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大民国》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穿越之大民国- 第11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支持,除了给钱外,还有他们组织内企业的各种稀奇古怪的产品,比如赵书礼就不理解把锄头寄给军队能干什么。

更离奇的是一个神秘组织,他们离奇不是他们送出的礼物离奇,恰恰相反他们穷的送不了什么东西,不来化缘就不错了,而是他们提的一个希望太离奇了,他们希望塞北军消灭东北日军后,能顺势攻下朝鲜。帮他们建立独立的朝鲜国家,显而易见,他们是朝鲜的独立组织。

一百八十一节 朝鲜独立组织

今天第二更,求点票票,成绩惨淡啊

————————————————————————————————————

对棒子赵书礼也没什么好感,而他们此时提出的这个希望又实在是很荒唐,根本不现实,要说在东北跟日军干仗引起两国全面开战的可能性还在可控范围的话,那么攻击朝鲜则意味着绝对的战争。这说起来有些悲剧,人家可以在你的国土上跟你打仗,你还要克制,而你一旦进入人家国土,那么则是绝对不能接受的,这就是强弱的差距,必须正视而不能逃避。

但是赵书礼还是接见了他们的代表。

“你说你们是代表李承晚来的?”

李承晚在中国的宣传中名声并不好,他是个独裁者,当了三任总统后,被韩国民众赶了出去。但是此时他却是朝鲜人心目中不折不扣的英雄,曾经因为组织独立组织,被日本当局判处死刑,后来改判无期,获释后到美国读了大学等课程。然后以基督教会的身份继续参加独立活动,现在是在上海的大韩民国临时政府总统,领导着韩国的独立运动。

“没错,李承晚总统希望能得到贵政府的帮助,我们大韩跟中国自古以来就一直是友好的邻邦,希望赵总司令念在两国长达千年的友好关系,对我韩国施兴灭继绝之恩。韩国民众自当永世不忘!”

“哈哈,永世不忘吗?好吧姑且我们这样假设好了,但是你们希望我们如何帮助你们呢,真的跟日本人打仗吗,你们认为现实吗?”

“当然我们知道这样确实很勉为其难,成功的可能性也不大,但是值得试一试啊,哪怕为此牺牲我们的性命也在所不惜。”

“能看到这点说明你们还不是那么差劲吗,不过你们牺牲不牺牲我管不了,但是为了你们虚无缥缈的希望,让塞北的战士去牺牲,让中国冒着跟日本全面战争的风险,你们认为可能实现吗,你们认为你们出得起代价吗?”

“这——”

两个代表的脸上同时流露出了失望的表情。

“但是——”,赵书礼一个大喘气道:“我也不是完全不愿意帮你们,俗话说天助自助者,真正能帮助你们的只有你们自己而已,我只能提供一些力所能及的帮助。”

两人似乎又看到了一点希望,疑惑道:“那您打算如何帮助我们呢?”

“嗯,我想想,大概我可以帮助你们训练军队吧,当然还可以出一笔军费。但是人吗,就只有你们自己想办法了,你们有了军队就可以自己解放自己的国土了。”

“这个,是真的吗?”

“当然,你们不用为此而感谢我,就算你们感谢了,我也不会承认,我这么做只是因为日本是我们共同的敌人。”

“我们明白,但还是要谢谢您!”

两人不约而同的鞠躬。

“你们不用鞠躬了,难道你们天真的以为,就凭几句感谢的话,就能从我这里拿走那些东西吗。”

“那您的意思是?”一个疑问道。

另一个则突然激愤起来:“难道您是觊觎我们大韩国的领土,如果是这样的话,请恕我们无法答应!”

“哈哈哈哈”,赵书礼突然大笑起来,这些人的想象力太丰富了,不过眼光实在是太差了,朝鲜那贫瘠的土地也拿得出手吗,实在是小家子气。

“您笑什么?难道不是吗,难道除了领土您对大韩国还能有什么企图。”

“这位先生,说话可得客气点。你完全不用这么激愤,不过你的表现也让我明白了,为什么韩国会被日本统治了。你们实在太差劲了,就凭你们恐怕永远都无法恢复韩国的独立啊,我想除了给你们训练点军队外,恐怕还要帮你们培养一些政治官员啊。”

另一个代表倒是冷静的多,他用眼神安抚了下自己的同伴,然后对赵书礼道:“请您原谅我同事的鲁莽。不过如果您有什么要求的话,就请您直说吧。”

“好,痛快,我愿意帮你们训练一个师的军队,并培养一些政务官员,但是条件只有一个。我要你们尽快在韩国发动运动,让日本人措手不及,配合我们在东北的军事行动。一旦你们的行动展开,那么我立刻兑现诺言。”

“请恕我们无法决定,我们必须回去跟其他志士商量商量才行!”

“那你们可要快点,我的耐心不是很足,要是等东北事变结束后,请原谅我这个承诺就过期了。”

······

韩国人回去后,行动很快,他们答应了赵书礼的要求,因为他们别无选择。

韩国的民间运动很快就展开了,先是从汉城开始爆发了小规模的暴力运动,然后是各种传单飞舞,接着运动扩展到了仁川釜山等港口城市。日军自然是镇压,一时倒也暂缓了原本也打算北上的第十九师团的行动。

于此同时,李承晚派遣了十几个人再次来到了塞北,面见赵书礼后,他们通过塞北军的途径到达了东北,他们都是李承晚政府派出来的军事人员,他们是负责到东北组织一只由朝鲜人组成的军队的。

他们到了东北后,在中朝边境悄悄招募士兵,然后穿上塞北军军服,一边接受军事训练,一边也帮助在东北打敌后游击战。他们的人数慢慢增多,有几百到上千,几个月后就到了万人,当然这是后话了。

解决东北问题,还是要看塞北军的实力的,尤其是长春。

长春此时聚集了日军三大师团的主力,说是三大师团其实也不准确,因为关东军的第二师团在双城已经被完全的消灭了,除了极小的一些辅助部队外,已经全军覆没了。真正实力尚存的武力是第一师团和第十一师团,分别有林仙之和厚东笃太郎两人指挥。

双城战役后,塞北军和马占山所属东北军的联军已经进兵至长春城外,但是没有立即发动进攻,而是积极调集军事物资,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同时士兵进行修整。脱欢军还得到了赵书礼的指示,允许他们在东北自行招募士兵,将缺员补齐。

东北的老百姓倒是十分积极,梁镜斋的部队因为双城战役的原因,此时已经是整个中国的明星部队了,他们的招募行动很成功,仅仅在黑龙江不到三天时间,就已经征募够了足够的兵员,来不及训练就编入了各个基层部队,在连队中进行训练去了。

1931年10月15日,休整够了的联军士兵,终于发起了攻击。

一百八十二节 初战长春

一架架飞机翱翔在长春上空,这些可都是塞北的飞机,至于日本人的飞机早飞不动了,他们现在完全是处于一个个孤岛状态,补给形势比之塞北军来说实在是太过劣势了。

塞北军的战斗机由位于鄂尔多斯的国营飞机制造厂生产,现在已经有两个工厂投产,这两个工厂完全建成全力生产的话,每个工厂可以年产一千架飞机。可惜现在生产线刚刚启动,大量后续建设还没有完工,工人技术也不熟练,现在每个工厂才只有两百架的年生产能力,但是这也足以应付日本人了,因为日本此时的航空业也是刚刚起步,生产能力也不够。甚至技术能力也不强,在塞北工作的一个德国工程师在因为列强国的压力下被德国政府召回后,日本又通过外交手段从德国那里聘请到了他。而塞北的航空工厂现在的产品都是德国工程师们,在一战飞机的基础上改进,或者引进现有世界各国的先进飞机仿制的,在性能上不敢说完胜日本,但是绝对不差。

也因为是在一战的基础上改进的,所以大都是遵循一战时期的飞机设计风格,都是双翼飞机。双翼飞机跟单翼相比,速度较慢,但是可操控性更强,更安全可靠。其实并不是说单翼飞机不行,其实是技术不成熟而被人误解了而已,单翼飞机后来完全淘汰双翼飞机就是很好的例子。

现在在哈尔滨已经聚集了三百多架的塞北军各型飞机,其中两百架是战斗机,另外一百架是轰炸机和运输机。对长春发动的第一波次的攻击就由空军负责,他们有的从哈尔滨起飞,有的从双城新建的建议机场起飞,对长春城外日军的阵地进行了三个小时的饱和轰炸。日军只是用高射武器进行了抵抗,自始至终他们的飞机都没有起飞迎战,现在整个东北,日军还存在空军的地方也就是沈阳了,而哪里的局势一点不比长春轻松多少,也是无力支援。

空军过后是炮兵的火力准备,半个小时候,第一次的地面攻击才开始。

在两百辆坦克的掩护下,步兵开始往长春日军阵地移动。目标是占领外围阵地,继而对长春城进行攻占。

由于这是塞北军进入东北以来,第一次正式攻击大城市,还没有经验,空军轰炸和火炮打击都不是很理想,因为顾及到了城内居民,没敢放开了,以至于对城外日军的压制和杀伤不够。步兵刚一上去就碰到了日军的强力反击,他们动用了他们能用的所有火炮迫击炮进行还击,机枪手榴弹掷弹筒急速开火,第一拨攻击失败了。幸亏有坦克殿后,才粉碎了日本人的趁势反攻,否则兵败如山倒,被人在后面追击后果很严重的。

脱欢、梁镜斋、赵登禹、马占山、苏炳文、赵毅等高级军官也拿不出好的方法,他们有从旧军队中走来的,有从来就是野路子甚至是土匪出身的,有军校科班毕业的,但是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从来没有攻击过现代化军队把守的大城市。虽然都是战场经验丰富,但是跟世界强军交手的经验却很少。

“赵师长你有什么主意?”

大家都想听听赵登禹的意见,他们之中也就是赵登禹曾经跟英军交过手并战胜国,对这些专业化军队认识比较深刻。

赵登禹道:“主意我也没有啊,日本人跟英国人太不一样了,他们太死硬了。打到现在少说也打死了七八千鬼子了吧,可是我就没见过一个主动投降的,好像就俘虏了十几个军医还有百十来个女护士吧。对于这种死守到底的部队,我想除了用绝对的力量把他们完全消灭,其他方法还真的不多。”

梁镜斋深有体会,这里就属他跟日本人打的时间最长。

“没错赵师长说的很对,不得不说日军都是很好的士兵,这点上我们必须承认。不过他们太过死板了,作战方式单一,趋向于野蛮攻击。各种战术也力求简练,我想现在他们的战术无非就是死守,跟我们比拼意志。但是要防范他们夜间的袭击,夜袭是日军的一项传统,在日俄战争时期,他们就是用这种方法战胜了敌人的。所以我们必须加紧建立多层阵地,做好梯次防御的准备,用防御空间来预防被日军夜袭得手这种最坏的情况。”

梁镜斋的话大家都很重视,因为这是从血里得到的经验。

“嗯,我提议就按照梁师长的建议,现在我们的进攻包围阵地应该在修三道,达到五道防线的强度,我就不信日军一夜间能连破我们五道防线。马司令的意见呢?”

脱欢提出了建议,最后征询了下马占山的意见,人家毕竟跟他平级是联军中东北军的指挥官。

马占山是一个个子不高身材枯瘦的人,远远不像电视剧中演的高富帅,他小时候给有钱的蒙古人放牧,学的了一手好骑术,后来被主人家压榨索性上山当了胡子,后来跟了奉系军阀的吴俊升。在奉军中他带领骑兵部队屡立战功,像郭松龄夫妇就是被他抓到的。吴俊升后来跟张作霖一起被日本人炸死,然后马占山宣称他要公仇私报,把日本带给东北的侮辱算在自己个人头上,跟日本人不死不休。所以说张学良后来选择他当了黑龙江代理主席,其实就是已经有下定决心跟日本人开战的想法了。

马占山黑瘦的脸上看不出什么表情,开口用低沉的声音说道:“对这个我没什么大的意见。不过我想能不能尽快的攻占长春,如此僵持下去,对城内的百姓来说实在是太过残忍了。我的骑兵部队能不能发挥点作用呢?”

“呵呵,马主席的心情我能够理解,我也是骑兵出身,恐怕我比你更希望骑兵能发作用呢。但是时代不一样了,骑兵已经走到了末路,恐怕以后的战争骑兵一次比一次少用了。”

脱欢对马占山道,语气中有些黯然,他是蒙古人,带领骑兵军很多年了,对骑兵有很深的感情。但是他不是一个顽固不化的人,他是塞北军中最早一批受到正规军校教育的人,虽然学的也是骑兵,但是对其他的军队常识是有理解的。而平时也比较重视学习了解一些新的军事情况,这也是他作为一个蒙古人,总有一种边缘化意识的危机,总想着提高自己。他现在总是在琢磨着一个问题,那就是坦克跟骑兵的关系,这是不是一种能够代替骑兵的军种呢,对此他曾经写过好些军事论文,为骑兵辩论过,但是他自己心里其实底气是不足的。

马占山不同意这观点,他今天看到了坦克集团冲锋时候的气势,那气势惊人,马达隆隆作响,荡起巨大的烟尘,他在后方用望远镜观看到这情景,开始时候确实很震撼,但是很快他发现了坦克的致命缺点,那就是速度,坦克不但没有骑兵速度快,而且还不够灵活。

“骑兵存在几千年了,不是一直都在用吗,用刀的时候有骑兵,用弓箭的时候也有骑兵,现在有了步枪还是得有骑兵,坦克出来了难道就不用骑兵了吗,我看那坦克的速度并不快,可赶不上骑兵。”

马占山的话让脱欢突然受到了启发:“你是说速度吗。坦克的速度现在确实还赶不上骑兵,但是可比步兵快啊,这速度倒是让我想起了点什么。坦克是需要步兵配合和保护的,但是步兵却很难跟上全力开动了的坦克,这岂不是限制了突击的速度,你说如果让骑兵来配合坦克呢?”

脱欢对这些有研究,他在外蒙时候整天没什么事情,就研究这些,苏联人的研究成果他是得到了不少的。但是马占山却没什么研究,他在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