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并不想和天朝作对,只是你们要把神圣的朵儿只唱带走,那就不行。”互相对峙的时候,一个上了些年纪的藏人说道:“如果我们失去了朵儿只唱,佛祖会因此震怒,把灾祸带到这里来。将军,请回去吧,我们就算全部死在这里,也不会让开的,将军……”
僵持不下的局面,一直到甘子龙的出现也开始发生改变。自从平叛开始以来,一直都板着一张脸的甘子龙,阴冷的眼睛从这些挡里的藏人身上扫过。然后用同样阴冷的声音说道:
“我们来,并不是抓什么朵儿只唱,那是大明朝廷册封的圣僧。我们这次来,是抓一个叫索南木厝的藏人,这场叛乱的主使者。所以我希望你们能让开道路。”
还是那个老年纪的藏人说道:“将军,那就是我们的朵儿只唱。正如您所说的,他是一个圣僧,他绝不可能策动什么叛乱。这一点我们所有的人可以拿脑袋来担保。”
“好吧,那么就我一个人进去面见你们的朵儿只唱。”甘子龙冷冷笑了一下:“不光只是我一个人进去,你们还可以挑选出几个人和我一起进去。这下你们能够放心了吧?”
那些藏人们低低商量了一下,都觉得这是个不错的方案。其实他们也不想这么和汉人对峙下去,一但真正激怒了汉人,或者这些士兵失去耐心的话,不光无法保护住朵儿只唱,他们心目中的活佛,甚至连他们所有人的性命,也都会因此而无法保全。
他们挑选出了几个德高望重的藏人,陪同着明朝的大将军一起来到了活佛那。可是无论他们怎么叫唤等待,也始终没有人来搭理他们。等了好久,他们这才小心翼翼地推开了厚重的大门,谨慎小心地走了进去,但他们却发现里面空荡荡的一个人也没有。
“你们的活佛呢?”甘子龙嘴角边露出了一丝冷笑。
这些藏人们目瞪口呆,当他们在越南感自己生命保卫朵儿只唱的时候,朵儿只唱却跑了。这是他们心目中的活佛啊。失望和怀疑的情绪,顿时在这些藏人的心中悄悄升起。
当他们出来告诉其他藏人的时候,整个现场都是一片静悄悄的。忽然人群里有人躲在后面大声叫了出来:“佛爷一定是被汉人抓走了,汉人一定已经伤害到了佛爷!和汉人们拼了啊,保护佛爷。绝对不能让汉人把佛爷带走。”
这一声叫声是相当具有蛊惑性的。原本安静的藏人顿时有些骚动起来。甘子龙向发声处看去,挥了挥手,很快明军士兵便带出了一个瘦小的藏人。甘子龙对着他笑了一下,那藏人显得非常害怕的样子,身子不停地向手缩去。但却被明军士兵紧紧抓住无法动弹!
甘子龙死死地盯着这个人,一句话也没有说。那人显得非常惊慌,愣愣地看着甘子龙,不知道这位汉人的将军想要对他做什么。足足有一柱香的功夫,整个现场都是静悄悄的,一点儿声音也都没有。就在时间一点一点流逝的时候,甘子龙忽然暴喝一声:
“说,索南木厝去了哪里!”
这一声暴喝好似晴天霹雳,那藏人在猝不及防之间,竟然“扑通”一声跪了下来,脱口而出道:“佛爷,佛爷已经逃往奠城方向了……”
说到这,那藏人这才像是反应过来,但已来不及了。甘子龙似笑非笑地看着他,这人恨不得狠狠抽上自己几个巴掌。甘子龙放声大笑道:
“你们所有的人都听清楚了没有?你们的佛爷已经逃去了奠城,放弃你们跑了。而这人,就是他留在这儿,想见搅乱这一池水。挑拨我们汉藏关系的无耻之徒!你们想过没有,索南木厝为什么要这么做?这场叛乱是怎么发生的,为什么会死这么多汉人和藏人?”
说完,他转过了身,再也没有看这些藏人。那些藏人呆呆地看着这位汉人的将军,品位着汉人将军说的话。只觉得汉人未必就错了,活佛未必就对了……
……
在明军进入必力冈的时候,通往奠城方向的一条崎岖难行的小道上,几十个人正在那匆匆忙忙地行走着。这一些人神色慌张,步履匆忙。前些天刚下了一场雨,一个不留神的话总会滑倒一两个人。可那些人随即便赶紧站起,生怕在这对呆一刻便会遭遇不测一般!
这一行人正是索南木厝手下的那些僧侣死党,走在他边上的,却是那个莫卧儿的使者拉赫曼。这个时候的这位使者大人,早失去了在必力冈时的嚣张,脸上写满了害怕。
拉赫曼心中多少有些庆幸,还好索南木厝一力坚持,这才在那些信徒的保护下及时离开了危险的必力冈。不然,这个时候的自己,也许早成为了汉人的俘虏。
虽然自己不知道回去后会面对皇帝陛下的什么惩罚,但这现在已经不在自己的考虑中了。纵然要被皇帝陛下砍掉脑袋,好歹终究是死在自己的家中。那些汉人在莫卧儿人的嘴里,是非常可怕而且残忍的。有的时候他也想不通,为什么陛下那么渴望得到汉人的土地。
“勃力甘,我渴了。”索南木厝大口大口喘着气说道。
一个小喇嘛急忙跑了上来,将一个水袋递到了索南木厝的手里。索南木厝接了过来,才刚入口,就一口吐了出来。劈头劈脸地骂道:“你难道不知道我只喝酥油茶和甜茶吗?为什么把一袋子的水给我喝?难道你想渴死我吗?”
小喇嘛勃力甘畏畏缩缩地说道:“佛爷,走的时候实在太匆忙了……”
他话还没有说完,已经被索南木厝一脚踹翻在了地上。索南木厝从一个喇嘛手里接过了条皮鞭,一边破口骂着,一边用力鞭打着。那可怜的小喇嘛疼得在地上翻来滚去,嘴里不住的在那求着饶。可索南木厝足足打了一碗茶的功夫,这才停了下来。
拉赫曼在边上看得直皱眉头,这都什么时候了,现在是在逃难。可这位“朵儿只唱”,却还以为自己正在必力冈吗?现在最重要的是收拢人心,而不是靠暴力来威吓。
“好了,好了,我的佛爷。”拉赫曼拉住了还在那气哼哼的索南木厝:“翻过了这座山,我们就能进入莫卧儿境内了。希望不要遇到什么意外。佛爷,请你相信我,我们的皇帝陛下一定会帮助您重新回来的。只是我摆脱您的事,千万不要忘记了。”
索南木厝微微点了点头。这个该死的莫卧儿人,为了减少自己的责任,居然让自己帮着他,一切欺骗莫卧儿的皇帝,说他们在藏地取得了如何辉煌的胜利,如何最大程度的牵制住了明军的军事行动。莫卧儿人都是一帮骗子,一帮无耻的骗子。
可是自己也只能帮着他说这个谎,莫卧儿毕竟不是自己的地盘,在那自己可没有那么多忠心耿耿保卫着自己的信徒。可是等自己有一天能回来了,菩萨一定会惩罚这些无耻可恨的骗子的。正是他们的挑唆,才使自己不得不吃那么大的苦头!
……
在远处的一个高高的山坡上,郑天瑞放下了千里镜,笑着对边上的李定国说道:“看来甘子龙的情报并没有错,索南木厝和那个莫卧儿人,果然是从这里经过的!”
“为什么不趁着现在把他们抓捕起来?”李定国皱着眉头问道。
郑天瑞笑了笑:“记得当初你从蜀地败逃时候的情景吗?你身边仅仅只有八骑,却能够从容地逃脱出去,并不是你的运气特别好。而是我们的真实用意,是要以你为借口,大举进入到东胡国境内,收复那些被东胡人抢占去的土地。而我们也做到了……”
“所以现在你就故计重施。”李定国也笑了起来。
“督帅的用意并不仅仅是收复必恩这些地方,而是整个莫卧儿。”郑天瑞的表情变得严肃起来:“既然要进军莫卧儿,总得有个冠冕堂皇的借口,而跑到那的索南木厝正是最完美的理由。”
说到了武英王,李定国的声音稍稍压低了些:“京师方面的动静怎么样?”
“那边有黎风亲自坐镇着,应该没有什么大问题。”郑天瑞遣散了身边的亲兵,说道:“可是这件事之后的残局该如何收拾,却有得黎风头疼的……”
他心中还有话并没有对李定国说。以他对武英王的了解,武英王一定不会为难自己这些军方的高级将领。可是武英王会如何对待黎风,那可就不太好说了。黎风背着督帅做的那些事情,足够这位军师,掉上几次脑袋的了。
他有的时候也想不通,黎风哪来的那么大的胆子?一个如此精密的计划,为的就是要让督帅登上那站位置。这是军方高级将领所盼望的,可黎风又为什么那么热情?
“好了,那些人已经快翻过山了,我们也该回去了。”这时天空又淅淅沥沥的飘起了细雨,李定国指着前方说道:“我们也该回去了,也许陛下很快就会到了。”
郑天瑞伸手接了几滴雨点,叹息了一声说道:“下雨了,这雨来得真及时啊。我们做对了件事,可是却对不起陛下。希望,这雨,能洗刷掉我们的罪恶感吧。走了!”
第454章 武英大帝
当亲征大军出征的时候,几乎整个京师的男女老少都一齐聚居到了街头。少年天子亲征疆场,这可是大明最稀罕的事情。其实想着也是,武英王正在前线浴血奋战,一个接着一个的捷报传到了京师。现在边境不稳,也该陛下做出点样子来了!
今天京城的风有些大,尤其是早晨的那阵风,简直是邪了,一阵接着一阵吹来,卷起的风沙,让人几乎都睁不开眼睛。这京城这么凶猛的风沙,自从国难那天刮了一阵,可两年多没见过这么邪的风了。有些上了年纪的人,免不了在嘴里嘟囔上几句。
浩浩荡荡的队伍从紫禁城里出发,一路走来。小皇帝景平帝今天特意换上了一身漂亮的铠甲,骑着一匹通体雪白的战马,腰间还悬挂着一把宝刀。这样子不用说,摆明了就是在那学他叔父武英王的装扮。可当到达得胜门的时候,意想不到的事情却发生了。
那匹战马在一到得胜门前,就驻足不前,不断打着响喷,就是不肯再前行半步,这时风沙忽然又更加大了,一阵狂风吹来,御林军将士们巍然不动,可战马却像是受到了惊吓,忽然咴咴地嘶鸣起来,前蹄高高扬起,险些就把景平帝从马背上摔了下来。
好在边上护驾的徐军眼明手快,探手而出,拉住了马缰,这才让战马安定下来,可马背上的小皇帝遭此惊吓,一张小脸惨白,好半天都没有回过神来。那风也当真透露着古怪,只刮了这么一下,便又重新归于平静。送行的史可法赶紧上前说道:
“陛下,今天天气恶劣,于出征不利。臣恳请陛下,择日再行,以免……”
“哪有一阵风来便让朕罢行的道理?”景平帝勉强笑了一下:“前方战事正紧,将士们都在盼着援军,一刻也耽误不得。若是叔父在这里的话,只怕早指着老天骂了。这点小小惊吓不妨什么事的。传令将士们,继续前进!”
这不过是个小小插曲而已,可亲眼看到这一切的大臣百姓们心里便未必会这么想了。
武英王也不止一次带兵从这经过了,可从来也都没有发生过这样的事情。偏偏小皇帝第一次御驾亲征,就来了这么一阵古怪的风,难道上天在预示着什么?只怕这次出征大大不吉。
黎风对马登初使了个颜色,马登初急忙低头向前,牵住了马疆,避免再出现这样尴尬的局面,那小皇帝恢复了过来,见到马登初便兴致勃勃地道:
“马公公,劳烦你了。朕可丢脸得紧,偏偏就我遇到这样的事。叔父出征总是自己骑马,可不要别人来服侍着。等朕再大了几岁,想来便能和叔父一样了……”
出了得胜门外,那岳谨元带着留守京师的官员齐声叫道:
“臣等送陛下至此,陛下此番亲征,必能大破敌军,扬我大明国威,显我大明天子不世风采,臣等在京师恭候陛下凯旋,明军凯旋!天佑大明。陛下万岁,大明万岁!”
“我们随陛下亲征之后,京师就拜托给你了。”黎风叫过了留守京师的岳谨元,低声道:“我已密调李睿张杰二人,指挥八百精兵秘密赶赴京师,应对一切可能发生的情况。这八百人都归你亲自指挥。一旦京师发生了动荡,你知道应该怎么处置……”
“京师的事情你不用担心,现在重点在你那。”岳谨元点了点头说道:“陛下身边负责护卫的,大多数都是武英社的军官。唯独那个史可法,只怕会一直陪伴在陛下的身边。你需得设法把他调走。不然只要稍有差错,后果将会不堪设想……”
黎风笑了一笑,并没有回答。这时皇帝的大队已经去得远了,他向岳谨元抱了抱拳,两人彼此会心一笑。黎风一夹胯下战马,远远地向着大队人马追了上去……
……
得子岭。
在这里,大明的崇祯皇帝长眠于此。得子岭上的山神庙外,似乎还有着一滩暗红的血迹。那是崇祯皇帝留下来的吗?吴三桂不知道。他只知道在这里另一段历史将会重新上演。
对于崇祯皇帝,其实吴三桂还是有感情的。这是位勤奋有加的好皇帝。为了保这大明的江山,几乎做大了废寝忘食,呕心沥血。自己从边关的一个普通少年,逐渐成长到镇关大将,王爷,所有的这一切,都离不开崇祯皇帝的提拔和信任。
可惜崇祯帝还是没有能够实现自己的梦想,大明终究还是险些亡在了他的手里。但崇祯又要为此承担多大的责任?但不管怎样,起码在城破的那一天,崇祯帝表现得像一个真正的勇士。他浴血苦战的英姿,也会一直被历史所传诵下去!
吴三桂摸着一棵大树,在那默默地想着些什么。伤口还在那不断的有鲜血渗出,剧烈的疼痛无时无刻不在折磨着他。有的时候夜间睡到一半,方彪总能够看到吴三桂在因为疼痛被被汗水浸透了整个身子。但他一直在忍耐着,忍耐到这样的折磨终有结束的那一天。
方彪走到了他的面前,将一块金牌交到了他的手里。吴三桂接了过来,看了看。那金牌正面写着“大明军营特许进出金牌”,背面是“大明兵部监制”。吴三桂笑了笑,将它放到怀里:“萨日郎花和乌兰巴日呢,他们现在怎么样了?”
“他们现在正躲在一个非常安全的地方,没有人能找到他们。”方彪面无表情地说道:“他们是我们的替补,如果我们无法完成任务,他们会因此而顶替我们。如果我们能顺利完成任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