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天改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借天改明- 第41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他见吴莫泉一家人脸上有点变色,露出一丝恐惧的样子,就安慰道:“不用怕。”
    说完后便转过身子,看向茶铺外面。
    大约四十来个人,拿着锄头、擀面杖之类的器物,气势汹汹地簇拥着几个穿官服的人往这边而来。
    店铺里的其他旅客也见到了这个情况,不由得又往里面挤了挤,但还好奇地看着店铺门口的一幕。他们非常想知道,这双方相遇,会如何碰撞,结果又会如何?
    顾百川当心这些人不知轻重,会伤到国公,就对手下一使眼色。
    七、八个护卫当即站了起来,从随身所带的行李中抽出刀,挂在腰间分两边列在门口防备着。
    茶铺老板原想过去做个和事佬,适当的时候讲几句好话,能减少多少冲突就减少多少冲突。
    可一见这伙锦衣大汉都亮出了兵器。当时就吓了一跳,这伙人不是官府中人,就是绿林好汉。
    不管那个方面,茶铺老板都不敢再过去。他和其他旅客一起待在茶铺里面,心中祈祷最好是官府中人,免得一旦打起来,自己的茶铺遭殃。
    那吴姓族长早已看到自己儿子跪在那茶铺门口,那还忍得住,快走几步,到了店铺门口,指着明显是领头人的钟进卫骂道:“哪里来的野汉子,吃了熊心豹子胆,敢如此虐待我的儿。今天不把你们打的连你爹妈都不认得你,我就不姓吴!”
    跪在门口的那七个人一见族长领着县尉大人亲自来了,纷纷骚动起来。但抬头看到边上那些带刀的锦衣大汉,因为之前被打,又还有点害怕,一时不知道是该站起来还是继续跪那。
    顾百川见他出言不逊,眉头一皱。什么时候东厂的人被一个百姓如此辱骂,而且还骂了国公,他当即低沉着脸喝道:“掌嘴。”
    一个番役听令,上前几步,抽刀在手,还没等对方的人反应过来,就已架到了吴姓族长的脖子上,然后就开始“噼里啪啦”地掌嘴。
    所有的人被眼前突然出现的一幕惊呆了,对方来了这么多人,这些锦衣大汉竟然还当场开始抽吴姓族长的嘴。这真是他们这辈子见过最最嚣张的一伙人!
    那县尉见这边的人如此嚣张,看到自己过来了还去掌嘴,而且是自己八拜之交的族长。这分明是不给自己面子,不把自己这身官服放在眼里。
    怒气马上出现在他脸上,快走几步,正想去喝问之时,他注意到了对方是带刀的。而且这刀还很特别,好像在哪里见过。
    绣春刀只有厂卫使用,但厂卫的数量毕竟有限,不可能出没在每个地方。因此县尉没见过,但他幸好有听说过。
    他的神情马上又变了,再仔细打量了这些锦衣大汉后,冷汗就出来了。
    吴家村人和县尉的几个跟班正准备看县尉大人摆威风,喝斥对方,然后下令抓他们去县衙大牢时,却见县尉接下来做的事情,让他们大出意外。

第八百一十二章 宗族
    只见典史(县尉在明已废,改为典史,前文有误,已修改)正了下自己的衣冠,也不管那八拜之交的吴姓族长在被抽嘴巴,上前两步,就跪倒在地,一边磕头一边道:“下官诸暨县典史叩见大人,下官来迟,让乡下之人冲撞了大人,下官有罪。”
    吴姓族长原本被要挟着打嘴,虽然嘴角被打出血,但还咬牙撑着,就是等典史来救他。
    可没想到眼角余光看到了这一幕,一下绝了他的希望,而且对方是典史都要下跪的官员,当即吓得魂飞魄散。
    要知道,让典史主动上前跪地请罪的大人,至少会是三级以上的官员才有这个资格的。
    而茶铺老板一见,心中则松了口气,总算是自己预料的一个最好的结局。
    不过他心中也还是有点奇怪,虽然看样子那个年轻人应该是个大官,可对自己这些百姓都很和蔼,真是少见!
    钟进卫虽然掌军多年,一声令下,死在他面前的人也已不少。但他却不是滥杀无辜之人,现在见那个族长已经被掌得满嘴是血,就挥了下手,让那番役放了吴姓族长。
    番役得令,把刀从族长的脖子上拿开,插回刀鞘,转身走回自己的位置。
    吴姓族长腿一软,跪倒在地。他本人是满嘴是血,而他儿子则是满嘴是泥,一前一后跪在那里,震慑住了所有村民。
    平时高高在上的族长,竟然落了个如此下场。
    钟进卫看着那典史,见他满脸惶恐,知道他大概是猜出了东厂的身份。
    钟进卫也不说破,只是对那典史道:“这些凶徒在这人来人往的水泥路边行凶,砸了他们一家的茶水铺子,正好被我撞见了。”
    说到这里,他转头指了下和自己坐在一起的吴莫泉一家人,让典史看下苦主,然后继续说道:“既然你是本县典史,就按律处置吧!希望以后你要管好你们县的治安,不要再出现这种光天化日之下破坏秩序的事情。”
    典史看了眼吴莫泉家一眼,他认得是吴家村的人,知道这人带头不服族长,硬是让他儿子去上幼学了。
    他搞不清楚吴莫泉和这位大人到底有什么关系,不过也来不及理清这点,先忙着回答道:“是,是,是,下官一定管好本县的治安。”
    钟进卫看了一眼那吴姓族长,然后又命令道:“听说有的宗族强令本族人不得去上幼学,你要严查此事。上免费幼学,是朝廷的恩典,是皇上的浩荡君恩。如果自己不想上就算了,但要是谁敢强迫别人不去上幼学的,必须惩处!”
    “下官明白,下官一定严查。”典史不敢抬头,只能连声答应。
    他从钟进卫说话的语气中,已经判断出,这个人的身份可能比自己想象的还要大。
    “起来吧,我再问你一事。”钟进卫看他还很上道,就让他起来说话。
    典史一听,再次磕头谢恩,然后才站了起来,规规矩矩地站着。
    后面不远围着的村民中,有一些机灵人,到了这个时候,已经醒悟过来了。纷纷往后丢手中的器物,免得惹祸上身。
    这么一来,又带动其他人赶紧丢械斗工具,动静一下变得更大。
    钟进卫瞄了一眼,也没管这些。处置了领头的人,就已经足够了,没必要和这些底层的百姓计较。
    他看着典史问道:“你知道幼学的先生住在哪里么?”
    “下官知道。”典史低着头,恭敬地回答道。
    “好,你领我过去见见,我有事要问他。”钟进卫说完,就站了起来。
    吴莫泉一家一见,也连忙站起来。知道钟进卫是比典史还大的官之后,便拘谨了好多。
    钟进卫转身看看他们这一家人,然后对于长俭道:“给他们拿个十两。”
    于长俭答应一声,便从怀中取出九思宝钞,数了十两出来,递给吴莫泉。
    “不,不,不,草民不敢收。”吴莫泉那还有胆子来收钟进卫的钱,而且还是十两之多。
    钟进卫对他笑笑,看看小家伙,然后说道:“有点本钱,你可以去做点小本生意,不用依赖族里过活。好好供养你儿子上学吧,很有志气的小孩,说不定以后有出息都不一定。”
    听钟进卫这么一说,为了自己儿子,吴莫泉鼓起勇气,接了过去。
    然后他带着老婆儿子,一起跪倒在地,一边向钟进卫磕头,一边说道:“多谢大人大恩,不知是哪位大人?草民回家立长生牌位供奉恩公。”
    钟进卫冲那小孩笑笑,没理吴莫泉,便出门而去。
    典史倒是很想听听,这位大人到底是哪里神仙?但没听到钟进卫回答,略微有点失望。
    他看了眼跪地上的几个人,然后冲自己手下喊道:“把他们都押去县衙大牢。”然后自己则赶紧去钟进卫身前伺候去了。
    一路行去,典史在钟进卫马头边上,小心翼翼地给钟进卫解释道:“大人,下官只是因为收税和巡查治安问题,才和那族长在一起的。大人,您也知道,这地方上还是要靠这些乡绅维持。。。”
    钟进卫伸手一摆,打断了典史的说话。他知道典史这么解释,是想撇清自己和那族长的关系,免得自己追究的话,牵连到他。
    钟进卫低头俯视着典史道:“地方上的情况,必须要分辨出乡绅的好坏才可以。否则这地方上要交给这种恶劣的乡绅,那是败坏朝廷的威望。知道么?”
    “是,是,是,下官一定注意。”典史见钟进卫没有追究的意思,当即松了一口气,连声回应钟进卫道。
    不过因为典史这么一说,让钟进卫又想起了宗族这个事情。
    在这乡间农村,大明的官府都是委托地方乡绅来管理的。而地方乡绅,又往往都是本族族长之类的人物。他们操纵着本村的大小事务,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可以算是土皇帝一个。
    要让大明的各项政策都执行下去,并让农村长治久安,必然要瓦解这种土皇帝的权势才行。
    但钟进卫知道,瓦解宗族的凝聚力,破坏土皇帝的根基,这点太难了。

第八百一十三章 最长的奏章
    因为不止是乡村,就是城镇之中,也大都是以宗族为单位。在当时大部分人的观念之中,是没有国家民族的概念,更多的是宗族。
    这一点,哪怕到了后世,宗族观念强于国家观念,在某些地方还是存在的。
    大明要强盛,必然要改变这个观念。否则宗族这种小群体会败坏大明的根基,从根子上腐化大明。
    但这个问题又太难了,以至于钟进卫一路上一直皱着眉头,没有说话。
    快近傍晚时分,钟进卫去到了幼学先生所在。也算是运气,先生并没有出去走亲访友,因此钟进卫得以了解到了很多情况。
    钟进卫一从幼学先生的住所出来,已经得到消息赶过来的县令连忙向前参见道:“大人驾临鄙县,下官深感荣幸。特意备了薄酒,给大人接风洗尘。”
    这一天钟进卫遇到的事情,让他感觉有很多事情要做。因此他对吃没兴趣,直接对县令说道:“我要给皇上写奏章,今晚就住你们县城了。除非有什么特别的事情,否则不要打扰我。”
    县令稍微一愣,不过马上就作揖道:“下官遵命!”
    他的级别比典史就高多了,在等钟进卫的时候,已经由东厂番役给他看了腰牌,让他知晓身份,而不是瞎猜。
    至于钟进卫的身份,县令不知道,也不敢再问。这么多番役护卫着的官员,级别定然非常之高。
    而且既然对方不想告诉他,他也乐得不知道。
    钟进卫在县令安排的住所早早用过晚餐,就开始给崇祯皇帝写奏章。因为他还有很长一段时间才能回去,不能当面讨论,钟进卫就把奏章写得很详细。
    在奏章中,他主要说了以下几个事情。
    一,标点符号、黑板、粉笔在幼学教育中帮助很大,值得大力推广。但因为上幼学的多为家庭贫困户,用不起粉笔。因此钟进卫建议加大粉笔的研究,看如何最大可能地降低成本,使得更多的人能用得起粉笔。
    二,就是关于拼音的事情,没有一套简单易用的识字方法,幼学的教学进度会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幼学先生。为此,钟进卫向崇祯皇帝推荐了自己所学过的汉语拼音。
    在奏章中夹着的汉语拼音使用规则中,钟进卫还列举了几个好处。有这汉语拼音,能很大程度上减轻幼学老师教认汉字的难度。
    钟进卫还建议这套汉字拼音由朝中大儒进行整理之后,再编写一本字典,集合拼音,字形查字。这样只要学生有一本字典在手,自己都可以自学汉字。
    三,就是有关繁体字的问题。人类自有文字以来,象形文字已经经过多次变迁,一个最大的趋势就是汉字变得越来越简单。但钟进卫认为现在的繁体字还不够简单,不少字的笔画太多,书写很麻烦,又费时间。
    为此,钟进卫甚至还结合以前推广的大白话进行说明。文字和说话一样,也是人与人之间沟通的一种体现,只不过这种沟通不是面对面的沟通。
    但不管如何,创造文字的一个最重要的用途,就是表达书写者要表达的意思。为此,文字如果以简单明了,容易记忆的话,就是最好的文字。
    因此钟进卫建议朝廷组织文学大儒对汉字再进行一次简化。至少要把日常所用的文字进行简化,提高百姓的书写效率。
    四,就是宗族问题。钟进卫先是简略地说了下今天遇到的事情,然后给崇祯皇帝分析宗族问题可能给大明带来的诸多害处。
    最后,他向崇祯皇帝说明,要提高官府在农村的影响力和控制力,就必须要最大程度的减轻宗族的影响力。
    为此,钟进卫提了几个建议:一是最好把官府从最低的县一级再往下延伸,官府机构再到村镇一级。
    如果上述措施在短时间内没法做到的话,可以选出一些有善举的乡绅来代替官府做事。但必须要有任期,多少年后必须换人。
    最好是官府挑选几个有明确善举的乡绅,让所在村镇的百姓进行无记名投票,选举出他们最愿意的那个乡绅,让其帮助官府做事。
    这样能最大程度的减少那些替官府管事的乡绅,在村镇为非作歹,欺上瞒下。
    这种做法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地方官府和有些乡绅联合起来,狼狈为奸,祸害一方。
    钟进卫原本是不想写上这一条的,后来想想这只是选出村镇一级的乡绅而已,并不是官员,连一点俸禄都没有的义务管理者。说到底这其实还是民选民而已,不涉及到官员。应该不会触动崇祯皇帝和朝中大臣的神经,因此,钟进卫就把这条抛出来了。
    针对宗族问题,钟进卫最后还建议,从根本上瓦解宗族的凝聚力。
    他在奏章中给崇祯皇帝分析,宗族之所以有那么强大的力量,是因为宗族掌握了太多的生产资料。百姓必须依靠宗族的力量,才能比较好的生存下去。
    但如果有一天,百姓可以不依靠宗族,自己都有能力过好自己的日子。那么就不会有百姓会喜欢去拍族长马屁,事事被族长所管。
    针对这一点,钟进卫建议朝廷在一定程度上,向银行做担保,让村镇一级的百姓也能从银行贷到低息贷款,从而能做点小生意之类的,减少他们对宗族的依赖,这样就能从根本上瓦解宗族。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