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魂》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国魂- 第10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茶客们纷纷大声叫好,又听说书先生说道:

“捐,没准打死倭奴的子弹里,就有一颗是我陆铁嘴捐的,爷们,你们说是不是?”

“对,说的好!”

陆铁嘴坐回位置:“既然爷们们那么捧场,今天我陆铁嘴就再加一段新的,‘吴师长大战倭奴’……”

黄兴坐了回去:“日本人做了一个最错的决定,他们没有想到,侵略青岛,有个萧天和护国军挺身而出,更加没有想到,把我整个中华都融合在了一起。日人必败,护国军必胜!”

诚如黄兴说的,青岛之战,把整个中国都团结在了一起……

……

“上海联合商会捐款十万元。”

“武汉妇女组织慰问电报。”

“南京工人联合会组织两千工人即将到达青岛。”

“北京学生声援团已经进入山东!”

报告不断的被送到萧天面前。全国各地对青岛之声援已经进入了最高潮。

可是萧天现在关注的却并不是这个,而是很快就会到来的决战。

吴佩孚和第四师幸存下来的兄弟安全撤回了青岛,下一道阵线的防御任务交到了蒋杰第一师和配属作战之司徒耀部、马弼部。

日军的锐气已经在海湛防线被打空了,现在的日军,只是因为命令而战斗。

新近到达战场的两万日军的确是生力军,但却也并不可怕。

在这些天的战斗中,护国军的将士已经积累起了大量作战经验和必胜信心。现在萧天要考虑的,是如何吃掉这股日军!

歼灭登陆之日军,虽然无法从根本上挫动日军之元气,但却会给日军以最沉重打击。

从甲午海战之后,日军就积累起了对中国军队必胜的决心,一旦此次青岛之战惨败,那么之前的所有信心都使消失。

“23日上午,日军以新近增援到的秋口野支队,对我第四线阵地发起猛攻。”蒋百里指着地图上说道:

“青安、梦里等各阵地均说到猛烈轰击,日军以集团式冲锋,仅仅在23日9时到11时这两个小时的时间里,就发动了9次进攻,但均被我守军击退。

下午,日军组织突击队,由正面发动强攻,以突击队袭击我军侧翼,但被我部侦察兵发现,并在炮火配合之下击退!”

“我部伤亡如何?”萧天托着下巴问道。

“伤亡不大,四线阵地拥有大量永久性堡垒、碉堡,火力点配合合理,况且我第一师大部官兵是参加过安阳之战的,对日军的那一套攻击方式已经非常熟悉了。”

“其它呢?”

“我左右两翼蔡锷部、张孝淮部,已经完成调整部署,蒋介石率领新组建之二师人马,已经与蔡锷部相汇合。革文军部已对日军占领之济南等地做好攻击准备。按照我们之前设想,以各防线节节阻击日军,不断打击疲惫,尔后放其进入青岛,以德军构筑之堡垒群、炮台消耗敌人,次后完成合围!这一目标正在实现之中!”

“好!”萧天站了起来:“命令河南、山东、江苏各新组建部队,一律分发武器,随时准备投入战斗。决战爆发,我军能用于一线作战的部队,目前只有六个半师,这次我们要打的是歼灭战,光取得胜利远远不够!

下令,组建工人卫队、青年团、警察部队、动员一切可以动员力量!还有我们的模范军,也给我拉出来!全部派发武器,一旦对日军完成合围,由我主力部队打乱日军编制,由各陆岸炮台封锁海面,同时把全部力量投入战斗!”

“是!”

军官们全部站了起来,意气风发地大声说道。

随着萧天命令,三省全部力量开始总动员。

而在这些力量之中,比较引人注目的是“护国青年团”。

青年团全部选用十八岁以上,二十五岁以下青年组成,由军校毕业生担任军官,按师级规模编制,拥有大量知识青年。

初期建立的青年团,只是一个临时的半军事组织,但这些青年团成员,有文化,善组织,能鼓动,同时有了军校学员协助,迅速变成了一支不可轻视的力量。

青年团团员纷纷走上街头,分发传单,号召所有青年加入这一组织,保家卫国。

他们在各地进行演讲,慷慨激昂,往往一场演讲下来,收获颇丰。

而各地汇聚到青岛的“学生声援团”,尽管大都督府一再呼吁学生在没有完成学业前,不要加入军队,但随着青年团的成立,几乎所有到达青岛的学生都加入到了这一组织之中。

青年团的规模急剧扩张,到青岛决战爆发前,已经拥有六千人之众。大大超过了之前的想像。

这些知识青年,充满了报国热情,急剧的渴望加入战场,痛歼倭寇!

尽管他们之前没有接受过任何的军事训练,但在操场上的他们,士气高昂,群情振奋。

也许要不了多少时候,这些青年就会成为真正的军人!

与此同时,“振兴社”也开始活跃起来,他们出没于大街小巷,出没于济南、莱州、龙口这些暂时被日军占领的城市,刺探情报,铲除汉奸、袭扰日军后方。

青岛已经做好了准备,堡垒林立,工事坚固,参战武装成员士气高涨。

全部大炮退下了炮衣,虎视眈眈等待着日军到来。岸炮不断对海面日舰进行轰击,协助陆军作战。

青岛得中德飞机频繁起飞,不断将侦察回来的情报送到总参谋部。当中发生空战七次。

青岛,已经做好了准备,只等着最后决战爆发!

第207章 出兵可能

“多少次进攻了?”

“上午到现在,17次了。”

蒋杰的嘴角动了一下,似乎是露出了一丝不屑。

日军的脑袋也许都是石头做成的,永远不会转弯。一次次的进攻,一次次的碰壁,沉重的伤亡,却依旧无法使他们醒悟。

还是一成不变的集团冲锋,蒋杰实在想不出这除了能体现“勇敢”,还有什么其它用处?

从安阳之战的时候就已经领教过了日军的这种冲锋方式,但没有想到到了青岛之战,却依旧还是如此!

“让轻重火力点一定要注意配合!尽量把日本人放进来再打!”

蒋杰说着放下了望远镜,边上司徒耀捅了捅他:“知道我儿子不?那小小王八蛋居然跑到阮杰那里去和东洋人干了,像我!”

蒋杰又是不屑的冷笑了下……

掏出怀表看了下,下午5点了,但日军却依旧没有任何停止进攻的意思。

炮弹呼啸而来,在附近发出剧烈的爆炸,指挥部晃了一下。

“师座,大量日本海军陆战队登陆,袭击我侧翼阵地!”

“蒋杰,我去!”司徒耀很快说道:“卫队,集合!”

青安阵地,下午5点30。

“前进,为了天皇陛下!”长川小次郎拔出了指挥刀,大声吼着。

海军陆战队成功登陆,并且一举突掉了青安阵地前沿阵地,这让长川小次郎充满了成就感。

仅仅伤亡了几个士兵,就取得了陆军一直没有做到的事情,大日本帝国的精锐,应该是自己!

再往前面进一小步,就可以突进去了!

而就在这个时候,机枪忽然猛烈响了起来,前面的日本海军陆战队员,顷刻之间倒下了一大批。

“八噶,隐蔽!”

机枪声将长川小次郎从美梦之中惊醒,指挥刀在空中舞动,愤怒的叫声从嘴里发出!

“机枪,机枪射击!”长川小次郎亲自指挥着重机枪,发出凄厉叫声:“冲锋,夺取阵地,天皇陛下万岁!”

平心而论,这些海军陆战队的,进攻方式远比那些不知死活的陆军要巧妙的多。

他们队形分散,以小队为单位,不断躲避着子弹的打击,互相掩护,层层推进。

原本那种机枪一扫,成片成片日军倒下的场面在这里看不到了。

可是对面阵地上由一挺重机枪,两挺轻机枪,以及无数驳壳枪组成的火力网,杀伤力实在太大了一些。

陆战队被压制得根本无法抬头,中国人的子弹好像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一般,毫不吝啬的喷吐向敌人。

亲自操持着重机枪的是司徒耀。

他看到一个日本军官正在那大声嘶吼着什么,竭力组织日军进攻,很快把枪口对准了这名日军军官。

“哒哒哒”,一梭子子弹扫了过去,那个日军军官顷刻变成了马蜂窝。

这个时候的司徒耀并不知道,自己打死的,是日本海军陆战队指挥官长川小次郎中佐……

……'。 '

“将军阁下,我已经向公使先生拍去电报,并且得到了指示。”

在萧天的司令部里,英国公使全权特使纳尔逊神色严肃地说道:“英国舰队将不再对青岛进行炮击,同时我们也不再向青岛增派武装人员。”

萧天点了点头:“你们的态度是积极的,我对此表示欣赏。做为回报,我也可以许诺,在战争结束之前,英国战俘的生命将会是安全的,青岛之战结束,我们将会和英国方面商讨释放战俘的相关事宜。”

“谢谢,将军阁下。”特尔逊欠了一下身子:

“我有一个问题,您认为您的军队能取得最后胜利吗?”

“能!”萧天的回答没有任何迟疑:“我们正在取得胜利,如果特使先生能呆在青岛,那么你将会看到一场重大胜利。”

特尔逊还是非常欣赏萧天这种坚定态度的,做为一个军人,必须要保持这样的信念。这时候听到萧天说道:

“特使先生,英国有没有考虑过中国参战的问题?”

“什么?”特尔逊以为自己听错了:“您的意思是谁中国参战?”

“是的,一个假设而已。”萧天微微笑着:“比如说我们的政府现在对同盟国宣战,然后派遣一部分的兵力进入欧洲作战。我们国家有些人说,中国不具备远征欧洲的能力,但我却不是这么看的……”

特尔逊狐疑的看了萧天一眼,似乎要从萧天的眼里看出这个中国军官的真实用意。

不仅仅是中国国内,协约国也认为中国没有出兵的能力。尽管中国有着巨大的战争潜力,但起码现在还看不出。

袁世凯政府曾经秘密提出过派遣中国劳工加入欧战,但被英法认为是天方夜谭,根本不可能实现。

而现在从萧天话里的意思来看,不光是出动劳工的问题了,而是直接出兵!

疯了,这个在中国拥有着巨大威望的军人一定是疯了!

尽管目前护国军取得了一些胜利,起码在英国人看来只是微不足道的胜利,但在强大的日本军队面前,特尔逊认为护国军即便取得最后胜利也必然会付出惨重代价。

出兵欧洲?一个只可能在幻梦中发生的事情而已……

“您想的太远了,将军先生。”特尔逊耸了下肩:“这不存在可操作性。第一,强大的协约国军队,会很快取得对同盟国的胜利,德国人的推进只是暂时的。第二,目前您仅仅是护国军政府的大都督,而不是这个国家的领袖。难道您认为在青岛还在爆发战事的时候,您有能力代表整个中国出兵欧洲吗?”

“或许你说的是对的。”特尔逊的态度并没有激怒到萧天:

“我只是提出一个建议而已,也许我也会对德国人提出相同的建议,谁知道呢?其实特使先生,你和我心里都非常清楚,在这场战争中,并没有正义的一方,双方只是为了利益和矛盾而战……”

特尔逊沉默着,然后点了点头。

“从我个人的判断来看,战争的进行未必有你想像的那么乐观,你们低估了德军的作战能力。”萧天喝了口茶,放下了杯子:

“英国和法国将会遇到非常大的困难,请相信我,一定会的,你们需要外部力量的帮助,而这个外部力量,在你们看来应该是美国,但我建议那一天真正到来的时候,或者你们可以考虑一下中国……”

特尔逊耸了耸肩,什么话也没有说。

在特尔逊的潜意识里,也许应该等到萧天成为了全国领袖才能说出这样的话来……

……

1914年10月25日。

战争,正在按照护国军设定好的路线进行。

第四道防线如同铜墙铁壁一样阻挡住了日军前进道路。

在这里,神尾光臣再度付出了几千人的代价。而日军也沮丧的发现,随着战争的深入,中国军队似乎越打越强了。

他们损失一批,就能够迅速的补充上一批,他们正在用源源不断的军队,和同样源源不断的子弹大量消耗着日军的战力。

而日军却已经疲乏到了极点。

两万援兵已经是日本国内在能力所及范围内所能抽调出的军队了,同时陆军部明确告诉神尾光臣,他不会再得到一个援兵,他必须依靠手中现有的力量完成任务。

现有的力量?神尾光臣讥讽的笑了。

而更加让人震惊的,英国政府正式照会日本国政府,鉴于在中国青岛发生的特殊状况,英国军队将会暂时退出青岛之战。

背信弃义的英国人!这是神尾光臣第一时间冒出的想法!

尽管从一上来就没有指望能够依靠到英国的陆上力量,但强大的英国海军却是被日本寄予厚望的!

现在,英国却居然在没有任何征兆的情况下退出了远东战争?

日本国内其实也非常清楚,英国人正在那里观望选择,究竟是中国,还是日本能取得最后胜利。

这些投机主义者!

25日,已经有些绝望的神尾光臣还是得到了一个好消息:

中国军队有撤退的迹象!

神尾光臣并不敢轻易相信这个情报,可是,中国军队似乎的确在做撤退准备!

就和以前每个被炸毁的阵地一样,中国人、德国人正在那里忙碌的埋设炸药!

这已经是一个强烈的信号了:

中德军队不打算再继续固守下去!

夏侯远山,这个不断为日军出了主意,并且每次他的建议总得得到证实是行之可效的中国人,再次对神尾光臣提出了作战思路:

“将军,尽管之前护国军打的非常好,使帝国军队蒙受了沉重伤亡,但他们自身也蒙受了巨大伤亡。一个人的力量再大,也总是有用竭的时候,而现在,护国军的气势已经衰了!”

“是的,这和我想的一样!”神尾光臣点了点头。

“那么,集中起全部力量,不给护国军任何喘息机会,强攻青岛吧!”夏侯远山用难得的激动说道:

“如果给了萧天休息,重新调整的机会,那么青岛之战将变得艰难无比。我想我们应该不计伤亡,不顾疲劳,哪怕战至最后一兵一卒,只要青岛落到我们手里,将军就将成为大日本帝国的第一英雄!”

神尾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