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灵帝传说》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逍遥灵帝传说- 第32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方六一遣人说媒,申屠希光说:“我家道穷乏,难过日子,即使重新嫁人,也说不得了,但要依我三件事情。

第一,要与我原夫董昌筑砌坟圹,等安葬后,方才过门;第二,洞房要铺设整齐洁净,只用两个使女守管房门;第三,方家的老小房户,各要远隔,不许逼近上房。”

那媒人把这些话告诉方六一,方六一欢天喜地答应下来。

这方六一生性好色,不论宗族亲眷妇女,只要略有几分颜色,便要图谋好宿,因此人人切齿。

他结婚那天,来贺的客人并不多,尤其是女客人,只有一个和他狼狈为好的姚二妈来贺。

堂中只有一班狐朋狗党,叫喜道贺。恰好这群狐朋狗党中,更有几人是申屠希光认识的,是参予她丈夫案子的人,更使她明白了事情的真相,越发坚定了她报仇的决心。

到三更的时候,堂中的客人散尽,方六一打发了各色人物,入得房来,叫两个丫环睡了,走到床前,揭开红绫帐子,低低调戏两声,将手一摸。

他见申屠希光衣裳未脱,笑道:“不是头缸汤,只要添把火,等我热烘烘地慢慢来。”

申屠希光道:“便是二缸汤,难道你不脱衣服,也能热烘烘地慢慢来么?”

方六一连忙脱衣服,就在这时,申屠希光右手拔出早已备好的利剑,一剑刺入他的小腹。

方六一只闷叫了一声,申屠希光便随势用力,向上一透,直到心窝。

此时为丈夫报仇的怒火,在申屠希光的心中燃烧,觉得单杀一个方六一还不解恨。

她面露杀机,接着把方六一的两个保镖兼帮凶一一诱杀,然后又杀死参与害死丈夫的姚二妈,再杀死方六一的儿子。

她本想杀尽方家所有的人,但一连杀了五个人后,气力用尽,便把方六一的头割下来,装在事先准备好的皮袋中,提着它,出了新房门,出了方家的门。

她出了城门,来到董昌的坟前,把方六一的头摆上去,拜了几拜,放声大哭。

天色已经大明,县衙接到方家的报案,循着血迹寻到坟上,这时申屠希光已经睡着了。

捕役们围成一个圈,慢慢地逼上来。

太阳光强烈起来,光线照着睡在地上的申屠希光。在捕役们沙沙的脚步声中,她醒过来,站起来,把身上抖了一抖,没有惊慌和恐惧,跟着捕役们安安静静地走了。

夏天的清晨,到处布满了温暖和光明。在优美的侯官县山坡上,站着一大一小两个人,手拉着手,一言不发,注视着城中楼阁群中的一个八角高阁。

这楼阁背着亮光,只能看到它的阴面。

城里的钟声打了八下,钟声过后不久,八角高阁上的高杆上,慢慢地升起了一面黑旗。

这是执行死刑的标志,也就是说,申屠希光此刻正在被执行死刑。

于是这对手拉手,无言注视的人,仿佛祈祷一般,立即把身子低伏在地上,一动不动地停了许久。然后他们站起来后,手拉手往前走去。

这两个人,一个是申屠希光的哥哥。一个是申屠希光与董昌所生的儿子。

后来,好心的人把申屠希光和董昌埋在一起。

当然,出现在这里的申屠希光,只是主脑创造出来的高智慧NPC,跟历代名女的隐藏任务有关,由龙女敖鸾发布任务。

她有一件极厉害的法宝,叫做璇光尺,攻击力极强。

高峰跟申屠希光寒暄了几句,便祭出各种法宝,跟她周旋起来。

不久,申屠希光支持不住,跳过一边,淡然一笑:“好吧,我认输了。”

高峰呵呵笑道:“既然如此,我们赶紧去找任务物品吧。”

便搂着申屠希光的纤腰,化为一道青光,全速飞向瀛洲台。

只是一眨眼的工夫,高峰和申屠希光已经来到瀛洲台,挑战历代名将,很快就获得先天丹。

高峰一伸手,先将那颗先天丹吸过来,放进空间戒指,再凝望着申屠希光,微笑道:“请你放心,我一定会帮你炼化任务物品。”

申屠希光淡然一笑:“谢谢。”

“不必这么客气。”高峰微微一笑,搂着她的纤腰,将身一纵,跳进梦魇空间……

不久,高峰带着申屠希光返回松江港口。

此时,申屠希光已经获得修士的称谓,也答应加入碧血佣兵团。

高峰将她介绍给紫蓝等女子认识之后,稍稍休息一下,便化为一道青光,全速向蓬莱岛飞去,顷刻之间就已到达。

这次刷新出来的名女,是明朝的刘莫邪。

明初京城女子刘莫邪,是个颇具传奇色彩的人物。

她一生有两奇,一奇是她那个御赐的“女秀才”的名号,二奇则是她后半生暗中联络,拥戴故君的行动。最终,她就是死在这后一奇上。

刘莫邪出生在元末南京城中一个普通读书人家,父母早逝,年幼的刘莫邪被舅舅家收养。

她舅舅是个闲散之人,膝下无子,非常疼爱已是孤儿的外甥女。

第四卷:纵横天界(完结篇)第七百四十五章 御赐女秀才刘莫邪

舅舅见刘莫邪聪明伶俐,所以常教她些名家诗词。

小小年龄的刘莫邪,竟能听三遍就记住,而且还能依自己的理解评点一番。

舅舅见小莫邪乖巧可爱,每次参加文友的诗会总爱带着她。

这种时候,小莫邪特别高兴。在诗会上,她闪着一双乌亮的大眼睛,专心致志地盯着品诗论文的大人们。

那些诗兴盎然的文人,除了偶尔逗弄一下这个长相甜美的小姑娘之外,谁也不把她放在眼里。

一个丹桂飘香的日子,一帮文友又在一座花园中举办文会。

小莫邪照例由舅舅带着参加。这次的诗题是《咏四季花》,由每人在素笺上写一首诗。

小莫邪看到大人们或低头沉吟,或挥笔走龙,很有兴致,于是也向舅舅讨来纸笔,悄悄写下了一首七言绝句:“三秋桂子美钱塘,疏影横斜点素妆;十里芙蓉娇出水,春风桃李满庭芳。”

这时,莫邪的舅舅还未写完,小莫邪扯了扯舅舅的衣襟,把写好的诗笺递给他。

舅舅接过诗笺一看,十分满意,于是对众人诵吟了一遍。顿时,文会上人人啧啧称奇。

这短短四句诗,恰到好处地概括了“秋桂子、冬梅花、夏芙蓉、春桃李”四季代表性的花卉。

诗意虽谈不上新奇,但出自一个九岁小姑娘之手,诗句老练自然,怎不让众文人赞口不绝呢!

从此,小莫邪成为文会中的一位正式成员,每次都与大人平起平坐,作诗论文。

她的名声不胫而走,成了南京城中人人皆知的“女神童”。

元末天下大乱,群雄并起,南京也成了战火纷飞之地。在性命难保的动荡之中,谁也顾不得什么诗文,刘莫邪这个女神童自然也就没人关心了。

朱元璋力挫群雄,破元立明,成了明太祖,京都定在南京,南京城便又恢复昔日的升平繁华。

这时,花信年华的刘莫邪又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之中。

这时的刘莫邪,已成了一个圆熟干练的小妇人。凭着她的诗才和诗名,频频出现于公侯门的诗文酒会,成了高级社交圈中的名流,尤其受到一些名媛贵妇的倾爱。

她与明太祖的女儿大长公主,关系十分密切,是大长公主的座上常客。

如此一来,她的盛名通过大长公主,又传到明太祖耳中。

☆‘文~☆;

☆‘人~☆;

☆‘书~☆;

☆‘屋~☆;

☆‘小~☆;

☆‘说~☆;

☆‘下~☆;

☆‘载~☆;

☆‘网~☆;

明太祖朱元漳虽出身贫贱,却也酷爱附庸风雅,听女儿说起京城里有一个女才子,特意召到殿上面试。

刘莫邪在皇帝面前毫不惊慌,应答自如,朱元漳一时高兴,当即赐她为“女秀才”。

按科举考试的惯例,秀才是通过县试就可以取得的基本资格,根本无需皇帝钦命;皇帝只主持殿试,从进士中点状元。

如今由明大祖亲自赐给刘莫邪一个“女秀才”称号,可以说是有点不伦不类,很是滑稽;但既然是皇帝开了金口,谁也不能说不合适的。

从此,刘莫邪就有皇帝御赐的“女秀才”这一奇特名号。

刘莫邪不但名号奇特,身世也令人琢磨不透。

战乱之后,刘莫邪是以一个独身妇人的形象出现的,时而作贵夫人打扮,妆扮得浑身溢光流彩;时而又布衣淡妆,俨然一副村姑民妇模样,谁也弄不清她的身份。

有人说她嫁过人,丈夫是个富商,在战乱中丧生,却给她留下了大批钱财,使她成了个富孀;也有说她在战乱中遇到世外高人,传授给她幻术蛊法,能替人医治疑难杂病,也能迷人心神;还有人说她曾经出家为尼,在青灯古刹中潜心修炼,因而练得一手好书法和一身诗才。

因为她从不对别人谈起自己的经历,所以这一切都只是猜测。

现在,刘莫邪顶着女秀才的头衔,似乎有了个身份。

虽说一般的秀才并没有多少地位,俯首便可抓出一把来;可刘莫邪这个秀才与别人不同,因为她是皇帝御赐的特殊秀才,全国独此一个,不知不觉地有了“见官大三级”的殊荣。

加上她与大长公主的密友关系,人人便对她敬畏三分。

她广交达官贵人、文士名流,因为她的聪明才干和豁达爽朗的性格,成了京城里的一个十分吃得开、兜得转的“名女人”,办起事来总能左右逢源。

后来,明太祖朱元璋驾崩,这时太子已先他而逝,于是由皇太孙允炆继位,作了明惠帝。

惠帝害怕明太祖所分封的藩王势力膨胀影响自己的政权,就听从了侍臣齐泰、黄子澄的计谋,采取了削藩政策。

分封在燕地的燕王朱棣,对此十分不满。他凭着手中的兵权,打出“清君侧”的旗号,由燕京起兵南下,实际上是要争夺惠帝的皇位。

惠帝急忙派大军进行镇压,无奈燕王的军队训练有素,骁勇善战,双方血战了四个年头。

大长公主的丈夫、驸马都尉梅殷,奉命率领重兵屯扎在淮南,以之作为保护南京的屏障。

几经交锋后,朱棣的部队逐渐攻下一些北方的城市。许多北方守将,在大军压顶的形势之下,纷纷降归了燕王。

燕王大军直逼到淮南,局势紧迫,南京城中风传驸马都尉梅殷也有投降意图。

一时间,全城官民惶恐不安。副都御史茅大方,想写信探明梅殷的态度,可是兵荒马乱之中,竟找不到人去冒险送信。

就在这时,刘莫邪自告奋勇地站了出来。因为她长期周旋于官贵门户,所以对政局十分清楚,危乱之时,有意运用自己特殊的能力,助朝廷一臂之力。

因为刘莫邪是梅殷妻子的密友,去传信自然是合适不过。

茅大方当即写下一诗帖笺,并密嘱有关事项,刘莫邪便携带诗笺离开了南京。

穿过硝烟弥漫的路程,刘莫邪风尘仆仆地来到淮安防地,拜见了梅殷。

梅殷一见是妻子大长公主的闺中密友来到,惊讶之余当然是殷勤招待。

到了帅府,刘莫邪取出茅大方的诗笺,对着梅殷大声朗诵道:“幽燕消息近如何?闻道将军志不磨:纵有火龙翻地轴,莫教铁骑过天河。关中事业萧丞相,塞上功勋马伏波;老成不才无补报,西风一度一悲歌!!”

因是探试梅殷的态度,所以这首诗写得含义曲折委婉,使梅殷一时间不甚明白刘莫邪百里送诗的意图,于是问:“此诗何意?”

刘莫邪觉得梅殷似无二心,就索性点明了说:“茅大人对西风兴悲,是担心树叶将辞旧枝呀!”

梅殷幡然领悟,忙表白道:“食君之禄,忠君之国,理所当然。梅某率兵拒敌,决不会作辞枝的落叶,随风飘舞!”

刘莫邪证实了自己的感觉,连夜返回南京,把消息传给茅大方。

此后,燕王大举南下,探知了梅殷坚决抗拒的决心,只好绕过他的防地,由扬州渡江直取京师。谷王朱穗归降,薛岩打开金川门迎接燕军。

南京很快就被攻陷,宫中燃起大火。朱棣进宫时,惠帝已不知去向。

燕王朱棣自立为皇帝,称为明成祖,改元永乐,重制朝纲。

成祖朱棣,命皇妹大长公主写信召梅殷还朝,以便劝他归顺到自己手下。

梅殷见到妻子的书信后,深感大势已去,准备以死全节,所以也就无所畏惧地回到南京。

刘莫邪闻言驸马都尉回京,深恐他出什么差错,急忙赶到驸马府,密告梅殷道:“惠帝在城破之日从水道逃出了京城,目前正在川黔滇一带结合勤王势力,以求东山再起。梅大人且不可有轻生之想,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梅殷被刘莫邪的一席话鼓舞起来,不再准备以死示忠,而是暂且安顿了下来,悄悄发展拥戴惠帝的势力,等待有朝一日,里应外合,重振惠帝的天下。

其实,惠帝允炆到底逃往何处,谁也说不清楚。

有人传说他逃亡海外,明成祖先后七次派宦官郑和,率兵乘船搜寻,找遍了南洋各地,终不见惠帝的踪影。

第四卷:纵横天界(完结篇)第七百四十六章 蔡瑞虹

既使这样,梅殷等惠帝的忠贞之臣,仍不放弃拥护故君复位的愿望。

驸马都尉梅殷虽早已被解除了兵权,但碍于大长公主的面子,朱棣也不便对他施行镇压。

梅殷便利用自己的影响力,在南京秘密策划着复拥惠帝的行动。

南京城中许多旧臣故老,表面上归附了明成祖,可暗地里仍然怀念故君,盼望着惠帝起兵复位,梅殷就把这些人发展成自己的同盟。

而刘莫邪则在其中进行秘密联络,因为她有着“交际花”的特殊身份,能自由出入任何豪门官府,由她做联络工作是再合适不过了。

为什么她一个不属政界的女子,会积极参与这种政治活动?

一方面是因为她与大长公主一家有密切的关系,更主要的还在于她的“忠君不二”思想。

她不但只是一个“交际花”,而且还是一个颇有政治主张的女性。

初取皇位的明成祖,对京城旧臣的活动自然十分关注。他手下的特务组织,东厂的宦官们时时都在暗查不安分的因素。

虽然梅殷等人的拥护故君行动相当隐秘,却仍未逃脱东厂宦官的鹰眼,终于被他们探出一些蛛丝马迹。

他们报告明成祖:“驸马梅殷有不轨迹象,女秀才刘莫邪出入联络,且有江湖巫祝参与。”

于是,明成祖开始先发制人了。

由于梅殷的势力和影响甚大,明成祖不想公开惩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