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创造二元对立的是在一个更早的阶段。就是你的心智把当下宣判为坏的时候;这个判决又创造了负面情感。
可是那些你称做负面情感的,你的本意不就是它们不该存在吗?也就是说,不可以有这种情感。我的了解是:我们应该允许自己让任何情感流露,而不是批判它们坏,或说我们不该存有这种感情。你可以感觉憎恨、你可以生气、恼怒、郁闷,或表达任何情感——否则我们就会走入压抑、内在冲突、或否定里。每一个情感都可以如实地呈现才对。
那当然。一个心智模式、一个情感、或一个反应存在的时候就接受它。你的觉知度还不足以在这种事上做选择。这是事实,不是批判。如果你有选择,或者体会到自己真的有选择,你会选择受苦还是喜悦?选择自在还是不安?选择和平还是冲突?你会选择断绝你与自然的幸福状态,与生命内在的喜悦连系的思想或感情吗?任何这样的情感,我都称它为负面的。简单地说就是坏的。不是“你不该这么做。”的坏,而是就事论事的坏,就像说胃不舒服一样。
人类怎么可能仅仅在二十世纪之内,就屠杀了上亿人口?(注四)人类彼此施加如此巨大的痛苦,简直到了匪夷所思的地步。这还不包括他们每天不断地加诸同胞和其他有觉众生的心理、情感、和肢体的暴力、虐待、痛苦、和残暴。
他们这样的行为方式,是发之于他们与自然状态和内在生命喜悦的连系吗?当然不是。只有那些处于深度负面状态,感觉非常糟糕的人才会创造出这样的实相出来,做为他们所感所觉的反射。如今他们又在对生养他们的地球和大自然进行破坏。说来难以置信却是真的。人类是一个丧心病狂而且病入膏肓的物种。这么说不是批判。这是事实。还有一个事实就是:人类的理性就在疯狂的底层。而治疗和救赎当下就可以取得。
再把话题拉回你的问题上,当你接受了自己的憎恨、郁闷、生气等,你就不再会被迫地付诸盲行,也不太可能投射到他人身上,这么说确实是真的。不过我质疑的一点是:你是否在自欺?当你在练习过一段时间的接纳之后,你会达到一个点,届时你就需要进入下一个阶段。在那个阶段里,那些负面的情感再也不被创造了。如果你停顿的话,你的“接纳”就变成了一个心理标签,好让你的我执继续沉溺在不快乐里,因而强化了它和众人、和环境、和你此时此地的孤离。你知道孤离是我执身份感的基础。真正的接纳会让这些情感即时转化。如果你真的深知一切都如你所说的“OK”的话,这当然是真的,那么你当初还会有这些负面的情感吗?对本然没有批判、没有抗拒、它们就不会生起。你心里有一个“万事OK”的理念,可是内心深处并不真的相信。所以那个抗拒的心智情感的旧模式还在原处。这就是让你感觉糟糕的东西。
连这个也OK。
你在为自己的无意识权和受苦权辩护吗?你放心:没有人抢得走它们。一日而体会了某种食物会致病的时候,你还会一面吃一面主张生病没关系吗?
全然地处于当下
你可以多举几个一般无意识的例子吗?
试试看,你能否逮到自己抱怨的时候?无论是言辞或思想的抱怨:你对自己处身的情境、别人的话语或行为、你的环境、你的生命情境、甚至于天气。抱怨就是对本然的不接纳,它必然携带了一个无意识的负能。你一抱怨就让自己沦为受害者了。表达出来,你就收回了主权。采取行动,改变情境,有必要或者可能的话表达出来;离开情境或者接受它。其余的全是疯狂。
一般的无意识总是和否定当下有某种关联。当下当然也隐含了此地。你抗拒你的此时此地吗?有些人宁可到别的地方。他们“此地”永远不够好。透过自我观测,找出这是否是你生命的案例。无论你在何地,全然地处于当下。如果你发现自己的此时此地让你忍无可忍,使你不快乐,你有三个抉择:从情境里离开、改变它、或者完全接受它。如果你想为生命负责的话,你必须三选一。而且你必须当下选择。然后承担后果。不准有借口。不准有负面情感。不准有心灵污染。保持你内在空间的干净。
如果你采取了行动——离开或改变你的情境——可能的话,先丢掉你的负面情感。由洞察情境所需而采取的行动,比发之于负面情感的行动更有效。
任何行动都优于不行动,尤其是当你长时期卡在一个不快乐的情境里的时候。如果是个错误,至少你学到教训了,它便不再是个错误。如果你困坐愁城就一无所得。阻止你采取行动的是恐惧吗?承认这份恐惧,观察它,把你的注意力带进恐惧里,全然地与它同在。这么做就切断了恐惧和思考之间的联系。切勿让恐惧升入你的心智里。发挥当下的力量。恐惧必败无疑。
如果你对改变现状真的无能为力,你又无法离开它,那么就放下所有的内在抗拒,彻底接受此时此地。那个喜欢感觉悲惨、憎恨、或自艾自怜的虚假的、不快乐的自我便无法存活了。这就叫臣服。臣服不是软弱。它蕴含着极大的力量。只有一个臣服了的人才拥有灵性的力量。透过臣服,你的内在便由情境中解脱了。你也许发现,情境在不费吹灰之力下改变了。任何情况下你都自由了。
或者有什么是你“应该”做却没有做的事?站起来,现在就做。再不然就完全接受你此刻的无所事事、懒散、或被动,如果这是你的选择。全然地进入它。享受它。尽你所能地懒散或无所事事。如果你是完全而且有意识地进入它,你很快就会走出来。或许你不会。不管哪种方式,你的内在冲突、你的抗拒、你的负面情感都没有了。
你有压力吗?你是否忙着奔向未来,而把现在当做达到未来的手段?压力是由人往“这里”,心在“那里”;或者人在现在,心在未来所造成的。它是把你内在一分为二的裂痕。创造并活在这样的内分裂里就是疯狂。大家都这么做的事实,并不能减少它丝毫的疯狂性。必要的时候你可以加快你走路、工作的速度。甚至用跑的。而不抗拒当下,不把你自己投射到未来。走路、工作、或跑步的时候,全然地做。享受能量的流动,享受那一刻的高能量。你现在没有压力了,没有内分裂了。剩下的只有走路、工作、跑步——和享受。或者不管这一套,只是坐在公园的板凳上。独坐的时候,观察你的心智。它也许会说:“你应该工作,你在浪费时间。”观测它。一笑置之。
过去是否占据了你相当大的注意力?你是否经常谈论它、思考它?正面的也好,负面的也好。你曾经成就过的伟业、你的冒险或经历、或者你的受害者故事、以及别人加诸你的恶行、也许是你加诸别人?你的思想过程是否在创造愧疚、自傲、怨憎、生气、后悔或自怜?那么,你不仅在强化一个虚假的自我感,同时也藉着在心灵中累积的过去,而加速了身体的老化过程。观测你四周那些紧抓着过去不放的人,就可以得到证实了。
无时无刻地死于过去,你不需要它。只有在它与现在绝对有关的时候才参考它。感觉当下的力量和本体的圆满俱足。感觉你的临在。
∽
你忧愁吗?你是否有很多“万一”的想法?那么你就是和那个把自己投射在一个虚幻的未来情境,并且创造恐惧的心智认同。你根本无法应付这样的一个情境,因为它不存在。它是个心理幽灵。单纯地承认当下这一刻,就可以阻止这种腐蚀健康和生命的丧心病狂。觉察你的呼吸。感觉空气在你身体的进出。感觉你内在的能场。你在真实的生命里势必要对治、应付的——对立于想象的、心智投射——是当下这一刻。问自己当下里你有什么“问题”,而不是明年、明天、或五分钟后。这一刻有什么不对的?你随时可以应付当下,可是你永远也无法应付未来——也无此必要。未来的答案、力量、正确的行动、或资源,会在你需要的时候应时而生,不在之前,也不在之后。
“有朝一日我会办到。”你的目标是否占据了你太多的关注,使你把当下贬成一个达到目的的手段?你的目标是否夺走了你做为中的喜悦?你在等待展开生活吗?你是否养成了一个心智模式,让你无论这一刻达成或者得到什么,都觉得未来的会比现在更好。这是一个让你永远不满意和不满足的妙方。你不同意吗?
你是一个惯性的“等待者”吗?你生命有多大的部分被你虚掷在等待里?我所说的“小型等待”指的是在邮局排队、塞车、待机、或者等人、等工作完成之类的事件。至于“大型等待”则是等待再一次渡假、等待一个更好的工作、等待孩子长大、等待一个真正有意义的关系、等待成功、赚钱、当一个举足轻重的人物、变成开悟。花了一辈子的时间等待展开生活的人不在少数。
奇等待一个心智状态。基本上它意谓着你要未来,你不要现在。你不要你已经拥有的,你要还没有到手的。你用每一种类型的等待,在你不想存在的此时此刻,和你想去投射出来的未来之间创造了内在的冲突。你生命的品质便因为等待所造成的当下失落而大打折扣。
书努力改善你的生命情境原本无可厚非。可是生命情境可以改善,生命却无法改善。生命是一切的源出。生命是你内在最深处的本体。它已经是圆满俱足的。而生命情境包括了你的环境和经验。认定目标,获取成就没有错。错误在于以它做为本体和生命感的代用品。通往生命和本体唯一的点是当下。否则你就像不管地基如何,却耗费大量时间在地面结构的建筑师。
例如,许多人都在等待繁荣。繁荣不会在未来实现。当你尊重、承认、完全接受你现在的实相——你在何处、你是谁、你正在做什么当你完全接受你所有的、你就会对你所有的、对本然、对本体心存感恩。对当下、对当下生命的圆满俱足心怀感恩,这才是真正的繁荣。繁荣无法在未来到来。时机一到繁荣自会以各种方式为你彰显。
如果你对现有的不满意,甚至对目前的匮乏感到沮丧和生气,也许你会受到激励而变得富有。不过即使你真的赚进了几百万,你会继续经验匮乏的内在情况。而你内在深处也会继续感到不满足。你也许拥有许多金钱买来的刺激经验,不过这些总会来来去去,最后留给你的一一股空虚感,和寻求更多满足身心的需求。在本体里你不用忍受,当下就可以感觉生命的圆满俱足,这才是真正的繁荣。
放弃等待的心智状态。当你抓到自己溜进等待状态里的时候……立刻跳出来。进入当下这一刻。只要在享受存在。如果你临在,便绝不会有等待任何事的需要。下一次有人告诉你,“抱歉,让你久等。”的时候,你可以回答他,“没关系,我没等。我站在这儿自得其乐,乐在其中。”
上述只是少数几个心智用来否定当下的策略。这是一般无意识的一部分。由于它们早已经是正常生活的一部分恒常的不满所形成的静电干扰——所以很容易被人忽略。可是你侦测内在心理情感状态的练习做得越多,你就越容易知道你何时掉进过去或未来里。也就是说陷入无意识里。然后你就可以从时间的梦幻里醒来,进入当下。你要小心:以心智认同为基础的虚假的、不快乐的自我,是靠时间来苟延残喘的。已知道当下就是它的死牢,所以大感威胁。它会极尽一切地把你拉出当下,企图用时间来困信你。
人生之旅的内在目的
我明白你所说的真实性。可是我认为我们的人生之旅必须有目的,否则只有随波逐流了。而目的又意谓着未来对不对?如何把人生的目的和活在当下两者做一个折衷?
旅行的时候知道你的目的地,或者至少有个大方向当然有用。不过你别忘了:你在这一刻所迈出的一步,才是旅途中彻底真实的一件事。这一步是你所有的一切。
你的人生之旅有内外两个目的。外在的目的,就是抵达你的目标或目的地,去完成你认定要做的,去成就这个或那个。这其中当然隐含着未来。可是如果你的目的地或是未来要采取的步骤,占用了你太多的关注,甚至比你现在的步骤还要重要,那么你就完全错失了人生之旅的内在目的了。而内在之旅与你要去哪里或者做什么毫无关系。却关系着你如何做。它与未来无关,却关系着你当下的意识品质。外在目的属于时空的平行向度;内在目的却有关无时间性当下的垂直向度里,你本体的纵深。外在之旅也许包含了百万个步骤;内在之旅却只有一步:你当下迈出的这一步。你对当前这一步的觉知逐渐深入的时候,你就能体会出这一步里同时包含了那一百万步和目的地。如此一来,这一步便被转变成一个完美的化身,一个兼具完美和品质的行动。它将把你带刊本体,而本体之光也将穿越它。这就是你内在之旅——自我之旅的目的和实现。
∽
外在之旅的达成与否重要吗?世俗的成败重要吗?
尚未体会到内在目的之前,当然对你重要。体会了之后,外在的目的就成了一场游戏。你也许因为单纯地乐在其中而继续玩下去。也可能会外在目的彻底失败,而内在目的却大获全胜的情况。或者相反的情况,这也是较觉的一种:外在富裕而内在贫乏。或者如耶稣所说的“赚得了全世界,却失去了灵魂。”究竟而言,每一个外在的目的迟早“必败”无疑。道理简单,它依附着世间无常之法。外在的目的无法给你恒久的满足,你越早体会这一点越好。当你看穿外在目的的局限之后,你会放弃不实际的期望,不再寄望它会带给你快乐。你就会把它摆在次于内在目的的地位。
过去无法在你的临在里存活
你说不必要的思考或谈论过去,是我们回避当下的方式。除开我们记忆或认同的过去之外,是不是还有一个层面的过去,是我们内在更根深蒂固的部分?我指的是制约了我们生命的无意识的过去。尤其是孩提的经验或前世的经验。此外还有文化的制约,这与我们生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