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已经准确测量到对手雷达位置,电子战飞机可以将能量集中于对手天线区域,在足够宽的频段上进行欺骗干扰,即使对手使劲浑身解数在不同频率间变化,仍然受制于干扰,无法有效跟踪目标,对雷达部队来说,更可怕的事情在与这些电子战飞机一旦逼近到50公里范围内,就有可能会发射反辐射导弹。
被干扰的雷达一一从显示器上消失——敌人识相溜走了,对飞豹热焰主要威胁消失了。在进入投弹区前,他们开始收油门,连续发射红外干扰弹,这是为了被动对抗那些可能存在的,不发出警告的肩扛式导弹。对于便携式导弹射手而言,即使可以看到敌机的发动机火光,仍然很抓住开火时机,在夜间,掌握距离尤其的困难。
3架飞豹依次投下250公斤云爆弹,最大范围覆盖住下方敌人集群。
这些弹药原本准备用来攻击更南方的印度工事,但是编队在接近原目标时,突然得到了新的指示,修改任务,前来切断敌人的一条公路。中国空军的空中指挥,已经在实战磨砺中,获得了越来越强的灵活性,而在实战中,实时对己方单位的路线、弹药、任务能力,以及敌我态势的掌握,并利用数据链应对各种突发敌情。信息化使得空军的综合能力得到了生华。
公路附近,印度的2个团正在四散而逃。他们原本担任美军侧翼掩护,所以第一时间察觉到了联军在没有知会他们的情况下,正在后退,印度指挥官对失败的嗅觉总是十分灵敏,这是企图用他们档抢的叶林斯基始料未及的。
指挥部的副师长决定一不做二不休,自行毁掉了师部主要通讯设备,然后夺路而逃,这么做是为了防止上级干扰自己的行动,同时也可以避免上军事法庭:谁都知道,在这种情况下回撤到新德里,是非常不明智的决定。
巨大的空气燃烧炸弹在印度军队头上爆炸,气浪瞬间将纵队中的卡车全部掀翻,部分轮式装甲车也抵不住气压翻覆。士兵们在高温和窒息中无所适从,而四散乱跑只能加速窒息死亡的机会。
一连串巨大的火球下方,一切可能燃烧的东西都被引燃,包括卡车篷布,燃油,军装、弹药和人体。这种弹药的爆炸时间,远比普通炸弹要长,在其淫威下,没有人任何车辆是绝对安全的,负压区域的火焰,甚至直接钻进步战车发动机,将附近油路引燃。
陆军的先头部队目睹了这次精确的攻击,虽然他们对于退出战斗心有不甘,但是必须承认,空军的效率比自己高得多,云爆弹的爆炸效果,也要比普通炸弹壮观很多,甚至可以看到蘑菇云,更不用提那些零敲碎打的精确制导弹药。眼前完全是一片狼藉,几乎不用打扫战场了,既不会再有抵抗,也没有什么还能开得动装备值得捡回去。
飞豹摇晃着机翼,在步兵战车头上转弯返航,这支擅自行动的印度部队,没有得到联军防控网的有效掩护,大部分防空导弹正在向西撤退,而他们却背道而驰。前方的公路变成了火海,油料引燃形成的巨大高温,使得领命高速前进的步兵战车被迫绕行。
空中的电子战飞机,开始搜寻新的目标,这些歼击机改造而来的电子战飞机,携带2个巨大的干扰吊舱,可以覆盖敌人地空导弹部队使用的主要雷达频段,它们可以利用机载设备,有限的独立作战,对冒出来的雷达,可以根据已经掌握的敌人雷达型号的特征,作出最快反制。在功率上绝不吃亏。或许在基于长基天线探测的,精确定位能力上,逊于咆哮者,但是中国空军的区域外侦察机可以弥补这些弱项。
新赶来的苏30机群,正在试图靠近撤退中的另一支敌人地面部队,它们将在3000米空中投下激光制导炸弹,由于滞空时间和高度均不理想,所以必须靠电子战飞机保障安全。
电子战飞机颇有先见之明地转向阿格拉方向,果然发现那边的雷达开始扫描,随后2架干扰机开始对爱国者的制导雷达进行欺骗干扰。
这些美军雷达较之S300的大鸟雷达更加难对付,干扰机必须在更近的距离上集中能量,才能起一些作用,这意味着自己将掉入敌人导弹射程,中国战机可能携带超远距离的反辐射导弹,而敌人也心知肚明,搜易他们对迎头而来的电子战飞机,总是有所忌惮,大部分时候会关机了事,这样干扰机也算达到了战术目的。
至今还没有任何反辐射导弹可以伤及阿格拉基地的这些遥远的雷达,只有弹道导弹可以偶尔得手。其中的一些雷达甚至装在拖车上,并不具备很强的机动能力。
白天飞过阿格拉头顶的侦察卫星,可以拍到雷达阵地附近被炸得坑坑洼洼,大部分是偏离的反辐射导弹的弹坑。而部署雷达的主阵地附近,却很少有被击中的痕迹。对手在阵地附近部署了数个移动的有源诱饵,总是可以欺骗反辐射导弹偏离目标,很多时候误差都接近1公里。空军正着手,准备用新的战术,拔除这些眼中钉。
亚希尼的坦克在几支混乱后退的敌军间穿梭,他严格约束部下,不得向那些印度部队开火,他躲在黑夜中扑向他想要的目标,不想为次要对手浪费时间。附近印度部队察觉到了什么,开始神经质地不间断发射照明弹。当照明弹落下时,坦克拖着长长的黑影,在空旷的地面上清晰可见。亚希尼不时转动周视镜,观察周围敌人是否发现了自己。
他特别提醒3连长拉赫曼,不要惊慌失措,不要多余转动炮塔。拉赫曼结结巴巴地表示,他和他的人可以做到。
亚希尼知道印度人的弱点,大部分士兵和低级军官只能向指示的目标开火,因为他们根本认不全战场上的双方武器,尤其在夜里。
联军的参与,让这种情况雪上加霜,所以大部分时候,他可以有惊无险地从敌人旁边混过去,当然前提是必须表现的很自然,半公里外的敌人会先入为主地把你当做自己人。
他的通讯盒中始终预置了大约20个频道,一些是用来联络的,另一些是用来偷听的,敌人的通讯纪律各有不同,有时候路过一些军纪散漫的部队时,可以听到他们在电台里无所顾忌地谈论路线和计划,当然如果他们用南方的各种方言,可以起到天然的保密作用,亚希尼能听懂西部印地语和一部分拉贾斯坦方言,其他则完全听不懂另外几种印地语方言。
电台中搜索到了印度人的呼叫,使用北方方言,他们呼叫友邻,询问了位置以及明天的口令。谈论到了优先通过道路的问题,谈论的正是亚希尼希望通过前方公路桥,显然他可能会和一支马上赶到的敌军撞到一起,但是他不希望放弃公路桥,在下游找一个地方涉水,那样太费时间。
他一车当先走在最前面,接近桥梁时,果然看到路口外500米,一溜印度军车正准备过去,他下令驾驶员加速抢过去堵住敌人前进道路,让自己的车队过去。敌人发来信号,要求通报番号,他置之不理。
在印度部队退却时,坦克不会给军车让路,所以他要表现的理直气壮些。果然印度部队被唬住了,他们停在原地等待,没有靠近核实番号。
拉赫曼的部队排在最后,他通过热量仪可以看到敌人队列中有装着反坦克导弹的装甲车,但是他必须硬着头皮从敌人前面开过去,那一刻他感觉自己摊上了一个疯子上级。
他在白沙瓦时就听闻了亚希尼这个名字,当时有一个从前线回来的军官在食堂里打赌,第一装甲师的一个叫做亚希尼的连长,具备超越阿米尔的作战能力。阿米尔听闻后,还颇为紧张地查阅了装甲兵学校最近十年的名册,并没有发现这个名字存在。
“别尿裤子,稳着点儿,亲爱的费萨尔老兄。”电台里传来亚希尼戏谑的声音。
“你怎么保证他们没看穿我们?也许他们只是在等我们过去,然后从后面揍我们?”拉赫曼小声说,声音有些颤抖。
“如果有那样机灵的印度人存在,我们早就输掉战争了,放心,我见得多了。”
亚希尼的话起到了一定的安慰作用,3连的3个排,终于昏头昏脑地通过了公路桥。如亚希尼所言,敌人没有乘势从后方发起攻击,他们迅速从路口通过,向南开走了。
753 提防误伤
北方地平线上不时发生剧烈而又无声的闪光,爆炸声得过一阵子才到,那应该是阿米尔的最后攻坚。亚希尼判断,阿米尔最终应该可以突破,不过损失一定不会小。一想起这样无谋的正面突破,他不由得心痛,好在中国人的修理能力惊人,他见过中国人用拆东墙补西墙的办法,修理挑战者坦克,巴基斯坦部队从来不具备这样的能力。
他向着平静的西面前进,那里新德里的方向,在他背后的地平线上,马上就会升起一轮朝日,那时候整个新德里应该已经被合围起来。但是他必须和日出比拼一下速度,一旦天亮,他的部队就很难在敌人后方横冲直撞了。在这之前,他得解决掉那支日军坦克部队,他估计对手数量不多。
另一个严重的问题是,他的坦克没有人任何的敌我识别装置,所以还得特别当心中国甚至巴基斯坦的飞机,目前这些飞机好像来去自由了。
他从来不在坦克顶部使用荧光材料,进行进行简单的敌我识别处理,对于总是突入敌人后方的部队而言,那种东西反而容易被敌人无人机或者战斗机发现。
亚希尼将头伸出炮塔,小心提防空中的动静。不时头上闹哄哄的,有战斗机飞近。每到这种时候,他难免有些紧张,待飞机动静远了,才稍稍松一口气。
一方面他希望能隐藏在黑夜中,但是另一方面,他知道中国飞机仍然有机会看到他却不容易分辨敌我,尤其他现在向东行驶,与大部分溃退的印度军队走一个方向。
他呼叫了几次师部,希望通报位置。但是每次都喊不通,他估计这会儿师部正在乘胜前移,这对指挥能力以及中继通讯,会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当然第1装甲师的师部被白虎师打得够惨,后来不得不重新组建起来,各种远距离通讯问题,他已经习惯了。
“营长,我看到北面有坦克。大约有10辆。距离大约2。8公里。与我们并行向西。”
前面侦察的排长,看到了可疑目标。
“能分清敌我吗?”
“还不能,但是随行的有BMP1,我们只有预备队才装备这种车辆。”
“那就是印度人的部队,保持距离,不要开火。他们不是我们的优先目标。”
“明白。”
他向北望去,当然什么也看不到,这支与自己并行的敌人在夜里灯光管制还不错,算是印度军队里比较有纪律性的,他在头脑中粗略计算了一下双方距离,做好必要时的各种应对计划。耳听空中隆隆声响起,又是自北向南的战斗机群,声音很响,不是架次很多,就是高度很低。
“这些死神又来了?”
他不由得把心提到嗓子眼儿。
转眼间,黑漆漆的北方地平线上发生了一连串爆炸,他赶紧举起望远镜,借着爆炸向那边看。滚滚火球中,那支刚才还在隐蔽潜行的印度军队就被吞噬掉了。那些企图逃回去的坦克被100公斤以上的炸弹炸得七零八落,当队形停下来时,激光制导炸弹落下,非常精确地击中那些落单逃跑的战车
。战机在头顶盘旋时,有几次几乎到了亚希尼头上。让他难免脖颈发凉,一旦中国飞行员注意到这边,该怎么办?索性激光告警始终没有响起,似乎敌人没有向他射击的意图?难道中国飞行员知道他在这里?理论上当然是可能的,他的行动路线事先通报了师部,虽然做了大量修改。他期盼中国飞行员或者眼力不错,能够从夜视设备中识别出自己,尤其是那些双座战机,应该能花更多的时间来进行必要的识别。当然,混乱的战场上一切皆有可能。
“营长你看,炸得真痛快。”电台里拉赫曼乐呵地说道,他似乎完全没有亚希尼的顾忌,也许他根本还没有想到误炸这回事。作为久疏战阵的准新手,他对几百米外,隔着夜幕的印度军队表现得过分担忧,反而对真正致命的威胁满不在乎。
“离开原来路线,向南寻找新的路线,不要停留。”
这个临时改变路线的命令,使得拖在后面的3连,无法适应,被拉得更远。
空中的歼16和歼10S编队,当然看到了南翼几公里外的另一支坦克纵队,飞行员已经请示了几次攻击,但是指挥机要求进一步详细核实清楚,指挥机的态度使得飞行员不敢草率,在飞行了几圈后,终于确认很可能是己方坦克。
相对来说,如果纵队中混着BMP1战车,对于飞行员而言,比较容易识别,这一点印度部队始料未及。即使巴基斯坦部队有一些中国造的,或者缴获的此类武器,也从不投入夜间作战。对于飞行员而言,识别坦克纵队,才真正具有挑战性,尤其在联军出动以后,又新增了几种新型坦克。从很多角度上看,西方坦克和中国坦克有几分相似。
托了亚希尼的福,北方不远处通过的矢村部队,也在一次即将降临的空袭前,因为单座飞机飞行员无法确认,而放弃了攻击,当时飞行员有9成的把握自己发现了一支90式坦克,但是最终还是把炸弹投到了附近的印度军车头上。
亚希尼在这一带的行动,确实干扰了空军的行动,所以执行轰炸任务的战机,都被反复要求核实目标,当然混乱不止这里一处,即使在南方,贺凡与敌人的装甲部队,也常常聚集在几公里内,给夜间空袭造成了大量的识别难题。空军飞行员当然觉得地面部队是在找麻烦,但是地面指挥员,则更看重自己的行动,并不考虑空军的便利,毕竟整个晚上几乎没看到空军发挥什么作用(他们并不知道空中激战部分)。
亚希尼继续提醒吊胆的前进了4公里,也许到了敌人防空网的临界地带,空中战机动静好像少了不少。这里距离公里不足不足5公里,如果再堵不到敌人,可能就要放弃这次行动。正琢磨着,突然间遭到了一次炮火袭击。弹药击中了他的炮塔左侧,既没有击穿也没有爆炸,显然是一枚动能弹。他通过撞击方向,大致判断出了方位。至于敌人如何识别出他的指挥车,他来不及细琢磨。
“方位290,2排掉转炮口,有谁看到火光?”
电台里没有人回应,也就是说,没有人看到目标。
激光测距也没有起作用,通过实战的磨练,双方有经验的炮手总是善于约束激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