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灵帝传说》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逍遥灵帝传说- 第30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于是,又有好事者劝陶静娟对丈夫的行为加以管束,而陶静娟却淡淡的道:“他现在还年轻,让他尝尝玩乐的滋味,总有觉醒的一天;到将来他即使想玩,也没有心情和时间玩了。因对风月之地不再新奇,也才能敛心聚意,致力于大业。”

所见与她父亲同出一辙,可谓是卓具远见和大量。

胡林翼在金陵荒唐了整整一年,花掉陶家上万两白银,陶澍认为该是让他收心的时候了。

这天,陶澍在府中安排了一次盛大的宴会,请来满城的文武官员赴宴,同时有意把女婿胡林翼让到首席。酒过三巡后,陶澍举起酒杯,大声对身旁的胡林翼道:“贤婿来金陵转眼已经一年,金陵的山水与脂粉韵味,想必也领略得差不多了。

一个有所作为的男儿,绝不会长久沉溺于声色之中;你年少有才,希望从明天起,一切从头开始,在座的各位,都可以作为见证。”

胡林翼羞愧难当,好不容易熬到席散,溜回自己的房间。

夫人陶静娟依然像往常一样,微笑着迎上来,端茶递巾,服侍得熨熨贴贴。

胡林翼越发内疚,自己这一年来的所作所为,如何对得起对自己寄予殷殷厚望的岳父和温婉贤淑的妻子啊!

第四卷:纵横天界(完结篇)第六百九十九章 轻肌弱骨散幽葩

不久后,胡林翼带着妻子,起程进京。

在父母的庇荫下,胡林翼开始埋头读书,陶静娟则红袖添香,殷殷相助。

两年后参加会试,胡林翼一举及第,从而以进士的身份跨入仕途,玩乐生活也就戛然而止了。

他先是被朝廷派为江南考官,出任期间,传来父亲病故的噩耗,于是丁父忧,在京城守孝四年。后来又出任偏远的贵州,陶静娟紧紧相随,无微不至地关照着丈夫的生活。

这时,太平天国起火爆发,胡林翼奉命率黔军远涉湘鄂一带增援平乱。军旅奔波,家眷不便随行,陶静娟为着支持丈夫的事业,毅然挑起了家庭的重担。

她只身侍奉着婆母汤氏辗转各地躲避战火,一路上历尽艰辛。

直到咸丰七年,胡林翼才率部众彻底肃清了湖北境内的义军。

朝廷嘉奖其战功,升授他为湖北巡抚,坐镇武汉。

这时,总算稳定下来,陶静娟闻讯后,带着婆母从家乡赶往武汉,与丈夫团聚。

当时的湖广总督,是满人官文,总督府同样也设在武汉。

总督与巡抚职权相近,又同城而治,不免发生磨擦。官文出身满洲贵族,做事喜欢讲究门面和排场,其实一无所长,胡林翼自然不会把他放在眼里。

而官文见胡林翼的势力日益扩大,心里也老大不是滋味。

两府先是冷眼相对,后来因了几件小事,竟发展到水火不兼容的地步。

公务之余,胡林翼不免在枕边对夫人唠叨一些总督的不是之处,常常表现出愤愤不平的情绪。

陶静娟并不顺着丈夫的想法而火上加油,反而总是劝他尽量宽容待人。

一天夜里,胡林翼又提起总督无能的话头。

陶静娟先是静静的听他叙说,待他说完,忽然板起面孔,十分严肃地分析道:“官大人身为湖广总督,也是深受朝廷信赖的重臣,自然有相当的能力。

现在你与他同治一地,竟不能兼容,仔细推究起来,也是因为你以巡抚之职去干涉总督之事,双方不免有忌,你怎可一味将责任推在官大人身上。

既然同为朝廷命官,就应当鼎力相协,共同治理辖地,那才是造福于国人啊!”

妻子义正辞严的一番话,说得胡林翼恍然大悟:(自己过去确实气量太狭,竟比不得一个女流之辈!)于是他决心伸出热情的手,与官文握手言和,共图治国兴邦之计。

陶静娟见丈夫有改弦更辙之意,心中暗暗欣喜,自己也利用女眷之间容易沟通之便,积极进行两府之间的结交活动。在陶静娟的周旋下,胡母汤夫人将官总督的爱妾收为义女,这时总督夫人已故,陶静娟又设法帮义妹争取扶为正夫人,从而使胡林翼平白地成了总督娘家哥哥。

从此,遇到胡林翼与官文在公务上有异议时,新总督夫人就劝丈夫道:“你何必多操一份心,让我哥哥去处置,保准没错!”总督也就索性表现出宽厚之态,顺从了胡林翼的意思。

由于巡抚与总督携手共治,湖北一带渐渐强盛起来,功不可没。

胡林翼五十岁时,积劳成疾,一病而终。陶静娟带着儿子胡子勋,扶枢返回益阳老家,深居简出,专心教养儿子成人,十八年后安详地离开人世。

当然,出现在这里的陶静娟,只是主脑创造出来的高智慧NPC,跟历代名女的隐藏任务有关。

她有一件极厉害的法宝,叫做云雷仙网。

一经施为,无论多么厉害的水火风雷,均能防御。发时是一片红色仙云,中杂亿万五色火星,除防身外,还能发出大片五色神雷,神妙非常。

高峰跟陶静娟寒暄了几句,便祭出各种法宝,跟她周旋起来。

不久,陶静娟支持不住,跳过一边,淡然一笑:“好吧,我认输了。”

高峰呵呵笑道:“既然如此,我们赶紧去找任务物品吧。”

便搂着陶静娟的纤腰,化为一道青光,全速飞向瀛洲台。

只是一眨眼的工夫,高峰和陶静娟已经来到瀛洲台,挑战历代名将,很快就获得先天丹。

高峰一伸手,先将那颗先天丹吸过来,放进空间戒指,再凝望着陶静娟,微笑道:“请你放心,我一定会帮你炼化任务物品。”

陶静娟淡然一笑:“谢谢。”

“不必这么客气。”高峰微微一笑,搂着她的纤腰,将身一纵,跳进梦魇空间……

当高峰开始搞陶静娟的时候,竟然发现她有着七大名器中的水漩菊花!

所谓水漩菊花,是因那后庭花之处,形似一朵盛开的菊花而得名。

此器最大的特点,就是那一圈又一圈的螺旋气劲。

那么,为何前面是“水漩”二字呢?

原来,拥有此名器的女子,那美妙之处也是极易出水,一直流到后庭花中。在春水的润滑之下,进入菊花总是易如反掌,更因后庭所产生的螺旋气劲,使得收缩力无以伦比。

这种名器,可以用这么一句诗来形容:轻肌弱骨散幽葩,更将金蕊泛流霞!

{备注:这句诗,出自苏轼的《赵昌寒菊》:“轻肌弱骨散幽葩,更将金蕊泛流霞;欲知却老延龄药,百草摧时始起花。”

第一句,是对菊花的描写。

轻肌、弱骨这样的字眼,带有一定的拟人色彩,主要是诗人的主观感情的外射。葩,就是花。这一句从肌、骨,一直写到花本身,是全面的概述。

第二句,是对花的姿态进一步描写。

如果说第一句是总写,那么这一句,就是对花蕊之色彩的具体描写,以显示其美。

三、四句要结合起来看,大意是:“菊花是能够延年益寿的药,她在百草摧折的时候,才开始开花。”是对菊花之品性的赞叹。

菊花的品性,主要是晚开。

前人有诗句“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后更无花”,主要就是针对菊花的这一品格展开的}且说高峰的霸王枪一攻入其内,立即被那强烈的螺旋气劲紧紧包裹住。

——超级霸王状态!无坚不摧!绝对防御!

——霸王枪……最强状态!

——橡皮果实……柔韧!弹簧果实……弹力钻!

——冰冻果实……降温!烧烧果实……升温!冰火九重天!

第一轮攻击,宛如雨打芭蕉,又如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金刚杵……切换!

——震震果实……震荡!车轮果实……旋风钻!

——泡泡果实……喷涌!响雷果实……电击!风雷天龙斩!

第二轮攻击,宛如暴风骤雨,又如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独角龙王……切换!狂飙!

——来如雷霆收震怒,罢如江海凝清光!

——钻石果实……硬化!钢铁果实……超合金!

第三轮攻击,宛如翻江倒海,又如珠缨炫转星宿摇,华环斗薮龙蛇动。

陶静娟勉强撑过了两轮攻击,渐渐承受不住,娇吟一声,美昏过去……

事后,高峰带着陶静娟,返回松江港口。

此时,陶静娟已经获得修士的称谓,也答应加入碧血佣兵团。

高峰将她介绍给紫蓝等女子认识之后,稍稍休息一下,便化为一道青光,全速向蓬莱岛飞去,顷刻之间就已到达。

第四卷:纵横天界(完结篇)第七百章 魏芷和曾布

这次刷新出来的名女,是宋朝的魏芷。

“别郎容易见郎难,几何般,懒临鸾,憔悴容仪,徒觉缕衣宽。门外红梅将谢也,谁信道,不曾看?脱装楼上望长安,怯轻寒,莫凭栏,嫌怕东风吹恨上眉端。为报归期须及早,休误妾,一春闲!”

这一首写出闺阁少妇孤寂心意的《江城子》,风格极近李清照的早期词风格,说它是李清照写的,不明真相的人断然不会反对。

这词的作者,实际上是一个叫魏芷的女词人。她生活的时间,比李清照只是略早一点,本人在历史上虽然默默无名,但是她的丈夫和丈夫的哥哥,在历史上大大有名。

这两人分别是曾布和曾巩,江西南丰人。

曾巩由于欧阳修的延誉奖引,而身登仕籍,是欧阳修诗文革新运动的积极支持者,名列唐宋八大家,自称迂阔,儒家正统气味较重。

所以他写的文章,被认为“本原六经,斟酌于司马迁、韩愈”。

实际上,他既没有司马迁对历史人物的批判态度,也很少有韩愈那种针对现实鸣其不平的精神,因此其作品一般以“古雅”或“平正”见称。

他的文名,在当时仅次于欧阳修,风格也和欧阳修相似。

曾布是由于王安石的延誉奖引,而身登仕途的。王安石推行新法,遭到以司马光、苏轼为代表的旧党的激烈反对,于是援引新人,打击旧党。

当时大臣韩琦,上了一道奏疏反对王安石的青苗法,宋神宗稀里糊涂将原文交给王安石。

王安石一看大怒,便将韩琦的原奏交给曾布,令他逐句加以批驳,刻在石上,还印刷一万张颁行天下,使得韩琦一怒辞官还乡。

王安石变法最终失败,失败的一个原因就是用人不当,出现新法危害百姓的现象,曾布就是其中的一个。

曾布初由王安石荐引,阿附王安石,胁制廷臣。

宋神宗死,哲宗继位,废新政,起用旧人,曾布又阿附章谆,接着又排挤章谆,自己爬上宰相的位子。后来,他坐视章谆贬死,绝口不出来说一句公道话。

曾布靠背叛新党而爬上宰相的位子,却与另一位宰相韩忠彦有着深仇大恨。

韩忠彦是韩畸的儿子,为着对付韩忠彦也起用一批新党人士,其中包括后来为祸天下的蔡京。

蔡京入京不到两月,就把曾布排挤,也算报应。

《宋史》把曾布编入《奸臣传》,与二谆二蔡并列。

曾布在政治上无德,在家庭生活上无情。

魏芷和曾布,是在宋仁宗嘉佑二年结为夫妇的。

同年,曾布为着猎取功名,抛下新婚娇妻,与哥哥同赴京城赶考,双双考取进士,从此就黄鹤一去不复返。

这年曾布也就二十三岁年纪,魏芷二十岁不到。

曾布呆在京城中,一方面积极钻营,在仕途上一级级的往上爬;一方面出入茶楼酒馆,瓦肆姬院,连一丁点儿消息也没有带给家中。

可怜魏芷茶不思,饭不想,举止懒散,形容憔怀,只得把一腔幽怨付与词章。

除了前面所记的那首外,留下来的还有三首:其一:“溪山掩映斜阳里,楼台影动斜阳起;隔岸两三家,玉墙红杏花。绿杨堤下路,早晚溪边去;三见柳绵飞,离人犹未归。”

词里魏芷面对着家乡的柳树成荫,清溪浅唱,苦盼丈夫归来。其意就是唐诗中的:“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装上翠楼;忽见陌上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其二:“东风已绿瀛洲草,画楼帘卷清霜晓;清绝比湖梅,花开未满枝。长天音信断,又见南归雁;何处是离愁,长安明月楼。”

词里表达出魏芷的一颗芳心,紧紧地系在汴梁城中的曾布身上,可说是就连做梦也希望随风万里,来到曾布的身边。

其三:“红楼斜倚连溪曲,楼前溪水凝寒玉;荡漾木兰船,船中人少年。荷花娇欲语,笑入鸳鸯浦;波白瞑烟底,菱歌月下归。”

词里描写的虽然是少男少女,同划一舟,出入荷花丛里,更荡入鸳鸯浦中,彻夜消魂,月下方归,实际就是她自己与曾布生活情景的一种幻想。

在寂寞而空虚的生活中,魏芷除了填写词聊以遣忧外,便时常引来些小孩逗乐。

其中有个叫张惠芝的小女孩,生得聪明伶俐,娇憨可爱,尤得魏芷的喜欢,视如己出,尽心尽力地教她读书。

这时,曾布已经做到户部尚书,不好意思再把妻子丢在家中,而在外面胡闹,于是把魏芷接进汴梁城。

魏芷所处的时代,正是大宋皇朝最繁华的一段岁月,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边境虽然小有冲突,大体上称得上是太平盛世。

汴梁城内人口达到一百多万,城里车马行人摩肩接踵,酒楼店铺百肆杂陈,正是“百家技艺向春售,千里农商喧日昼”,既有通宵不绝的夜市,更有专供娱乐的瓦肆。

魏芷跟着丈夫住在城内,自然是养尊处优、锦衣玉食、一呼百诺,还因为丈夫的关系被封为嬴国夫人,可是这样的生活时间并不长。

原来被魏芷带过的小女孩张惠芝,二十年后出人意料地入了后宫,由于文辞很好,得到皇帝的宠爱,居然为皇帝掌理诏书的出入,也帮助皇帝记载些日常生活方面的事情。

对于这样的人物,善于钻营的曾布,是不会轻易放过的。

他先是利用妻子与她的关系,千方百计地套近乎,接着就常常送给她些小礼物。

宋代的男女关系比较随便,就连宋太祖、宋太宗,也能明目张胆地把花蕊夫人、小周后留在宫中过夜。

哲宗的生母,也即神宗的皇后,她的生父姓崔,母亲改嫁姓朱的,她跟着姓朱,她本人又由养父任氏养育。

哲宗接皇帝位后,就给她的生父、继父、养父一同赠官。

达官贵人三妻四妾那是常事,范仲淹公开提倡支持妇女改嫁、宋徽宗偷偷地跑去嫖姬、大词人柳永公开地天天在姬女堆中打滚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