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天下- 第10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李庆安躬身行了一礼,慢慢退下去了。

杨玉环慢慢走到窗前,凝视着远方龙池的一波粼粼碧水,今天她的心很乱,从姐妹生隙到李庆安的婉拒,她不由想到了自己,她十七岁被选为寿王妃,夫妻恩爱甜蜜,但好景不长,几年后,她被逼出家做了女道士太真,然后便摇身成为贵妃,后宫之首,三郎虽然对她百般宠爱,对她娘家更是无以复加的恩宠,但她总觉得她的生活中还缺了点什么,她从不愿意去想,也不敢去想,可是今天李庆安的断然拒绝却拨动了她那根已快生锈的心弦:‘让我娶一个从未见过的女子,就算她再美,我也绝不娶她。’

就是这句铿锵有力的话让她心乱了,李庆安绝不娶自己不喜欢的女人,可是她呢?她能绝不嫁给自己不喜欢的男人吗?

……

韩国夫人杨玉珠没有立即去大哥杨锜的府中,而是先回了自己的家,她心里很矛盾,一方面李庆安给她的第一印象不错,另一方面李庆安的家世又让她有些踌躇,这种时候,她一般都会和丈夫商量。

杨玉珠的丈夫叫崔峋,官拜秘书少监,崔峋原本只是县衙里的小吏,因凭妻贵,竟一步登天,做到了秘书少监,这就像一个叫花子忽然捡到一件上好锦袍一样,穿起来怎么也不像那么回事,袍子虽然簇新,但头发上还粘着稻草,脚下还穿着草鞋。

表现在朝中,是他难以处理大事,屡屡抱病在家,朝廷允许官员一年最多请百天假,他要请九十九天,也不在乎扣那点俸料,在家里他也有些旧习惯未改,那就是从前手头拮据惯了,养成他节俭的习惯,这倒和他妻子杨玉珠有着共同之处。

说得好听一点,叫做节俭,可说得难听一点,就是吝啬,节俭和吝啬之间的区别是对己对人,节俭是自己和下人一样,都穿布衣、吃粗粮,把节约下来的钱捐给穷人,这是美德:但吝啬就是自己大鱼大肉、锦衣玉食,而对下人却是粗布糙米,赏根针还嫌多。

这夫妻俩无疑是属于后者,他们二人生活奢侈,杨玉珠头上珠翠,身上丝衣,脸上脂粉,这些加起来,每年耗费不下万贯,而崔峋喜欢收集田产,他这几年收集的田产,赏给十个亲王作永业田都还嫌多。

可就是这么一个大富贵人家,他们家的贴身伺候丫鬟买双袜子都有严格的规定,只准买最便宜的粗麻白袜,一年最多两双,且买新必须交旧,旧的若没坏,则浆洗后赏赐给庄园里的奴婢。

夫妻俩有个宝贝女儿,叫崔凝碧,长相一般,但心却比天高,夫妻俩一心想把她嫁入宗室,不仅光宗耀祖,而且宗室大多是豪门巨富,至于嫁给名门世家,其实也不是他们不想,而是有一种麻雀见到凤凰的自惭形秽。

今天崔峋照例请病假在家,他正盘算着去年河东旱灾,或许田产便宜,可以去收集一点,这时,妻子杨玉珠匆匆跑了进来,拍掌便道:“崔郎,有急事商议。”

崔峋放下手中笔笑道:“娘子,什么事?”

“是这样,我四妹想给凝碧说一门亲事。”

杨玉珠便将李庆安的事简单说了一遍,最后道:“我觉得这个人还行,但一时拿不定主意,想来问问你,你看他行与不行?”

崔峋不像妻子那样孤陋寡闻,他还是有点见识,眉头一皱道:“这个人还不错,早朝时被封为北庭节度副使,上面无正,实际上掌北庭大权,有高力士做后台,不过他家境不富,俸禄我就不说了,他两次受封赏的银绢加起来也不过一万余贯,听说此人出手阔绰,我估计他手上的银绢已经没有多少了,咱们家也不可能给多少陪嫁,我就怕凝碧嫁过去跟他受苦,夫家不殷实,哪有娘家倒贴钱的道理?”

杨玉珠点点头道:“我也是这么想,而且听说他出身低微,父母都是庶民,咱们的背景也不是很高,总不能找一个还不如咱们的人家吧!”

杨玉珠本来是心有所动,可当李庆安的形象在她脑海中慢慢淡化后,她便冷静下来,还是觉得这门亲事不理想,她一心想让女儿嫁入宗室,实在不行,嫁名门世家也可以,偏偏嫁给李庆安这种边将,女儿还要跟去西域受苦,她心中开始不愿意了。

“我说崔郎,这件事就当没发生,咱们也别跟女儿说,省得她想东想西。”

她话音刚落,门忽然动了一下,“不好!”杨玉珠忽然反应过来,女儿一定在外面偷听,她一步上前拉开了门,果然是女儿崔凝碧站在门外,她脸胀得通红,眼睛里闪烁着期待的光芒。

她见到母亲,不由忸怩地问道:“娘,真是安西的李庆安吗?”

第一百五十一章 杨家有事

中午刚过,杨锜府上便开始热闹起来。除了杨锜、杨铦、杨钊、杨铸、杨锄和几个国夫人等长辈外,还有杨锜之子杨暄、杨钊之子杨晞等等共二十几名杨家子弟聚集一堂,这是杨家近年以来少有的聚会,不到迫不得已,杨家不会出现这么心齐的场面。

起因很简单,杨家的第二号人物杨铦因董延光案被罢黜了光禄寺卿一职,这是杨家发迹以来的最重大的挫折,每个人都感受到了急迫的压力,这是有人在背后暗算杨家,这次是杨铦,下次极可能就是自己。

在中堂里,数十名愤怒的杨家子弟依辈分而坐,众人七嘴八舌,表达着自己的想法。

“大家听着!我虽被罢免,但杨家不能因此没落,为了查出谁在背后暗算杨家,我们必须找出杀死董延光的真凶,否则不仅我杨铦白白免职,而且杨家也会留下一个极大的隐患。”

杨铦说得声嘶竭力,他被免职的痛苦和被迫交出钱财的郁闷都在这一刻爆发了,他不甘。拿人钱财替人消灾,这是千古不破的真理,人人都可以受人好处,为什么偏偏到他这里就不行了。

他不服,为什么同是董延光案子,杨钊就能升为剑南节度使,而他却被罢免官职,圣上何其之不公也,只是杨铦做梦也想不到,杨钊在他被贬黜的背后扮演了一个什么样的角色。

“二弟,你平静一下,我来说几句。”

杨锜威严地摆了摆手,他是杨家的大哥,也是杨家非正式的族长,至少他自己是这样认为,他需要时时刻刻维护自己的权威,其实杨家还有一个做高官的长辈,鸿胪寺卿杨玄珠,他是杨贵妃的叔父,因为身体不好,暂时回老家养病了,杨锜最担心一旦叔父回来,那这个族长之位就可能轮不到自己了。

“各位听我说,我们杨家因贵妃而贵,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大唐朝野不知多少人在嫉妒我们。中伤我们,各种谣言诽谤层出不穷,这些我们都不怕,关键是我们内部不能乱,我们必须团结,我们必须有一个足够权威的家族会,这个家族会可以裁决一切杨家的事务,名门世家之所以长久,就在于他们家族观念源远流长,每个人都会竭尽全力维护家族的利益,服从族长的命令,我们杨家也应如此……”

“大哥,族长的事以后再说吧!现在是在说董延光。”

杨铦不高兴地打断了杨锜的发言,这个大哥做梦都想当族长,先醒醒吧!

杨锜思路被打乱了,他嘴巴张了张,却不知董延光之事从何说起,他压根没想过此事。

大堂里寂静下来,杨钊坐在第三位,一直不声不响地喝着茶,他心中充满了蔑视。一群白痴,居然还想推翻已经被定论的董延光案,难道他们不知道圣上用强硬手段压制董延光案的目的是什么吗?那个裁决漏洞百出,可谁敢吭声,今天朝会,可有一个字谈到董延光?哼!口口声声说要为杨家的壮大,可圣上为了杨家的壮大而罢免杨铦时,一个个就像被踩了尾巴似的跳起来,照他们的想法,杨家个个都要当宰相,这才是杨家的恩宠,真是一群白痴。

杨钊不吭声,坐在杨钊下手的杨铸开口了,杨铸是杨铦之弟,官拜侍御史,他比较年轻,头脑也灵活,他站起身道:“董延光被杀,朝中流传着很多说法,一种是被哥舒翰所杀,一种是被李庆安所杀,但不管是哪种说法,我们都没有证据,证据,关键是证据,只要找到证据,我们就能向圣上禀报,治这个人的罪,甚至二哥还可以重入朝廷。我建议大家集思广义,都想一想,还有哪些可能?”

“董延光会不会是畏罪自杀?”一名杨家子弟大声道。

“不可能是自杀,哪有二十几个随从一起死的。”另一人驳斥他。

“会不会是董延光的普通仇家所杀,他有一些不为人知的隐秘。”

众人七嘴八舌,吵嚷声一片。

“够了!”杨花花终于忍无可忍,她站起身大声道:“给我统统闭嘴!”

大堂里霎时安静下来,所有的目光都向她投来,杨花花沉着脸道:“没见过像你们这帮人做事的,光说不做。”

杨锜咳嗽一声,拉长的声音道:“三妹,大家不都在商议吗?”

“商议个屁,就盯着董延光,老2是受贿被免职,要求情也是去求圣上,在这里讨论董延光做什么,难道董延光还能从棺材里爬出来帮你升职不成?”

杨铦有些尴尬地道:“三妹,我升不升职不重要,重要的是要找出背后谁在阴我们杨家,杀董延光的真凶就是关键,所以我们在商议。”

杨花花慢慢走了出来,冷笑一声道:“与其聚在这里多嘴,不如分头去做。”

她一指杨晞和杨暄二人道:“你们两个经常出入青楼酒肆。你们负责去长安城内四处打听风声,官方的消息大多是假的,还不如民间的消息可靠。”

“三哥,还有你。”

杨花花又一指杨钊,杨钊立刻站起身陪笑道:“三妹,请吩咐。”

“董延光也不是什么世家大族子弟,焉能没有后台?三哥在朝中人缘广,就打听一下他的后台是谁?从他的后台入手,准错不了。”

杨花花指东喊西,片刻便将任务分配光了,一些小辈的早腻烦了这样开会。纷纷高声答应,先溜出府了,杨钊也含笑告辞,先走一步。

杨锜见大部分人都跑了,脸阴沉到了极点,哼了一声道:“三妹把我们都指派光了,那你做什么?”

杨花花悠悠一笑道:“我嘛!我去找圣上问问消息,说不定圣上会知道一点端倪。”

……

就在杨家聚会之时,李庆安也回到了高力士府上,一进府门,几十名手下便蜂拥而上,围住他七嘴八舌地祝贺。

“将军,恭喜升职。”

“将军,我们也要去北庭吧!”

“节度使啊!将军终于出头了。”

众人个个心花怒放,李庆安当了北庭节度使,也就意味着他们的好日子来了,李庆安笑着摆摆手道:“去让弟兄们聚一聚,我有事情宣布。”

几名士兵向大院飞奔而去,片刻,李庆安的两百多名手下都汇聚到了院中,院子里众人窃窃私语,猜测着李庆安要宣布之事。

李庆安站在一块大石上,摆摆手笑道:“我先问一问,诸位中有没有家是北庭的弟兄?”

半晌,一名唐军举手道:“将军,我家在北庭轮台,父母和哥哥都在那里。”

李庆安认识此人叫韩悦,也是安西斥候营的老兵,便点点头笑道:“好!等会儿我再找你说话,弟兄们,先安静一下。”

院子里安静下来,李庆安便接着道:“今天上午,我正式被封为北庭节度副使,正使是李相国,我实际上就是主管北庭军政,等兵部的正式派遣下来后,我便要赴北庭就任了。诸位都是和我从死人堆里杀出来的,我自然不会薄待大家,但我也不想勉强,愿意跟我去北庭的,我们一起去北庭戍边,开拓我们自己的前程,不愿去的,我也绝不强求,我会赏你们重金,准你们脱离军籍,过普通人的生活,现在不愿意去的可以举手。”

片刻,后排有一名年轻的江都兵怯生生地举起了手,众人一起向他怒目而视:“十一郎,你小子要背叛将军吗?”

这名叫十一郎的唐兵忽然流出了泪水,他跑出人群,在李庆安面前跪了下来,低声泣道:“将军,我也不愿离开大家,但我兄长已经阵亡,家中还有幼妹,母亲年迈,思念故乡江都,她不想去安西,卑职忠孝不能两全,恳请将军恕罪。”

李庆安连忙将他扶住,笑道:“别说了,那天我们都见到你母亲了,你想孝顺母亲,这当然是最重要,我们弟兄们奋战一场,我赏你二百两银子,等朝廷封赏结束后,我会帮你脱离军籍,再给扬州太守打个招呼照顾你,你就带母亲和妹妹回家乡好好过日子吧!”

十一郎跪在地上泣不成声,众唐兵都默默地望着他,目光中充满了伤感,这时李庆安又对众人道:“我希望大家都把家人迁移到北庭去,我会给大家土地和房屋,这次朝廷赏了我五千两白银,三千匹绢,这些钱,我不会要一分一文,都会分给大家,总之,跟着我李庆安干,我绝不会亏待了你们!”

院子里响起一片掌声,南霁云高声道:“将军,我们不要封赏,你把封赏给阵亡的弟兄们吧!他们家人更需要。”

“是啊!将军,我们不要封赏,给阵亡的弟兄吧!”

李庆安摆摆手,又笑道:“阵亡的弟兄,我会另有安排,绝不会让他们在九泉下不安,银子和绢,下午就会送来,到时南将军会分给大家,让大家好好地过一个上元节。”

院子里顿时欢呼起来,待众人散去了,李庆安对南霁云交代了几句,这才快步走到院门,罗管家已经在这里等候多时了。

“什么事?”

“李将军,门口那小娘又来了,她不肯进来了。”

“就是上次那个脸上画得像……”

“我知道了。”

李庆安笑了笑,向大门口走去,自然是明珠来了。

大门口,明珠正背着手踢一块石子,显得有些心神不宁,她脸上已经洗掉了血晕妆,梳着双环鬓,肌肤雪白如玉,眉目清秀可人。

“明珠,找到什么事?”

“李大哥,你下午有时间吗?”

“你先告诉我什么事?”

“不!你先告诉我没有时间?”

李庆安捏捏她鼻子笑道:“有时间的,你说吧!什么事?”

明珠听说李庆安有时间,她欢喜得一蹦老高,摇着李庆安的胳膊笑盈盈道:“我带你去个地方,你一定喜欢。”

第一百五十二章 清月诗社(一)

李庆安七绕八拐。跟着明珠来到了曲池坊,曲池坊因紧靠曲江池而得名,这里环境优美、绿树成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