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一个昏庸腐败的世道,百姓呼吁清官。难道中国老百姓历来就有传统的清官情节?我看未必尽然,不过是因为有贪污腐败的存在罢了,老百姓希望多出几个清官……
古往今来中国的法律都是为老百姓制定的,人治中国社会两千余年,有几个贪官绳之以法?虽然有‘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但更多的是‘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
法律只不过是专门对付那些所谓的‘刁民百姓’的,有几个老百姓能在大衙门前说出个一二三来,民间有句话,就‘衙门大门朝南开,有理无钱别进来’。
百姓只能寄望于严于秉公执法、敢于为民请命的清官了。久而久之便凝结成了一种情节。在感动于老百姓清官清节的时候,我们却又不得不陷入沉思,为什么我们的贪污腐败不能制止呢?为什么有些人拿了俸禄还想着贿赂呢?清官情节毕竟只是人治社会的必然结果。
虽然政府接连出台官员政策,也抓了一批,杀了一批,然而腐败之风并未就此打住,反而是春风吹又生。表现出是相当顽强的生命力!
由此可见,诺大一个中国,仅仅是寄希望于个别几个清官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官员的贪污腐败问题。
治理官员的腐败关键要从腐败的源头抓起,要德治法治双管齐下,要更加完善的制度规范,更有力的司法制度,甚至是‘杀官先杀大官,惩腐先惩要员’!
干干净净做事,老老实实为官!
官员们要建立信仰,坚定正确的对党的信念;要有真正的公仆意识,而不是嘴上喊的公仆,心中有民、一切为民;要有自省意识,慎权、慎独、慎微、慎友;要有敬畏意识,常思贪欲之害;……
官员们一要自律,二要法律,健全机制,让官员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用权要讲官德。‘为政以德’,就是要求执政者以德施政,善待民众,以赢得百姓的拥护,‘政者,正也’,而要想达到‘正’,就要自省、自律、自责、克己……”
卢远祥悄悄擦了一头汗水,可是眼光却不由自主的又朝着报纸上看了下去:
“……想想现在的贪官,谁去管这个?他们每天想的是自己什么时候可以升官,什么时候可以多赚一些钱,什么时候能够再娶几个小老婆!老百姓有没有怨言他不管、地方发生灾祸他不管、家里的老婆他不管,整天就想着怎样才能很好地利用手中的权利来折腾。
给自己在银行的户头多存几个钱,多找几个女人陪自己,在酒桌上多打几个饱嗝。这样的官能让老百姓说他是清官吗?
古往今来,大凡是开国皇帝都大力整顿吏治,惩治腐败,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曾对文武百官这样告诫:
‘老老实实当官,守住自己的俸禄过日子,就好比守着一口井,井水不满,但可以天天汲取,用之不尽。’
这句话我党党员必须牢牢记住!
古往今来,被法办的贪官都有一个最大的教训,就是守不住自己的‘井’。
他们总嫌自己的井水不满,于是利用职权,不择手段的牟取不义之财,至于为民请命的事就全无打算了。
当他们的不义之财犹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滚滚而来的‘大水’漫过了他的井口时,他自己也被井水淹没了他的毁灭也就到了。
‘因嫌纱帽小,却把枷来扛’,正是百姓给那些贪官污吏画的狼狈像。
也许我党党员有人会说,人在官场,身不由己,纸醉金迷,灯红酒绿,守住自己的‘井’难啊!为什么他们不‘身在曹营心在汉’呢?这样的清官不是没有!
抵挡不住诱惑就是立场不坚定,党性不纯。
正所谓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俗者好赌,欲者好贪。
贪和廉也就在一念之间,就看你是相当仁者、智者、俗者还是欲者。是想为国家百姓谋福利,还是为自己谋私利了。
见欲而止为德。
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这是我政府为官者的行为准则……”
放下报纸的时候,卢远祥的手有些颤抖……
大总统的这篇文章,已经很清楚的表明了一个态度,大总统准备不懈一切代价,再一次对统一党,对全国官员来次彻底整顿!
不要说是自己的那几个表弟,就连自己的这张位置,自己的这颗脑袋能不能保得住都难说得很了……
卢远祥忽然想通了一个道理,这次水灾,固然是场灾祸,但对政府和大总统来说,其实也是一个契机,一个彻底整肃的契机。
先从浙江开始,然后逐渐蔓延到全国……
可是对于各地贪官来说,这场水灾等于成了他们的灾难!
“卢主席,大总统和政府的决心你也看到了……”蒋介石微微笑了一下:
“大总统曾经对我们说过,大明皇帝朱元璋杀了那么多的贪官,可还是没有杀光,杀怕,没有关系,那就继续杀!
杀了无数的官,仍然还有那么多的人敢越雷池一步,去前腐后继。可是只要贪官们不怕进监狱,你尽管贪;只要你不怕人头落地,你疯狂地贪。
大总统已经说了,不管前面是地雷阵还是万丈深渊,我们都将义无反顾,一往直前。把整肃官场进行到底!”
说着稍稍停顿了下,看着卢远祥意味深长地说道:
“大总统为全国各地官员准备了一万口棺材,我能,这次来浙江带了一百口棺材,已经有三口有主人了,就是许家三兄弟的,还有一口是留给我自己的,不把浙江的贪官杀完了,我就自己躺进棺材里去!卢主席,要不要为你也预留一口?”
“介石老弟……不,蒋主任……”卢远祥艰难地咽下了一口唾沫:
“无论蒋主任需要我帮什么忙,卢某一定义无返顾,义无返顾……”
蒋介石微微笑着,一场席卷全国的肃贪运动,已经从浙江开始!
第338章 名将对决(上)
在中国国内轰轰烈烈开始整肃贪官的时候,在俄罗斯战场战局开始发生重大转变。
由夏侯远山亲自指挥的救国军,接连发起数次进攻,遏制住了红军攻势,并迅速投入到反攻之中,接连取得胜利,将红军气势彻底压制住,并对莫斯科形成攻击态势。
但在这个时候,另一条战线上的波兰军队却遭到了惨重失败。
在俄罗斯内战前夕,为避免与波兰的冲突,苏维埃俄国向波兰提出建议,在承认“寇松线”以东250—300公里为波兰边界的基础上双方举行和谈,但在协约国的支持下,波方拒绝。
鉴于战争不可避免,苏维埃政府开始加强西线兵力,着手制定对波作战计划。
为了向苏维埃俄国发动进攻,到1920年4月,波兰武装力量由1919年初的11万余人扩充到约60万人之多。波军计划首先歼灭红军西南方面军,夺取乌克兰,尔后变更部署,挥师北上,与东北方面军配合,打败红军西方面军,占领白俄罗斯全境。
进攻乌克兰的作战计划是:以第二、三集团军围歼红军第十二集团军,尔后向红军第十四集团军进攻,夺取敖德萨,并在方面军整个地带内抵近到第聂伯河。为了夺取西乌克兰,波兰政府与乌克兰民族主义分子彼得留拉签订了共同作战的条约。
在波军正面,红军部署了两个方面军。一个方面军在普里皮亚特河以北的白俄罗斯境内,辖第二、四、十五、十六4个集团军和骑兵第三军,到5月底共有步、骑兵8·1万人,方面军司令员是图哈切夫斯基,当时他年仅27岁。
另一个方面军在普里皮亚特河以南的乌克兰境内,辖第十二、十四集团军和骑兵第一集团军,共有步、骑兵4.6万人,方面军司令为叶戈罗夫。
到1920年5月底,苏波双方兵力对比暂时处于均势,但红军西方面军正面波军左翼集团兵力较弱。因此,红军总司令加米涅夫计划由西方面军向波军左翼实施主要突击。
1920年4月28日,俄共中央批准了加米涅夫制定的战略反攻计划。该计划规定,西方面军和西南方面军密切协同,分别从东北和东南向华沙实施向心突击。西方面军在普里皮亚特河以北担任主攻,沿明斯克、比亚威斯托克方向直取华沙。西南方面军在普里皮亚特河以南配合西方面军行动,沿罗夫诺、卢布林方向实施辅助突击。
反攻前,苏维埃共和国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托洛茨基满以为波兰的工农革命正处在高潮之中,他对战争前景作了十分乐观的估计。
1920年4月25日,波军在普里皮亚特河至第聂伯河宽500公里正面上发动进攻,短时间内向乌克兰腹地推进了200公里,5月7日夺占了基辅,但未能合围红军第十二集团军。此时,波军战线已长达1000公里,后勤补给日益困难,已成了强弩之末。
5月14日,红军西方面军在预备队尚未集中的情况下,在白俄罗斯向波军率先发起反攻,但因兵力分散,协同不好,被波军所退。
5月20日,红军完成了反攻准备,并从南北西翼先后转入反攻。实施了基辅战役、七月战役、利沃夫战役和华沙战役。
反攻前期,红军节节胜利,一直打到华沙、利沃夫城下。进行了决定此次战争命运的大决战——
华沙战役。
1920年8月初,波兰华沙。
城内可听见近郊隆隆的炮声,上流社会的达官显贵们早已逃跑一空,英、法等国的外交使团也开始分批撤离,无法逃走、也无处可逃的妇孺们哭泣着,徒劳地试图寻找一两处安全的地方。
还未从上一次惨败中恢复过来的士兵们正在紧张地加固工事,他们中的大多数已经将绝望写在脸上。
苏俄红军就在城外,正准备对华沙发动最后的攻势。
这场战争已持续多年,战士们对最终的胜利充满信心。
因为领导他们的是已经横扫了半个波兰、被欧洲军界和传媒称为“红色拿破仑”的西方面军总指挥,27岁的图哈切夫斯基将军。
在7月份,他指挥红军己经给予波军数次歼灭性的打击,几乎所有人,不论是朋友还是敌人,都相信波军的覆灭只是时间问题。
华沙在等待。
波兰在等待。
整个世界都在等待。
但只有两个人不相信波兰会失败:一个是波兰临时政府元首毕苏斯基,一个是临时被紧急调往华沙,受国际联盟委派的最高军事顾问:夏侯远山!
7月2日,红军指挥官图哈切夫斯基向西线军队下达了进攻的命令:“在我们的刀尖上承担着劳动者人类的幸福与和平。向西进军!”
随着红军的大举进攻,波兰国内反抗红军进攻的浪潮一浪高过一浪。
而波兰元首毕苏斯基出身于波兰贵族,但并非望门。
他的父母实际上是立陶宛人。父母的言传身教和与生俱来永不言败的秉性使他从少年时起就立志以波兰的独立为终身事业。1887年,他因被指控策划谋杀沙皇亚历山大三世而被捕,流放到东西伯利亚。1892年回国,参加波兰社会党,并成为该党领袖。1908年,由于社会党内部的斗争而脱离该党。
1909年,在德奥的支持下,他准备发动武装起义,但事发未成。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毕苏斯基敏锐地察觉到这是实现他一生理想的重要机会。他迅速带领一支小部队越过边境,随后组织起波兰兵团,配合奥军对俄国作战。11918年11月,毕苏斯基回到华沙,不久之后顺理成章地成为临时政府的元首。
成功和权力往往伴随着野心的膨胀。历史已将波兰独立之父的桂冠赐予了他,他还进一步地梦想成为波兰复兴的英雄。
在一路高歌猛进之后,终于在年纪小他一半的图哈切夫斯基面前碰得头破血……
而在波兰最危急的时候,一支全部由中国军官组成,由夏侯远山为最高军事顾问的军事代表团及时到达华沙!
夏侯远山对苏俄名将:图哈切夫斯基!
华沙当时面临的战场形势足以令任何一个指挥官绝望:红军前锋已抵华沙和利沃夫,波军几个残破不全的集团军守卫着从华沙到利沃夫长达200英里的战线,华沙周围聚集着波军1、2、5三个集团军,第3、4集团军在登布林附近布防,第6集团军在利沃夫、第7集团军在加利西亚。
4集团军已遭图哈切夫斯基重创,第2集团军刚刚被俄军打得落花流水,第5集团军则是新组建的部队,其他几个集团军或是人数太少,或是装备不足,而且还要防备苏俄新组建的东南方面军,由同样晓勇善战的叶戈罗夫指挥,前锋大将则是令人闻之色变的布琼尼,对援助华沙鞭长莫及。
军队士气低落、将领垂头丧气。
8月5日到6日,毕苏斯基把自己关在贝尔维德宫里,和夏侯远山进行了长达两天的军事对话,一个全新的作战计划正在这次谈话中形成……
在华沙城里一片恐慌的时候,红军将领们则一派喜气洋洋。在西方面军取得决定性胜利后,红军总司令加米涅夫来到明斯克。
在对形势进行研判后,他认为华沙之敌已不具威胁,原定的并力进攻华沙的计划已经不再符合实际,而这个时候的莫斯科同样需要增援,因此决定由图哈切夫斯基单独进攻华沙,东南方面军则改为进攻利沃夫。
他命令图哈切夫斯基不得晚于8月21日占领华沙。
在训令中,对战役目标作了如下解释:
“由于军事政治状况的特殊性,必须发动决定性的进攻,不能违背下达命令的期限,目的是在最短的时间内赢得更大的空间和使敌人遭到更多的失败。”
这样,红军两个方面军将在难以有效地互相支援的情况下,去进攻各自的目标。
图哈切夫斯基在领受任务的时候没有提出异议。
他对即将到来的华沙之战还是很乐观的。按照总司令的命令,他迅速做出了攻占华沙、全歼波兰守军的部署。
但不知为什么,一向习惯靠前指挥的图哈切夫斯基这次选择了在明斯克指挥部队。
在制定了本方面军的作战计划后,考虑到西南方面军任务的改变使其左翼有所暴露,他请求指挥部用12集团军进攻布列斯特——里托夫斯克,来保证左翼的安全。
但是红军总指挥部并没有看到12集团军参加华沙战役的必要性,东南方面军更不愿在大战开始之前把主力调走。
在一般情况下,两个方面军之间的空档也许会令人不安,但此时苏军认为,已成惊弓之鸟的波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