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到了江南,周帅不是在山西吗?”李允和一边向前一边继续追问:
“京师失陷,山西哪里守得住?只有到江南再图大业了!”
李允和了解了事情经过,长出了一口气,这次终于有依靠了。李允和决定了,这济宁不是可守之地,就是自己的士兵不跟自己走,他也要带着家眷下江南,也要和周遇吉一同去作战。
周虎臣的军队并没有进城,他驻军在了城外,这不是让李允和放心,而是为了进一步行动。
至于李允和的军队,他给了李允和一个建议;愿意死心塌地追随的可以连家眷带走,可去江南再作打算,至于那些犹豫不决的人,干脆给点银子遣散为好。
这是先知先觉,山东根本不可能属于南明,这里距离běi 精太近了,兵力不允许周虎臣盘踞在这济宁。与其让这些自己人战死,或者将来替建奴和自己作战,还不如让他们回家,至于今后若是投敌后碰到,再做敌人不迟。
周虎臣要的是速度,是精锐性的突击,李允和的手虽然也是一个助力,但还是太弱,他们不可能跟上自己的速度。
在周虎臣和李允和的协调下,李允和做出了决定,他心痛无比的开始遣散自己的军队,可以说痛彻心扉。最后,李允和手中剩下了仅仅不到三千士兵,而这些士兵将与自己的家属直接南下扬州。
【感谢;羽雪霏飞和写意人泩两位书友的打赏!】
第173章 梦幻突袭
东昌府距离济宁二百里,这是运河南北交通的水上必经之路。
新任山东巡按朱朗鑅仍旧穿着那身熟悉的官服,他急匆匆赶到了东昌府。巡按又称按台,是代表皇帝巡视地方,各省及府、州、县行政长官皆其考察对象专门负责监察,一般不理其他事务,权力极大。其品级虽低而可与省行政长官分庭抗礼,知府以下均奉其命。
朱朗鑅只是感觉有些可惜,自己是大清的一省巡按,而不是大明。这个建州人的巡按,好像远远不如大明的一省巡按风光。
这些大清的女真蛮子太野蛮了,都是些粗鄙之人,除了蛮横无端,就知道挥舞刀枪拼杀,根本没不知道什么是礼仪规制,连一身官服还是继承自大明,太没有文化了!
朱朗鑅赶到东昌府是因为东昌府有些不稳,这个运河必经之地很重要,所以他跑了过来。这些野蛮的鞑子嘴里一直喊着减免所有赋税,赋税是不收了,可是不减免有什么办法?山东已经连续几年遭旱灾,不免税难道让这些百姓活活饿死。
当朱朗鑅了解了东昌府事情的原委,他明白了,这些事其实没法管,也不敢管。东昌府要养着这些女真主子,养着没什么,可这些主子都干了些什么?
东昌府内有三千驻军,这些军队中有两千本地投降士兵,另外的一千士兵是女真兵。朱朗鑅其实知道,这一千所谓女真兵中有七百人是以前投降的明军,真正的女真兵也就是三百。
可不管怎么样,这一千所谓女真兵就是祖宗。而那些女真兵都带着家眷,还有什么阿哈,来到东昌后,这些蛮横的鞑子竟然随随便便就开始圈地,看到哪的地好直接就派人一划归自己了。这土地可是生存之本,没有了土地,士绅还可以凑合,可这些百姓怎么活?这还不算完,这些野蛮人,看到谁家的姑娘漂亮直接就抢走。至于在街上横行,抢些东西,已经不算事了。
野蛮人就是野蛮人,这些真实的情况让朱朗鑅头痛不已,百姓士绅能不反抗吗?就这些野蛮人做的破事,东昌府能稳吗?
朱朗鑅当然不敢管,他害怕这些蛮子直接砍了他,只能装作不知道。
东昌府的知府名叫周万年,这名字一听就没文化,一个小小的辽东举人竟然来做知府,还带着一口难听的北地口音,土的掉渣!朱朗鑅懒得理会他的各种解释。朱朗鑅准备在这东昌府呆上几天,然后自己赶紧走人。
除了盘查的较严,运河依旧在运转,尽管船有些少,可不为什么,以往傍晚都会有船经过的林子坝今天竟然没有一条船北上。
正是不稳定的时段,林子坝的守卫者也未在意,因为以前偶尔会出现这种情况。
已经很晚了,后半夜,林子坝的守卫者都睡了。就要月末,夜晚有一丝月光,距离林子坝不远处的运河中波光有些晃动,几十个巨大的黑影缓缓停了下来。
隐隐绰绰的人影不断晃动,脚步却很轻。。。。。。
“解决了!”这赫然是高强的声音。
“只有三里的夜路,在天亮前赶到东昌府城下,出发!”
随着周虎臣的命令,运河中的船再次晃动,无数黑影有序的开始下船。整整五十巨舟上除了弹药和少量的补给,几乎全部是士兵,显然,那些补给都卸在了别处。
这个时代的夜路,简直就是一种折磨,不能大声喧哗,不能举火,只能跟随高强的斥候一路前进,这对精神力的要求很高。至于体力好像更不是问题,士兵失散也不用考虑,因为周虎臣进行过很多次这样的夜间训练。。。。。。
在东昌府正北二十余里有一个镇子,这个镇子名叫冬允镇,在这座镇子的西侧几里,五千骑兵在黑暗中已经整装待发。
东侧的天际就要露出鱼白了,露水很重,东昌府的东侧不远处官道上隐隐出现了一条黑黑的长龙。探路的夜不收回来了,整支队伍开始原地休整。十几名士兵却收拾一下,随后俯下身,手里提着些东西继续前进。
东昌府的护城河不算宽大,水也不深,十几名士兵在黑暗中轻轻入水。这些士兵水性好得出奇,他们一边向前游,竟然还能把手里的东西顶在头顶。
这是黎明前的黑暗,悄无声息,这些士兵爬上岸,随后进入东昌府东侧的城门洞。隐隐的可以看到吊桥的影子,两名士兵一左一右狠狠地甩出了手中的绳子。
绳子挂在了吊桥的绳索上,士兵不再谨慎了,他竟然拿出了火煤。
东昌府的门洞前闪起了一道火星,而在空中竟然也一左一右闪起了两道火星。士兵甩出的是一种特制的火绳,这种火绳会烧断吊桥的绳索。所幸这些扯着吊桥的绳子只是普通绳索,而不是铁索,虽然粗大,但被特制的火绳烧断应该毫无问题。士兵们完成任务,这些夜色中的精灵再次迅速入水,方向却是往回跑。
士兵们已经休息了一小段时间,而这火星就是讯号,周虎臣大喊一声:“冲上去!”
还有一段距离,在周虎臣的军队距离东昌府的东门还很远的时候,一声巨响传来。黑夜中,门洞中爆出一个巨大的光芒,这个寂静中巨大的声音传出很远远。周虎臣的士兵没有停止脚步,就在这时候,吊桥的绳索也燃起两个火团,不久,一声巨响,吊桥落了下来。
天空泛起了一丝光亮,当周虎臣的军队斥候冲到东昌府东门的门洞前,已经能够隐隐看到被炸开的城门。。。。。。
东昌府南侧的官道上,一个个火把被扔掉,庞大的骑兵队伍让大地在颤抖。。。。。。
这等于一次不设防的攻击,周虎臣的士兵迅速占据了城门洞,随后,蜂拥而至的火铳手在进入东昌府后开始分流。城内响起了各种嘈杂声。。。。。。
大地的震颤中,骑兵来了,沉重的马蹄摧残着木质的吊桥,这时候,驻守东昌府的军队竟然毫无反应。
梦幻一样的突袭啊!
周虎臣站在吊桥前在感叹自己的强大,他的身边是无数疾驰而过的骑兵。这个东昌府虽然算不上什么坚城,但也算一个防守严密的府城,竟然被这样轻易得手。看来还是训练和参加战斗的效果,这些士兵的执行力和纪律太好了,长时间的不断战斗让他们的能力变得更强,这种算不上战斗的偷袭对他们太简单了。
火铳声在东昌府内响了起来,看来,终于有人开始负隅顽抗,可是,有用吗?
周虎臣不相信东昌府内有人可以是自己士兵的对手,就是一样的兵力,对上自己的火铳手,就是建奴的最强军队同样是渣。除非是拥有几倍的兵力,要有大量骑兵,条件还要是在野外,不能有防御工事才行。
东方的天际露出一丝淡淡红晕,不久,一轮红日冉冉升起。
一名骑兵纵马出了东昌府的东门,来到周虎臣近前:“报将军,东昌府已经拿下,并擒得伪清的知府一名,还有一名巡按。柳将军说请将军去观礼,除了投降的那些人,东昌府的所有建奴已经被堵在东昌城的西北角。”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波okid=3002141;波okname=《巫凰》''波okid=2964403;波okname=《妃我不嫁》'
第174章 杀鸡儆猴
【感谢;小小猪妹和梦回荒古两位书友打赏!】
上马踏上吊桥,城头的士兵高高举起火铳向周虎臣致意。
穿过城门洞,前方是一条笔直的大道,两旁都是自己的士兵,这些士兵看到周虎臣进入,他们骄傲的挥拳击打自己的左胸,这个军礼是那样赏心悦目。
东昌府内的守军,确切的说是那些刚刚在睡梦中醒来的伪军几乎没有抵抗,周虎臣的军队一出现他们就降了。这些人不过是混口饭吃的无赖和一些实在没办法活的的百姓,再就是一部分原来的守军。至于战斗力,好像是没有。
这些人被集中在了东昌府的衙署前,连捆绑都免了,这些人太老实了,周虎臣的士兵给他们纠正了一下投降姿势。全部脱光上衣,随后跪在地上双手抱头。
降军不远处的街旁还跪着一溜人,这些人穿着官服,还有些人穿着衙役的服饰。竟然还是穿的大明的官服,看着这些无耻之人,周虎臣直摇头。这些人一大早就被俘虏,估计也没反抗,要不也不会穿着官服。
继续跪着吧,周虎臣没有理会这些人,他继续前行。
街上到处都是自己的士兵,至于百姓,一个都没有。东昌府城的西北角是一片民居,不过,这片民居现在属于入侵者。这里是建奴的驻地兼家属区,那些真正的建奴和投降较早的汉军就龟缩在这些民房中。
带队的莫显成看到周虎臣过来,他开始汇报:“已经喊了很久,就是没人出来投降,小虎看是不是一步步推进去。”
“不是带着迫击炮吗?直接轰多好!”建奴的作战力很强,弓箭手很厉害,周虎臣怎么会和他们在这样的地方进行无谓的缠斗。
莫显成明白了,这是减少自己的损失,也不要俘虏,他直接下令:“炮手准备,挨着给我轰。”
这迫击炮太方便了,士兵带着毫不费力,安装起来同样不费力。
这片居民区过去是属于一些缙绅,都是砖瓦结构,砖瓦结构的意思就是,只要炮弹落在屋顶,房子必塌。这些跟随来的炮手太专业了,经常性的实弹训练和作战让他们的准确性太高了。
迫击炮在城内的击发轰然有声,炮弹带着呼啸落下。整个东昌府城都在回荡着巨大的爆炸声,房顶和围墙,墙壁的砖瓦、杂物横飞,这样的目标,这样房屋,用这些炮弹轰击简直就是摧残那些藏身在内的人。
谁也听不到这片区域到底是怎样的鬼哭狼嚎,炮声掩盖了一些。。。。。。
炮火开始延伸,周虎臣已经不再关心这些人的死活,也不再关心他们是否是真的建奴了,看看已经差不多,他转身离开了。
东昌府的官员依旧跪在路边,当周虎臣回来时,东昌府城西北方向的炮声停了下来。
“把那个知府带过来。”周虎臣站在大街上直接命令:
一名亲兵应声而去,不久后,与其说这名知府是被带过来,还不如说是拖过来。也不知道是吓得还是跪的时间太长,这名知府根本就站不起来。
看着瘫痪在地的这名大清知府,周虎臣满脸的鄙视,他实在是愧对这身衣服。
“东昌府有多少银子?”
这名知府愣了,这一开口不问姓名,不问官职,自己也不知道对方是谁,这就开始要银子。天下熙熙,天下攘攘,这不都是利往?不过,这位将军有些过于急迫了吧!
很久,终于反应过来,这名汉奸知府战战兢兢的开口了:“回大帅,东昌府。。。没多少银子,也没有多少粮食,都被那些军将。。。不,是建奴抢走了!”
“抢走了,那你做了建奴的官,现在拿什么买命?”周虎臣笑了,这些银子自己的士兵会归拢在一起。
“大帅,下官是被迫的,被迫的。。。若是不从,这些建奴就要。。。下官真的没银子。。。。。。”连滚带爬,这位知府吓得磕磕巴巴极力解释。
“被迫的,若是建奴强迫你上吊,你会上吊吗?”
“。。。。。。”
周虎臣什么都明白,这样没骨头的人很多,主动投靠还差不多,其中包括很多曾经的许多高官显贵,在他们的心目中根本没有羞耻这个词汇。但既然做建奴的官员就要有勇气,也要有准备,准备被周虎臣砍死的勇气。
“带下去。”周虎臣懒得理他了:“带那个什么山东推官。”
这位推官的表现同样不怎么样,甚至有比那位知府还要夸张,当士兵把他拖过来,整个就是一滩烂泥。
看了看这个已经吓得不知道怎么办的汉奸,周虎臣不耐烦了,他喊过一名士兵让他在这些跪地的吏员中挑出一名书吏。
“给我做一个记录,这个推官,还有那个知府,好好记录这两个汉奸的名号、籍贯,还覆历,要非常详细。本将军将来要立一个汉奸谱传遍天下并流传后世,这两个人就算是其中两个吧!”
这一手太狠了!
这两名官员亡魂皆冒,这是遗臭万年,永世不得翻身啊!
可惜,周虎臣没容他们辩解,兴趣盎然再次下令:“记录完,这两个人都砍了吧!记住不要脏了咱大明那身官服,然后把这两个汉奸的头颅升到旗杆上,也让别人看看做汉奸的下场!”
这是杀鸡儆猴,让人长记性,知道去做汉奸的后果。余下的吏员无关紧要,投降的普通士卒无关紧要,周虎臣不能把所有人杀光,见人就杀只会在将来引起抵抗。这个例子摆在这,只要这些冒头汉奸的头就行了。
有了这些例子,恐怕以后周虎臣再次出现,这些有点名气的汉奸就不用他动手了,会有人给他送来的。
其实。。。这是一种接受投降的讯号,历来作战,接受投降都是最轻松的获胜方法,历朝历代无不如此,这个用烂的方法很有效。周虎臣就是要让人知道,自己是一个有信誉的人,只要不亡命抵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