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运的抉择》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命运的抉择- 第58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听到这里你可能会觉得有些失望。我在此也不得不承认中国人追求的是一种界于君主制与共和制之间的制度,这种制度目前还有许多不完善之处。但值得庆幸的是中华帝国地学者虽然都有着教条主义的毛病,弘武女皇却是一位彻底的实践主义者。她以武力的手段在这个国家推行宪政制度。若非如此还真的很难想象坚信‘以德治国’的中国文人会有能力跨出立宪这值得称颂的第一步。正如女皇曾经对她的臣子们说的那样,与其坐在岸边无休止地讨论如何过河,还不如先摸着石头过了河之后再把经验写下来。

值得玩味的是中华帝国的女皇虽是一个经验主义者,可中华帝国地首相黄却像是一个干涉主义者。他秉承了中国历史上历代改革家的意志。始终认为政府需要对经济进行必要的干预甚至控制,从而在最大限度上增加国家的财富。事实上一些中华的学者例如我先前提到的顾也明确地指出中国古代的数次变法变质上是‘利出一孔’的翻版。也就是国家采用政治经济法律手段垄断生产和经济,从而在短时间里敛取大量的财富。而这种做法的更深一层用意则是,因家控制一切谋生渠道同时垄断社会财富的分配,那么人民要想生存与发展,就必然要事事仰给于君主的恩赐,这样君主就可以随心所欲地奴役支配其治下的民众。很显然这是极端专制的手段,是不悖于自由经济规律的。就我本人所知弘武女皇并不赞同这样原观点。因此中华朝的女皇与内阁也并非像外界传闻的那样步调一致。

说到这儿,我倒是不得不提一下弘武女皇本人对于君主定位的看法。毕竟英格兰共和国已经崩溃,不列颠迎回了查理二世。我认为相关的忠告可能会对你们有些帮助。就像我上面说的中国文人一直真诚地相信统治者能够被他们劝服实行仁政,从而实现他们以德治国的梦想。不过弘武女皇曾明确地表示相比以德治国她更支持以法治国。但她同时也指出在一个立宪的君主制国家中君主并不需要事事亲历亲为,而是该‘无为而治’。‘无为而治’是中国道家学派的一种治国理念。仅从字面上解释的话,意思就是什么都不做。中国契约说的研究者们对这句话的延伸解释是遵从‘自然法’。而弘武女皇对这句话的理解却是,一个贤明的君主应该将权利托付给内阁与议会,并尽量少地干涉行政与司法事务。只有这样皇室与君主本人才能在民众心目始终保持高尚的形象。相信弘武女皇的这段话一定会让欧洲的君主制支持者大跌眼镜。但我认为同时它也应该能给英语的政局带来一些启示。总之在而今一片漆黑的欧洲能在遥远的东方看到些须灯光实在是件令人欣慰的事……”

“差不多就这些了。伯爵大人。”伦敦郊外一所别墅的书房里,一个身材瘦弱的男子合起了手中的信件对着坐在身旁的老贵族示意道。此刻他那消瘦的脸颊似乎像是受了某种刺激隐约泛着些许的红晕。

“真是太精彩了。约翰,谢谢你慷慨地让我们分享你与玻意尔先生的私人信件。让我们有机会了解在遥远东方发生的故事。费尔法克斯将军,你觉得呢?”坐在摇椅上的老贵族一边给自己的烟斗加着烟丝一边向着对面坐着的中年男子探问道。眼前这位老贵族正是刚才信中提到的英国辉格党领袖莎夫茨伯里伯爵。而那位读信的男子则是与玻意尔通信的约翰洛克医生。不过正如信中所言他现在还是莎夫茨伯里伯爵的私人助理。

被称为费尔法克斯将军的男人看上去约莫五十来岁,魁梧的身材与犀利的目光都显示出他是个久经沙场的将帅。而在听完玻意尔的来信之后,他似乎是联想起了什么似地感慨道:“从玻意尔先生的描述来看中华女皇是个令人尊敬的传奇君主。一个对自由立宪感兴趣的君主。真是有意思不是吗。不过使用武力推行的自由那真能叫自由吗?”

“我同意费尔法克斯将军的看法。我本人也觉得玻意尔先生对那位东方女皇的描述有些夸大其词了些。可能是他在宫廷待得时间太长了点的原因吧。通篇都是对君主个人品德的赞美。就我个人看来一个君主是不可能依靠个人的品行来约束绝对的权利的。”洛克直言不讳地说出了自己的看法。

“约翰。你的言辞总是那样的犀利。不过这在上流社会可不是个好习惯。你应该适当地注意到这一点。”莎夫茨伯里伯爵吐着烟圈善意地提醒道。随即他又抬起头跟着补充道:“姑且不论玻意尔先生是否有刻意美化中华女皇。至少中国人对君主制的改造还是值得我们借鉴的。就目前看来至少英国还需要王室的存在。而如果欧洲的国王能像中华女皇那样的明智的话,我想欧洲各国的议会也能省去许多不必要的麻烦了吧。”

第377节 报父仇英王算旧帐 抗王权议会争贷款

“将希望寄托于君主个人的品德上终究是一种愚蠢的选择。人民建立国家或者政府机构的衷,即为了更加安稳地享有自由、财产等天赋权利,就决定了权威机构的主要职责乃是维护和促进公共福利。它们不能将其权力扩张到该项职能范围之外,更不能享有凌驾于一切法律之上的特权。如果说君主也是这其中的一部分的话,他也不能凌驾于法律之上。”洛克不肯放弃地坚持道。

“约翰,现在看来多数人并不这么想。人们需要一个强权来结束混乱。就算这个强权充满谎言也再所不惜。”莎夫茨伯里伯爵语调沉重地说道。

“为了结束混乱,难道就是让出自由吗?如果是这样我们之前的努力又有什么意义。议会不正是因为国王发表了《布雷达宣言》才同意迎回王室的吗?”洛克不甘心地问道。

然而,莎夫茨伯里伯爵却在沉默了半晌之后摇头道:“约翰,很可惜。我想《布雷达宣言》在不久之后可能会变成一叠废纸。”

莎夫茨伯里伯爵的一席话让在场的其他两人顿时就陷入了一片死一般的沉寂之中。他们十分清楚老伯爵指的是什么。却见费尔法克斯将军抬起头望了望窗外阴沉的天空喃喃地说道:“自由这东西沾染了太多的血腥。”

“费尔法克斯将军去过伦敦城看到那个人了吧?老伯爵一边给自己的烟斗加着烟丝一边沉声问道。费尔法克斯将军却像是受了什么打击似的瞳孔积聚收缩,过了半晌之后他才慢慢地应了一声:“恩。”

“真是好惨呢。死后还要被挖出来游街并处以绞刑。不过更令人担心的是国王的态度。不管是国王还是平民出尔反尔可不是好品行。”老伯爵顺手划亮了一根火柴,明亮的火星随着他那胡须的抖动在烟丝间忽明忽暗起来。原来查理二世在复辟之后没多久便无视其在《布雷达宣言》中的许诺,不仅利用国教迫害清教徒,逮捕、杀害反对君主封建政权地人,还对曾签署查理一世死刑地人一个不赦,没来得及逃走的28人全部逮捕,其中13人处以绞刑。15人终身监禁。至于克伦威尔的尸体则被从坟墓中掘出。施以绞刑,枭首示众。查理二世地这一系列秋后算帐的举动让主张“公民自由”、“宗教宽容”的辉格党上下惊恐不已。

“决定砍掉国王脑袋的是人民,决定让国王回来的也是人民。既然人民做出了选择。那就得有承担后果的觉悟。”费尔法克斯将军淡然地说道。

“那如果是国王欺骗了人民呢?”洛克不甘心地辩驳道。

“真的只有国王欺骗了人民吗?”费尔法克斯将军反问道。

“现在不是讨论是谁欺骗了谁地时候。”莎夫茨伯里伯爵甩灭了手中火柴说道:“我们应该讨论的是英语的未来。人民选择查理二世是认为他能结束动乱。费尔法克斯将军你之所以选择回到国王身边也是出于同样的考虑吧。可是如果查理二世无法满足人民地期望,甚至他的举动可能导致英国陷入更大的混乱。那我想我们是否应该从新考虑一下自己的选择呢?”

面对莎夫茨伯里伯爵跃跃欲试的邀请,费尔法克斯将军豁然起身十分干脆地否决道:“很抱歉伯爵大人,我本人无意再卷入任何可能将英国拉入战争泥潭的选择。或许国王陛下因为私愤做出了一些不恰当的举动。可我不认为恢复共和制度会对英国有什么好处。”

“费尔法克斯将军请别激动。在此我并没有恢复共和制意图,我只是认为我们应该重新考虑一下对王室的态度。”莎夫茨伯里伯爵放缓了口气说道:“就目前国王地所作所为来看,我们可能在王室面前表现得太过软弱了。以至于国王敢如此无视于他同人民许下的诺言。所以我以为越是在这种时候议会各方越是应该团结起来限制王权。”

“我同意伯爵大人的看法。虽然我不认为凭借君主个人的品德就能限制王权的肆意妄为。但我相信公众的力量能让君主学会如何自制。如果能达到中华女皇那样的程度,我想君主立宪就应该没问题了吧。”洛克支着下巴说道。

“君主立宪?”费尔法克斯将军回头问道。

“是的。是确立的成文宪法条件下地君主制度。这也是我一直以来同玻意尔先生所探讨的内容。玻意尔先生认为现在地中华帝国就是这方面的典范。但我个人认为中华帝国目前的政体还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君主立宪。因为中华女皇的个人魅力与权利都凌驾于宪法之上。此外从我掌握的有关中国的资料来看。这个国家也没有达到成熟的条件。中国的民众结自由、人权的诉求都不及现在的英国民众。不过抛开民主的理念就中华女皇所设计的制度来说还是十分完善的。至少比现在欧洲任何国家所实行的制度都要完善。说起来那位中华女皇还真是将经验主义发挥到了极至,制造出了这么一具身形完整却没有灵魂的巨灵。虽然不知道日后中华帝国会发展成怎样。可至少对我们来说英国确实需要一个合适的躯壳来装载日益苏醒的灵魂。”洛克跟着站起身神情激昂地说道。

“这么说是打算用政治的手段来解决吗?”费尔法克斯将军问道。

“使用什么样的手段并不重要。关键是结果。”莎夫茨伯里伯爵说到这里也站起身走上前邀请道:“国王也好,长老派也好。平等派也罢。只要是为了英国的自由费尔法克斯将军你向来是不会犹豫拔剑的不是吗?”

为了英国的自由吗?望着自己紧握的右手费尔法克斯将军的眼前仿佛又浮现出了克伦威尔的身影。3年血腥的内战筑就了两人密切的友谊,同时也昭示了这段友谊最终还是会在血腥与背叛中终结。当初为了寻求自由费尔法克斯不惜与自己的家庭与自己那处于保皇党阵营的妻子决裂。但独断专行的克伦威尔并没有给英国带来预想的自由,费尔法克斯也背叛了自己最亲密的挚友重回国王的麾下。一切均如梦境一般一闪而过,然而为了这个梦却太多的人付出了太多的代价,亲情、友情、爱情。在这样的负荷之下费尔法克斯终于松开了拳头说道:“或许吧。我曾经是这么认为的,不过现在‘自由’这东西已经不值得我拔剑了。”

“是这样吗?真是可惜啊。”莎夫茨伯里伯爵略带诧异地说道。

“很抱歉没能帮上什么忙。”费尔法克斯将军表情冷淡地微微欠身离开了房间。

“可真是心灰意冷了啊。”洛克略带失望地注视着费尔法克斯将军消失在门缝背后的身影喃喃地说道。

“怎么?觉得气馁了吗?”莎夫茨伯里伯爵回头看着洛克问道。不过他的表情却丝毫没有沮丧的感觉。似乎费尔法克斯将军的回答早就在他的意料之中。

“不。相反我觉得心里充满了难以言喻的充实感。虽然一直以来我的观点在哪儿都不受欢迎,甚至被人嘲笑是一种‘纯粹的虚幻’。可就算是如此我也从来不怀疑自己所憧憬的未来。特别是知道在这个世界上还有人追求着同我一样的东西,并且为此而不懈努力着,我就觉得我所追求的东西一定能实现。那怕是十年、二十年、百年、千年,只要人类还存在着对幸福与自由的诉求,我相信这样的努力就永远不会停歇。能作为其中的一份子无论成败我都觉得异常的荣幸。”洛克紧紧攥着手中的书信说道。

“原来如此。”莎夫茨伯里伯爵欣然点头道:“三天后来自中国的使团就要抵达伦敦了。相信你从玻意尔先生那里也应该得到了消息,中华女皇打算在明年举办一场世界博览会。怎么样?有没有兴趣随使团前往中国考察一下,顺便也能见一见你的老朋友玻意尔先生。”

“不用了。”洛克利落地摇头道:“虽然我对中华帝国制度中的某些问题还存有疑问,但真要是去了中国也不一事实上能得到解答,更何况本来就只是为了做参照而已。所以关于中华帝国的情况通过玻意尔先生的书信进行了解就已经足够了。对我来说现在的英国才是真正值得仔细观察的地方。试问这世界上还有哪儿一个国家能像英国这样的议会与王权地力量势均力敌呢?又有哪儿一个国家会像英国这样充满了追求个体自由地渴望?人的心灵开始时就像一张白纸,而向它提供精神内容的是经验。所以过去如何并不重要!是否有传统也不重要!关键是现在地需要,是对自由的渴望!所以我相信自由之灵最终还是会在英格兰诞生!”

“自由之灵吗?年轻人还真是充满了浪漫与激情呢。可让我们这些老人家羡慕不已。”莎夫茨伯里伯爵舒了口气笑道:“不过三天后我们还是得去泰吾士河迎接中国舰队哦。毕竟人家是世界第一的强国嘛。而且来的那个中国特使来头也不小啊。约翰你应该听说过矮子郑吧。”

“就是那个用三艘战舰奇袭亚丁港,并在印度洋击败布莱克提督舰队的郑提督?“洛克不以为然地说道:“不过我听说他很年轻啊。”

“就一个海军少将来说他确实年轻了些。不过他的战功倒确实符合他的身份。怎样?现在有兴趣了吧?”莎夫茨伯里伯爵半开玩笑着问道。

“很抱歉,这种事情应该是伦敦地那些贵妇少女们所热衷的吧。就我本人来说相比去见什么年轻有为的东方将军。还是留在庄园写书更符合我的兴趣。再说那种被他国耀武扬威地场面作为任何一个有爱国之心的英国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