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天就感觉这位老兄在修行上此前可能一直是收敛派的,就是有什么情绪都强行压抑使平静下来的那种,所以此时就物极必反,逮着了一个机会,大爆发了
在安迪就此征求方天意见的时候,方天微笑着点了点头
这个点头,促成了安迪站到试剑台上的决心日后,“安迪大魔王”之名响彻九星榜与魔法秀堂,缘于今日当然,此是后话
埃里克感到自己以往东奔西跑,以自己识见宽广为豪,实在是一件很浅薄的事情
和方天殿下比起来,简直是无地自容
于是这位老人便决定在以后的修行中,以“断绝万缘、清净身心”为要
在他就此征求方天意见的时候,方天同样微笑着点了点头清净身心虽非正道,但在此君身上,却是能发挥不小的效用的
徐霞客每天只有静得下来,才有机会酝酿并成就着《徐霞客游记》,如果一直只是东奔西跑着,白天精疲力尽,晚上倒头就睡,那也不过就是个寻常游客罢了
伊凡、法尔斯坦等人都是各有结论,各在这一场讨论中发现了自己过往的某些不足,于是决定在以后的修行中作出调整,而他们的调整都很奇怪,几乎是同一个模式地“大转弯”,或者说大转折
以前小纯洁的,决定转变成大腹黑
以前谦谦君子温润如玉的,决定以后走路时必须仰头45度角,那样才霸气侧露
以前冥想时间短冥想次数多,一天冥想几十次的,决定以后一天只冥想一次或两次,无限制地拉长每一次冥想的时间
……
被一直询问着,方天也一直微笑地点头着
于是最后,八个人一起躬身,真心地严重地感谢方天殿下的殷切指点和无私教导未完待续)
第四百二六章中庸,道路
走向原本的反面,其实并不是一个理想的选择或行为
理想的行为,应该是举一反三
什么叫举一反三?
前世的华夏先哲孔夫子曾经有言:“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隅”在这里作方向、方面讲,四隅,就是四个方面、四个方向
举例而言,看一个人的性格,你不能只看他顺风顺水时的表现是怎么样他在春风得意的时候表现得很谦虚,你就点头赞许道:“不错,这个人真不错,我喜欢不像某些人,稍有点得意立马就把尾巴给翘起来了”
这个时候孔夫子就会摇头曰道:“nonono,举一隅,不以三隅反,你这样的看人,会很杯具的”
你还应该看看这个人失意落魄的时候怎么样如果他失意了,落魄了,倒霉了,陷在烂泥坑里了,就表现得很乖张、很孤僻、很怪异,那就说明,他春风得意之时的所谓谦虚,不过就是挟着胜利的果实,悠哉游哉地将心中的那份骄傲转化为怡然自得罢了,于是看起来,像是谦虚
其实这谦虚只是形于表面的,内里么,谁都没有他骄傲
这只是两隅,还有两隅呢?
得意、失意是临时的状态,那么另外两隅就应该是较为稳定的层次
就好像一碗水,这水的平静与不平静表现的是状态而水量的多少,比如说一碗啊、一缸啊就表现的是层次
看了一个人得意和失意时的两种表现,还不够
你还要看他身处低位和身处高位又或者身处客位和身处主位时候的表现
他是一个小职员并且才进公司工作中勤勤恳恳,工作外任劳任怨,举凡端茶倒水扫地抹桌的事他都抢着干,并且大事小事,早请示晚汇报,于是你就说:“这个人不错我喜欢再观察观察,如果可以的话,就把他收为小弟”
若干年后,该大哥被该小弟一刀干翻“汝妻子,我养之,大哥九泉之下但请安心,一切都有小弟也”
他是一个开拓创业时期的君王,求才若渴,虚怀若谷,你明明只有三四分的才华,他把你捧着伺候着,当无双国士、无上国师看待终于有一天,他鼎定大业了你欣慰而笑,而他高兴,为自己自豪
晚上睡觉的时候你还在想着,他会封我一个什么职位呢?
被你想着的这个人正在深宫中对左右密令:“派几个刀斧手,去,把这个老家伙给我给剁了,草,老子忍他很久了真当自己是个人物了?”于是你这一觉睡得太酣,酣到再也没有醒过来
三天后举国哀悼,那个人在你的灵前痛不欲生,“呜呼哀哉痛失国师悠悠苍天,此后何人能再殷勤教导于朕?国师于我,如师如父,今日朕失师失父矣”末了下令,国师有大功于国,配享王庙,子孙后代,非反不罪于是你的家人感激涕零,你的儿子愿以一死报君恩
这就是“举一隅不以三隅反”的杯具
因此中国古代,大凡明白此理的上位者,在考察下属欲引为心腹或接班人的时候,都要捧几下,砸几下,让其独掌大权几次,让其有位无权坐坐冷板凳几次
将其在这四隅中的表现都看在眼里了,然后才说,“可”,或者“不可”
可之后,不管你以前现在居何职位,都可以一路青云直入中枢
不可之后,同样,不管你以前现在居何职位,都永远地一边凉快去,你就算做到死,做到最高层次,也只能是那个层次里的附属型人物
这就是四隅定位法
将此法用于择人,那就是“四隅择人法”,将此法用于立身处世,那就是“四隅立身法”
怎么个立身呢?
将四隅两两相对连线,那两条直线的交点,就是立身之处,就是华夏先哲所谓的“中庸”中庸不是让你一直待在这个点上,而是让你将这个点作为立身处世的原点
该得意的时候,你就尽情得意,得意完了,你得赶快回到这个原点该失意的时候,你也可以尽情失意,失意之后,你还是得立马回到这个原点
将这个点作为据点,四处出击,而又永不背离,那就是活得恣情纵意,却又一直蹈踏着中庸之道
所以老老实实未必是中庸,规规矩矩未必是中庸,温温和和未必是中庸,诚诚恳恳同样未必是中庸
所以放诞不羁可以是中庸,剑走偏锋可以是中庸,凌厉霸道可以是中庸,胸藏城府也可以是中庸
中庸是大道,而不是行为
践中庸之行者,多为庸人,体中庸之道者,才是达者
“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这是华夏先哲相当推崇的一个立身、涉世、处事原则
你是一个画家,你的心中需要放得下万里江山,你的笔触却要深入到一片叶柄上的一只小小蚂蚁
你是一个举世闻名的大物理学家,深谙各种天体及其运行法则,但是在给你的小女儿讲星空的时候,却要再真诚不过地告诉她:“你是我的天使看你就是从天上那颗最亮的星星上走下来的”
在她长大后,她会知道,这是谎言
但是在她心中,你那无数震惊世界的物理法则,或许都没有这一个小小的谎言来得重要
她会因为这个谎言爱你,而不是因为你的那些物理法则
知识可以通过时间来弥补,而爱则不能,爱需要一以贯之所以当知识和爱相撞的时候,知识需要给爱让道
这是什么?
这就是中庸
这样的一个世界,就是中庸的世界
方天并没有给安迪、法尔斯坦等人讲这样的一个道理,并没有告诉他们,最好的修行方法是四隅定位,而不是简单粗陋地走向原本的反面,接触感受那原本反向的世界
这当然不是因为藏私或什么舍不得
而是因为同为修行中人的他,现在已经知道,有些东西,还是最好靠自己一步一步去走着,在行走中感受,在感受中获得
那样的一个获得,才是真获得
道不是别人告诉你的,而是自己走出来的
若是这几人中以后有人走上这条道,那时,他当是决不吝与其作一次深谈的,然后将此中原理尽数告之
其实这样的深谈,方天已经准备好了
面前的这几人,其实都是他比较看好的人
为什么?
因为在之前和他们每一个人的夜谈中,方天就有意地使用了四隅择选法碍于只是谈话,且只是一场谈话,所谓的四隅择选,当然不可能怎么准确但有句话是怎么说的?
——合格的未必能够筛选出来,但是不合格的那些,却全都筛落下去了
所以在谈话中,有人表现的很恭敬,方天只是笑笑,然后说声再见有人表现得很坦诚,方天只是笑笑,然后说声再见有人表现得很热切,方天也只是笑笑,然后同样说声再见……
再见,当然就是再也不见
对于那些人,有过一次谈话也就够了,第二次,那是徒然浪费时间
纵然这些人中有的以后或许会有改变,又或者比较大的蜕变——像他自己这样,但那又如何呢?这个世界上,那么多的人,就算是中意的,也只需识得一些就够了
安迪等人,是在又一次的拜服与感到大有收获中离开的
告辞的时候,有几人分明欲语还休,话外之言,隐隐地透露着是还希望以后能经常与方天殿下作这样的会晤与交谈其实这次谈话只是他们八个人谈谈谈,方天在整个过程中何曾说过什么?不过就是一直点头点头点头
但是他们八个人显然都不这样看
对此,方天只是微笑着,没给他们任何答复
来日方长,以后再说
这些对他来说也仍然只是闲事,暂时他不会把多少的心思和时间花在这些东西上面——赶紧想方设法,晋入法师,那才是正经
晋入法师后,最起码,最最起码,也可以给他换来十年二十年的宽裕时间?
在那十年二十年里,就算他一无所进,也不会有人感到奇怪什么的了而那么长的时间,足以让他徐徐图谋,筹划下一段立身发展道路
方天一刻也不会忘记,那突如其来的两次刺杀,不会忘记,在第二次刺杀时,他在金字塔识海中看到的,那名刺杀者被天外破空而来的无形手指一下点为飞灰的事情
不知何时,如果他有了一个行差踏错,或许,另外一个同等或相似层次的手指,就要向他点来了
他有什么手段来防备那种力量的点击呢?
没有,什么都没有
所以,他现在的处境完完全全地是似危实安,似安实危
而一旦那真正的危险来临的时候,他除了立即灰灰,实在没有第二条路可走
一只小白兔处在一个群狼共舞的地域,该怎么做呢?
方天只能战战兢兢着,为自己设计着一个用他的眼光来看,似乎是比较安全的一些原则——基于现有的条件下,也只能这样做了未完待续)
第四百二七章枫林训练计划
送走安迪等人,日头已是中天略有偏西。对于方天来说,这便是意味着一天的四分之一又过去了。
没错,是四分之一。
在这段时间里,一般来说,方天一天的时间可以大略划分为四段。
早上饭后到中午这段时间,为一段。所有的“公务”基本放在这段时间来解决。
——其实方大侠一般也根本没啥公务可言。但对于这个世界的绝大多数魔法师来说,这段时间是“渣时间”,既不适合冥想,也不适合锻炼法术。在当前的红石镇这种情况下,魔法师们将之用来通关系、走人情之类,那是再好不过了。
就如同安迪等人刚才,就是抽个上午的时间来访。
太阳西落,下午时分,往往是思维发散时分。
对于魔法师来说,这个时候,是大脑比较活跃的时候,用来静静地思索一些魔法修行修炼上的问题,是理所当然。所以许多魔法师,会在下午的时候静室独坐。
静室独坐只是一个大体的概念。其实如果有条件的话,完全可以沐个浴,焚个香,读些书之类的,总而言之,就是营造出一个舒适且独立的空间,让整个身心都放松着,然后,在这种清静、放松、闲适的情况下,在意识中进行着某些酝酿。
不搞室内独坐,就是喝个下午茶,然后躺在落地玻璃窗前的躺椅上懒散地晒着太阳。其实也是一样的。
但以这个世界的总体现有情况来看,静室独坐……
就是静室独坐。
没有沐浴。没有焚香,没有读书。没有下午茶,没有躺椅和阳光,没有……
什么都没有!
方天虽然很少静坐,但静思的时间却也同样不少。不过很多情况下,他的静思都是在散步过程中进行的就是了。
和静坐相比起来,方天更喜欢散个步。
晚饭过后。这段时间里,对于方天来说,就是进入漫长的冥想或是夜谈时间了。
冥想,是修炼的根本。也是在此世立身的根本。
夜谈,是为未来的修炼谋取资粮。
不管是冥想还是夜谈,都会持续一整夜,而这一整夜的时间,那就可谓是不折不扣的黄金时间了。
就在这一个个黄金时间里,方天完成着一个个跳跃和蜕变,用半年的时间,从三级晋入到了九级,从一个小魔法学徒,成为了一名准法师。这六级的台阶跨越。每一级上,都有星光闪烁。
同时闪烁的,还有方天的孤独、迷茫、惊惧,以及急迫。
只不过时至今日,那些曾经的孤独迷茫等等,早已被融炼成了一颗颗水晶。
在孤独中,他进入了自省。
在迷茫中,他完成了前世与今生两种文明经历的交融。
在惊惧中,他凝聚起了前生从未有过的奋勇。
在急迫中。他酝酿出了谋事在我成事由天的从容。
这些,就是蜕变,从污泥到水晶的蜕变,一点点,一步步,无声无息,却渐渐改变着整个身心。
前世时,古人因冬季寒冷什么事都做不成而以冬为一岁之余,而对于方天来说,冥想或夜谈后的清晨,就是他的一天之余了。
夜里,若是冥想,此时他会从井中出来沐浴晨露和阳光,若是夜谈,此时他会进入井中进行着一些归纳思索和吸收。
这两者,都可以说是修炼之“余”。
上午、下午、夜间、清晨,这就是方天的一天。
而这一天,上午的时间过后,方天便是准备调理大院诸人了,当然重点是欧文。
安德森已经晋入四级,而团长欧文,此时却仍然只是三级,不说他自己了,就是枫林的一众兄弟们,估计也都在替他着急。
身为团长,却不是团里武力最高,这是一个不大不小的尴尬。
这种情况一般来说很少出现,当然也不是没有。
而出现了这种情况后怎么办呢?
好些办法。
一是高武力者离开,分枝散叶,另行组建一个新的佣兵团。''
这并非背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