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乱宋- 第5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锦娘玉容大变,失望地地看着李成,呐呐地说不出话来。倒是素娥笑道:“想不到官人已经看上玉娘这丫头了。我看着倒是不错,你若真的有意,我就去筹备一下,给你们行了圆房之礼。”

第十一章 夫妻交心

李成急忙摆手道:“这个还是过段时间再说吧。锦娘,你先下去吧,这种事情是不能着急的,你还是再好好想想。”

锦娘脸色苍白地望着李成,又看了看素娥,一双诱人的眼睛中闪动着几乎控制不住的泪光。素娥叹了一口气,上前扶着锦娘,柔声安慰道:“官人也不是要立刻就要玉娘侍寝,不过只在书房内收拾下书籍,你也不要往心里去。”

素娥看了一眼,示意蕊儿上前扶着锦娘离开。看到房内无人,素娥这才皱眉叹道:“官人难道真的决定要把玉娘先收入房中?不是说,刚刚抗旨拒婚,不能立刻添置侍妾吗?怎么这又……”

李成摇头道:“我留玉娘在书房其实也不过是个引蛇出洞的方法,我刚刚抗旨拒婚,那些人一定十分意外皇上竟然这样不加追究,若是他们还想再对我下手的话,玉娘的事情就是一个很好的机会。”

素娥闻言,吃了一惊,立刻压低声音道:“即然这样,官人为何还要留玉娘在书房呢?这样的话……”

李成看着素娥,无奈地苦笑道:“这些人一计不成必定还会再来一计,与其让他们使用我不知道的计策,倒不如故意让让他们去沿着我做好的计策往下走,这样,我再能有把握地应对,进而把他们一网打尽!”

素娥叹了一口气,点头道:“这样说来,再办一次赏梅宴,正好是把这个消息散布出去的机会了。”

李成微微摇头道:“这倒不必,你应该如何应对就一切照旧便是,只要玉娘在书房服侍几天,锦娘那个丫头再发发脾气,也根本瞒不住人。若是你故意去散布,反而会让人怀疑。”

素娥紧张地看着李成,想了想,点头叹道:“官人,家里的事,你就放心吧,这次太妃对妾身很好,将来或许是个难得的靠山。”

李成点了点头,低叹道:“进宫应付太妃,真是难为你了。”

素娥微微摇头笑道:“官人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这个家,素娥能为官人分担一些,就十分满意了。”

李成笑道:“其实玉娘这件事情,我最担心的就是你在这件事情上有别的想法,而且玉娘身上还有守宫砂,所以我才决定由玉娘来书房,我不想你误会啊。”

素娥感激地望着李成,温柔地笑道:“玉娘身上竟然还有守宫砂?看样子她的身世必定不是普通人。否侧是不会有这个规矩的。官人这样做其实这倒没什么,妾身倒是看玉娘这丫头不错。温柔娴静,服侍官人倒是不错的。而且,收入房中也正好帮我做皮蛋。”

李成热不住笑道:“你啊,就知道皮蛋,我看你除了做皮蛋真是没有什么感兴趣的了。”

素娥得意地看着李成,笑道:“妾身就盼着多做些皮蛋,家里多添置几处田庄,那就满意了。”

李成忍不住轻轻笑道:“那就把玉娘收进房里,替你分担一些。只是锦娘这丫头,恐怕……”

素娥点头道:“这丫头,心高气傲的,不要说玉娘她不看到眼内,我这个曾经在瓦肆卖艺的大娘子恐怕这丫头也没有放在眼中。”

李成点头道:“锦娘为人天真一些,我倒是很喜欢她不加掩饰的这种脾气。”

素娥笑道:“难得官人这样宠着她,也是她的福气。这丫头,能遇到官人都是上天的眷顾。”

李成点头苦笑道:“我现在就是很头痛锦娘恐怕会因此而误会,给你那里添些不必要的麻烦。若是锦娘的确不像话,你可要管着些,我管不了的,只能交给你了。”

素娥笑道:“家里的事,官人就放心吧。”

这时,外面的天色已经全黑了下来,晚饭也摆了上来,李成笑道:“今天你早点休息,不要再操心了。”

素娥温柔地望着李成,笑道:“这倒不妨,能和官人在一起,无论如何妾身都不觉得累,若能和官人长相厮守,那才是天下最幸福的事情。”

吃过晚饭,李成陪着素娥在灯下查看这几天来的账目,发觉皮蛋生意果然赚钱,这几天下来,又是节庆时间,即便每天限量地卖,却还是已经将事前与备下的皮蛋卖掉了一半,进账五千多两银子,一番账目算下来,素娥那白皙的脸颊涨得通红,一双秀眸闪烁着亮晶晶的神采,看的李成大感好笑。

看到李成那大有深意的笑容,素娥这才发觉自己的失态,立刻不好意思避开李成的目光,皱眉道:“官人,这么多钱,妾身真是有些不知如何是好了。”

李成闻言,点头道:“你啊,这点钱并不算多,将来恐怕还要转到更多的钱,你平常看待也就是了。”

素娥闻言,秀眉微蹙地摇头道:“这样赚钱的活计,官人竟然舍得,还要将来让出去,素娥实在是心疼!”

李成微微一笑;点头道:“你现在没有看到珍珠的利润,自然觉得皮蛋宝贵,可是将来若是珍珠顺利养成,那个利润,就不是去取皮蛋可以相比的了,到时候,咱家不算富可敌国,也能富甲天下了。”

素娥看了一眼李成,却意外地并没有十分开心,而是皱眉道:“官人,我们若是太富有了,岂不是更加遭人嫉恨?那样的话,官人岂非更加危险?眼下不过只是五千两银子,那些朝中的官员便已经如此处心积虑,我们……”

李成叹了一口气,点头道:“这些事情我心中明白,只是到时候我们自然是要韬光养晦,低调处事,珍珠真正出自咱家的消息尽力不要流传出去,加上我们提前做好准备,或许能够劈开这些灾难。”

看到李成神色黯然,素娥暗自责怪自己不该乱说,急忙上前笑道:“官人,今日你也没少受累,早些安歇吧。”

李成答应一声,转眼看到素娥从箱子里取出一件没有做完的便袍,在微弱的烛光中细心地缝制起来。看着灯下素娥拿起针线仔细地缝制衣服的样子,李成忽然感到一种现代社会中早已绝迹的温馨,脉脉的暖流缓缓地淌满了全身的每一处细胞,不由沉醉地叹了一口气。

听到李成的叹息,素娥抬眼看着他,疑惑地道:“官人怎么了?”

李成上前将素娥揽在怀中,笑道:“这些事情你可以交给丫头们去做,自己就不觉得累吗?”

素娥立刻摇头道:“官人身上的一针一线,都是素娥亲手置办的,别的事情可以让丫头们去做,但是官人的东西,一定要妾身亲手来做,别人做的,我都不放心的。”

李成嗅着素娥那淡淡地体香,附在那动人的玉耳边,轻轻笑道:“乖素娥,我们现在没有事情做,做点运动好不好?”

李成现在总算明白古人为什么那么多孩子了,这漫漫长夜,既没有电视报纸,也没有电脑网络,若是不去流连青楼妓馆,在家里除了这原始运动,还真没别的可干。

“做运动?”素娥不解地抬眼向李成望去,待看到那满眼的欲望,不由双颊绯红地失笑道:“妾身这里还有活计呢,官人若是闲得慌,何不叫哪三个丫头来侍寝?”

第十二章 乱象乍起

转眼年节已过,眼看就是二月,张叔夜在这时终于传来了一个让人振奋的消息,顺利招安梁山乱匪,而且这些人将不日进京叩见天颜。一直被乱匪和金兵困扰的大宋朝廷终于可以松一口气了。

而玉娘这一个多月在书房服侍,使得李成的书法进步了一大截。除了锦娘因为失望,发发脾气之外,皮蛋的生意也随着鸡蛋收购的日渐艰难,销量始终稳定在每日五十枚,大笔的银钱源源不断地流入李成的口袋。随着素娥那越来越快的脚步,而显得催人奋进。平淡的日子过得真实而甜蜜,让李成有一种说不出的惬意。

朝中也没有事前想象中那样,因为玉娘而掀起什么风浪,而贞娘母子也在乡下的田庄内过的平静而淡泊。她似乎从来没有刻意去询问方腊的消息,也没有向李成提起任何有关方腊的事情。仿佛那个将大宋半壁江山搅得天地变色的男人与她毫无关系。

李成压抑着心里的隐隐的不安,在家里那温暖的笑声中享受着后世所没有的安逸生活。虽然总有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却也不去埋怨。对于这世上所有的人来说,生活永远不会完全让你满意,而在于面对生活时,我们的角度和心情。

轻松惬意的日子,终于随着李成在中书省接到宋江接受招安的消息而消散。

接到这消息的时候,李成正准备前往户部,刚走出后边的舍人院,就见孙傅兴冲冲地迎上来。看到李成,立刻上前笑道:“下官恭喜大人!”

李成惊讶地皱眉道:“孙大人说什么?李成何喜之有?”

孙傅看到李成大惑不解的样子,更加笑嘻嘻地拱手道:“李大人难道不知道宋江乱匪已经被张叔夜招安,如今正在向京师赶来,准备面圣呢!”

李成微微一怔,有些意外,这些日子,他一心泡在家里,很少出门,更没有去过李家行院。虽然知道宋江的招安,和李师师在背后向徽宗进言有很大关系,但是这时反倒不好猜测究竟是怎么回事了。

正胡思乱想,耳边孙傅笑道:“这次张叔夜能顺利招安宋江,全是大人举荐之功,张大人这次进京恐怕也要前来感谢大人。”

李成按捺着心里的叹息,点头道:“张大人为朝廷分忧,李成只是举手之劳,倒没有什么可谢之处。孙大人真是客气了。”

孙傅看着李成,捻须笑道:“大人的谦逊,直叫孙某佩服啊!”

李成无奈地苦笑道:“孙大人客气了,你我之间的交情实在无需如此啊!”

孙傅闻言,大感满意,点头道:“李大人年少俊才,下官初见时就惊为天人,如今我这双老眼果然没有看错啊!哈哈……哈哈……”

李成急忙拱手笑道:“既然大人兴致这么好,不防晚上出去一醉方休?”

还没等孙傅点头,一名内侍匆匆跑来,看到李成,立刻上前行礼道:“大人,皇上急召大人进宫!”

李成闻言,就知道一定是商议宋江等人进京的事情,急忙向孙傅告辞,匆匆向宫中赶去。

一月未见,徽宗的气色竟然好了许多。大约是因为顺利招安宋江的与缘故,这时看到李成进来,立刻笑道:“李爱卿快快进来,无需多礼了,卿不嫌麻烦,朕也觉得厌烦了。”

李成忙躬身行礼道:“微臣见过陛下。”

他话音刚落,一阵脚步声传来,殿内的高俅、梁师成等同时转头望去,却见蔡京颤巍巍地走进殿内,正要艰难地跪下行礼,一名内侍已经搬了一张矮榻上前。

徽宗看着走进殿内的蔡京,颔首笑道:“太师年事已高。还是坐下说话吧。”

蔡京躬身谢了恩,在矮榻上坐下,这才拱手道:“老臣听说张叔夜已经顺利招安了宋江一伙,不知皇上是不是真的要把这些乱匪招入京城?”

徽宗含笑点头道:“张叔夜,朕已经传旨嘉奖,宋江一行人,朕正要招他们进京来。太师难道是担心他们会在京中做出什么事情来?”

蔡京拱手叹道:“虽然京师驻有十万禁军,自然不怕区区匪寇,但是皇帝终究乃是万乘之君,轻易召见这些乱匪,实在有些不大合适。老臣觉得,不命他们就地领兵,直接前往平定方腊。这样,还可以节省朝廷的军费,若是他们能够协助童大人剿灭方腊,也算是有功与朝廷,皇上再行正式封赏,便可以向天下万民交代了。”

旁边,高俅也拱手道:“陛下,微臣觉得太师此议甚为合理。这些贼寇能够被招安,本来就是陛下对他们的天恩,如今国家匪乱丛生,正是让他们前去一表忠心的机会,将来若是凯旋而回,才算是我大宋的良臣。”

梁师成也点头道:“皇上,微臣也同意太师所言。”

徽宗点头道:“既然众卿都觉得应当如此,那就传旨张叔夜,让宋江等人连夜前往童贯军中便是。”

说到这里,看着李成笑道:“这次能够顺利招安宋江等人,虽然张叔夜乃是头功,但是爱卿这举荐之功却也是功不可没!”

李成急忙拱手道:“微臣不错是做了该做的事情,并无尺寸之功!”

徽宗摇头笑道:“最难得的还是你这坦诚的谦虚,令朕很是感叹!这次若是不封赏于你,朕如何向百官交代?就是太妃那里,也会让朕十分烦恼啊。”

说到这里,徽宗看了一眼殿内的几人,点头道:“中书舍人李成,自任舍人以来兢兢业业,深谙朕躬,不但能尽忠于朝廷,更能恪守自身,实为良臣,今日特旨晋为中书侍郎,协助太师替朕打理朝政。”

随着徽宗低沉的嗓音,李成只觉大脑中轰地一声巨响,几乎一片空白。还没等他反应过来,蔡京已经挣扎着跪在地上,声嘶力竭地叩头道:“皇上,万万不可!万万不可!”

高俅也同时上前跪在地上叩头道:“李成并没有十分的才华,却只因一次凑巧的举荐而近身少宰,仅距数人之下,未免又是些急切了。陛下若是想加封奖赏,倒不妨赏给一个爵位,如此才是合适。”

梁师成却站在旁边冷冷地看着连连叩头的蔡京和高俅,并没有做出其他的表示。而这时同样担任中书舍人的何栗却上前昂首道:“皇上,李成在这件事上虽然的确功劳不小,但是就因此而任中书侍郎实在难当大任!”

徽宗看了一眼还在发怔的李成,不满地皱眉道:“中书侍郎一向有太师兼任,平日也没有什么特别的职权,不过是辅佐太师罢了,如今你们竟然如此反对,真是荒唐!”

说到这里,看到蔡京还跪在地上,有些不忍,不由怒道:“好了,起来吧,这件事真再想想!”

李成这时已经反应了过来,中书侍郎是中书令的副职,虽然平日也没有什么具体的权责,但是也是四位副宰相之一,位置说重要也不重要,说不重要却也重要的一个职位。这时徽宗忽然做出这样一个决定,不但把李成吓得不轻,也的确把在场的官员都下了一跳!

第十三章 受封伯爵

其实最感到惊心的还是李成自己,对于中书侍郎这样重要的职务一向是由尚书左仆射蔡京来兼任的,虽然徽宗宣和以后,中书侍郎的权限有所减弱,却也很少由专人担任。徽宗这个决定,的确大大地出乎李成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