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于感受到了被出卖后的委屈,他望着眼前倾注了真情实感的女小李,流下了伤心的泪水。
这件事之后,女小李彻底和小国断绝了来往,原因是,她看清了小国是个脾气很坏的人,在这之前,她一直以为小国的脾气很好。
也是从那件事以后,机关就有了风言风语,说老于对女小李别有企图,用心不良,干涉女小李的私生活等等。
刚开始老于并没把这些风言风语当回事,直到女小李也听到了这些风言风语,她哭了一个下午,最后找到了杨局长。没几天,女小李就被调整到其他部室去了。
这件事,老于的情感受到了严重的伤害。
直到现在老于仍能在楼道里看见女小李,女小李从来不和他多说什么,打一声招呼便匆匆地走了。每次老于看到女小李的身影,他心里总有一种说不清的滋味。
·5·
机关物语
6
老于到机关这么长时间了,自己做主调到机关的就是女小李和小章两个人。在小国事件之后,女小李又那么不清不白地走了,眼下只有小章一人仍和自己并肩工作着,一想到这,他的心里就空空落落的。
女小李离开办公室之后,老于便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小章的身上。小章二十几岁,来机关还不到一年,有许多事还不明白,好在小章这小伙子聪明。老于就是看上了小章的聪明,他才把小章选到机关的。小章家不是本地的,在这座城市里也没有什么亲人,进机关后,生活稳定了,在外面与同学合租了一套房子。
老于得脑血栓时,机关除了小章之外,没有第二个人看望过他。有一天晚上,小章偷偷地摸进了老于的家,小章没带什么,只带了一网兜水果,那时老于行动还不便利,他就躺在床上,小章坐在床头,先问了老于的病情,然后就一五一十地把机关最近发生的事都告诉了老于。情况不外乎是杨局长要退休了,据说李副局长要接杨局长的班,吕主任最近和李副局长靠得很近,吕主任又冲小章发了几次火,抱怨老于不负责任,把小章调到了机关等等。
小章说得很委屈,眼泪汪汪的。老于知道,都是因为自己才连累了小章,便伸出右手抓住小章的手说:忍一忍吧,你还年轻,总会有出头之日的。
小章望着老于,不说什么,把眼泪很坚强地咽了回去。小章要告辞时,老于又握住了小章的手,语重心长地道:小章谢谢你来看我,我没白把你调过来。
小章就告辞了,马菊来送小章,老于住的是机关楼,左邻右舍的都是机关人,小章先把头探出去,看左右没人,才悄悄地溜出去。老于看在眼里,心里又是一阵难过。
三十年河东,四十年河西,只短短半年时间,情况就发生了变化。杨局长退休,吕主任住院,办公室的情况发生了彻底的改变。
老于工作上的好多事,都交给小章去办理,办公室其他人都知道小章是老于的人,都不说什么。以前大家对小章的态度都不怎么好,因为吕主任对小章的态度就不怎么好。随着吕主任住院,老于代主任之后,大家对待小章的态度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有时老于不在办公室,其他人出去办事,或者出去办一些私事,他们都冲小章打招呼说:小章我出去一下,孩子要开家长会,老于回来你替我说一声。
机关下班以后,老于总是走得很晚,直到王副局长走了,他才走。小章回去也没事可干,便坐在桌前看书。老于就和小章有了许多交流机会。
两个人都是男人,老于对小章说话的方式和语气就简单了许多。老于就说:“小章写份入党申请书吧,在机关工作,不入党就少了一条腿。”
小章就答:“哎,明天我就交给你。”
老于在办公室里踱着步,自从他出院后,医生就叮嘱他多活动,老于上班之后果然就很注意活动,有电梯也不坐,楼上楼下经常可以看到他一拐一划的身影。老于仍那么一拐一划地在办公室里走着,走到小章身旁停了一下,拍着小章的肩头说:“你知道吕主任以前为什么对你不好么?”
小章就抬起头说:“是我工作没有干好。”
老于就摇摇头说:“小章你还太年轻呀,他对你不好,因为你是我调来的。”
小章就新奇地望着老于。
老于又说:“告诉你小章,什么时候你也别忘了,是我把你调到机关的。”
小章说:“我忘不了,于主任。”
老于就叹口气说:“我不是让你记着我的好处,我是告诉你,我以后顺利了,你也会顺利,要是有一天我混得不如意了,你也不会有什么好日子过。”
小章想了想,似乎明白了,他就那么望着老于。
老于就说:“小章,你刚来机关,有许多事还不明白,等你以后明白了,什么都理解了。”
说到这,他又停住脚步,望着小章说:“你知道每次王局长有活动时,我都带上你是为什么?”
小章说:“我知道你对我好。”
老于就说:“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和领导接触多一些,没有坏处,时间长了,领导就会对你有深刻印象,关键时刻领导才能想到你。人再有长处,再有水平,领导不了解又有什么用?”老于最后又说到了房子、职务等等一些切身利益的东西,都要靠小章一点点地努力去争取去获得。听得小章不住地点头。
老于最后动情地说:“小章呀,别人都知道你是我选到机关的,以后要争口气,干出一点样子来,别让人说闲话。”
小章就感到一股暖流,从外到内流遍了全身。小章就说:“放心吧,于主任,我不会让你丢脸的。”
老于这时就想到了女小李,他那么关心女小李,最后女小李还是背叛了他。让他挨了两个耳光,又在机关里留下了许多关于他的闲话,现在他想起来心里还一阵又一阵地难受。想到这,他望着小章说:“我对你可是一点私心也没有,干好干坏往小了说是对你自己负责,往大了说是对机关的工作负责。”
小章不说什么,只是一遍遍地点头。
老于又说:“别人都说我和王副局长关系不错,其实我们也并没有什么。他是领导,我是他调到机关的,他的话我不听,还听谁的呢?我们关系不错也是工作上的关系,他信任我,我信任他,就是这些。反过来呢,别人也都是这样,这叫一朝天子一朝臣,古往今来都这样。不管谁当领导,都愿意用自己比较了解的人,在机关这么多年了,这一点我也看透了。如果王副局长不代局长,就没有我今天代这个主任,你在机关时间长了,慢慢就会什么都明白的。”
说到这老于不说了,盯了小章半晌道:“我对你说这么多没有用,我只告诉你一句话,在机关工作,少说话,多办事,跟对人。”
小章突然叹了口气说:“于主任,我这样子怕不适合在机关干。”
老于就恨铁不成钢地说:“在哪干都一样,只要有人群的地方,就会有不同的关系。”
小章就重重地叹口气。
7
患了精神病的小刘,每天仍按时来上班,他上班的地点就是一楼大厅。大厅里有沙发,小刘每天就坐在沙发上,望着机关出出进进的人,说一些很不着调的顺口溜,没人知道他的这些顺口溜是从哪学来的。
小刘曾是王副局长的司机,导致他得精神病的原因并不复杂,都是因为那次车祸。车祸的结果并不严重,起困是王副局长那天下班后参加了一个业务单位的邀请去吃饭,在业务单位众人的围攻下,多喝了几杯。小刘见王副局长喝多了,便上前保驾,结果就替王副局长喝了几杯。小刘是有些酒量的,平时开车从不喝酒,驾驶技术又很好,深得王副局长的喜欢和信赖。
偏偏那天晚上喝酒过程中下了一阵小雨,地面湿漉漉的,这并不影响小刘正常驾驶,车在过一个十字路口时,一个妇女闯红灯、小刘刹车不及,把那个妇女连人带车就撞倒了。事也凑巧,正赶上交通队的巡逻车路过此地,那妇女也没受什么大伤,只不过是膝盖擦破了点皮,要是平时,双方相互说一说,认个错,或者赔上百八十元钱就会没事了。谁也没想到会碰上交通警察。车被扣了,小刘因为喝了酒,也被警察带走了。
这事传回到机关,性质就发生了变化。司机归办公室负责管理,纪律要求司机是严禁喝酒的,不出事怎么都好说,一出事,便什么都说不清了。
小刘是被吕主任连人带车从交通队领了回来,交了罚款,又带着被撞的妇女到医院做了全面的检查。
处理小刘的报告是吕主任亲自起草的,经杨局长批示后生效。报告中提出了对小刘的处理意见。第一条就是调离小刘司机岗位,第二条让小刘在机关打杂,以观后效。
小刘就眼含热泪地把车钥匙交了出来。事后王副局长曾私下里找到小刘安慰道:先忍一忍,等过一阵,你再回来给我开车,我就坐你的车心里才踏实。
小刘就苦恼地笑一笑,其实小刘心里明镜似的,吕主任和局长这么处理他,是杀鸡给猴看,在机关里人人都知道杨局长与王副局长俩人关系不和,他只不过是个垫背的。这么想过之后,小刘也就忍了。
没过多久,机关分房子,和每个机关一样,分房子前会形成一个文件,上面写明了若干分房条件,差一条也没有份。
小刘等分房子已经等了好几年了,以前是因为参加工作年限不够,这次终于够了,结果又出了差头。原因是,这次分房细则里多加了一条:凡是受过处分的,暂缓分房。小刘因喝酒开车,也算是受过处分的人,这样小刘就被列到了分房之外的行列里。
小刘盼星星盼月亮,盼来的希望又一次破灭了。小刘已经结婚几年了,一直没有住房,结婚之后一直住在老婆家里,老婆家也是工人家庭,房子住得很紧巴,就是两室一厅的房子。老婆还有个弟弟,也是二十大几的人了,就是因为没有住房才一直没有结婚。小刘原打算机关分了房子搬出来,让老婆的弟弟结婚用。没想到,就是因为那次车祸,却生出了终身遗憾。小刘的老婆得知这一消息后,先是骂小刘无能、不争气等,后来就大哭,发誓说,这次分不下来房子,就和小刘离婚等等。
小刘承受着前所未有的压力,他先是找到吕主任,吕主任是分房小组的副组长,组长自然是杨局长,有关分房细则就出自吕主任之手。吕主任一边喝茶一边公事公办地说:我也没有办法,这些细则都是党委定的。
小刘就又找到杨局长,杨局长就一脸愁苦地说:“分房嘛,总是要有原则的,有符合条件就有不符合条件的。都来找我要房子,我也没有那些房子是不是,要是那样的话,咱们这几套房子十年也分不下去了。”小刘知道杨局长在跟他讲官话,自己出了那么点事就受到了处分,以前也有司机因酒后驾车出事的,写个检查,扣一个季度的奖金,也就没事了。自己出事,却受了处分。以前分房也没有这条受了处分就不能分房的细则,这是新加上去的。一切,小刘心里什么都明白,他知道,这时不该说话太多,说话多了,反而对自己不利。小刘就低声下气地说:求你了局长,我的困难您是知道的。杨局长并不为所动,该忙什么,仍忙什么。
结果,小刘就给局长跪下了,局长就火了,立即打电话把吕主任叫来,吕主任又叫来几个人,把小刘拖了出去。
第二天,小刘又叫来了老婆,俩人一走进局长办公室,就双双跪下了。小刘求,老婆哭,情景悲悲惨惨,杨局长无法办公了,转身走了。小刘和老婆面对着局长空空荡荡的办公室就那么跪了一天,成为那天机关最悲壮的一幕。后来还是王副局长找到老于,由老于出面把小刘俩口子劝了回去。
没几天,分房方案就出来了。不出所料,果然没有小刘的。就当分到房子的人高高兴兴领钥匙时,小刘手提菜刀大呼小叫地冲了出来,他扬言要杀了杨局长。他还没有冲到局长面前,机关保卫处的人便夺了他的菜刀,又拨打了110,结果小刘被警察带走了。
小刘已无路可退了,当老婆得知终于没能分到房时,便一把鼻涕一把泪地哭了,说自己受够了气,丢尽了人,真的要和小刘离婚了,当下便写好了离婚协议书,让小刘签字。小刘忍无可忍,就把自己逼上了绝路。
小刘被拘留没两天,警察就找到了机关,说小刘的神经已经不正常了,他们要放人。吕主任就把小刘接了因来。小刘回来之后果然就大不一样了,见人就笑,笑过了就下跪,说自己有房子了,像天那么大……人们见小刘果然精神失常了,接下来,小刘就被送进了精神病医院。几个月之后,小刘出院了。
出了院的小刘人是不那么笑了,但还是有些不正常,他每日里仍按时来上班,上班之后并不干什么,而是坐在一层的大厅的沙发上,看着进进出出的人,嘴里喃喃地叨咕着什么。身边放着一个喝水的杯子,那是他当司机时喝水用的杯子,很大,是装咖啡用的杯子,瓶口系了一个套。到了吃饭时间,他就会随着人们去食堂吃饭。吃完饭之后,他就雷打不动地坐在那里,嘴里念念有词,谁也不知道他说的是什么。
平时和小刘关系不错的人,见小刘好好的一个人弄成了这个样子,心里都很难过,便走过来和小刘打招呼,小刘显然对这些昔日的同事印象已经很模糊了,他不说什么,只是一遍遍地点头。打招呼的人,就叹气、摇头,心里挺不好受的样子。
几位局领导在研究小刘的待遇问题时,王副局长首先讲话了,王副局长的情绪似乎有些失控地说:咱们办事别把路走绝喽,小刘给我开了这么多年车,我了解他,是个好同志,现在又出了这样的事,我建议他的待遇不要变,要是取消他的待遇,他真就没有活路了。
王副局长这么说完,好久没有人说话,最后杨局长才说:不变就不变吧。
结果,小刘又能每月领工资和奖金了。小刘得了精神病后,老婆没再提离婚的事,她知道,提也是白提,法律是不允许她和患有精神病的丈夫离婚的。
小刘患了精神病后,王副局长心里一直有一种说不清的滋味。每天出入机关,他都绕开小刘,实在绕不过去了,他便低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