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造地设》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天造地设- 第8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简丹将两本日历搁回原处,回房睡觉。

她不急。

急有什么用,见招拆招就是。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啪”。

明亮柔和的床头灯熄灭,遮光窗帘隔绝了暗红的夜空。

房间里陷入了宁静的黑暗。

大一学生,暑假里有英语夏令营,强化课程,算学分。

不过简丹大一上下两个学期,已经过了英语四、六级,以及学校自己的水平一、二。所以她不修这学分,陈振身为辅导员,白白有一副好口才,却一句话也劝不出来,只剩笑了又笑、摇摇头又摇摇头,末了送走简丹一转身,自叹弗如,发奋图强去了。

夏晓雪大三,暑假里安排的实践。大家都找单位企业去了,可夏晓雪不打算换工作,结果她就弄了一个“比较文学实地考察”的课题,讨论“中欧著名地理地貌在其近代文学中的意象对比”,交上去一审立马通过了。

其实这实践论文夏晓雪出发前就做完了,回来只需填充一些直观感想,润色一番就行了。

简丹好奇,要来看过两眼,不由莞尔。那论文讨论的是黄河、长江、泰山等名山大川,在中国文学中的形象;对比的是阿尔卑斯山脉、莱茵河、地中海等,在欧洲文学中的形象。

名作片段都是图书馆翻的中译本;照片都是网上找的,贴上去。

选题别致,看着就很热闹,做得也仔细,内容很丰富。

不过,令简丹欣赏的不是这些,而是夏晓雪将出处逐一标注,无一遗漏,态度十分严谨——在目前,在这个国家,在绝大多数人的论文里,看不到这种严谨。

所以简丹兴致颇好地提议:“那还有饮食也可以写,反正我们去了,都要尝一尝汤圆对蛋挞,炸酱面VS海鲜面,猪头肉PK鹅肝酱”

夏晓雪婉然笑了,言简意赅:“太多了。”

简丹恍然乐了

七月的北京酷热,乃是一个大火炉。于是两个女人迫不及待登上飞机、义无反顾地奔向了凉爽的德国……

因为她们的第一站乃是亚琛工业大学——潘静在那儿。

134、风起(上)

除了自己的行李之外,简丹一个箱子,夏晓雪一个箱子,两人给潘静带了一大堆东西。

这两个箱子全是潘妈妈整理的。本来只有简丹的一个,是潘妈妈开着她的车送到学校里、交给简丹的;夏晓雪知道后,一句“反正我也要去潘静那儿,再来一个好了”,简丹立马转告,潘妈妈次日马上又送过来一个,还请这两个小姑娘好好儿去吃了一顿大餐。

其实国际邮包的费用虽然高了点,潘爸爸潘妈妈却不至于特地省这个钱,何况请客吃饭也不是白白享用的。可由简丹带过去的东西,无疑比邮包更温暖、更招潘静喜欢。

……

亚琛工业大学位于亚琛市,亚琛市隶属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该州州府乃杜塞尔多夫。从北京至杜塞尔多夫,航班有直达的,有转机的。

简丹从白天的班次里选了折扣大、价格便宜的,结果最后是奥地利航空公司的机票,从维也纳转机。

两人到杜塞尔多夫是周六早上,又转特快。

德国公交系统十分方便,而且到站准时,精确到分钟。她们一到站,出来就看到潘静兴冲冲地在那儿张望。身为这儿的外国女孩儿,十分明显,都不用费力去找。

……

简丹瞧着潘静虽然瘦了一点,但眼睛明亮、精神抖擞,登时放心,失笑道:“哎哟,我要不认识你了”潘静剪了一个俏丽的波*头。这发型不像简丹与夏晓雪的那么短,可与潘静之前的长发一比,差距不小潘静乐了:“长头发麻烦。而且我听人说呀,头发短一点,大脑得到的营养就多一点。”说着招呼夏晓雪:“夏晓雪,对吧?我妈妈也真是的,居然连学姐你也不放过”

潘静与夏晓雪已经互换了QQ号,还在网上聊过了,所以这第一次见面,并没有多少陌生感。她们互叙近况,潘静欢欢喜喜给夏晓雪减负、自己去拉带给她的行李箱,连带又道了一次谢。

夏晓雪微微一笑,将箱子搁在了潘静面前:“举手之劳。

潘静抓了拉杆拖了箱子走,刚一迈步就是一声惊叹:“好沉里面什么东西?”

简丹一路过来,亲眼看着夏晓雪拖这个箱子,轻轻松松,可不是这么狼狈,所以简丹当即暗笑,也不说什么——她与夏晓雪只知道里面是衣服与吃的,还有些调味品之类,具体并不清楚。

潘静对两个箱子惦念了一路,差点没在去学校的巴士上打开来看一看。

毕竟刚刚经历了漫长的飞行,所以今天下午她们休息,明天开始逛亚琛工业大学,以及杜塞尔多夫市区。住处已经网订了,是个家庭旅馆,离潘静的学校不远。

简丹与夏晓雪并没有“一定要看几个地方”的雄心,因此她们打算按照旅行计划上所列的目的地,一站一站地观光下去:若是喜欢,就多留几天;如果不喜欢,那就早点下一站;要是很喜欢,那留下来消磨到返程为止,也没什么问题。

潘静知道了这计划,艳羡得不行:“这才叫旅游这才叫旅游”

简丹莞尔:“那还有开着度假轮船周游世界的富翁呢。”

夏晓雪舒舒服服瞧着车外掠过的街景,忽然天外飞来一笔:“好像香港护照会更方便些。很多地方可以落地签吧?”

简丹的概念里面,地球货真价实乃是一个“村子”,所以简丹当即就道:“不少护照都能落地签。华裔多点的,加拿大与新加坡吧。”

不过潘静显然与简丹想法不同:“那还是香港好了,不然就变成外国人了。”

夏晓雪想了想,道:“新加坡不错。加拿大太冷了。”

潘静“哈”了一声:“你真想为了这个移民?”

夏晓雪摇头:“说说而已。要我自己订票,我宁愿爬爬香山算了。”转向简丹道:“要是下回再出来玩儿,我们还是这次的分工?”

简丹上辈子让机器照顾惯了,出门野餐之类,她只要带上她自己就行了别的一概被包办。所以简丹烦的是整理行李这种事,刚好与夏晓雪互补。此刻一听,简丹当然乐于答应:“好啊下次还这样。”

两人一拍即合,把潘静好奇得不行。潘静当即问了她们的“分工”,听完马上眼睛一亮:“那也算我一个吧”

夏晓雪点头应“好”,简丹调侃潘静:“那你能干什么呢?”

潘静憋了小半晌没憋出来,悲愤了:“给你们当跟班拎包包、讲笑话”

两人大乐。潘静羞恼了半秒钟,也乐了。

……

两个游客去旅馆拿了钥匙、搁了旅行箱,而后跟着主人潘静去学生餐厅吃午餐:香肠。

香肠配酸椰菜。还有几个小番茄。

简丹与夏晓雪花了四十几秒“嚓嚓”拍照,而后开动。

她们大快朵颐,欣然享受这异国风味;潘静却是小口小口咬,吃得没多少滋味。

简丹注意到了:“你不喜欢吗?”

潘静嘴一扁:“我刚来的时候也觉得很特别,两星期就腻味了。”

夏晓雪安慰潘静:“这是难免的。你可以自己开伙。”

“嗯。我来的时候带了电饭煲,煮一点粥什么——丹丹,我们晚上包饺子吧?”

按说出来旅游,品尝地方特色才是上选,饺子回家还会没得吃?

不过潘静眼巴巴地,简丹一笑纵容;而夏晓雪无所谓这点小事,也答应了。

所以她们从餐厅出来,逛去了学校的购物中心,进了超市。

这里没有饺子皮,好在有面粉。只是德国的面粉叫法与国内不同,潘静还是第一次来买这些,见了一头雾水,不知道该买哪个……

幸亏连面粉包装上小小的产品说明,也秉承了德国人一贯的严谨,注明了蛋白质含量。简丹挨个看了看,选出中筋面粉,405号。

潘静还担心选错了,使劲研究那包装说明,忙忙碌碌按电子辞典:“是这个吗?”

“看这里,蛋白质百分比。八点五到十一是中筋面粉,做馒头包子饺子。更高的,做面包;更低的,做蛋糕。”

潘静讶然:“丹丹你看得懂?”

简丹绕开了:“这成分表里面,淀粉肯定最接近一百。那么这一项百分之八到十几的,不是蛋白质,还能是什么?盐分、水份、纤维素?不可能。”

“对噢”潘静五体投地。夏晓雪笑了:“最简单的排除法,逻辑推理——她欺负你背单词背昏头了呢”

简丹莞尔:“是啊。”

潘静皱了脸直摇头,仍不忘掏出了随身带的小便笺本,抄了她刚发现的陌生单词。

然后她们又遇到了一个问题。

“没有擀面杖要不我去问问老乡,找人借一个?我记得他们谁有来着……”

简丹还没说什么,那边在看餐具的夏晓雪已经走了两步,从一货架的酒杯中掂起了一个曲线流畅纤细的玻璃杯:“这个可以吗?”

潘静一瞧,“哈”然定格;简丹一看,当即拍板:“可以。”

……

她们三个选齐了料子,潘静身为此地主人,掏钱买单。

简丹并不客气,夏晓雪也没说什么,潘静很是舒了一口气:“上次同乡会聚餐,买点东西推来推去小半天呢,真是叫人不好意思,我只好另外买点水果过去。”

“男的吧。”

“人家舍小求大呢,琢磨着拿下你。”

“才不是那是邓大姐跟她老公”潘静一口否决,说完却脸色一滞,不知想到了那个,眉头一动,没吭声了。

简丹与夏晓雪就看着潘静笑了。简丹下巴冲着潘静一抬,志得意满:“我家静静一向是个香饽饽”夏晓雪连连点头:“喷香喷香,喷——喷香~”

潘静连半个简丹都搞不定呢,此刻怎么可能一个搞定两个,只剩下好笑与嗔恼:“闭嘴还不帮我拎东西”

……

她们调侃玩笑,嘻嘻哈哈地拎着东西去潘静的宿舍。

潘静向学校申请到的宿舍挺旧了。不过修缮保养得好,功能上没有问题:迄今不曾发生水管漏水、马桶堵塞、墙壁渗水之类的事。而且在顾及个人隐私上也不错:每人一间,公用浴室、卫生间,以及厨房兼客厅。

方便好用加上与国内的房子长得不一样,结果潘静很喜欢她住的地方——觉得很特别,有风格,还有岁月沉淀的味道。

所以三人一路过去,潘静除了介绍,就是忙着夸赞她的宿舍,渐渐说得两个客人都好奇了起来。

不知何时,起风了。

她们走到了宿舍区前的宣传区。与所有的大学一样,这儿摆了几个临时摊子——有的是商家的宣传,有的是学生协会的活动。

潘静饶有性质地看了看那些横的竖的大标题;看到第四个,又给掏出了电子辞典。

简丹与夏晓雪的目光,却是不约而同投向了最右边的摊子——那儿有一张两米高的游戏海报,两个男生与一个女生正在加固它,以防它被风吹翻。

那海报斜分两半,做成了一个对比广告——左上一半是游戏画面,是一位古代战士的半身画。金发碧眼,健壮机敏,执持着简陋的长矛枪与木盾,站在群山前的丘陵上远眺,警惕而自信。右下一半是现实照片,一群人在同一个丘陵上冲着镜头欢呼,瞧着大约是游戏研发人员。

简丹四个字翻译了那句德语广告语——身临其境。

夏晓雪看不懂广告语,但她认出了那山。那是黑林山,也即黑森林。德国的名山,夏晓雪刚在她的实践论文里涉及过。

两人没有交谈,只是对看一眼,便都径直走了过去。

135、风起(中)

那摊子就三个人,瞧发色眸色,大约都是本土学生。其中那女生棕发碧眼,一见来了两个东方女孩,登时笑了,执意推了左边那个看上去很腼腆的男生去招待简丹与夏晓雪,自己接着固定广告。右边那个男生见状,微微一笑。

简丹听得清楚,那女生调侃的是:“你不是在学日语吗,那两个归你了好运哈”

腼腆男有些局促,过来与两人笑了笑,试着用日语问了一句好,措辞很教科书,发音倒挺标准。

简丹会日语。她知道中国留学生往往埋头功课,不是那么注意形象。她们两个天天洗澡洗头,短发又削得勤快,光是这一些,就令她们容易被归入日韩国籍,再不就被看成是台湾的……别说在这儿、在德国人的地方了,简丹在大学里、在同胞那儿,都已经遇到过这种事。而等到三十年后,这种微妙的尴尬会成为过去——简丹亲身品尝过那种自豪所以简丹对此虽然不乐意,可也远没有到为了这个而恼火的程度,当下只是无奈一耸肩。

夏晓雪也没生气,一指自己鼻尖:“China。”蹦完这个她刚刚学会、唯一学习了的德文单词,又掏了口袋里的随身小地图册与卡片机,齐齐冲那腼腆男一晃、表明自己是个游客,而后就收起了东西,大大方方指了指宣传资料,婉然一笑,示意他给自己来一份。

腼腆男尴尬了,忙递了资料给夏晓雪与简丹,连带游戏人物形象的手机小挂件也推了过来,让她们自己挑。眼看夏晓雪颔首致谢,简丹也是回了个微笑,他就松了口气,马上用力朝棕发女生瞪过去一眼棕发女生那边忙完了,抓抓头发过来,跟两人不好意思地笑了笑。

简丹莞尔,也没说话,只是与她一点头打了招呼,一边就拉开资料——那宣传资料是折叠式的,有六截,正反十二页都印了东西——正反两面全都扫了一眼。

而后简丹翻回了正面,目光在性能数据表上驻留了片刻,合了资料,抬头看了看天,徐徐吐出胸膛里的空气:“要下雨了。”

潘静那边查完了最后一个立式广告,握着电子辞典一溜小跑过来了:“这里下雨天多,又冷又湿,特别讨厌”

夏晓雪看不懂德语,但她一打开也发现了那数据表,琢磨了片刻,把资料一合,仔细收了起来:“现在是夏天,下雨会更凉快。”

“这倒是。”潘静瞅了瞅那宣传海报下方的德语,“游戏测试啊。亚大跟这什么什么公司合作的。”也跟着要了一份资料,一边短句里夹着单词跟棕发交谈。

简丹应了一声“是会凉快些”,又道:“你们说,我们的学校能拿到这个测试吗?”

她指的不仅仅是清华,更是中国的所有大学,乃至研究机构。

在创新这一块,在专利与发明上,中国正在迎头赶上,但差距仍有。简丹之前没关注这方面的东西,所以眼下,若要精确判断目前的情况,她资料不足。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