唆都故计重施,令其子万户、诏讨使百家奴分兵三千从九龙江上游渡江偷袭,被宋军游骑发现,渡河时遭炮船痛击,其后陈淑桢亲率大军合围,阵斩百家奴,三千铁骑大半淹死江中,唆都元气大伤,只得退守泉州。
好!唆都,这个双手沾满兴化、锦田山、南少林、许家巷各地人民鲜血的屠夫,也尝到了失去亲人的滋味!血债要用血来偿!楚风看到战报,为陈淑桢击节叫好,同时应她的要求,派出军官团帮助畲汉义军训练。
文天祥仍然没有消息,明显是主动中断了和楚风的联系,从蒙古军中逃出的经历过于离奇,“汉奸”的罪名一直若隐若现的悬在这位忠贞之士的头顶,他不想再给行朝以口实了。
陈淑桢以汀州对抗江西的塔出、李恒,以漳州对抗福建的唆都、阿剌罕、董文炳,在闽西将战线稳定下来。得益于此,文天祥在粤东背靠闽西,能够慢慢的发展壮大,一时半会,闽广两省的战局暂时停滞下来,进入相持阶段。
楚风以军援换时间的策略取得阶段性成功,对陈淑桢的投入。换来了汉国亟需地发展时间,军事、经济、科技飞速发展的汉国,与蒙古军的全面战争越晚一天,形势就越有利一分。
汉国人口突破八万,农业生产上,琉球城附近冲积平原的肥沃土地,只有六十万亩左右。按人平三十亩计算,也就够两万壮劳力。现在已经基本上开垦完了;工业上,虽然修建了水坝,但动力问题仍然制约了工业生产扩大规模。
楚风开始把汉国的疆域向南北两个方向伸展。
最近派人沿琉球河溯流而上勘察,发现崇山峻岭间一个美丽的湖泊,楚风才确信琉球河就是浊水溪,那山中湖泊就是日月潭,琉球城便在浊水溪入海口附近。经勘测。琉球城东北九十公里处有一大河,正南面一百八十公里亦有大河,两条河流水量充沛,下游有肥沃的冲积平原,非常适合工农业生产。
楚风在两处河口建设新城,两座新城被命名为琉北、琉南,拨一条剪式船充当班轮,每四天从琉北、经琉球到琉南。再原路返回,跑一个来回。琉北、琉南间航程二百七十公里折合一百五十海里,剪式船平均跑十五个小时,第一天从北到南,第二天休息,第三天从南到北返程。第四天又休息,只要没有风暴,就常年不断地跑下去,初期哪怕每趟只装得到十几个甚至一两个乘客,也不间歇。
最开始,两座新城只有负责管理的政府官员和新从福建接到地移民,在楚风减税的政策鼓励下,商人们纷纷到新城去开设分店,一些觉得琉球城商业竞争过于激烈小商户,干脆举家搬了过去。政策扶持、土地水利资源丰富、源源不断的人口红利。两座新城,就如同当年的琉球匠户村一样。飞速的发展壮大。
汉国不征农税,但农产品进入市场流通仍然要交商税。最初,有“聪明”的农民把粮食囤积起来……你不是卖粮才征税吗?我不卖,自然不用交税。
千万别小看农民的智慧,淳朴绝不等于弱智。
不过,粮食价格地迅速回落,准确的说是从战时紧缺状态恢复到正常水平,粉碎了他们囤粮惜售的美梦。最初米价每石四贯,早稻丰收后很快降到两贯,等晚稻上市,就只有一贯了!早卖掉粮食的人笑得合不拢嘴,囤积居奇的气得抽自己耳巴子。
楚风一点不担心囤粮不售来逃税,他算过了,每个壮劳力种三十亩地,双季稻年收米一百石,而平均每个壮劳力供养两到三个家庭成员,加起来每年最多吃个十来石,剩下的不管你囤不囤起来,终归要进入市场化环节……终不至农民会让粮食烂在仓里。
琉球汉国农业政策的成功,最主要归结于缺少一个中间环节:地主。宋代地主一般会收取产出的一半,加上皇粮国税,农民手上就所剩无几了,仅能维持温饱,每逢灾年就会在贫困线、甚至死亡线上挣扎。汉国境内全为自耕农,人头税、地亩税全部免征,农民生活比之福建,甚至江南富庶之地,都要好五倍(^_^)
农民富了,就要消费。大规模商业生产导致社会分工细化,农业生产也呈现专业化趋势,农户发现,又种田又饲养又纺织地男耕女织小农经济没有市场了,比如饲养家畜,如果自己吃,不如买价贱如土的海鱼、鲸肉,如果作为高档肉类出售,又比不上洪家二婶大型养猪场、养鸡场的价格优势,那么,与其花时间养猪,不如把精力投入田间,多种几亩水稻划算。于是有的农户专业种水稻,有的靠近城市,就专门种蔬菜、种水果,有的人养猪经验丰富,就到财税部贷款,也办起大型养猪场……
分工细化导致了交易活跃,农民出售粮食、蔬菜等农产品,买回陶瓷器、牲畜、服装、盐巴各类生产生活物资,年轻人还会到城里喝点小酒、听听说书。财税部在他们出售农产品地时候收了一次税,当农民们拿钱消费的时候,促进了工商业的发展,间接让财税部又收了一次税。
汉国不征农税,但从长远从全局看,从农业上得到的收入。比封建王朝敲骨吸髓式地拼命搜刮农民,所得更多。
这就是商品经济的威力。
军事上,工农业生产对劳动力需求极大,加上开发新城,水师炮船一条也要一百五十个人,于是汉军陆师的征兵比例降低到总人口的三十分之一。
截止大汉元年、大宋景炎二年、西元1277年底,汉国水师拥有炮船四条、捕鲸运输班轮各式剪式船十五条。陆师正规军二千四百人,水陆两军总兵力约三千五百。
楚风把从征讨山越人莽岳部落开始。历次战争中受伤、致残、年纪过大的老兵从一线部队中退出来,成立新兵训练营。新兵不再由各部队自行培养,而是在新兵营经过两个月强化训练后充实到战斗部队。
上次出兵赣南,暴露了步炮协同的问题:炮队随军去赣南,琉球本土和泉州漳州就没有一门陆军炮了!
合成化是近代军队地必经之路。楚风召集兵部和汉军高级将领,按后世比较成熟地三三制对陆军编制进行了调整:
彻底取消弓箭手,步兵全为长矛兵。每十名编为一个班,设正副班长,士兵为列兵,正副班长为下士。
三个步兵班为一排,正副排长为上士、中士。
三个步兵排加上一个混编排为一个连,正副连长为中尉、少尉。支援排下设两个炮班、一个辎重/炊事班,每个炮班有双马拉三斤炮一门,由五人制炮组负责。双马拉弹药车一辆,由五人制弹药组负责;炊事班有两辆双马拉辎重车,携带全连给养并负责做饭。连部除了正副连长,还有两名骑马的传令兵,全连定员一百二十四人,乘马、挽马十四匹。三斤炮两门。
三个步兵连加上一个混编连为营。混编连拥有一个能骑马长途奔袭地机动排,其中一个班是尖兵,可以做侦察游骑、也能在马上作战,另外两个班骑术较差,只能乘马机动、下马作战;一个辎重/炊事排,携带比连级更多的后勤物资;一个炮排,装备三门三斤炮;一个营部排,包括两个班的卫兵和一个班的骑马传令兵,加上正副营长、军法官、军医官、军需官。全营定编四百九十七人,正副营长为少校、上尉。三位专业军官为中尉。
二千四百多汉军。一下子编成了五个营。炮队、尖兵队除部分人员到训练营训练新的炮兵、骑兵外,其余打散分到各营。五个营的主官。首先以前的三个队长是肯定要任用地,解散的炮队、尖兵队队长就成为了剩下两个营的主官,黄金彪领了第四个营,法本、仇灭虏领了最后一个营。
这样一来,军衔上出现了问题。水陆二师改称海陆军,下面领兵的主官最大只到少校,而楚风设计的制度,两军领军改为司令,军衔该为上将,因为规模尚小没有军师团等大的编制,侯德禄、陆猛两位司令光秃秃的一个上将,下面直接管少校,有点那啥。
两位司令自然是高风亮节,委屈就任了中校,他们知道,只要汉王问鼎中原的雄心不变,汉军就会不断扩大规模,将来自己莫说上将,就是做元帅也只等闲。
汉军地黑色军服,在亚热带的夏季热得死人,于是海军改作白色,陆军冬装黑色、夏装灰色。汉军的旗帜也新设计好了,纯黑的底子上,一条金线绣成的金龙,张牙舞爪飞扑,海军旗则在下面加了几道水波纹。
楚风许各营自行设计营旗,取营号,以增强集体荣誉感。
钱小毛在屠灭莽岳部落立下殊勋,建起了琉球第一座京观,他的营旗上画着一堆骷髅头,自称“骷髅营”但其他地营头讥笑他们是光骨头营。
张魁在吕宋岛被蟒蛇缠过,是侯德富救了他,于是在营旗上画了条大蟒蛇,称为“毒蛇营”当然,另外的营头则叫他们泥鳅营。
亦思巴奚战斗中,许铁柱出力不少,还挨了赛尔勒一刀,幸亏被胸甲挡住了。他的营旗上就是一把折断的大马士革弯刀,称为“断刃营”毫无疑问,别人是不会让他们好过的,外号就成了废铁营。
法本想不出什么好招,就往旗上画了个降魔卫道的不动明王,自号金刚营,钱小毛张魁显然看不惯他这么威风,给他取个外号叫秃驴营。
黄金彪本来也被蟒蛇缠过,无奈张魁抢了先,他想想,自己最大的光荣就是炸开泉州城墙,就把震天雷爆炸的场面作为营旗,名字也叫得响:震天营。按照取外号的惯例,他也最不幸:圆圆的震天雷四面加上描绘爆炸地线条,看上去就像个驴粪蛋,还在散发臭气地那种……
第157章 倭国
琉球东北方向的洋面上,每年冬天的东北季风劲吹,钓鱼岛号炮船、敏号剪式船迎着东北风,逆风前行。
水手们操作船只,向东航行一个时辰,再向北航行一个时辰,走之字形的路线,让船只的前进方向总是和东北风保持四十五度的夹角。
方帆、纵帆、顶帆和三角帆组成了完整的帆系。顺风时面积大、吃风饱的方帆大显身手,逆风时就是纵帆和三角帆的天下了。当风吹过有一定角度的纵帆时,它被吹得鼓胀起来,导致了帆凹凸两面的风有了速度差,这也就产生了气压差,根据伯努利原理,即使逆侧风都能对船帆产生很大的推动力,而且逆风时船首上抬、船尾下坐,敏号、钓鱼岛号高昂着尖锐的流线型船首,劈浪翻波。
敏号的官舱里,说不上豪华,但也布置得十分舒适,地上铺了大红的毡毯,桌上细瓷的茶具,窗户微微掀开,舱中红泥小火炉上煨着一壶热茶,桌上有盐津梅干、冬瓜酥几样茶食。
“输了输了,卑职不是汉王的对手啊!”侯德富把手中围棋子丢回棋篓,数一数,输了三目半。
楚风自己有几斤几两是清楚的,笑着踢了侯德富一脚,“狗屁,我看你是心不在焉!有屁就放,漫说你憋着难受,就我看着也难受!”
“汉王,倭国与占城不同啊!占城人柔懦不足道,卖他武器。无非是和西面的真腊、北面地安南打仗,与我无涉。”侯德富正色道,“惟倭人性最卑鄙,卑职在临安时听人说,倭国舟船漂来大宋,船上妇女遇中国人,择端丽者以荐寝。名为‘度种’,以得我中国种为荣耀。倭国客商到宋境,曲意奉承可谓卑下谦恭以极;然而临安海上走高丽通商之客商,遇中国、高丽海盗,失财而已,凡遇倭国海盗,必全船被杀,可谓残毒之极。以此看来。我强它便卑躬屈膝,我弱它便肆意横暴,倭人实为狼子野心!
王之所为,处处乘势而动,工艺、军备、律法无一不精,属下自是佩服。可这次全船装着武器盔甲,要卖与倭人,这属下可有点不敢苟同了。”
楚风慢悠悠的喝口茶。笑道:“卖些垃圾让他们自相残杀,岂不是好?”
垃圾?这么坚固的盔甲、这么锋利的刀枪,怎么会是垃圾?
“镗床造好,前些日子冯火山、雷震报告,深孔钻床也造好了。”楚风把窗子略微开大了点,腥咸的海风吹入室内。让人耳目一新,“有了深孔钻床,天底下所有的盔甲都是垃圾。”
……
“找到了,找到那几个小岛了!”前桅上的瞭望手欢呼起来,左前方不远处,大大小小地几座岛屿,在晴空下清晰可见。
“过去,快靠过去!”楚风迫不及待的走上了船头,激动之情溢于言表。
五座小岛上基岩裸露,尖峰突起。土层基薄。缺乏淡水。山茶、棕榈、马齿苋等植物随处可见,仙人掌遍地丛生。为了适应海上强风地自然环境。这些植物长得又矮又粗壮,与陆地上的大异其趣。海鸥在空中盘旋,它们在岛上筑巢,捕食礁盘中的海鱼,一年一年亘古不变,直到钓鱼岛号打破了这里的静寂。
钓鱼岛,这颗东海上的明珠,在后世多少人为她魂牵梦绕!
1895年,日寇北白川宫能久王、伏见宫贞爱王、桦山资纪、乃木希典等等强盗,登陆台湾的航线便经过钓鱼岛附近,她见证了这伙强盗豺狼强占台湾的血腥罪行。
1945年,那个东京魔巢中地罪酋,以所谓的“神鹤玉音”宣布投降,嚣张一时的太阳旗黯然降落,钓鱼岛本应回归中华母亲的怀抱,却被美军划入琉球群岛,接受托管,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中国政府没有提出抗议,以致美国在1970年决定将她随琉球群岛一起交给日本。
其后的几十年间,钓鱼岛,这颗东海明珠让两岸无数热血儿女牵肠挂肚,更有保钓英雄为她献出了生命!
可惜两岸对立,东海风云变幻,岛内波谲云诡,兄弟阋于墙,难御外侮。
“我们是东海捧出的珍珠一串,
琉球是我的群弟,我就是台湾。
我胸中还氤氲着郑氏地英魂,
精忠的赤血点染了我的家传。
母亲,酷炎的夏日要晒死我了,
赐我个号令,我还能背城一战。
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闻一多饱含热泪的《七子之歌》,其中的台湾一篇,自然包含着钓鱼岛地心声。自1895起,百年风云、沧海桑田,无数仁人志士前赴后继,她还是没能完全、真正回到母亲的怀抱,怎不叫人扼腕叹息!
小小的钓鱼岛,你见证着民族的兴衰,你是东海上的一座无字碑!
数百年后,保钓志士的小渔船,在日本海上保安厅巨舰掀起的波浪中蹒跚前行,如今�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