刘永福。

刘永福,生于1837年,字渊亭,广东钦州人,早年当过水手。

他的父亲是土生土长的博白人,后因饥荒,携全家迁徙到广西防城港防城区那良古镇。

咸丰七年{1857年},刘永福参加广西农民郑三领导的反清起义军,在滇桂边境组织地方武装反抗清军,后失利。

1865年,刘永福率领队伍参加吴亚忠所领导的起义队伍,以七星黑旗为军旗,称“黑旗军”。

刘永福先任前敌先锋,后为左翼大帅,有勇有谋,曾多次立下战功。

同治六年{1867年},清军进攻吴亚忠的黑旗军。次年,刘永福率余部三百余人,从归顺州大岭进驻保胜{今越南老街},屯垦安民。

队伍很快发展到两千余人,由于军纪严明,深受当地群众拥护。

同治十二年,法国侵略军进攻越南河内等地。刘永福应越方要求,率黑旗军与越军联合作战,在河内西郊大败法军,斩法军首领安邺上尉等数百人,乘胜收复河内。

次年,越南国王授予他三宣副提督之职,让他管理宣化、兴化、山西三省。

光绪九年{1883年},法军占领越北南定省,企图进犯广西。刘永福率兵三千,在河内城西纸桥一带同法军激战。黑旗军大胜,毙法军司令利瓦伊业以下数百人。

越南国王封刘永福一等义勇男爵,任三宣提督。

同治十年,法国侵略军五千余人,大举进攻越南,占领红河三角洲,后来又进攻台湾基隆港。

清廷被迫向法国宣战,授予刘永福记名提督的官衔。

刘永福率黑旗军同清军联合,向法军进攻,包围宣光,至次年三月,伏击法国援军,接着又在临洮大败法军,收复广威。

与此同时,老将冯子材也在镇南关{今友谊关}重创法军,从根本上扭转了战争形势,迫使挑起战争的法国费理内阁倒台。

就在华夏国军队打了胜仗时,清廷却下令停战,同法国签订条约,承认越南为法国的保护国。

十一年冬,刘永福率黑旗军将士三千人回国。

清廷下令裁减,只剩下一千二百人,次年又逐渐裁减至三百人。

光绪二十年,甲午战争爆发。刘永福奉命,率黑旗军两个营赴台湾,帮办台湾防务。

二十一年,清廷同扶桑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割让台湾。台湾士绅为着抵抗扶桑统治而成立台湾民主国,刘永福任大将军一职。

5月29日,日军在澳底登陆,爆发乙未战争。

6月4日,台湾民主国总统唐景嵩,逃往厦门之后,民众拥护当时驻防台南的刘永福接任总统,但刘永福并未接受,对外仍称帮办。

台南士绅设议会,刘永福发行钞票,筹军饷,但由于清政府封锁大陆与台湾的交通,断绝一切支持,所以他向张之洞等人求援,未获支持。

刘永福派遣使节告急,并电华夏国沿海督抚乞助饷银,亦无人接应。

面对台湾大部分地区逐渐陷入敌手,刘永福只能指挥黑旗军边战边退,步步设防,但最终弹尽粮绝而被迫与日军谈和,亦未成。

刘永福率黑旗军留在台湾,领导抗日。他驻守台南,与台湾抗日义勇军合作,在新竹、苗栗、彰化、嘉义等地,重创日军。他在台湾同日军血战近五个月,拒绝日军劝降。

但是因清廷断绝援台,义军逐步退至台南,刘永福的部下大都战死。

九月,台南失陷。刘永福潜回大陆,从漳州到广州,一路上受到当地官民的热情迎送。

光绪二十八年,刘永福任广东碣石镇总兵。

辛亥革命后,曾被推为广东民团总长,不久告老还乡。1915年,扶桑向袁世凯提出灭亡华夏国的二十一条。将近八十岁的刘永福义愤填膺,要求重上战场。

1917年1月,病卒,葬于惠州城内西湖畔。

当然,出现在这里的刘永福,只是个主脑创造出来的高智慧NPC。

他有一件极厉害的法宝,叫做天蓝神砂,是以海水中的五金之精祭炼而成。

发动时听得空中一片爆音,似有成千上万的鞭炮齐鸣;随即眼前一亮,四方八面的蓝火星如狂风催着暴雨飞雪,漫天疾下,其大如掌,奇光幻彩,翠火流辉。

顿时山岭匿迹,积雪潜形,大地茫茫,到处都在洪涛笼罩之中,声势委实惊人。

此时,刘永福拿着一把长柄宝刀,在半空中跨出一步,就已出现在高峰的跟前。

高峰不敢大意,祭出各种法宝,与刘永福周旋起来。

也不知过去多久,高峰终于找出刘永福的破绽,猛然将其杀死。

刘永福被杀死之后,立即掉落一颗先天丹。

高峰一伸手,先将那颗先天丹吸过来,放进空间戒指,再凝望着王慧圆,微笑道:“请你放心,我一定会帮你炼化任务物品。”

王慧圆淡然一笑:“谢谢。”

高峰微微一笑,搂着她的纤腰,将身一纵,跳进梦魇空间……

不久,高峰带着王慧圆,返回松江港口。

此时,王慧圆已经获得修士的称谓,也答应加入碧血佣兵团。

高峰将她介绍给紫蓝等女子认识之后,稍稍休息一下,便化为一道青光,全速向蓬莱岛飞去,顷刻之间就已到达。

第四卷:纵横天界(完结篇)第六百九十八章 陶静娟与胡林翼

这次,出来接受挑战的历代名女,正是清朝的陶静娟。

如果说男人是树,女人就是滋润它生命的清泉;如果说男人是船,女人就是催它扬帆的信风。

一个成功的男人背后,常有一个伟大的女人在默默地支撑着。

陶静娟就是这样一个女人,用自己贤慧温淑,帮一个花花公子丈夫,成为清朝的“中兴名臣”。

说起陶静娟与丈夫胡林翼的姻缘,还是她父亲陶澎一手造成的呢!

那是陶澍担任朝廷给事中的时候,一次奉圣命视察川东,顺道返回湖南安化故乡探亲,随后取道益阳入蜀,乘便往访老友胡显韶。

陶胡两家原系世交,胡显韶高陶澍一辈,陶澍以子侄之礼去拜见闲居益阳的胡老伯。

胡显韶有个孙子叫胡林翼,当时才五岁。陶澎登门时,他正在庭院前玩耍,突然发现有客人来了,而且是坐着八抬大轿,侍卫前后拱卫的贵客。

他知道自己应该回避,可是客人已跨入了院门,若在客人面前跑开,实是有失礼敬。

小林翼正犹豫时,祖父已走出房门迎客。他趁祖父与来客揖让寒暄之际,就近把一只靠在树上的大木盆放倒,把自己小小的身躯扣在里面。

一直等到祖父把客人请进了客厅,他才悄悄地溜出来。

其实,小林翼的一举一动,都被陶澍看在眼里,心想:(这孩子倒机警过人,小小年纪就会顾全礼节,而且耐性可嘉,将来一定大有前途。)

待与胡老伯叙及家庭情况时,胡老伯让人把孙儿林翼叫来,见过陶世伯。

小林翼大大方方地走进客厅,十分周全地给陶澍行过礼。陶澍问起他的名字、年龄及学习情况,小林翼恭恭敬敬地逐一回答,举止很得体。

陶澍对他更加喜爱,忍不住对胡老伯要求道:“可否将贤孙配与我家小女?”

他居然想起了为年方两岁的七女儿陶静娟做媒,只因为他舍不得错过这个可爱的小男孩。既然世侄开口,胡老伯当然是满口答应。于是一对小儿女的婚事,就在这样的叙谈中订了下来。

道光十年春天,安化山区繁花竞艳,依山傍水的陶家大院宾客如云,热闹非凡。在鼓乐喧闹和亲朋好友的祝福声中,十九岁的胡林翼与十六岁的陶静娟披红挂彩,齐拜天地。

因为陶澍游宦在外,家中只剩下女眷,所以陶家提出让七女婿胡林翼上门成亲。胡家鉴于两家关系密切,也就同意了。

夜阑人静,贺客陆续散去,新郎胡林翼兴冲冲地进入洞房,走近端坐在床沿上的小新娘。

红烛摇出的暖光,把胡林翼照得飘飘眩眩。

他伸手揭开新娘子的盖头,露出新娘子秀美娇怯的脸庞。

陶静娟偷偷看了一眼英俊气爽的郎君,羞得闭上了眼睛,静静地等待着新郎的轻言蜜语和款款的拥抱。

不料胡林翼并没有拿出温情和爱抚,反而端起一副“大丈夫”的架子,大大咧咧的往床上一坐,直起嗓子喊道:“快去给我打些洗脚水来,我要泡泡脚。”

“嗯?!”陶静娟被猛地怔住了,还以为新郎是在跟她开玩笑。待她睁开眼,见新郎已十足地摆出一副等洗脚水来的架式,才相信他是认真的。

(真是岂有此理!!)陶静娟心里暗暗怒道,(我堂堂一个两江总督的千金小姐,在家里向来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你一到我家,就居然支使起我来了!家里丫环仆妇多的是,你要洗脚,随便叫一声就行了,哪里用得着我去动手呢!!)

她越想越委屈,不禁鼻子一酸,眼泪像开了闸的河水一样,源源不断地涌出来。

胡林翼见她那种伤心的模样,却不去安慰她,反而像是看透了她的心思,故意一本正经地训说:“既为人妻,理当事夫。这点小事都不能做,哪里还谈得上贤德佐夫呢!”

陶静娟听了,越发生气,哭得更厉害了,秀靥桃腮上满是泪痕纵横。

在屋外侍候的小丫环,听清了屋里的动静,见小姐哭得那样伤心,连忙去报告了陶母贺夫人。

陶母沉吟片刻,命丫环传话给女儿:“胡公子前来就婚,不可怠慢。女子出嫁从夫,古有明训,宜遵循之。”

小丫环把陶母的话,传给了陶静娟。陶静娟乍一听,心中愤愤不平,可低头细想:(平日里读的《女诫》、《女儿经》上,不都是说‘女当事夫’么?母亲说的确实在理,我已不再是承欢母亲膝下的小女孩了,凡事须以‘礼’为先,担当起妻子的责任来啊!)

于是连忙拭去泪痕,起身到厨下取来热水,用木盆端了放在床边,温驯地请胡公子洗脚。

胡林翼见新娘眼泪未干,态度却来了个一百人十度的大转弯,堂堂名门千金,也竟肯服服贴贴地伺候自己,心中大感不忍,忙将蹲在地上的新娘一把扶起,歉然道:“我并不是要为难你,只是想试一试陶氏名门的规矩,果然无愧礼教之家!!”

接着又说了许多安慰体贴话,渲染出洞房花烛夜的情调来。新婚第一夜,让娇生惯养的陶静娟,读到了为人妻的第一篇章,既有温馨的情爱,又有不容推辞的付出。

此时,胡林翼的父亲胡达源,担任贵州督学之职期满,被朝庭调任为翰林院侍讲,有意让儿子随他到京城读书。

而陶澍正担任两江总督,生活比较安定,准备接一直留在老家的夫人贺氏,到任地金陵同住。

贺氏本打算八月份动身,无奈正遇上资江发生水灾,只好把行期推到年底。

娇女陶静娟从未离开过母亲一步,现在公公来信,叫他们小夫妻同赴京城,她却舍不得与母亲分别。洪水阻途,同样无法启程,于是决定等到年底再与母亲同时动身,先送母亲到金陵,再从金陵取道入京。当年腊月离开安化,一路乘船而行,到第二年开春才到达金陵。

陶澍已有好久没见到可爱的小女儿了,舍不得只见一面,又匆匆道别,于是留陶静娟夫妻在金陵住上一年,待来年再入京与公婆团聚。

陶澍亲自写信给亲家翁胡达源,征得了同意,于是陶静娟夫妻暂时留住在金陵。

金陵是江南名城,又是六朝金粉之地,年轻心奇的胡林翼,被金陵胜景迷住了。

他带着妻子,游历了玄武湖、清凉山、胜棋楼、鸡鸣寺、燕子矾等名胜古迹,继而又对粉香脂艳的秦淮河发生了兴趣。

于是,他撇开新婚妻子,开始留连于灯红酒绿的风月场所,征歌逐色,千金买笑,乐而忘返。

有人将胡林翼的放荡行为报告给陶澍,陶澍却宽容的道:“此子日后将担当大任,忧国忧民,无闲游乐,现在让他玩一玩吧!”

而且交待家中账房,凡是女婿支钱,务必如数照付,不必大惊小怪。

岳父大人任其自流,作为新婚妻子的陶静娟,总会有醋意吧?

于是,又有好事者劝陶静娟对丈夫的行为加以管束,而陶静娟却淡淡的道:“他现在还年轻,让他尝尝玩乐的滋味,总有觉醒的一天;到将来他即使想玩,也没有心情和时间玩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