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死吧!”牛通一斧头劈去,一个安南军官的头便被他砍了下来。鲜血狂喷不止。流在了他披风上。
牛通浑然不觉,反头又是一斧,将身边的一名安南士兵拦腰砍为两段。
而其他冲进安南军阵营中的背嵬军铁骑也全部举起马刀,疯狂劈砍起来。
“噗!”一名背嵬军队长挥起一刀砍去,一名安南士兵半边身子连同盔甲皆被砍为两半。
“呼!”一名背嵬军士兵一刀向一名安南军官当头劈去。那名安南军官武艺较为高强,举起长枪奋力格挡……
“蓬!”那柄长枪从中间被砍为两段,然后马刀去势不减。又从安南军官头顶劈了下去,将他从头到颈劈为两半。
“天哪!宋人用的是什么武器?如此锋利!”安南士兵不禁惊恐万状。
敌军人人皆披重甲,不畏普通刀剑。然后又手持宝刀利刃,自己纵使用刀枪格挡,有铠甲护身。依然无法抵挡,这岂不是只有死路一条?
牛通看着身边的战况,心中大喜,他这时才真正相信了。岳云之前说的大马士革乌钢刀配合阿拉伯战马组成的铁甲骑兵冲锋,将会无坚不摧,所过之处,无不披糜。
“杀!我们离那李觉已经很近了!”牛通望了望前面远处的安南军黄色王旗,欣喜若狂地说道。
李觉眼看己方已经士气消沉,士兵狼狈不堪地四处逃窜,知道再不拿出杀手锏。就有全军覆没之危。于是他立刻下令道:“通知战象营的统领。该让战象出击了!”
南洋诸国皆有象兵,不过,安南攻打占城之时,却一直没有拿出来用,因为他们势如破竹。根本就用不上。
等打到了占城国都城下时,象兵又不能用来攻城,因此也一直被雪藏着。
而此时,李觉觉得,再不动用象兵就来不及了,才喝令战象冲了出来。
不得不说。战象的出现很大程度震撼了敌我双方。安南和占城作战时,凡是出现象兵对付步兵的时候,皆无不大胜。所以安南士兵对象兵也有一种崇拜心理。
但岳家军士兵却是从来没见过大象,突然见到如此庞然大物,不禁有些害怕。
“果然敌人有象兵!”岳云暗道。
他这时定了定神,吩咐道:“传令牛通!让他撤回来!”
鸣金声响了起来,牛通立刻便对身边的骑兵叫道:“大都督叫我们先撤退!咱们往他那里退过去!”
说罢,他便扭转马头,开始缓缓后退。
“哼!想跑!没门!传令战象冲过去!步兵携带沙袋紧跟其后,填平了那道壕沟后我们便可反败为胜!”李觉见好不容易可以扭转局势,怎会放过。
不过战马跑起来可比步兵和大象快得多。背嵬军铁骑很快就撤回到了本方阵营前。
这时,安南的战象兵也冲了过来,大约有一百多头大象,正在象背上的士兵指挥下,缓慢地走过来。
“火箭准备!火枪准备!”岳云冷笑道。敌人会有战象,早在他算计之中,大凡动物都会怕火,用火枪辅以火箭,足以让战象恐惧了。
这时,战象已经冲到了离宋军阵营只有三十丈的距离了。那些最前面的骑兵看着这些庞然大物的接近,已经有些战战兢兢了。
“射击!”
“放枪!”
随着岳云和关铃一声令下,只听“砰、砰、砰、砰!”枪声大作。然后从最前面的骑兵身后,一排排火箭飞上了天空,向大象们直飞而去。
近千支火枪近距离齐射时产生的巨响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而且那天空中密密麻麻的火箭也让大象们惊恐不已。
那些战象虽然都是久经练的战争巨兽,但却从来没有听到过如此可怕的巨响。再加上大量火箭射来,大象虽然皮粗肉厚,但在这么多火枪的齐射下,还是有几头最前面的大象被打死了。它们倒下时发出的哀鸣声和巨大的震动声,深深地震撼了其它的大象。
于是,大象们一下子就像是炸开了锅,它们渐渐不听背上训象手的指挥,发起狂来,开始向后逃跑了。
马匹要比大象驯良得多。但即使是最为驯良,且经过长期练和战争洗礼的战马,初次遇到火器也会惊恐发狂,何况是野性更大的战象呢?
安南的这支战象部队在火枪和火箭的双重作用下,立刻陷入了巨大的混乱之中。
不过战马受惊后只会乱跑而已,只要人们不是傻呼呼地挡在路上。一般不会造成太大的伤亡。
但战象的野性和攻击性比马匹可强得多,一旦受到惊吓,出于自保的本能,它们普遍会凶性大发,而不分敌我地攻击周围所有的活动目标。
大象耳朵很灵,它们知道那阵恐怖的枪声和那不断射来的火箭是从北方来的。它们不敢向着那危险袭来的地方冲去。
结果,自然而然的,那些受惊而陷入狂暴的大象马上就掉转头来,对着它们南面的友军疯狂肆虐起来。也正是由于战象的这一缺陷,使得它们空具无以伦比的破坏力和相当强悍的防御力,却让依仗象兵作战的国家,在历史上吃过无数次败仗。
“该死!没想到这些战象竟然反戈一击了!”
李觉本来以为可以凭借战象反败为胜,却没想到自己的大象也哗变了,他原以为胜券在握,因此也冲得比较靠前。见这大象反冲了回来,便吓得立刻转身就逃。而他一跑,身边的亲军和督战队自然也就跟着跑了。
只不过很可惜,他们没有战象跑得快,没过多久便被战象追上,踩为了肉泥。
而其他的安南士兵见国王都死了,均为之胆寒,加上岳家军着实太强大,自知不敌,自然也不打算再卖命了,于是纷纷四散逃命。
有的逃向后方,去找断后的李常杰军,有的则向西逃进了深山之中,还有的干脆就向岳家军投降了。
当李常杰收容了败兵之后,知道前有宋军,后有占城军,皆比自己强大。
而且自己的军队还处在占城国的领土上,孤立无援,就很聪明地选择了向岳云投降。
占城国王和驸马阮成文得知岳云击毙了安南国王李觉,并分兵攻占了安南首都河内后,欣喜若狂,大声叫嚷着要反攻到安南去。并率领大军行到了卢容县城外,但就在准备开始攻城之时,却不料被岳云阻止了。
“尊敬的阇耶跋摩陛下、阮殿下,我岳家军是一支爱好和平的军队,此次来贵国,乃是为了维护南洋地区安定,匡护正义。我军既不希望看到安南国灭了你们占城国,也不希望你们占城国灭了安南国。不过,鉴于安南侵略占城在先,并给占城造成了巨大的损失,我们将会责令安南对占城作出赔偿。但若你们以非对非,将暴力与屠杀强加于安南人民身上,也是我军不愿意看到的!”岳云义正辞严地说道。
“岳都督,这……”
“两位,我岳家军可是一支仁义之师,乃是以维护和平为己任……”岳云于是给他们大讲了一通仁义道德的话,当真是说得自己都有些恶心了。
看着占城王阇耶跋摩和阮成文一脸沮丧地表情。岳云不禁心中暗笑:如果让你们占城把安南倒灭了,那南洋的国家间均势就破坏了,将来还怎么控制你们啊?
“可是,岳都督,这安南国王李觉都死了,我们和谁去谈赔偿啊?”阮成文看出岳云不想让他们灭了安南,只得退而求次多要点赔偿了。
“李觉是死了,但他的皇子李进还在。据我方北路军指挥张宪称,他正在向边界行进。到时让他继任安南国王,再进行谈判就是了!”岳云早有准备道。
第四百七十一章卢容条约
十天后,李进率令一帮亲兵抵达了户容县。然后就在卢容县城内,举行了两国三方的正式谈判。
谈判进程基本上都是由大宋海外都护府居主导地位。岳云在严厉喝斥了安南一方不顾南洋地区稳定,野心勃勃地进攻他国的错误行径后。又表示原凶李觉已经身死,新安南国王李进是一个爱好和平的人。所以,再给安南一次保留国家主权的机会。
而李进自是感激涕零。且自己父亲正当壮年,自己还有几个兄弟,如果不是岳云极力主张,自己未必坐得上安南国王的位置呢。他自然是唯岳云的话马首是瞻。
岳云在和继任的安南国王李进、占城国王阇耶跋摩三方进行蹉商后,签订了《卢容条约》。
条约规定,被安南占据的原属占城的地哩、麻令、布政三地由占城取回。安南将红河以北的土地割让给大宋海外都护府,占城将湄公河入海口的三角洲地带方圆五十里土地割让给大宋海外都护府。安南向大宋海外都护府赔款两百万两白银。
不过,安南国都被岳家军洗劫一空后,哪有这么多钱来赔,岳云便允许他们以粮食作抵。安南和占城都是普及了占城稻的农业区域,粮食产量丰富。而战争之后,百废待兴,需要大量物资和银钱。而这却正是台湾所富有的。
经过以白银换粮食的大规模交易,在此次与安南作战后,岳家军收获了大批粮食。在后来的几个月内,每天都有数百艘商船往返于台湾与安南、占城之间。台湾因大量人口涌入而导致的缺粮问题终于解决了。
而经此一役,岳家军强大的战斗力不但震撼了安南和占城两国,更震撼了临近的真腊、罗斛、蒲甘、三佛齐等国。他们也纷纷遣使来台湾,表示要与海外都护府交好。
回到台湾后,岳云的威望涨到了一个相当高的程度。在许多新移民心中。这可是大宋第一次在海外开拓领土。以前只听说大宋割地赔款的,何时听说过他国向大宋割地的?
不少从荆襄及江淮过来的流民均对岳云称赞不已,说这岳大都督不愧为岳元帅的长子,当真是将门虎子,一身武勇及智谋堪比岳元帅。
只不过,百姓和士兵们是欢声雷动,一干幕僚们却是愁眉不展。因为这新领地是块烫手的山竽。
南边那块占城割让的。位于湄公河三角洲的土地倒还好说。该处地势平坦,方圆也只有五十里。仅一些零散的村落,方便管理。
而海外都护府目前的三块领地:台湾、吕宋和琉球均位于南海东部和东海一带,的确需要在南海西部也开辟一个据点,以方便贸易和船只停靠。所以大家对岳云要在那里,雄心勃勃地建立一个叫西贡的港口城市没有丝毫意见。
但是北边那块土地就让他们焦头烂额了。因为安南割让的红河以北的土地,面积不小,约有两个台湾那么大。而此地人口又多。竟然多达八十余万。超过了台湾、吕宋、琉球三地人口之和。原本凭添了这么多人口,大家应该高兴才是。但偏偏这些人大部分都是安南人,汉人只占少数,而且很多还桀骜不驯。
从秦朝时,中国得到这块土地开始,一直到唐末的千年间,当地的反抗便不断,让zhōngyāngzhèng府伤透了脑筋。而唐末宋初时,安南宣布dúlì,脱离了中国管辖。其间北宋也曾派兵攻打,但却连连战败。至此,安南就彻底从中国分隔开来。在许多人看来,这片土地要来恐怕不但不会成为台湾的助力,倒会成为拖后腿的包裹。
不过,岳云却坚决主张要占领这块土地,因为他是太想在大陆上有一块根据地了,以为将来进军中原打下基础。
大宋、金国的地方现在他是不敢打主意。而唯一位于大陆上。又紧挨大宋的土地,就只有安南北边的那块了。
在岳云看来,如果连这不到十万平方公里的地方都无法消化下来。以后又谈何征服南洋,北伐中原呢?
经过岳云这一表明心意。众将领和幕僚们方恍然大悟。虽然他们已经基本上从大宋脱离出来了。但却总觉得自己的根还在中原,无时无刻不想回归故土。而拿下安南国红河以北的土地作为跳板,自是一个最佳的选择。
会上,首先通过了建设西贡港和设立一支西贡驻防舰队的决定。西贡留守由岳雷担任,而舰队司令则由曹宁担任。西贡此处地势平坦,土地肥沃,又处于湄公河口,船只可沿湄公河上行进入真腊、罗斛、蒲甘境内。战略位置十分重要。同时,此城又是海外都护府在南海西岸的第一个港口,因此,众人都对此城将来的发展很有信心。甚至认为有可能达到淡水港的繁荣程度。
相比之下,在商量红河州留守人选时,所有人都不吭声了。人人都知道此地是一个烫手的山竽。就在岳云从占城回台湾的路上,就接到张宪的紧急报告,称当地发生了十余起暴动,虽然被他强行镇压下去了,但却似有愈演愈烈的趋势。
安排一个有勇有谋,能在短时间内稳定红河州局势,并将其纳入海外都护府领土的合适人选,就成了重中之重的大事。岳云还盼望着它以后能成为反攻中原的跳板呢,怎么能任其成一个暴动频繁的烫手山竽?
很快,就有不少人推荐张宪。一来因为张宪现在就在那里镇守,他当红河州留守便是顺利成章之事。更省去了调动的麻烦。二来张宪有勇有谋,智勇双全,是难得的文武全才。
不过岳云听后却是连连摇头。张宪有勇有谋是不假,文武双全也是真的。但全是军事上的。而治理红河州却可说是三分军事七分政治。这方面张宪就不合格了。
以张宪为红河州防御使,再另设一知府加以管理,才是最妥当的方案。
可是,谁当这个知府呢?众人你望着我,我望着你,全都不说话了。
要说才能,在座的幕僚文官几乎都有这个能力。但他们现在全都有要职在身。比如虞允文,现在是国防部长,肩护全军的调遣和后勤供应,他一走牵动太大。而刘一宁是内政部长,薜源是外交部长,王童是议长,皆是不能轻易动的人。
况且,在座众人皆知这红河州知府一职是个烫手山竽,坐上去跟在火山口没啥区别。虽然岳云已经说了,就算治理过程中有什么突发状况,或者治下一直没有安定,也不会追究主官的责任。但还是没有人愿意去。
就在岳云犯难之际,巩月漓却发话了:“夫君,我倒是有个人选推荐!”
“哦?月漓快讲,是何人?”岳云一听,精神大振。
“此人其实应该算是夫君推荐的!”巩月漓目光闪烁道:“夫君,你可还记得才到去岁你曾说过,让两名从绍兴移民到台湾的秀才陆武和陆游到台湾下属县衙去。之后,经刘大人的安排,将他们分别安排至台中和台南两县,担任县令的师爷。那陆武也还罢了。陆游却是表现�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