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造地设》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天造地设- 第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饭后洗漱冲澡,简丹安慰了几句简妈妈与孙叔叔,言谈之间发现这对夫妻有个散步的习惯,便顺势把他们赶出去了。

女儿刚逃过一大劫,当爸妈的哪里有心思散步?

只是他们又不想拂了简丹好意,也是想忘掉车祸这桩事,结果一折衷,两人就又去买水果了。

简丹瞅着他们出了门,又去窗口望了眼,确定这两人没半路改了主意返回来,这才飞快进了主卧翻东西。

简丹虽然从军百余年,却没学过侦查兵的活儿。不过普通人家里,又没保险箱密码锁,找到户口簿瞧一眼,再物归原处,也没什么困难。

简芳,一九六二年十一月三十日生。是户主。

孙兴华,一九六五年九月二十二日生。

户口簿下面就是结婚证,简丹也翻开来看了看,记下年份日期,照旧放回去。

两人是一九九七年香港回归那天登的记,算一算,那会儿简丹已经小学六年级,怪不得没改口叫爸爸了。

估计这两大的结婚,还是经了这小的点了头的……

再下面是房产证。简丹顺手也看了,结果微微意外——这房子是在她名下!

然后简丹便回了自己房间,带上门,迅速搜查一番,从书架上找到大大小小四本家庭影集,并发现写字台中央大抽屉上了锁。

简丹拿书包、掏钥匙串儿。

可锁的钥匙却不在其中。

简丹看了小抽屉:没有。简丹想了一想,又翻书包。最后在笔袋里找着了。

简丹无言了一瞬,打开一开,全是日记!

这下简丹彻底无语了。

03、棘手

简丹飞速翻了翻日记。

结果发现里面大多是心绪抒发,记事的少,照片、名单之类一张也没有。

简丹便先搁到了一边,拿过影集来瞧。

她目前最紧急、最重要的任务,是识人。

有照片、没姓名,能推测的,便只有最重要的几个亲戚:外公外婆,孙叔叔的父母。

影集里没有大家庭的全家福,余下舅舅阿姨、叔伯姑母,还不能确定。

小学低年级及之前的照片中,只有简芳出现,不见生父,看来还得找找主卧那边有无相册——只是,瞧情形,这爸爸大概就孙叔叔一个了。

而小学、初中、高中三批的同学,固然有合影,姓什么名什么,一时间却无处入手。

不过,重要的可以先熟悉一遍,方便明后几天对号入座——手机通讯录里“同学”一组内的几十个名字,是现成的,念一念,轻而易举。

会互相交换手机号码的同学,才是需要关注的。

那些没换过号码的同学,哪怕当面碰着了,一时叫不出来,带过去便行了;即使带不过去,最多也只不过招来一句“什么记性”,无须担心。

还有,看短信记录、看通话记录,闺蜜也出来了。

次卧里日光灯明亮,台式电脑的机箱风扇嗡嗡微响。

“潘静,吴恬涵,罗悦。还有一个?”

简丹一边念叨,一边对着一张照片仔细瞅。

照片上,五个女孩挤在一起,一个比一个笑得灿烂,左二正是简丹;而手机短信箱里,只有三个女孩子的名字,出现得比较多。

她们穿的是与简丹身上这套一样的高中校服,背后乃巨大的盆花拼景造型,看不见附近建筑,瞧不出在哪。好在右下角有数码相机的日期为今年四月二十七号,周日,可以在网上查询活动。

但没必要。照片地点这个情报,没什么价值。

简丹给潘静、吴恬涵、罗悦发了短信:“今天回家时居然碰上车祸!还好只是添了四块大乌青。现在在家里,看我们四月底拍的照,忽然想见你们了。

潘静:还好还好!乌青不要紧,上回体育课我也摔了一大块。哪张照片?

罗悦:人没事就好了,早点休息。摸摸。

吴恬涵:大难不死,必有后福!

潘静:噢,我找到了。想我们啦?今天太晚了,我明天来看你。要是胡馨没出国就好了,她以前就住你家那儿。你看她的平头,很帅吧!我也想剃,可我妈说我头型不好,剃了难看。对了,记得把物理试卷准备好啊!

照片左一的女孩是个平头,颇为英气,有一种生机勃勃的娇俏。

“胡馨。”简丹念了一遍,搁下手机去看书包。

书包里东西井井有条,这周末的作业都在一个文件夹里。其中物理试卷已经做了一半,简丹通卷浏览了一遍,心中当即有数,逐一回短信,最后一条给潘静:好,我等你来。我们家静静最好了!

潘静:你才知道啊!

简丹莞尔,而后她听到了开门声。

是简芳与孙兴华回来了。

孙兴华低声跟简芳说了句什么,简丹如今这耳力,听不到。

而后孙兴华就拎着东西去了厨房,简芳则来叩门:“丹丹,头没疼吧?妈买了点荔枝,出来吃几个?”

零三年,北方,九月份,老百姓家里,鲜荔枝这水果,可不算便宜。

简丹就应了一声,去客厅剥荔枝吃。

他们买的荔枝挺大,带柄,平时一般是做客送礼用的。孙兴华把荔枝一个一个剪下来洗得干干净净,装在盘子里搁到茶几上,往简丹面前推推;自己却并不吃,泡了杯热茶坐下来喝,陪着女儿。

他对简丹一向如此,所以简芳并不招呼他,掂了一个慢慢儿剥,也是陪着女儿。

简丹瞧这夫妻俩均很自然,便没说什么:客气了,反而生分。

她悠然吃了四个,简芳才开始剥第二个。

没人说话。不过气氛却不错。

简丹掂起第五个荔枝时,开口了:“妈,你跟孙叔叔,给我添个弟弟或者妹妹吧!”

孙兴华一口茶就呛着了。

简芳目瞪口呆瞅简丹。

这种事,乍听之下难免惊悚,趁今天车祸刚过去,提出来最好;搁到以后再说,就突兀了——那啥,这夫妻俩现在处于一个“不应期”,只是口头建议,吓不坏他们。

所以简丹继续剥荔枝,一边暗自嘀咕:我这真是吃人嘴软!一边继续道:“我成绩不坏,大学总是考得上的。然后争争奖学金,做做家教接触社会,毕业工作,很快就能自立了……妈你还没满四十一,身体好,我那会儿你又是顺产,再要一个孩子不算晚。而且四十这样生个孩子,工作上没压力,对身体也有好处。还有啊,听说四十这样当爸妈的人,容易长寿!”

简芳总算反应过来了,又意外又羞窘,嗔女儿:“哪儿听来的!怎么突然说这个!”

简丹把荔枝送进嘴里,吐了核儿,慢慢儿道:“今天是我运气好……可要是以后又碰上个万一呢?再生一个吧,双保险。”关键是,你那亲生女儿已经去了啊!

孙兴华刚缓过气来,一听难得嗓门大了一回:“哪来的那么多万一!”

简芳也听得不高兴:“就是,乱七八糟想的什么!”

简丹声音低了几分:“非典不是刚过去么,这又车祸,谁知道以后还有什么呢。”

——譬如外星人。

毕竟是继父,简丹又一向内向敏感,孙兴华自知嘴笨,怕一不小心无意间戳到了哪儿、让小女孩伤心难过,从来不说简丹一句重话;要教育什么,都是简芳出面。

而且,简丹这提议,除去理由不论,孙兴华多少难免心动,所以要他一口驳斥,他也说不出来,当下只道:“好了好了,你小小年纪,别胡思乱想。啊?”说着推推简芳:你也说说你女儿,看她尽想些什么事儿。

简芳哭笑不得,狠狠一弹女儿的额头:“吃你的吧!”

简丹又吃了两个荔枝:“妈,我要是考上清华或者北大,你就再生一个?”

“……”

“北外也行吧?”

“……”

这种事要靠慢慢洗脑。只要条件许可,孙兴华当然意动,关键是简芳的想法。

只是简丹高考之前,不管是亲妈,还是继父,都肯定不会考虑这件事。

所以简丹也不急,念叨了这几遍,吃了十来个荔枝,回自己房间琢磨完了影集,又上网浏览了一两个小时。

互联网真是个好东西。通过它,简丹很快弄清楚了以下东西:香港及新加坡几所大学的申请条件及奖学金情况;泸深股市及港股大盘行情;中国大陆住房政策;近些年来的人民币发行量。

她面临高考,所以她要关心学校。

她还需要钱,用来自立自足,用来调养训练这具有些孱弱的新身体,以及用来养老。

当然还有最重要的一件事——二〇〇二年,北大生物系入学的新生里,有没有江苏常熟的郑丹丹?

关键词一输入,一按回车,搜索引擎勤恳地给出了回答:有。

北大新生名单里有,江苏省常熟中学宣传网页里也有。后者还被当地论坛里的家长们转载了。

简丹往后倚进了椅子里,心中不解:她到底是回到了过去,还是进入了另一个宇宙?

这一点,事关重大。

进入了另一个宇宙,那她做什么都没关系。

回到了过去,那么她就得保证郑丹丹的生活不受她的影响——除非她能确定,改变郑丹丹的人生轨迹,不会令自己消失。

没有此刻的简丹,或许这小姑娘就死了,又或许原来那个会回来。

可是,她想活下去。

哪怕背负两个人的过去。

简丹一旦得出目标,当即开始行动。

要弄清楚自己到底处于哪一种境地,就得对比历史。

然而,这用来对比的历史,却不好找:简丹不是历史专业,至于上学时背的那些,早还给老师了。

像古代的,知道唐宋明清、陈汉吴广,诸如此类,但年份却不记得了。

而近代的,零一年申奥成功,九七年香港回归,七八年改革开放,四九年建国,四五年二战结束,孙老爷子蒋老爷子,毛老爷子邓老爷子。

还有别的什么吗?

噢,日本二战投降,是在东京湾的密苏里号上签字,旗舰嘛。九八年大洪水,朱总理大骂“豆腐渣”。

还有呢?

肯定有。然而早忘了。

年纪大的人,个个都这样儿……

简丹无奈,搜肠刮肚、刮肚搜肠,没有成果,随手前退网页,点开了一个申奥成功的视频报道。

那是当年宣布结果的会议现场,后方的座位,清一色红的西装外套。萨马兰奇一宣布,红西装们沸腾了。

而后镜头切换,大大小小的红旗,高呼狂欢的人群。纵情尖叫,喜极而泣。

音乐澎湃饱满,激越昂扬。

简丹神色无波,凝思沉吟。

之前查阅的这些,都没有不同。连这段看了不知多少遍的视频,也与她的印象吻合。

但是,这并不能证明她是回到了过去。因为按照汇氏猜想,不同宇宙的历史,没准就像荔枝与荔枝一样——高度相似。

这个猜想还没被论证,同样也没被推翻。

所以,既然重大事件这一块得不出结论,那就只有指望郑丹丹那一边了:郑丹丹的生活情况,她的住处,朋友,选课,男友,等等等等,是否与记忆中的一般无二。

问题在于,如果调查那些,势必需要接近郑丹丹。接近的过程中,没准就会影响到郑丹丹。

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在没有论证排除两个丹丹发生接触的危险性之前,这么做,一点也不明智。

所以,简丹遇到了两难的棘手问题。

04、潘静

这个问题一时无法可解,简丹便暂且搁下,转而浏览日记。

日记里十之八九的内容,对简丹毫无用处;余下的一两分,也得分析归纳。

十点五十多的时候,简丹掩上最新的一本日记,叹了口气,取过手机,将通讯录家庭一组内的“爸爸”,改了名称,换成了“吕一鸣”。

接着简丹花了几分钟,背了两块三条局部地图:小区以及附近;小学、初中、高中的交通路线,包括公交与骑车;高中的校园周边。

再次感谢互联网!

最后,临睡前,简丹去卫浴间泡了个热水脚,给自己按摩了一下足部经络:先前那位主儿积郁伤身,运动不足,结果明明不少吃食、不缺营养,却偏瘦……

旧事随风,前人已逝。从今晚开始,她会好好儿调养自己的身体。

第二天。

一大清早,简丹找了个旧脸盆,搪瓷的,而后她拎着一袋子日记,爬上顶楼,全都给烧了。

浏览过一遍,该知道的已经知道了,没必要再搁着。

烧去陪正主儿,烧了免得被人看了引人起疑,也烧给这对爸妈看、给潘静看。

这么大的动静,孙兴华与简芳都有点儿担忧,面面相觑。孙兴华压根不知道说什么,又推推简芳,两人一前一后跟上了顶楼。

简丹三下五除二就安抚了他们:“我这条命是捡回来的,从今天开始,一定要好好过,开开心心过,那些不高兴的事,统统让它去吧!”

她说话的当口儿,微风拂过,纸灰飞走了一大半。

两个当父母的就乐了。

平心而论,简丹遇上的危险,并没有那么严重。因为简丹坐的是公交车,公交车又高又大,乘客摔了一车厢,扭伤了一串,轻伤了几个,重伤一个,但没人死亡,情况是整场车祸里最好的。

不过简丹肯这么想,简芳与孙兴华高兴还来不及,当然不会与她说这些。

接下来,简丹整了她的房间。简丹到底带着伤,简芳劝了一句没拦住,只得帮忙。

母女俩半个小时,理出了两大箱子旧东西。

孙兴华则弄来了两个纸箱子,去附近超市买的,两块钱。

一箱子是穿不着了的衣服,可以捐掉。

一箱子是小学与初中的课本试卷,以及其它杂物,就算不卖给收废纸的,也可以封存了。

他们这楼是多层,下面加了半层,每户都分了个储物间,孙兴华乐呵呵把箱子抱下去,往储物间里一丢,再一趟,而后门一关,完事儿!

简芳留心着简丹,见女儿忙得脸红红的,当即把简丹赶到客厅歇着,自己收拾简丹的房间去了:整东西翻出了不少灰尘。

简丹便扣了个棒球帽遮了纱布,问了简芳吃什么,下楼去买早点了,结果正好碰见孙兴华上来。

简丹见孙兴华那高兴的模样,不由莞尔。

孙兴华瞧见简丹捏了二十块钱,伸手就来接:“我去买。”就算没脑震荡,也回去歇着。

简丹一缩手不给,侧身走过孙兴华旁边:“那你知道你老婆刚才点了什么吗?”

那会儿他在楼下呢,怎么可能听得到!

不过,这是在捣蛋吗?

孙兴华以前没遇到过,头一回,不由有点怔。

简丹下完楼梯,没听见脚步声,回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