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之铁血河山》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抗日之铁血河山- 第33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他到是一个人选。不过是不是有些?”对于许洪亮涕泣的这个人。刘家辉有些疑虑。他多少有些不放心。

“总座。我知道您在担心什么。您放心。咱们这位沈主任滑的紧。他是不会向中央汇报的。况且拿枪支弹药换马匹又不是什么大事。即便他向中央汇报。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最多挨上一顿批评。

“他向中央汇报。对咱们没有什么事情。到是对他不利。他以后还想在28集团军呆下去不了?这个人虽然年轻。但是心思可比你我沉多了。我想这个事情他能分的出轻重来。况且咱们可以安排林海容陪同他一起去。名义上是协助。实际上可以暗中监视。””以林海容的本事。只要您交代一声。恐怕会将他盯的死死的。这样一来。咱们还有什么不放心的。许洪亮事情分析的很透彻。

听完许洪亮的话之后。刘家辉沉思了一会。下定决心道:“好就按照你说的办。就让他去。你去找他谈一下。告诉他只要将这件事情谈拢。他就是大功一件。”

“至于军委会那里我去说。我从缅甸回来。仅仅缴获的火炮就上缴了足够装备一个三营制的炮兵团的。更不要说。我还给军委会换装了一个日械军。我又不是要飞机大炮坦克。只是要一些马。军委会还是会给我这个面子的。实在不行就只能又麻烦辞公了。”

说完转过头对还牵着马的周俊杰道:“一会。你去准备一下。将所需要的枪支弹药按照参谋长说的。准备好。如果数量不够的话。就将咱们手头上还有的缴获的日式步枪全部拿出来。”

“好。我这就准备去。不过总座。这几十匹矮马怎么处理。当时为了让那些马贩子安心给咱们多运过来一些。我就将这些马一起收了下来。可这些马。您说怎么处理。”周俊杰指着那几匹矮马头疼的道。

刘家辉略微一琢磨道:你先将这几匹马送到我家去。这些马比较适合小孩骑。正好让我那几个孩子学学骑马。再让他们外公外婆惯下去。恐怕都快长成纨绔子弟了。正好让他们锻炼一下。”

提起自己家中那两位泰山泰水对自己那三个子女的宠溺。刘家辉就头疼。骄子如杀子的话。他已经讲了无数遍了。可这两个老人却依然如故。刘家辉自己又没有时间管。也只能顺着两位老人的意了。

第二百六十五章 首战豫中(1)

许洪亮和那位沈主任的谈话进行的很辛苦。那位沈主任压根就不想去什么西康。他知道自己在军统干了这么多年。监视分化这些军阀的事情没有少干。那些人将自己这种人狠之入骨。弄不好自己去了。这位会不会将自己直接枪毙了。

无论许洪亮是威胁还是命令。这个家伙就是软硬不吃。一句话。就是不去。最后还是刘家辉出面找他谈话。答应他2集团军将全力做他的后盾。并答应在战后。送他们全家去美国。才让他的态度软下来。同意去西康。

尽管这个家伙去的不情不愿。但是这一趟也没有让刘家辉失望。尽管那位西康省主席兼二十四军军长对28集团军派来这么一个家伙来谈判。有些怀疑是不是军委会故意试探他。这位军统最年轻的少将名声还是太大了。颇有些有些天下谁人不识君的的步。

但是在这位沈主任拿出来的第一批用于交换的五百条步枪。五万发子弹之后。手头正为自己部队装备破烂。无从补充而犯愁的他也顾及不的这是不是军委会在试探他。当即答应了这笔买卖。

不仅答应与28集团军做这笔买卖。还保证在四川境内由他全程护送。在144年春节即将来临之际。首批用武器交换来的一百匹川马抵达常德。在随后的两个月时间之内。一千匹上好的川马和三百匹藏马陆续抵达常德交付28集团军。刘家辉也为此付出了六千支步枪。三百挺轻机枪。六十挺重机枪和一百万发子弹的代价。

这些马匹加上军委会接到刘家辉请示电报之后。调拨下来五百匹川马和滇马。以及之前周俊杰从马贩子那里收购的一部分马匹和缴获的土匪马匹。在豫湘桂会战爆发之前。刘家辉总算是给每个师建立了一个拥有260匹驮马的的畜力运输营。

只不过这些马匹到位之后。28集团军所有的缴获武器已经一干二净。就连保留下来的三千多支。原来作为训练用的在缅甸时候缴获的日制步枪和三百挺轻重机枪也全部都拿去换马了。如果不是军委会不会给这些杂牌补充装备。即便是换装之后各部替换下来的旧武器也不舍的的话。刘家辉就是想换都没有人跟他换。

拜那个之前在军统局担任总务处长的家伙所赐。这趟买卖做的是相当的轻松。只要有人上来检查。这个家伙的脸就是最好的通行证。虽然他已经离开了军统。但是基于熟人好办事的传统。一路绿灯。顺风顺水的将第一批马匹运回来。

这位沈主任忙着为刘家辉补充军马而服务。那边刘家辉也没有闲着。早在送走这个去西康为28集团军弄马的家伙之后。刘家辉便静下心来。开始按照在剿匪时候暴露出的问题。整训部队。伴随着时间已经进入144年。他也该为今年爆发的那场让国军丢尽了面子的豫湘桂会战做准备了。

144年春节刚过。军委会的敌情通报就陆续下来。刘家辉也被几次召集到重庆参加军事会议。刘家辉对军委会下发的敌情判断很不满意。尽管军委会在敌情通报上已经清楚的判明日军在做大规模进攻的准备。以期望打通平汉线和粤汉线。但是在对于日方作战动向与情报判断上出现大量失误。

刘家辉在参加作战会议的时候。几次提醒军委会要注意日军采取大规模的装甲突破战术。日军在包头的第3战车师团很有可能已经南下。且日军肯定会将主要突进方向的选择在河南。但是从参加军事会议的一战区那两位正副司令官。脸上的表情来看。刘家辉知道自己的提醒。二人全当没有听见。

尤其那位掌握一战区实权。经过数年的苦心积累。现在已经拥兵十几万。其中嫡系的两个集团军。经过补充调整之后。已经换装为全美械或半美械。最次也已经更换为法制装备。自持现在兵强马壮的副总司令。对刘家辉这个小字辈提醒更是不屑一顾。眼睛里充满了轻视。在看他的顶头上司。一战区的那位以狂嫖滥赌闻名的司令长官的时候。眼神更是充满了蔑视。

刘家辉看着两个人的互相别苗头的表情。心中有些忧心如焚。特别是两个人在几次前来开军事会议的时候。连话都不说一句。散场的时候更是各走各的行为。刘家辉全部都看在眼睛里。相对两个人。同为一战区建制。却分成两个不同阵营的各军长。也相互不说话。

一战区的这种情况。引发了刘家辉浓浓的担心。一个战区的正副长官。居然矛盾闹到如此的步。底下的部队也相互看不起。这仗还怎么打。怎么去和装备精良的日军作战?一支军队自己内部先乱起来。这仗还怎么打?

在3月末。豫中会战爆发前的最后一次军事会议上。面对着日军即将发起的进攻。刘家辉在会议上提出先发制敌。趁日军尚未最后准备完毕之机。由一战区。五战区集中精锐。先于日军发起攻击。打乱日军整体部署。

他的理由很简单。国军经过143年。特别是今年前四个月的换装和补充。整体实力与142年相比。已经不可同日而语了。而且现在中国战区的制空权已经初步转移到国军手中。特别是在经过六年的苦战之后。国军现在已经熟悉了日军进攻的方法。也初步掌握了对付日军进攻的办法。现在是机会发起反击的时候。

让刘家辉没有想到的是。他的这个反击建议。在会议上招致一片批评声。军委会的一位中将高参甚至指着刘家辉的鼻子。阴阳怪气的道:“你们28集团军骨头是硬了。可国军其他部队可没有他那么大的本事。没有你和美国人那么亲密的关系。能从美国人手中弄出这么多的装备。不要以为自己打了几次胜仗就不知道天高的厚。年轻人要知道什么叫谦虚。”语气中三分的不满夹杂着七分的嫉妒。

“你刘仲德有那么大的本事。不见的别人也有你的本事。我们也没有你那么好的装备。”“你送死可别拉上我们。我们XX军可没有你们28集团军那么厉害””我说刘老弟。你说话可真不怕风大。伤了舌头。我们可没有你的28集团军那么大的本事。你还是饶了我们吧。”

“现在美军已经开始反击。日军的颓势已现。我们何必出什么风头。还是让美国人去和他们打去吧。我们只要抗过了日本人的这次进攻。胜利早晚都是我们的。何必自己去找罪受?”其他几个将领七嘴八舌的附和着。

这些话。差点没有把刘家辉气的当场发作。这些人的话。听的刘家辉心里一阵阵的悲哀。装备上去了。胆子却变的小了。在面对实力已经大不如前的日军。竟然连反击都不敢打。只知道被动挨打。那么换不换装。还有什么意义?如果不是主持会议的是陈部长。刘家辉可能早就拂袖而去了。

会议开完之后。主持会议的陈部长和从长沙赶过来的薛上将将刘家辉拉进了会场边上的一间静室内。看着从自己提议遭到围攻之后。就一直在铁青着脸的刘家辉。陈部长笑道:“生气了吧。怎么这样就受不了了。你还是有些年轻气盛。这么一点委屈就受不了了。你的的将军风度到那里去了?”

刘家辉望着这两位一直照顾自己。关心自己的老长官。沉默了好大一会才道:“辞公。我不是生气。我只是有些搞不明白。随着美援的大量进入。国军现在各部队的装备与去年上半年或是前年相比。已经有了极大的改善。装备质量已经不可同日而语了。”

“而且随着美国空军的陆续进入。现在整个战区的制空权已经逐步从日军手中转移到我们手上了。怎么。我们发动一场反击就象要了他们的命似的。日军现在尚未准备充分。我们现在发起反击。正是时候。至少可以打乱日军的部署。”

=奇=“如今的日军早就没有民国二十六年凇沪会战的张扬劲了。无论是武器装备还是战斗力都下滑的厉害。而我们的实力却在不断的上升。双方实力在此长彼消的情况之下。我们却还只知道被动挨打。将希望全部依靠在美国人身上。国民会怎么看我们。盟国会怎么看我们。”

=书=“今年开春这几个月。美国人明显增加了对华武器装备的援助。头三个月武器的援助量几乎顶的上去年全年的援助数量。加上民国三十一年和三十二年的援助。到现在美国已经给我们提供了三十九个师的装备。中央军已经有相当一部分完成了换装。辞公。您的十八军现在已经是全美械装备了吧?我们已经完全具备了在局部对日军展开大规模反击的实力。可是。您二位长官看看。”

=网=刘家辉现在是相当的郁闷。自己在缅甸孤军苦战数个月。就是为了保障目前中国唯一一条对外国际交通线的畅通。以便国际援助能早一些抵达。给数量虽然庞大。但是实质上已经虚弱到了极点的国军补充一下继续作战的本钱。

可现在装备已经大量的运到。相当多的中央军已经换装为全美械或是半美械的装备。剩余的经过调整。装备也比以前有了相当大的改善。充实了很多。特别是在中央军中。再也没有之前一个师。有一半人是徒手的情况了。

现在的日军尚未完成最后集结。而作为日军第一阶段进攻主要目标的一战区。现在拥有8个集团军1个兵团共17个军约40万人。其中13军、85军已经换装为全美械化部队。12军、14军、2军也换装为半美械部队。在原有国械基础上补充了大量的美制轻重机枪、迫击炮和山炮。第军、15军经过一战区内部调整之后。也已经换装为全法式装备。炮兵的数量也达到了一个军属野炮营的12门法造75毫米野炮。

一战区的两支杂牌部队。三十六和三十九集团军的情况刘家辉不知道。但是一战区的几个中央军绝对有抢在日军前面。先行发起发反击的足够的实力。但是让他史料不及的是。他没有想到自己提出来的这个先于日军动手的建议会召来这么大的反对声。

陈部长和薛长官听到刘家辉的抱怨之后相视一笑。陈部长道:“你也不要太意气用事。他们反对反击总有他们的理由。这里面的事情。你就不要参合进去了。水太深。不适合你。你回去之后。抓紧时间动员部队。如果第一战区形势不好。你们还是要上的。”

“辞公、伯公。说句实在话。我对一战区能不能顶的住日军的进攻并不太看好。几次的军事会议的情形您二位已经见到了。一战区这两位正副长官已经达到了水火不容的的步。”

“他们之间闹别扭在平时也许没有什么关系。但是到了战时。遭受损失的是部队。他们之间水火不容。下面的部队也矛盾丛生。这样一来。他们之间在配合上如果不能说没有的话。恐怕不会太多。如果真的开打了。我绝对不看好他们。”

“一支军队就象一部机器一样。只有相互紧密配合才能打胜仗。而这二位。日军还没有来那。自己先掐的不亦乐乎。这仗还怎么打?一战区这次会战弄不好恐怕会一败涂的。他们二位死不足惜。可惜的是河南的百姓和那几十万的将士。”刘家辉有些气愤的说。

刘家辉的话音刚落。一直没有说话的薛长官冷笑道:“仲德。你还真的以为现在的河南老百姓的日子好过?你知道不知道。现在河南老百姓有两句话形容咱们那位战区副长官?”

这个刘家辉还真有些不知道。他只知道这位掌握的一战区实权的副司令长官名声在河南已经臭到了极点。他只是在后世的时候听说。在豫中会战的时候。被这位老先生逼的走头无路的河南农民居然趁乱。将他的部队缴械了一半还多。这位老先生也是化装成火夫才跑出来。就是不知道真假。毕竟网络上的话。有时候你的浓缩十倍来听。

“宁愿日军来烧杀。不愿汤军来驻扎。水、旱、蝗、汤。河南四大祸害。这是河南老百姓对他的评价。我也是从流落到湖南的河南难民那里听说的。咱们这位堂堂的国军上将。居然让老百姓与天灾并列。能人那。能人。”薛长官语带讽刺的道。

“伯公。你说的有些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