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金融五百年》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世界金融五百年- 第4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隔或者被驱逐出其他人得以享用的社会盛宴的边缘人。新穷人丧失了在精神上对于富人的平等甚至优越感。富人不再是穷人的敌人而是榜样,不是令人讨厌的人物而是崇拜的偶像,比如巴菲特、索罗斯和比尔·盖茨之流(详见拙著《巴菲特阴谋》,云南人民出版社)。

在消费社会的意识形态影响下,尽管工薪阶层实际收入下降了,但整体消费却不断攀升,整个西方国家消费了全世界80%的产品。美国家庭消费占GDP的比例却从20世纪60年代的60%上升到2007年的70%。为了购买琳琅满目的商品,工薪阶层不断地依靠借贷来提高消费水平。美国家庭债务占GDP的比例也从20世纪60年代的40%提高到2007年的100%。几乎2/3的银行卡持有者(主要是工薪阶层及中等收入家庭)向银行借款,2005年年底,所有未还的信用卡借款总余额达到8380亿美元。西方人尤其是美国人的消费成为拉动全球经济增长的动因。

美国消费支出的增长大大超过了实际收入的增长,这导致整体消费借贷与可支配收入比例的增长。有待偿还的消费借贷与消费者可支配收入的比例,从1975年的62%增加到了2005年的127%。对于那些中等收入的家庭来说(全美家庭收入水平由高到低排列,其中位于40%~59。9%之间的家庭)的这个数据则从1995年的4%上升到了近20%。

美国人借钱消费主要有两个原因。其一,美国金融寡头统治集团有意降低借贷利率,美联储连续20年都采用低利率的货币扩张政策。其二,金融资产膨胀导致的财富效应。信用扩张刺激了金融资产价格的暴涨,从而让拥有各种金融资产的民众感到自己变富了。人们通常会依照自己拥有的财富之多寡来进行消费,拥有的财富越多,消费支出越多。于是,民众根本不考虑自己的工资收入而大手大脚地花钱。

这两个原因之间也有紧密的关系。银行的信用扩张投资于已经存在的个人或企业资产。银行的钱70%用在了抵押贷款上,以已经存在的担保物为抵押进行放贷。股票或房产的价格暴涨后,美国民众申请抵押贷款更加容易。银行的钱还会对金融机构购买已经发行的股票发放贷款,会借钱用于投机的金融衍生品交易。而信用扩张很少投资于新的研发或者新型产业。

IMF、世界银行、华尔街的金融集团、美联储和美国政府属于同一个统治集团的不同分支。在该集团的中心是经营银行、保险公司、投资银行和对冲基金的高管。它们控制了美国的军事、外交、能源、经济和金融。克林顿总体的财政部长是高盛集团董事长罗伯特·鲁宾,鲁宾卸任后担任花旗集团最高顾问职位。布什家族本身就是政商两栖的金融与工业寡头,家族产业遍及金融、石油与军工。小布什总统的财政部长是高盛集团董事长亨利·保尔森,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先后出任西尔医药和通用仪器两家大公司的总裁。财政部副部长萨默斯是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还是D。E。Shaw对冲基金高级主管,同年兼任摩根大通、花旗集团、美林证券、高盛集团的顾问与培训讲师。国家安全顾问赖斯是谢夫隆石油公司董事。商务部长埃文斯是布朗石油与天然气公司总裁。国土安全部部长李奇主持李奇全球公司,也担任朗讯集团顾问。中情局局长伍尔西为巴拉丁私募基金董事,布斯艾伦—汉密尔顿公司的副总裁。奥巴马总统的财政部长盖特纳原是纽约联储银行主席,财政部副部长沃林原是哈特佛金融集团的高管,总统助理弗洛曼是花旗集团常务董事。副总统切尼拥有大量的哈利伯顿石油工程公司股票。美国伊拉克研究委员会主席贝克为凯雷集团的股东。国防政策局局长珀尔是波音公司董事。就奥巴马总统的金融与经济官员的来源来看,主要出自花旗集团、摩根大通集团、高盛集团、美林证券、雷曼兄弟公司、巴克莱银行、哈特佛集团的高管层。这在美国被称之为“旋转门”,指的是个人在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之间双向转换角色、穿梭交叉为利益集团谋利的机制。

金融与工业寡头统治集团只有依靠赌博资本主义——虚拟经济的发展来维持经济增长。虚拟经济包括股票、债券等固定收益证券市场与交易,也包括外汇与金融衍生品市场与交易。金融衍生品种主要是期货、期权及其组合。其中一些衍生品是以商品、股票交易或者专业交易的形式进行,也称场内交易。另一些产品采用交易双方直接私下交易的方式,也称柜台交易。金融衍生品是没有实际和独立价值的金融工具,其价值衍生于基础资产——股票、债券和房地产等金融资产以及黄金、石油、粮食等商品或相关的指数。因此,金融衍生品的收益依赖于基础资产价值的变动。

金融衍生品最早出现于19世纪。1865年,芝加哥谷物交易所推出了一种被称为“期货合约”的标准化协议,取代历史悠久的远期合同(与期货本质相同,但合同五花八门,合同本身难以形成市场交易),成为最早的金融衍生品。期货市场早期的参与者,主要是以对冲远期风险为目的的套期保值者。他们在现货市场买进或卖出商品的同时,在期货市场做反向操作,卖出或买进相同数量的同种商品,于是无论未来的现货市场价格怎么波动,最终都能取得在一个市场上亏损的同时在另一个市场盈利的结果,并且亏损额与盈利额大致相等,从而达到规避风险的目的。与套期保值者不同,投机者则是以套利为最终目的,其收益直接来源于价差。投机者根据自己对期货价格走势的判断,作出买进或卖出的决定,如果这种判断与市场价格走势相同,则投机者平仓出局后可获取投机利润;如果判断与价格走势相反,则投机者平仓出局后承担投机损失。

美联储通过降低利率,增加货币供应量,给美国金融机构提供了大量从事金融投机活动的廉价资金。此外,东亚一些国家产生的贸易盈余和拉丁美洲国家用于还债的资金,流进了美国的金融机构。美国短期国债的收益率为1。75%,而东亚国家的生产投资收益率则在10%~20%之间。这相当于其他国家在补贴美国金融机构,从而刺激了美国虚拟经济的扩张。

20世纪70年代前,西方的股票、期货、外汇交易量均为实物交易量的2倍~3倍。在里根、布什、克林顿和布什政府的大力推动下,以华尔街、芝加哥和伦敦金融寡头为主的虚拟经济的规模越来越大。到20世纪末,世界物质贸易总额为6万亿美元,而金融产品交易为600万亿美元。1998年年底,在世界范围内流动的金融衍生品总额超过200万亿美元,相当于美国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20倍以上。2006年,世界产品与服务贸易额为38。8万亿美元,而外汇日成交量已接近商品和服务日交易总量的80倍。2007年,金融衍生品与外汇日交易额高达11。4亿美元,相当于世界产品和服务日交易量的290倍。

金融企业的规模也远远超过实体经济的企业。比如,投机性极强的封闭基金和私募股权公司都是通过大额借款的形式从机构投资者和超级富豪手中筹集资金不在大众股票市场交易的金融机构。目前,9000家封闭基金公司的资产价值高达1。6万亿美元。世界几大私募股权公司,例如黑石集团、得州太平洋集团或者科尔伯格—克拉维斯—罗伯茨公司(KKR),其中任意两家控股公司年净收入总额累加起来都超过大部分美国公司的年净收入。

劳动可以分为生产性劳动与非生产性劳动。生产性劳动通过扩大生产来创造价值;而非生产性劳动不创造任何价值,只是分配或浪费财富而已。比如犯罪,马克思曾这样讽刺地写道:“罪犯不仅生产罪行,而且还生产刑法,因而还生产讲授刑法的教授,以及这个教授用来把自己的讲课作为商品投到一般商品市场上去的必不可少的讲授提纲。其次,罪犯生产全体警察和全部刑事司法、侦探、法官、刽子手、陪审官……这些不同职业……创造新的需要和满足新需要的新方式。单是刑讯一项就推动了最巧妙的机械的发明,并保证使大量从事刑具生产的可敬的手工业者有工可做……因此,他就推动了生产力……如果没有小偷,锁是否能达到今天的完善程度?如果没有伪造钞票的人,银行券的印制是否能像现在这样完善……犯罪使侵夺财产的手段不断翻新,从而也使保护财产的手段日益更新,这就像罢工推动机器的发明一样,促进了生产。”

实体经济的劳动基本都属于生产性劳动,金融业(FIRE,Finance; Insurance and Real Estate,即金融、保险和房地产)的劳动大多属于非生产型劳动。由于实体大量转移到落后国家,使得美国等发达国家的生产型劳动与非生产型劳动的比例开始下降,实体经济的利润也随之下降。实体经济的利润率一路下滑,即便是东亚国家亦然,中国的投资回报率也从1984年的40%下滑到30%左右。结果,金融业的利润越来越远离在实体经济中扩大投资、增加产能这样传统的方式,资本也就越多地涌向金融投机。即便是美国从事实体经济的公司,它们利润的很大一部分都依赖于金融投机的利润。

20世纪90年代,美国通过所谓的“新经济”刺激股市,人们的虚拟资本主要以股票为主。2000年网络泡沫经济破裂,股市崩盘后,房地产一跃成为维持美国经济稳定乃至于全球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由于美联储多次降息,贷款成本骤减,房地产价格猛涨,2006年全美房地产总市值大约是美国个人可支配收入总额的200%。

人们都认为房地产价格只会上涨,不会下跌,纷纷贷款投资房地产。而房地产价格的不断上涨让美国民众拥有价值更高的抵押品,可以借到更多的钱投资房地产。结果,预期变成了现实,房地产价格越来越高。房产价格的暴涨还刺激了民众的消费热情,拉动了美国经济,网络泡沫破灭的阴影一扫而空。2001~2005年,房地产的红火让就业率提高了40%,而居民金融资产价值则提高了70%。

居民的抵押贷款被房产抵押贷款公司卖给了银行,尤其是华尔街投资银行,比如著名的雷曼兄弟、贝尔斯登、美林和摩根士丹利公司。投资银行再将抵押贷款证券化,销售出去来赚取佣金。换言之,抵押贷款被看成是保证会给任何拥有它们的人带来一笔笔利息回报的资产。所谓证券化,即一张张对于各笔独立贷款的利息回报拥有索取权的票据可以进入金融市场流通。在格林斯潘执行的低利率政策下,很多金融机构利用廉价的信贷购买这些所谓的抵押贷款债券(CDS),还有一些金融机构对CDS进行组合、打包和切分,形成更为复杂的债务抵押债券并被卖给全世界的投资者,包括欧洲银行和养老基金以及中国的机构投资者。

根据美国法律,穆迪公司、标准普尔和惠誉三家信用评级机构享有垄断性的独一无二的地位。它们被政府的证券交易委员会认可,是全国通用的统计评级机构。债务抵押债券的信用等级便由这三家评级机构提供信用评级。这三家美国公司与华尔街的美国金融寡头统治集团血脉相连。控制信用评级领域正是美国金融寡头集团的权力要素之一。由于CDS的投资风险都被转嫁到证券购买者身上,与创建这些产品的华尔街的金融寡头关系不大,那些评级机构有意调高信用等级来诱惑投资者撒钱。仅2006~2007年发行的9000亿美元次级抵押贷款中,大约有25%被评级机构评为最高级。

抵押贷款证券化的快速增长给房地产市场与美国经济打了一针更为强劲的兴奋剂。房产价格越来越高,投资房产的工薪阶层借钱消费的数额也越来越多。仅在2005年12月,新的住房按揭贷款净增长了1。11万亿美元,使得待偿还的按揭债务上升到了8。66万亿美元,相当于美国GDP的69。4%。而全美房地产均价15万美元,平均每个房产的抵押贷款却高达3。4万美元,也就是说,消费者人均抵押了房地产价值的20%。

但问题在于,虚拟经济的增长完全脱离了实体经济后,金融资产的暴涨变成了一种投机性、赌博般的借新债还旧债的庞氏骗局。美国经济增长主要不再是物质生产或实体经济的增长,而变成了金融寡头拥有的金融资产或纸面财富的增长,即虚拟资本的增长。脱离实体经济的虚拟经济尤其是金融衍生品市场纯粹是一个赌场。这与金融管制本身无关,严格的金融管制就像管理严格些的赌场,无非是创造一个没有欺诈的“愿赌服输”的环境。

赌场终不能长久,一旦有风吹草动,金融资产就会土崩瓦解,整个虚拟经济就会崩溃,将爆发严重的经济危机。

枪杆子本位制:从伊拉克转战阿富汗

许多年来,美国对中东及其周边地区的横加干涉甚至屡次动武,造成人们有美国石油主要进口自中东的印象。其实,美国石油消费并不依赖中东。美国不仅是世界第一大石油消费和进口国,本身也是第一大石油生产国。美国石油对外依存度在2000年为63。66%,2009年下降到57。69%。美国石油进口的首要来源是加拿大和墨西哥,2009年占进口的32。38%,来自中南美洲、非洲和欧洲的进口量依次占20。48%、19。01%和6。41%。美国从中东进口的石油占中东出口石油的比例一直低于西欧和日本,在10%~13%之间波动,到2009年仅占9。5%。2009年,日本石油进口中来自中东地区的却占到84。70%。

即使控制不了石油资源,美国也完全可以在市场上买到石油产品。实际上,美国的目标是通过控制全球石油资源,打击竞争对手,维持美元霸权与英美金融与工业寡头联合体的利益。表面上看,沙特、伊朗、科威特、俄罗斯、委内瑞拉和中国等国家的国有石油公司控制了全球90%以上的石油资源,这些国家尤其是中东地区的国家理应获得石油定价权与石油利润。

确实,石油现货价格主要由英国布伦特、阿拉伯联合酋长国迪拜和阿联酋米纳斯的现货交易价格决定。中国的成品油价即以布伦特、迪拜和米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