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因为军中的军官大多只是是的几个字的文盲,古文他们是不大懂,理解起来也费劲。至于这些试验武器最佳人选,他忽然想起了一直留在自己身边的王彦,比起军中其他人,王彦更加可靠。这些特种兵的装备,也的确不能轻易泄露。
正画的起劲,李全端着茶水进来,看到李成还在书案前忙碌,小心地放下茶水,低声道:“官人,天色不早,小的服侍您洗漱?”
李成抬眼瞥了一眼李全,漫不经心地道:“你看那娇杏怎么样样啊?说说的你感觉。”
李全没料到李成竟然会想自己问起这个,不觉猛地一呆,怔了怔,才小心地道:“娇杏是个好姑娘,官人何不把她留在身边?”
李成放下手里的鹅毛笔,好笑地摇头道:“究竟是你想让她留下,还是你想让我留下她?”
听到李成绕口令似得问题,李全呆呆地点头道:“自然是小的想让官人留下她,她若是就这样回去,恐怕要吃些苦头的。”
李成听他说的另有内情,便明白了其中的微妙,点头道:“这样吧,让她回去看看,若是她还是想要留下,那就留下吧。”
李全惊喜地看着李成,失声道:“官人竟然许她留下了?”
李成看着满脸惊喜的李全,皱眉道:“你若是愿意,我便让她留下,你年纪不小,也该成家了。”
听到李成这样说,李全真是感激的不知道说什么好了,跪在地上连叩了三个响头,这才匆匆爬起来,向外面跑去。看着他的样子,李成忍不住轻轻笑了起来,压抑在心口的烦闷终于消散了不少。
一个月以后,盛夏的炎热已经再也难以抵挡,李成带着李全在两百亲卫的簇拥下,前往城外的军营,考察张明义亲自挑选出来的各代特种兵。
虽然一行人黎明十分出发就是为了避开炎热的暑气,可是距离军营还有五里,便觉渐渐升高的太阳愈发地毒辣起来。
李成用力抽了身下的战马一鞭,战马不情愿地打了一个响鼻,这才放蹄狂奔起来。跟在李成身后的李全急忙也策马扬鞭,紧跟了上来。看到前面军营隐隐绰绰的影子,李全扬声道:“官人,还是慢些赶吧,恐怕官人身体吃不消啊!”
李成回头看了一眼,长笑一声,继续策马向前赶去,将李全和两百亲卫遥遥地甩在身后。李成的骑术其实还是在大学时学来的,部队倒是没有这种训练科目,大学附近正好有个马场,一帮男生便时常过去骑马玩,使得他的骑术勉强合格。
穿越到这遥远的宋代,便正好派上了用场。虽然在这些从小就和马匹打交道的古代人眼里,他的骑术只是普通,但是已经是现代人里难得的了。
大约是看到了李成一行人,距离辕门还有一里地,张明义便带着众将领迎了出来。看到李成就要翻身下马,李成急忙扬声道:“张将军不用见礼,我们先进营中再说吧!”
说毕,催马就向营中驰去,张明义急忙跟在身后向早已准备好的军营走去。由于李成已经提前一个月开始选拔,这次从太原厢军中按照李成的标准,只选出了一千两百人,比张明义先前估计的两千人少了将近一半,这让他很是担心。
这时看到李成走进营中便开始仔细打量立于大帐前面的这一千多人,心中便觉有些不安。忙将战马交给身边的亲兵,上前向李成拱手道:“被指按照大人的方法,在太原附近的六万厢军中只选出这一千两百人,请大人呢责罚!”
李成回头看了一眼张明义,并没说话,只是打量着眼前的这一千多人,这些势必给果然是严格按照李成那份资料来挑选的,一个个身材强健,虽然身高不同,但是人人气势沉稳,杀气腾腾,看的李成暗自高兴。虽然人数少了一点,他倒并不在意,毕竟特种战术,并不要求人数上的优势。
看着眼前这一千两百人的的精兵,李成真是从心底里暗自想笑,这些人先训练起来,慢慢再从其他军中挑选精兵,
这样若能弄出两三千,再加上火炮和火铳能顺利造出来,有这三千人恐怕也可以抵挡金兵了!看到李成一直没有什么表示,按捺不住的张明义低声道:“大人,您看……”
李成这才想起身边的张明义,忙点头笑道:“不错,你能挑出一千二百人,已经不错了,我本来以为能有五百就可以了!”
张明义猛地一怔,正要询问,旁边一直被李成冷落的许穆这时忽然从张明义身后站出来,向李成抱拳道:“大人,卑职粗鄙,一向不懂那些斯文之事,还请大人容卑职自请降职加入到这些精兵之中!”
他的话,让在场的十几名军官同时大吃一惊,这样自愿降职的事情,还是军中从未见过的。张明义也吃惊地向许穆道:“许将军,大人只是一时不察……”说到这里,他有些不知道说什么好了,不觉抬眼向李成望去。
李成看着怒火无法掩饰而露露出来的许穆,却并不生气,而是淡淡地打量着许穆,点头道:“降你为直长,你可愿意?”
许穆涨红着脸,梗着脖子,粗声道:“卑职愿意,请大人吩咐!”
李成点了点头,沉声道:“既然你自愿降职,今日起为直长,不得随意生事,否则军法不容!”
李成一口气竟然将一名六品武将直接将为从九品,登时将在场的众人惊得同时一怔。张明义立刻给自己的亲卫打了一个眼色,散在周围的亲兵立刻向李成等人围了过来。许穆先前的部下都同时向许穆望来。只要他一声令下这些人直接就会向李成发难!
现场的气疯登时凝重起来,无数道目光同时向李成和许穆望来,现场数千人竟然没有一点声息,巨大的压抑感,同时向许穆和李成袭来。
似乎被李成的这个命令弄得有些不知所措,许穆脸色阴沉沉默了片刻,这才艰难地抱拳道:“卑职明白!”
李成看着许穆,冷笑一声,抬手从怀里取出那份写好的士兵训练方法,,交给许穆,冷冷地道:“一个月内,我要看到你管辖的士兵都能全部达到我的要求,这是军令!若果办得到,官复原职!如果办不到,军法从事!”
第三十七章 京中来信
六月的黄土高原,雨水渐多,天气份外地闷热,由于一春旱情严重。李成带着李全以及几名刺史府的公差前往附近旱情眼中的田地查看灾情,这才发觉情况比自己想象的还严重。
这几天雨水渐多,李成担心地理的庄家被水淹了,又带着人亲自查看了,这才放心,回到府中的时候,已经疲惫不堪。
换下满是黄土的外衣,李成换了家常的便服,靠在躺椅上一动都不想再动。这时,娇杏端着茶水进来,看到李成,轻轻笑道:“官人,喝口茶水,解解渴吧,是照官人的吩咐做的凉茶,又在井里冰着,正可消解暑气。”
李成看着娇杏,客气地笑道:“李全恐怕也累得狠了,这次的确是太累了。这几日在府中可还习惯?”
娇杏瞥了李成一眼,有些不自然地笑道:“虽然这里远比家里强了许多,可是娇杏总觉得什么都没做,有些心里不安,这里吃的好,住得好,可是活计却没有多少……”
李成端起凉茶喝了一口气,果然舒爽,不觉笑道:“我这里本来就没有什么事情,我也不习惯别人服侍,所以就让大家轻松一点了。只是,家里的大娘子对下面略严些,将来你回去就知道了,只是也不用太担心,她也不是严苛之人,只是比起我略严了写些。”
收起李成喝完的茶碗,娇杏笑道:“奴婢如今能服侍官人已经心满意足了,虽然只是在厨房作些琐事,可是比起在家中要照顾上下全家,就轻松许多了。”
李成闻言笑了笑,虽然说娇杏长得不丑,人也机敏,但是李成还是只让她在厨房做些零散的事情,因为有李全这层,李成便不想别人误会,所以没让她留在里面服侍。
现在听娇杏这样说,便笑道:“李全这家伙,为人机灵,只是不认得字,将来回去找人去认识了字,读几本书,会是个难得的人才。”
听李成这样说,娇杏笑了笑,却不再多言,只是行礼道:“官人好些休息,奴婢这便去看看李全了,若有呼唤,外面有小厮守着。”
李成重新在躺椅上躺下,点头道:“我小睡片刻,若有事情,随时叫醒便是。”娇杏点了点头,轻轻福了一礼,便轻手轻脚地退出了房间。
一觉醒来,满室都是如血的金色余晖,从窗口望去,可以看到天边那抹眼里的晚霞,仿佛美人醉酒之后那抹动人的春色。
轻轻叹了一口气,满意地伸了一个懒腰,李成正要起身,便听门外传来一阵脚步声,李全拎着食盒进来,笑道:“听到官人起来了,小的便把晚膳端来了,想必官人已经饿了。”
李成看到李全。点头道:“今天你也十分劳累了,送饭的事情可以换个人的。今天没什么事情吗?还说有事你们叫我起来,没想到睡到这时。”
李全放下食盒,将里面的饭菜一一放在桌上,这才小心地道:“今日倒是没什么特别的事情,倒是李安从京中回来了,官人可要立刻叫他进来?”
这才觉得附中一阵饥肠辘辘的感觉,李成不觉苦笑道:“他也刚回来,还是先休息吧,吃过晚饭再来见我吧。不管有什么重要的事情,都不用在乎这点时间了。”
李全答应一声,小心地转身前去通知李安。李成日间奔波了一天,回来喝了茶便睡,这时就觉十分饥饿,当下便风卷残云,大快朵颐。
吃了饭,李成漱了口,便命人让李安进来。不到一刻钟,李安便在门外低声道:“官人,小的见过官人。”
李成忙扬声道:“进来吧,我正有事问你。”
李安忙进来将屋门关好,这才来到李成身前,从怀里取出一份密封的书信,双手捧给李成,低声道:“官人,这是大娘子交给官人的家信。”
李成接过信放在书案上,点头道:“你见到童大人没有?他怎么说?”
李安忙躬身道:“童大人说,官人自请前往苦寒之地令人佩服,童某这次虽然立功于朝廷,也希望大人能早点为皇上做出一番事情,皇上对大人很是看重!将来在京中再见,再做详谈。”
李成点了点头,低叹道:“大娘子身体如何?家里诸人都没事吧?”
李安忙躬身道:“大娘子如今身子虽然不大方便,可是家里上下还是操持的极好。皮蛋如今每日可以卖出一百枚,全国商贾都在争相求购,如今虽然做的多了,可是价钱倒没降下来。另外,家里如今袭着伯爵的俸禄,家里的应酬也都是大娘子一人支撑,的确十分辛苦。”
李成闻言,眼前便不断浮现出素娥那熟悉的笑容和那忙碌的身影,自己这次为了将来打基础,抛下素娥,跑来这边关重镇,虽然理由十分冠冕堂皇,可是私底下总是有些愧疚,看来,回去之后一定要好好补偿才是。
正想着,李安从怀里取出红、粉、青、紫四个香囊,有些尴尬地捧给李成道:“官人,这是大娘子、小姐儿和玉娘、锦娘,托小的送给官人的,这个……这……”
李成接过四个香囊,心中一阵感动,不觉勉强点头道:“红色的必定是大娘子的,红色辟邪她又是正室妻子,这红色自然是大娘子的了。”
李安笑了笑,点头道:“红色却是大娘子之物。”
李成点了点头,看着余下的香囊,叹道:“青色必定是秀娘的,她为人素来没有什么想法,为人很是实在,青色必定是她的。粉色,应该是锦娘的,这丫头想法太多,心思灵巧。紫色这只该是玉娘的,玉娘虽然出身青楼,可是秉性高洁,加之出身之故所以十分敏感,不会用些花哨的颜色。”
说到这里,望着含笑不语的李安,笑道:“我说的可对?”
李安忙拱手笑道:“正是如此,小的正要给官人说明。”
李成点头道:“我这里没有其他事情了,你派人把我这里卖的一些地方特产,带回去便可。”
李安忙答应一声,这才转身离开。
这时,天色已经完全黑了下来,李成望着桌上摇曳的红烛,心思却再次向千里之外的汴梁飘去。除了对妻妾的思念,更多的却是刚才李安转述的童贯所说的那番话。
话虽然说得简单,却十分刻意地强调了自己的的功劳而没有替自己举荐的半个字,后面却反复强调将来在京师相见。看样子,童贯可能已经准备对蔡京一伙动手了,而且胜算不小。可是李成的记忆中那段历史里面似乎并没有童贯和蔡京争权的相关记载。难道是自己记错了?或者是历史发生了错误?究竟是这件事别有隐情,还是眼前的这些才是真实的历史?
李成思忖许久,还是有些捉摸不透,若是历史是记错了,那么童贯一个宦官,以现在的身份已经是历史上汉奸的高位了,他应该不会再有其他夺权的想法。可是为什么又会这样说呢?难道其中另有蹊跷?
忽然一个想法,猛地闪入脑中:莫非蔡京和童贯达成了某种协议?两人之间联手了?又或者是童贯察觉到了徽宗赵佶的心思,徽宗想要开始压制蔡京了!!
第三十八章 古代军匕
七月的天气变化多端,刚刚还是晴空万里,忽然之间便响起一阵闷雷,随即便是一阵狂风夹杂着暴雨从天而降。
李成看着外面的倾盆大雨,忍不住眉头深锁,这样的天气,恐怕庄家的收成又要大受影响,而且上次说过,该到了王彦来向自己交差的时候了。上个月将那种军用匕首交给王彦前去打造,如今已经一个月了,不知道他能不能造的出来那种带暗器的匕首,古代这种能工巧匠应该可以寻到。
除了军用匕首,现代军队必不可少的望远镜也是需要制造的,这个就比较麻烦了即便是简单的光学望远镜,
放下手里的毛笔,李成苦笑着揉了揉僵硬的手指,看着窗外的大雨,算算时间,应该是王彦给自己送来消息的时候了,这次若能成功,火铳就交给王彦去做。毕竟李成不想让同一个人知道太多,虽然两者原理相近,但是在面世之前,还是不能全掌握在一个人手里,这样,对将来的管理也十分不不利。
若是交给王彦,一来自己绝对信任,二来王彦也算是名留史册的将领,水平上总是可以信任一些,而对于岳飞,他现在还没有多少想法,毕竟那样的一代名将,让他有些心存顾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