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沃轩辕》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血沃轩辕- 第28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大明景平三年三月十就日,我大明蒙古战场,宁军校尉李睿,远军校尉张杰,并两千忠勇大明铁军,突袭勒达木城,伪统元朝,汉人之大仇人,多尔衮,已被我明军生擒!”

第430章 放了你,好吗

朱斌尽量让自己的语气平静一些,然后大声却缓慢地说道:“大明景平三年三月十就日,我大明蒙古战场,宁军校尉李睿,远军校尉张杰,并两千忠勇大明铁军,突袭勒达木城,伪统元朝,汉人之大仇人,多尔衮,已被我明军生擒!”

明军将士们明显怔在了那里,好像还没有从这巨大的喜讯中清醒过来。等朱斌第二次重复了一遍之后,他们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多尔衮被抓了,那个数次带着满清鞑子入关,残害了我无数汉人同胞的多尔衮被抓了。

“万岁!万岁!!万岁!!!大明万岁!!!明军万岁!!!武英王万万岁!!!”

潮水一般的欢呼响彻了整个战场。巨大的浪潮,让大地也为之晃动。“万岁”的呼声,响遍了每一个角落。大明万岁!武英王万万岁!!

在明军的将士看来,这没有什么不妥的。战场上连续的胜利,多尔衮的被抓,在这些明军将士的眼里,全部都是武英王创造的奇迹,没有武英王,一切的事情都不可能发生!

看着欢呼的将士们,朱斌笑了,舒心地笑了。这是自己来到这个时代,抓获的满清鞑子最大的,也是对汉人犯下罪行最重的一个鞑子官员。有些事情已经发生了,有些事情在自己的努力下并没有发生,可是并不代表自己就会忘记。

在另一段历史上,清军入关之后,一遇抵抗,必“焚其庐舍”,“杀其人,取其物,令士卒各满所欲”,转战烧杀三十七载,方才初步平定中国。

短短三十余年间,使中国人口从大明天启三年的五千一百六十五万零四百五十九人,减至顺治十七年的一千九百零八万七千五百七十二人,净减三分之二。繁华的大都市尽毁于清军之手,著名的“扬州十日”、“嘉定三屠”,都是在几乎杀绝之后才下令“封刀”。

仅仅扬州一城,死者即达八十余万。整个中国“县无完村,村无完家,家无完人,人无完妇”。有思想、敢反抗的忠勇之士几被杀尽,只留下一些顺服的“奴才”。

也许这些满族的统治者们,本身就是野蛮嗜杀的屠夫。从努尔哈赤到皇太极,再到多尔衮,没有一个满清的掌权者们,都把对汉人的屠杀,看成是一个必须做的事情。

奴尔哈赤势力膨胀之后,大杀辽民,辽民除少数逃回关内以外,关外的汉人几乎被奴尔哈赤杀戮一空。死难的百姓超过了三百万。皇太极破锦州,三日搜杀,妇孺不免;掠济南,城中积尸十三万,其凶残一点也不逊色于努酋。至于这多尔衮,更是青出于蓝。

“所过州县地方,有能削发投顺,开城纳款,即与爵禄,世守富贵。如有抗拒不遵,大兵一到,玉石俱焚,尽行屠戮。”这是多尔衮代表满族贵族发布的“屠城令”。

尔后就是血洗江南、岭南。屠江阴、屠昆山、屠嘉兴、屠常熟、屠海宁、屠广州、屠赣州等等,甚至勾结荷兰殖民者,攻屠思明州(厦门)。

而最为可恨的,是满清为了贯彻奴化政策,曾经严厉执行一个长时期的文化杀戮,旧书新书凡是有涉及外族的地方,一律修改,有诋毁的地方,全书抽毁或禁行或全毁。现存的作者一被举发,充军,杀头……

无数记载着历史真相的书籍被销毁,留下来的成绩是一大部经过抽、改,经过“消毒”的符合满足统治者心意的四库全书,一大套禁毁书目,和几万万被压迫人民的仇恨。

可就是这套严重扭曲了历史的《四库全书》,这种可耻的文化禁锢与精神奴化、愚化、毒化,竟然被后世的某些汉奸文人美化成这是全中国人民的好“领袖”大清皇帝英明圣武的文治武功最重要的功劳!是中国文化史上最值得骄傲的最具开辟新纪元意义的文化工程!

朱斌长长地出了一口气,随后下令明军暂缓攻击三日。他要等,等着多尔衮送到自己的面前。他要等,等着看看多尔衮这个屠夫究竟是个什么样子的人。

该怎么处置这个人?就这么杀了他吗?好像太便宜他了。永远地关押着他,让他日夜受到汉人的羞辱?可总放着这么个人在自己眼前,终究让自己心里添堵。

当李睿亲自押解着多尔衮送到朱斌军营的时候,朱斌看到这个和自己年纪差不多大的“统元”朝的“皇帝”,心里未免有些失望。

这人的身上虽然还有着一些武人的模样,可当初在山海关战场,保存在朱斌脑海中的那个多尔衮的形象已经荡然无存。身上已经有了胖肉,面上虽然想竭力保持镇静,可惊慌害怕的神色总是忍不住的从眼里清晰地闪现而来!

李睿告诉武英王,多尔衮是自己投降的,这未免更加让武英王失望了。虽然自己对多尔衮有着刻骨的仇恨,但身为一个统兵大将采用这样的方式来结束自己的政治军事生涯,实在是一件让人所不齿的事情。

本来自己虽然下达了生擒多尔衮的命令,但其实心里并没有抱着多少的奢望。毕竟在自己的思想里面,以多尔衮的性格,多半会在失败后采取结束自己生命的办法。因为在被生擒后,只会面临更加多的耻辱。但眼前发生的却根本不是这样的。

相反被一起押解来的阿济格,更加像一个军人。在城破后他一直战斗到了最后一刻,直到力竭后自杀未成才被生擒。这时出现在朱斌面前,阿济格竭力挣扎着,咒骂着。当他看到多尔衮慢慢低垂下了自己的头,阿济格愤怒了,大叫道:

“陛下,抬起你的头来,像个皇帝般的去死。咱们满人没个怕死的,什么样的事情都吓唬不到我们满人,别让这些汉人看不起啊!”

“你还像个军人的样子,所以我可以让你死得痛快点。”朱斌托着下巴,等阿济格的声音稍稍减低了些,说道:“知道我本来为你们准备了什么刑法吗?剐刑,就是传说中的千刀万剐。我给多尔衮设计的是三千六百刀,给你设计的是三千三百刀……”

凶悍如阿济格者,当听到“剐刑”这两个字的时候,身子也不禁哆嗦了一下。他曾经听过汉人中这个可怕的刑法。这个刑法能把你身上的肉一小片一小片地割下来,时间长的甚至能折磨你几天几夜,然后在惨呼中慢慢死去。

“可是我现在的主意变了。”朱斌微笑着说道:“你既然那么勇敢,那么不怕死,所以我决定只对你一个人实施剐刑。三千三百刀我也决定增加到三千六百刀的数目。和你们的皇帝实行一样的刑法,你应该觉得很荣幸了……”

“至于你,我该怎么处置你呢?”朱斌的眼光投向了多尔衮,笑容一点也没有改变。他看到多尔衮的目光和自己接触了下,接着就又慌乱的把头低下。朱斌好像陷入了一个很为难的地步,考虑了很久好才说道:

“我忽然觉得把你放了似乎更加好一些。”

所有的人简直不敢相信自己听到了什么。千辛万苦抓到的多尔衮,就这么把他放了?难道这位武英王疯了吗?多尔衮的眼里露出了狂喜,边上李天齐大声吼了起来:

“督帅,不能放,放了他怎么和死难的百姓交代啊!”

朱斌挥手制止了部下,然后让人把多尔衮和阿济格押了下去,微笑着对他的将军们说道:“你们说,除了咱们汉人,还有谁最想杀多尔衮呢?”

将领们怔在了那里,黄飙却好像明白了什么似的微微笑了起来。就听朱斌说道:

“我看,还有人比咱们更加恨多尔衮,那就是盛京城里的满人。说实在的,当初如果不是多尔衮发动的叛乱,满人未必便会如此急剧的衰弱,如果满人的皇帝、皇太后和大臣们,突然之间得到了多尔衮,你们想,他们会怎么对待这个人呢?”

将领们想了会,然后一个个都笑了出来。自己杀了仇人,未必便会有报仇的快感。把仇人交到另一个仇人的手里,借助仇人的手杀仇人,这样的报复是不是来得更快乐些?督帅的这个办法可实在是损了些,不过对待这些汉人的仇人,用什么办法都是值得的。

“黄溪啊。”朱斌叫过了自己的大情报头子:“去军中散播下谣言,至于怎么做你比我拿手,反正要让满人更加仇恨多尔衮就行了。再把咱们从京师高价聘请来的行刑手请来,明日下午就对阿济格行刑。你们可不知道,为了请这位行刑手我可真是付出了代价的。”

朱斌这倒一点没有吹牛,这位从京师专门聘请来的剐刑手,乃是出自于名门之后。在历代受过剐刑的人中,挨刀最多的就是明朝的大太监刘谨,前后挨了四千二百刀才死。而这为剐刑手,正是当初对刘谨用刀的行刑手之后人,可不当真是出身于名门!

剐刑又称脔割、剐、寸磔。一刀一刀地割净身上的肉,肉割净而人未死。对刽子手的刀数亦有明确的要求,刑法上判决几刀就是几刀,多一刀少一刀都不行。这可是中国古代史上,最高深,最高明的解剖学了。

只是有些可惜,那位从京师聘请来的姓钱的刽子手,明显在手艺上没有达到父辈的最高境界,顶多只能割到三千六百刀,便已经到头了,离父辈的四千二百刀,还有很大的一段距离。

由此也让朱斌想到,如果保护中国这些古代的高深艺术,也是需要解决的当务之急。该千刀万剐的敌人可实在太多了,光开一个刽子手,那可解决不了全部的犯人……

按照朱斌的命令,第二日下午即对阿济格实行了剐刑。几千明军将士亲临法场,观看这一很难见到的场面。而那位“统元帝”多尔衮,也被明军非常客气的“请”到了现场观摩用刑。

当钱姓刽子手出来的时候,明军将士看着他的眼神里,既崇拜又敬畏。那李天齐更是连连叹息,要说自己也是用刀的好手了,可要达到人家的境界那是万万做不到的。

刽子手祭天祭刀之后,抽出一把锋利无比的小刀,一把捏着阿济格的下巴,手法快捷无比,只一刀便将阿济格的舌头割了下来,这是为了防止犯人嚼舌自尽而采取的必要的措施。

“好刀法,好身手!”李天齐禁不住赞叹不止:“这刀用得当真出神入化,丝毫不见匠工痕迹。大师,绝对的大师。等有空,我真得向人家请教请教,怎么练才能练出这刀法来!”

这三千六百刀要分三天割完,当中还有喂犯人稀粥,以保存犯人体力。看了半日,逐渐失去了新鲜感的明军将士慢慢散去,只留下了寥寥几天还在法场坚持观看。

朱斌看看看了眼多尔衮,发现这位“统元帝”的身子哆嗦个不停,显然已被血淋淋的场面所彻底震惊。朱斌微微笑了下,走到多尔衮的面前,说道:“放了你,好吗?”

“我说我放了你,好吗?”朱斌又重复了一遍:“我明天就放了你,还会派人保护你回去。满人,盛京,那里是你的家。很快,你就可以回到自己家中了,看到你的族人!”

第431章 多尔衮之死

也许真的是钱姓刽子手的技术不到家,或者他的父辈没有来得及教给他全套技术,剐刑仅仅到了第三天上午,才只有剐了三千刀出头,阿济格便死了,这未免让朱斌和明军将士句的有一些遗憾,和自己做的罪行相比,阿济格死得未免稍嫌便宜了些!

而多尔衮则被小心地送到了吴三桂的军营。吴三桂一见到多尔衮,立刻明白了朱斌的意思。说实话,自己也一直很恨多尔衮,现在朱斌把这份大礼送到了自己面前,不好好利用,未免有些对不起自己昔日的兄弟了,只是,杀满人似乎已经超出了自己的权利范围。

为此,吴三桂又专门调拨出了士兵,将多尔衮再小心地护送到盛京。而随多尔衮一同前往的,还有一份吴三桂的亲笔书信。在这份给皇太后布木布泰的密信里,吴三桂什么也没有说,只是不咸不淡的提到了那么一件事:

多尔衮在被擒获前,大肆在部下面前提及,自己曾和皇太后有染。那顺治递福临虽然名为皇帝,其实便和自己的儿子差不多了。大清国虽然现在自己不在盛京为帝,可皇帝和皇太后都是自家人,让他们暂且当着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

光凭吴三桂一个人可想不出这主意来,在多尔衮被押解到他的军营后,这样的流言早不知怎么的就在军营里传开。十个清兵中倒有九个听过这事。而吴三桂要做的,只不过是在文字上稍稍加以修饰,尽量写得婉转温和一些而已。

当多尔衮和这封书信一起被送到盛京后,据说皇太后一个人把自己关在深宫中整整一天都不肯吃喝一点东西。两天后,面色憔悴的皇太后这才走了出来。随后,在她的示意下,满清朝廷一致通过了多尔衮叛国忤逆,罪不可赦的决议。

布木布泰绝对不会让一个如此诬蔑自己的人死得如此容易,她首先下令割掉了多尔衮的舌头,以防止他在行刑的那天胡言乱语。接着,当问起如何处死多尔衮的时候。布木布泰想了很久,她也没有正面回答,只是淡淡地问了一句:

“以前明朝的那个袁崇焕是怎么死的?”

朝廷里善于揣摩皇太后意义的官员实在太多了。在行刑的前两天,盛京便开始流传起一种由官方确认的传言。多尔衮阴谋叛国,并把盛京的一切防卫情报全部告诉了汉人。而清军之所以如此一败再败,完全是多尔衮为了一己之私,出卖大清利益的原因。

盛京的满人这才恍然大悟,怪不得以前所向披靡的八旗铁骑最近几年一再惨败,怪不得以前不堪一击的明军竟然变得如此强大。原来在这所有的背后,都有多尔衮这样一只黑手,在那操控着一切。将满人,将大清推到一个无底的深渊之中……

满人们相信朝廷是一定不会骗自己的,心中因为连续失败而带来的沮丧、阴影、害怕,随着这一消息地传出,而在一瞬间转化成了无比的愤怒。多尔衮,卖国贼!无耻地出卖满人利益的卑鄙小人。像这样的小人,杀了他也是便宜了他!

在行刑的那天,几乎整个盛京的满人都倾巢而出。一个法场被挤得密密麻麻。所有满人的脸上都带着无比的愤怒,他们没有人说话,都在默默注视着皇宫的方向。

当那辆囚车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