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慕容诗集》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席慕容诗集- 第5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难道真是这个样子吗,我不肯相信!〃
  在这两段里面出现的老百姓,甚至连面容都没有看见,只有〃两壁贴满了黑溜溜的眼睛,隐隐的闪着星星点点的光〃。
  我们再看一段:
  〃——门外巷内扶老携幼许多人,说是要瞧女扮男装的游击英雄。有个老太太一直追问老伴;'你看他真是女的吗?真是女的吗?'有个女孩上来拉顾兰的衣角:'你认识不认识双抢黄八妹?'顾兰受也不是,辞也不是,笑得尴尬。然后,他们把注意力投给陈光明,看他一步高一步低,看他龇牙咧嘴,看他额角比别人先出汗。有个小伙子从后面挤到前面来问:'你的脸,是鬼子的炮火打的吧,'不等他回答,一把挽住了。'你要到那里去?我推车送你。'说完,去推他的骨碌骨碌的独轮车。〃
  在这里,老百挂靠近了,有对话了,有行动了。那个壮健忠厚,推着独轮车的小伙子离不开母亲,不能亲自去打鬼子,因此非要让他以为是被鬼子炮火打伤的陈光明坐在他的独轮车不可。在这里,作者让我们看到一个又一个真实可亲的中国人。
  所以,在全书每一个段落里,充满了我们无论如何也都认得出来的真实人物,我们无论如何都能亲切感觉到的中国人。不管他们是全身蜡黄,濒临死亡的壮丁,是无声无息打着火把去拣垃圾的民众,还是围拢过来表达他们的羡慕与同情的乡民;我们都认为没有一个人是虚构的,没有一个人可能是虚构的。
  在八年抗战,甚至更长久的战乱时光里,王鼎钧把每一个看得见或看不见的同胞都记下来了。这些血泪经历也许是他身受的,也许是他听说的,在他心里藏了四十多年,这样长久的埋藏终于形成了一种力量,让他不能不写,不得不写。于是,在也是掺和着血泪写出来的字句里,每一个受过苦的灵魂,每一个谦卑忍受过的心灵都顺序地走到我们的眼前来,向我们说出了整个中国的一场浩劫,和浩劫里他们每个人身受的痛苦和忧伤。
  在读完了这样的一本书以后,我实在很希望王鼎钧先生能在书的最后一页再加上一句话:
  〃本书人物虽系虚构,他们的遭遇却是绝对的真实!〃

  中国人真是一个很奇怪的民族,在怎样的苦难里都活过来了,在怎样卑贱困苦的境地里都不倒下去,都沉默地忍受着一切、沉默地往前一步一步地走着。
  抗战八年好象结束了,可是跟随着那一场战争所牵连出来的颠沛流离到今天还没有完。
  我是个在抗战最后的末期才出生的人,所以,整个战今的阴影并没有直接影响到我。但是,〃覆巢之下无完卵〃,象我今天这种奇怪的命运也是因着这场浩劫而形成的。
  一个从来没有见过的地方竟然可以是我的故乡,所有的知识也不过只是父母所告诉我的一个名字而已。三十多年的乡愁只有在候鸟鸣空而过的时候心中方觉得刺痛,因为我已是一棵移植的树深植在温暖的南国。
  心里不是没有想说的话,也不是没有埋藏着的故事,但是如果不能把它们用最精确的形式表达出来的话,不如还是继续埋藏起来的好。
  读了王鼎钧的〃山里山外〃,终于明白了什么叫做〃一个时代的见证〃。我想,用整个心灵整个生命去面对着这个世界,在几千万几万万看过来的人中间,总会有一个人提起笔来写的吧,总会有…个人提起笔来写下我们这个时代里所有的遭遇,所有的欢乐与痛苦的吧。
  如果我是那些不能写的中国人中间的一个,就让我好好地去过我的日子,把我的故事留下来,等着有一天有一支笔会重新将我提起,重新把我从那已经远去的年月里再现出来。
  如果,如果我是那些可以写的中国人中间的一个,那么,我更要好好地去过我的日子,不管会遭遇到怎样的挫折或者怎样的误解,我都要把它们看成是长路上必经的锻炼,我要努力去面对生活,努力让自己也终于可以保有着一颗象金子一样的心。
  中国人的遭遇在等待着中国人来写,只有中国人才能明白每一颗逆来顺受的心灵里的光芒与烈火。
  我想,王鼎钧先生在写〃中国人三书〃的时候,必定也是有着这样的心情与信心的吧。
  我向这样的一支笔致我最深深的敬意。

我的选择
  人的一生,总该有一种坚持。总该有一些东西会令你激动,令你沸腾,令你热泪盈眶的吧。
  也许有人会笑着说这一切不过是愚忠、愚孝、或者是些狭隘的痴情。也有人劝我们应该置身事外,学习用一种客观的态度来观察、来选择。
  他们哪里知道,我并没有选择的余地。
  我一点也没有选择的余地。
  我在这个岛上慢慢长大,在这个岛上读书做事,在这个岛上生下了我的孩子。我所有的记忆都与这个岛有着关联,在所有曲折的巷弄和苍郁的山路上都有着我的足迹。
  我只想在这一块与我有着极深关联的土地上继续走下去,身旁的每一个人他们的故事他们的心情他们的盼望我都能了解都能明白也都能参与。
  我活在这里。这无法替代无法舍弃的一切就在我的身边,我毫无选择的余地。
  人的一生,总该有一种坚持,我的坚持就在这里。
  我一点也没有选择的余地。

没寄出的信
  夏先生:
  拜读您十一月十四日在联副上的鸿文——,知道您今年夏天,周游列国,非常羡慕。对您游记中的文采,也非常敬佩。
  只是,读了您其中的一则——台北之〃行〃后,心里实在忍不住,想说几句话,希望您能够原谅我的冒昧。
  在您的大作里有一段话。大意是说您的亲戚有一辆车,芳龄仅三岁,却常常要修理,而且就算是修了也不管用,甚至在您离台返美的那天,在高速公路上咳嗽、发烧及水泻,终于行不得也,使您只好在高速公络上,翻越禁锢,雇车落荒而去。
  您原文的大意是如此,我对您的遭遇也感到同情。不过,您因为这样的一次经验,就说出了一句〃台北的车辆检修方面,不敢恭维。〃这样武断的一句话,加在台北所有车辆检修人员的身上,我实实在在不能服气。
  因为,据我所知,也据我的亲身经验,在台湾的几个大厂,如裕隆、福特和三阳,他们都有很完善的售后服务系统,在很多地区都设有专门的车辆检修和保养场,每五千公里为你的车彻底地检查及修护。我最早的一部车是福特,开到十二万公里仍然得心之手,没出过一点差措。(当然,有时候车内的小灯泡会烧坏,每次检修也总要换一换火星塞之类的消耗零件等等,该换的东西,也会按时换。)后来一部裕隆已经开到十万公里,仍然看起象新车一样。而现在一部三阳喜美开到两万公里了,正是最好的情况,车子灵敏极了。
  我这样一部部车子地向您数来,并不是向您炫耀我的幸运,(我若有此心,是会惭愧的。)我只想向您说出一个事实,就是说,在国内,有肯设立服务网的企业家,也有肯专心安心为您服务的车辆检修员。可是我们一般人都视这个为理所当然的事,并不会特别写一篇文章来介绍或者宣扬。
  今天,我一路开车上台北,心里一路在反复地想着您所说的那两句话。我想,其实,您也许只是一句无心的话而已,并没有意思要做一种权威的判定,我实在不必这样激动,这样小题大作的。照我以前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生活原则来说,我应该只是自已一个人生上几天闷气,然后再把这件事放到一边。应该就只是知此而已。
  可是,我发现如果每次都认为这是〃小事〃,或者是〃小小的闷气〃,而永远做一个沉默者的话,那么,我就无法面对我的孩子、我的学生、还有我周围的同胞了。
  夏先生,我希望您下次再回来的时候,能有机会去参观一下散布在全省各地的,裕隆、福特和三阳的修护厂。如果我能有荣幸充当你的向导,我一定要带你到新竹中华路上的裕隆修护厂去。你会发现,修护人员的有礼可亲,技术方面也足可信任。(我不敢说高超这两个字。不过,在德国和比利时的修车厂里,我确实也领教过一些不很高明的服务。)更重要的是,在那里有一种很活泼很快乐的气氛。车辆检修完毕之后,还会有人把车子擦洗得干干净净的交到你手上。多去了几次之后,你还会认得几个微笑的熟面孔,有的是极有自信熟练的技师,有的是有点害羞的夜校工读生,收账的小姐认得你之后,有时候也会请你吃一两颗水果,或者很开心地问,为什么这一阵子跑了这么多公里?
  夏先生,我一点也没有美化我的经验。或许,我实在是个幸运的人,或许,我与这些修车厂之间的故事只是一个特殊的个案。那么,既然您因为您的一次特殊经验就可以肯定〃台北的车辆检修,不敢恭维〃的话,想必我也可以因为我这八九年来的特殊经验来肯定〃台湾的车辆检修,实在很令人满意〃这一种结论的了。
  说到这里,不禁想起今年八月的美国之行,多年不见的朋友们聚在一起,在房地产与股票之后,就开始痛数当年在国内所见到或受到的种种社会与教育上的缺失,谈兴趣来越高,嘻笑怒骂之余,过去的岁月竟然一无是处。我心里不服气,可是竟然不好意思开口驳斥,因为这样一来扰了大家谈天的兴致,我反而好象会变成那个脸红理亏的人了。此刻的我也有点这种心态,不过,我还是硬着头皮寄出这封信,一切听凭编辑先生的处置了。
  再一次请您原谅我的冒昧。
席慕蓉破上 84年11月16日

悠长的等待
一个女性艺术工作者的领悟
  我今天才能明白。真的,要到今天,我才能知道,很多事情唯一的解决办法是只有等时间来证明,很多很多事情只有在回头看的时候才能够得到澄清。所以。在事情发生的当时,要生气或者要争辩似乎都没有什么用处,家们唯一能做的事情应该就只是安静地等待,等待时光和岁月把所有的证据拿出来。
  可是,在二十年前,在我的大学毕业美展上,我却不知道要怎样来回答阿雄说的话。
  阿雄和我们同届,他虽然不是艺术系的,但却因为和艺术系男生同一个寝室的缘故,和我们这一班男女同学走得很近,我们系上的活动他也常来参加。
  那天,他来看我们的毕业美展,站在走廊接待签名的桌前,用一种很奇怪的语气对我们这些女生说:
  〃其实,你们这些女主根本就是来捣乱的。占了人家男生入学的名额、上课的名额、到今天,又来拼死拼活占了人家得奖的名额;实在没道理!〃
  我们三四个女孩子坐在桌子的后面,原来是微笑着招呼他签名,可是他根本不理会我们递过去的笔,仍然大声地对我们说:
  〃我问你们!你们知不知道?这些第一名第二名的资历对将来要继续干这行的男生有多大用处?你们是来捣什么乱?你们这些女生现在拼成这样到底是要干什么?到最后一个个一出校门就嫁人生孩子去了,这些奖要捧回去当嫁妆吗?有什么用?〃
  我开始生气了,把笔一摔,站起来回答他:
  〃为什么没有用?假如我们以后一直画下去的话当然就有用!你们男生将来还不是会结婚会有家累也会有入改行?〃
  阿雄面对着我,竟然哈哈大笑起来,他用更大的声音对着旁边的同学说:
  〃好笑啊好笑!整个美术史上就没出过几个象样的女画家,她还不明白吗?她还能这样天真吗?〃
  二十年前的我是很天真,所以才会在那天和阿雄吵得面红耳赤。那个时候的我实在并不能明白,原来每一件事情都不是单独或者仍然发生的,所有单一的现象后面都有那潜伏着的来龙去脉。
  我所处的时代,其实是有史以来第一次女性可以完整地发挥她们能力的时代。不管是在东方或者在西方,从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女性在受教育的机会上几乎可以说已经和男性完全平等了。
  因此,一个女性可以在正常的情况下得到和男性完全相同的求知机会,如果她能够善自把握,那么,她所表现出来的成绩应该可以和她所放进去的努力成正比。
  但是,整个的社会却还没有准备好。
  这个千年来一直以男性为中心的社会却还没有准备好,所以才会有人认为是家庭电气化的结果促成了职业妇女的出现,或者因为副刊兴旺才会造成女作家的出头,这单种种似是而非的荒谬说法在近十几二十年中间不断地被传述着,说的人和听的人都似乎暂时满意了,可是,这实在并不是事实的真相。
  事实的真相并不是这样的。在我们的上一代以前,女人一生中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去嫁人和去生孩子。好女孩的一切都是为了准备将来的婚姻,而结了婚以后,好妻子和好母亲的传统定义就是——放弃你自己心里一切的好恶,从今以后,只能以你亲人的好恶来决定你一生的方向。
  所以,很多妇人就这样交出了她的一生,并且以为这是唯一的道路。
  而其实在这…条路上,我们还有很多的可能、很多的发展和很多的自由,我们的命运,是上一代以前的妇女所无法想像得到的命运。
  在这条路上,现代女性所要做的,并不是去和男性争夺什么,而是去和男性并肩往前走去,一起去观察、学习、并且努力去改善这个世界。
  今天的我,虽然并不是一个特别出色,将来可以走进美术史里的画家。但是,只要女性能够明白自己的命运,也能把握一切的学习机会,能够知道,除了做女儿、做妻子、做母亲之外,我们也可以在几十年的人生岁月里做我们自己另外还想要做的那个角色。那么。我相信,二十年以后,或者再二十年以后,一定会有很多杰出的女性画家可以走进美术史,我相信一定可以的。
  当然,我现在说这里话的时候,也没办法拿出任何的证据来。但是,假如二十年前的阿雄今天遇见我,我就可以微笑地向他说:
  〃你看,阿雄,二十年了,我还一直在画画,所以我并不是要在心和你们男生捣乱的。我虽然有家累,可是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