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李成激动不已的样子,宗泽也十分感叹,尤其是李成如今已经封王,地位上和岳飞相差悬殊,这时相见却是真情流露,丝毫没有在意双方身份的巨大差距,宗泽看在眼里,心中暗自赞许。
仔仔细细打量着岳飞,李成笑道:“义弟如今果然的大将风采,将来必定是国家栋梁之才!”
岳飞看到李成这样平易近人,一时也十分激动,忍不住拉着李成的手,笑道:“当初多亏大哥举荐小弟给宗大人,小弟有幸跟在宗大人身边学习兵法都是大哥所赐!”
李成笑了笑。这才向宗泽拱手道:“宗大人上次离京,李成伤重未能相送,真是万分惭愧,希望大人见谅!”
宗泽微微一笑,拱手还礼道:“王爷乃是一代奇才,居然身陷金营还能再施火攻之计,真是叫人佩服啊!”
李成苦笑一声,摇头道:“宗大人过奖了,李成也是无计可施之下,只为求生而已。断不得怎么计策。”
李成看着宗泽,发觉宗泽又消瘦了几分,不觉皱眉道:“宗大人一定要多多留心身体,这样的国家危难之际,宗大人已经是军中的主心骨了,若是大人有个闪失,太原城实在……哎!”
这时,三人已经翻身上马向城中疾驰,听到李成的话,宗泽无奈地摇头道:“如今太原防御能够做到现在这个样子,也是多亏了康王送来的一些粮草,不然老夫纵使有心,亦是无力啊!”
岳飞一边策马而行,一边向李成道:“大哥,看来康王竟像是有些抗金之意,若是托康王向皇上进言,说不定皇上就可全面抗金了。如今,外面被完颜宗望困在太原,若是宗望久攻不下绕城而去,对太原围而不打,那我们……”
李成叹了一口气,知道岳飞是太想抗金了,看到朝中皇室几乎没有人搭茬,只有康王依照自己的计策给太原送来这些粮草,便以为赵构真的有了抗金的决心。有心提醒,只是碍于宗泽在旁边,只好摇头道:“这些事,不要乱说了。还是回到城中再仔细商议吧。”
岳飞笑道:“正是,小弟很早就听说了大哥那些亲卫的威名,据说他们可以以一当百,当日大哥曾经率领一百亲卫两次夜袭金营而毫发未伤,实在令小弟惊叹仰慕!”
李成低笑一声,纵马前行,扬声道:“老弟,兵无定势,自然是要随机应变才能取胜,贤弟应该知道!”
岳飞闻言,急忙策马急赶,口中笑道:“大哥最令人惊叹的便是这亲卫的训练,太原过去曾经受过大哥训练的许将军,所率军队便已经成为这次抗击金兵的一支精兵。据他将,他们都是没有达到大哥期望的。看到他们想起大哥那些亲卫,岳飞实在好奇而且钦佩!定要好好请教大哥这带兵之法!”
李成回头看了一眼岳飞,不再理他,带着身后的几名亲卫向城中驰去。
来到从前的太原郡守府,这时已经改为太原城的前线指挥部的郡守府,李成走进厅中,迎面就看到正面的墙壁上挂着一副精致的太原郡地图。山川地理河流道路,都描绘的十分详尽,看的李成有些意外。
看到李成盯着地图凝神思考,宗泽拉着岳飞在旁边耐心等候,竟然不去打扰。
半个时辰过去,李成这才想起宗泽和岳飞两人,不觉猛地一惊,回头望去,却看到宗泽正含笑相望。
李成这才发觉自己的失态,有些不好意思地转身拱手道:“李成真是失态,大人莫要见笑!”
宗泽扭头望着墙上的地图,叹了一口气,摇头道:“这幅图,老夫天天看着,却还是没有什么更好的计策。眼下金兵来势汹汹,城中虽然可以坚守,但是老夫还是担心金兵久攻不下,万一……”
李成记得历史上,太原抗金八十多天,直到粮草断绝,才被金兵破城,而那时汴梁早已落在金人手中,太原守将死守孤城誓死不降。城破之后,金兵下令屠城,可叹千年古都,化为人间鬼域!
这样的情况,李成自然不能让其发生,即便历史无法改变,但是,总要尽力去做!
想到这些,不觉郑重地向宗泽拱手道:“这次李成前来。必定要让完颜宗望,有来无回,死在他乡!”
听到李成这样的话,宗泽和岳飞同时一震,岳飞更是失声道:“大哥,小弟愿意为大哥牵马侍鞍!”
宗泽也神色严肃地上前拱手行礼道:“王爷乃是战场奇才,有了王爷帮忙,太原百姓,总算是有救了!”
李成刚刚激动,说话说得满了,便有些尴尬,这时闻言,更加有些自悔失言。不觉摇头苦笑道:“战争从来就没有绝对的胜利,而且眼下形势危急,我只能尽力,不能保着百战百胜。即便做到尽力挽回,也要两位相助,眼下太原军力的部署,我还相对里了解一些,但是,金兵的情况,不知道两位有多少情报可以提供?”
第八卷 万里河山 第二十七章
宗泽望着李成,沉吟了一下,点头道:“这次金兵二十万,兵分两路,东路还是有金兀术率领,而西路则依旧是完颜宗望率领。金兀术,完颜宗翰此人智勇双全,加上金兵战力强悍,所以士气极为高涨。而我大宋,由于禁军将领调换频繁,兵不识将,若是平时自然无事,但是一旦有事,一些将领无法服众,便不能做到军令如山,战斗命令形同虚设。而且,军中将领有许多都是文人出身,上不得马,拉不开弓,下面是病自然不服。”
李成看着宗泽,点头道:“禁军的弱点自然不少,但是大宋对付金国,还是有些强势之处的,敝如大宋的火器便可抵消骑兵的不足,有效地对抗金兵。而且,行军打仗,最重要的随机应变,办法总是可以想出来的!”
宗泽看着选在墙上的太原地图,并没有丝毫轻松,只是眉头深锁地点头道:“金兵这次气势汹汹而来,太原又是南下中原的咽喉要冲,若是太原失守,金兵便可长驱直入,进兵中原腹地!作为京师屏障,太原誓死不能落入金兵之手!”
李成闻言,心中难免叹息,却还是为宗泽这种精忠报国的忠诚感动,不觉点头道:“上次完颜宗望肯退兵,其实并不是因为朝廷的议和,乃是因为西路军方面金兀术不肯驰援,加上种师道老将军的威名和装备精良的征西大军的回师,若非如此,金兵怎肯轻易吐出吃进口中的肥肉?”
宗泽点头道:“此言不差,金兵的野心早已昭然若揭,只是皇上仁心,轻易相信,这次金兵再来恐怕的确难以向上次那般了!”
李成不想再在这个问题上讨论下去,不觉皱眉道:“金兵虽然并不擅长攻城,但是宋军柔弱,防守起来必定吃力,宗大人可有御敌的办法?”
宗泽苦笑一声,,摇头道:“目前太原城内驻军十万,只有三万禁军,四万厢军,还有三万乡兵,而禁军久不做战,战力低下。只有厢军,因为有上次王爷所留下的那些精兵,加上这些厢军大多久经战场,战力可靠。能与金兵一战的,就是这四万人了。”
李成忽然想起后世曾经在资料中看到有关古代对付骑兵的办法,其中密集型步兵战斗方阵
就是最有效的办法,如果这时拿来对付金兵或者可以尝试,但是需要几天的训练,否则方阵不能做到严密的话,那就形同虚设了。
想到这些,不觉皱眉道:“虽然我的亲兵战力不错,但是正面迎战大规模阵地战就不是这几百名亲兵可以做到的了,不过或者可以尝试奇袭的方法展开斩首行动,就算不成,也能给对方在心里上造成一定的震慑!”
宗泽望着李成,眼神中闪过一丝惊喜,却还是皱眉道:“王爷对付金兵一向神勇,老夫总算能够安心一点,但是这次津滨必定是抱着必胜之心而来。王爷若是因此而若是大意,恐怕反而会坏事。”
岳飞这时小心地向李成问道:“兄长怎知这次金兵是存心要灭亡大宋呢?上次和谈之后津滨已经得到了许多好处,这次为何会不要这些好处呢?”
李成转身在旁边的椅子上坐下,看着宗泽眼中的担忧,无奈地苦笑道:“其实上次和金兵联手灭辽,就已经让金国看到了大宋军事上的软弱所以才有胆量南下侵宋。而皇上听信议和,虽然勉强保住了皇室的安危,却让金人更加有恃无恐,所以才会有这次来时更猛的入侵。这次,金人的目的完全就是我大宋的万里河山了!简单的议和,他们根本不会看在眼中了!”
岳飞闻言,眼中闪过一丝难以言喻的兴奋,李成自然明白,正式血气方刚的年轻人,岳飞自然是不希望再看到钦宗同金人议和,只希望能大战一场,出出胸中恶气,但是眼下的大宋,经过徽宗的挥霍和百年的重文轻武,以及百年积累下来的文官体制上的漏洞,过虽然没垮,但是军力早已形同虚设,很难抵挡金兵如潮水一般的南下,即便有宗泽和岳飞这样的名将,也还是难以支撑百年来制度上的缺陷。不过,如果钦宗等人能够奋起抗金,局面自然不同,但是宋朝皇室从上到下,都没有一点抗敌的勇气,想要他们带头抗金那真是逼不得已的行为,这也是岳飞悲剧的原因。
想到这些,李成心中十分感慨,却还是勉强摇头笑道:“外面眼下还是尽力保住太原,不能让京师失去这唯一的屏障。但是如果,京师失守,宗大人孤军苦守就得不偿失了,不如保存实力,以图日后的长久作战。”
宗泽显然没想到汴梁失守这个问题,闻言,大吃一惊,失声道:“汴梁失守?若果真如此,再放弃太原,岂非将黄河以北拱手让给金人?此事万万不可!”
李成只是因为知道历史的发展才会这样说,这时看到宗泽的反应就知道自己说错了,这话对宗泽来说是根本不会认同的。
叹了一口气,李成只好苦笑道:“宗大人的赤胆忠心李成自然明白,只是此事现在言之尚早,不如到时候依情况而定吧。如今局势危急,还是先说说宗大人的办法,看看有没有守住太原的可能。”
宗泽叹了一口气,皱眉道:“目前本官在太原只能节制十万人,而这十万人中,恐只有一半可用,所以正要从民间招募一些壮丁。”
李成点头道:“目前金兵可知我前来太原的事情?”
宗泽双眉一挑,心情沉重地摇头道:“老夫一直严令不得将王爷前来的消息传出去,所以还没有几人知道。”
李成笑了笑,摇头道:“圣旨从京师到杭州,而李成从杭州赶到太原,中间相隔一个月,恐怕消息早已走漏。”
宗泽看了李成一眼,神色凝重地点头道:“那王爷觉得该如何处置?”
李成想法了想,笑道:“三日后,大人正式公布李成赶到太原的消息,到时候,李成再与太原众将见面。”
宗泽沉思片刻,忽然点头道:“难得王爷的计谋,果然令人佩服!”
岳飞倒是有些兴奋地抱拳道:“王爷的意思难道是想借此弄个疑兵之计?完颜宗望一向狡诈多疑,到时候恐怕会被这个消息弄得真假难辨,反而无法决断,到时候,兄长便可寻找战机,一举歼灭!”
宗泽点头道:“一举歼灭倒是不大可能,但是能打乱对方南下的整个部署计划,那就不错了。乃是大大的战功啊!”
李成看到神情死还没有轻松的宗泽,知道他在担心这疑兵之计究竟能有多大作用。不觉笑道:“并非疑兵,而是疑兵和有底同时都有。也就是说,如果宗望信以为真,因为担心中了李成的计策而忽然裹足不前,那就正好给太原加强战备拖延了时间。而若是宗望觉得,这正是李成的疑兵之计,而将计就计直扑太原,那便又中了李成的诱敌之计!”
说到这里,李成解释道:“太原地处高原,地势险要,境内崇山峻岭众多,金兵来犯,即便都官道,但是用火器布下埋伏予以重创并不难。而且,我这些亲卫习惯小股分队作战,由他们在金兵前往太原的一路上,数百里山路中布下众多埋伏点,打完即撤,不与对方正面交战,只以杀敌为目的,想来即便不能重创金兵实力,也能在士气上重挫对方。”
随着李成的解释,宗泽和岳飞两人,目光渐渐异样起来,四道凌厉的眼神望着李成,看的李成浑身发毛,忍不住苦笑道:“这个计策难道有什么问题?”
第二十八章 迎战金兵
九月中旬的太原已经可以感受道冬日的寒气了,若是按照后世的公历计算这时早已是十月底了,天气一天天地转凉,北风渐渐刺骨。李成自己本身军人出身的体魄,对于环境的适应能力还是极强的。
为了拖住完颜宗翰也就是金兀术的这支东路军,使得他不能和完颜宗望率领的西路军会和,打乱对方的战略部署,李成感到太原的第二天下午就决定带着,前一天自己从路上招募来的五万乡兵和驻守太原的全部兵力中精选出三千人,迎着汹汹而来的金兵准备用一场伏击战给予金兵一次迎头痛击。
李成自己则亲自带领四百亲卫和许穆所带领的三千精兵悄悄地溜出了被战争阴霾笼罩的太原城。沿着小路向太原西北方的群山中秘密潜伏而去。收到前方沿线的急报,完颜宗翰的大军十万人,攻下文水之后,已经对太原形成了包围之势。而完颜宗翰本人却还在数十里外,还没有抵达两军即将交战的最前线。
李成这次的目标虽然只是挫挫对方的气焰,却还是小心谨慎,不敢有丝毫大意。毕竟金兀术的大名,他在从前的历史故事中可不是一两次地领教了。对于这位后来和岳飞堪称敌手的金国名将,他可不敢有丝毫松懈,否则一旦有个闪失,那便是数十万人的生死了。
夕阳渐渐向山下落去,苍茫的暮色越来越浓重。站在山顶,看着脚下的穿着土黄色迷彩读的亲卫士兵们在各自的潜伏位置进入战斗状态,李成这才凝神打量着脚下的山势,小心地查看每一个可能会暴露的细节。
这时,许穆回头看了一眼神色凝重的李成,他还是第一次和李成这样并肩战斗,虽然听过不少传闻,但是对于外表斯文的李成他还是心存疑惑。不过李成这时和他的官级相差悬殊,他虽然有些疑虑,却不敢流露出什么不满。不过前面那些经由李成亲手训练出来的士兵都个个战力彪悍,而且那些士兵的训练方法很是特殊,许穆自己不认得什么字,也就由得下面的士兵一直按照李成的方法训练,几年下来,战斗力非常强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