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魂》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国魂- 第29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些话,从一个宣誓出狱的人口中说出来,是很有分量的;其结果是,在全巴伐利亚都禁止他演讲。公开的纳粹集会可以,但只要有元首演讲就不行。不久,禁令几乎扩展到德国的每个州;这样,希特勒的主要政治武器便被剥夺。他被迫将讲坛移至我的家里。

也正是从这一天开始,我的家中便成为了阿道夫·希特勒的专职演说场所。每天有无数的希特勒的追随者,总会拥挤在我的家里,带着狂热的表情疯狂的欢迎着元首。

甚至连我那5岁的孩子,也成了希特勒最坚定的追随者。当希特勒出现的时候,我的孩子会举起自己的手臂,然后高声呼喊:

‘嘿,希特勒!’

希特勒说话时犹如在皇冠马戏院里一样,不同的是,他是坐着讲的。非常可怕……又喊又叫,还挥动手臂。没有人打断他。他讲呀,讲呀,像放唱片一样,一讲就是一个钟头或一个半钟头,直讲得他精气力尽……讲得他气喘吁吁。讲完后一坐下来,他又是个普通人,好人……好像他换了一个档一样,中间没有什么间歇。”

想到自己儿子对于希特勒的疯狂崇拜,陈昱有些担心,毕竟自己的孩子是中国人,但他在国外呆的时间太长了,总要想个办法,要让自己的孩子知道,真正应该崇拜和敬仰,并为之毫不犹豫献身的人,在中国,不是“元首”,而是“领袖”。

竭力让自己从胡思乱想中摆脱出来,陈昱继续写道:

“……禁令使希特勒将自己的精力集中在党的重新建设上来。他不辞劳苦,一次又一次地参加会议,不停地劝告人们,就像在贝格勃劳凯勒时一样。他的基层工作技巧,与男人握手致意,吻女人的手,与数不清的人们亲密地交谈。

使他与市内的党员建立了联系。这样,他不但成功地增强了他对普通党员如磁铁般的吸引力,而且完全控制了党的组织。与此同时,埃塞和施特莱彻也运用希特勒的战术,走遍了巴伐利亚,把当地的组织团结在元首的周围……

到了3月底,希特勒几乎完全控制了地方组织。但是,在德国北部,他不得不将党的命运交给格里戈尔和奥托·斯特拉塞尔。格里戈尔是个出色的组织家和天才的演说家。作为国会代表,他可以免费乘火车出入。在贝格勃劳酒馆发表了鼓舞人心的讲演后,他保证效忠希特勒……

与被监禁时期一样,希特勒深居简出,很少公开抛头露面,且很好地利用了这一机会。在两名工作效率很高但没有什么名气的党的工作人员的协助下,希特勒利用闲暇时间,建立起了一个牢固的党的机构。这两人是菲力气·波勒和弗朗茨·埃克萨瓦·施霍茨。波勒长得像猫头鹰,对希特勒开口说话前必先鞠躬。他虽当上了党的执行秘书,却为工作细节发愁。曾在慕尼黑市政厅当过会计的施霍茨,现在是党的出纳,掌管财政。工作起来,他像是个加减机,又能发扬吝啬鬼的精神,精打细算。这两人完全臣服于元首,成了党的机构中不可缺少的人物。

波勒和施霍茨把党的内部组织搞得井井有条,效率极高,这便使希特勒能集中精力研究党的长远政治战略,撰写文章,并到德国北部作广泛的旅行,亲自出席党的秘密会议。他也有闲暇时间去修补破裂的友谊,开导顽固分子,使敌对者握手言和,以及处理私人问题。他恢复了罗森堡在复刊后的《人民观察家报》里的编辑职务,并致函给他,赞扬他的气节并将他称为‘最宝贵的合作者’。

数天后,希特勒又写了一封信,解决了一个令他头痛的问题——驱逐他回奥地利。他单刀直入,要求林嗣当局吊销他的奥地利国籍,因为他要做一名德国公民。3天后,上奥地利省政府向他发出了一份移民通知,取消了‘他对奥地利国家的忠诚’。只花了7.5先令,希特勒便解脱了被驱除出境的威胁。虽然,他此时尚不是德国公民,因而没有选举权,也不能任职。但他相信,一旦需要,他是能解决这个问题的。

比较迫切的问题倒是那位既不听命令又自私自利的罗姆上尉的行动。从一开始,他就有意要把冲锋队变成自己的私家军而不是希特勒的政治工具。当元首尚在狱中时,他纠合了冲锋队的残余势力,重新搞了个组织,叫‘前锋会’。

罗姆相信,如要将‘前锋会’置于党的管辖之下,那么,自起义以来所做的一切就将失去。于是,他向希特勒递交了一份备忘录。他提出,有3万名战员的‘前锋会’可作为全国政治组织的基础,但它必须置于罗姆的绝对领导之下。在请求的同时,他还提到过去的友谊,并立誓忠于希特勒。

希特勒在某天住宿我家的时候对我说,要依靠一个他无法控制的组织,这是多大的灾难。他决心把新冲锋队变成完全是自己的工具,遂即要求‘前锋会’立即接受他的领导。罗姆明目张胆地施加压力,递交了辞去‘前锋’”的职务的辞呈,并要求元首书面承认他这一行动。罗姆等了一阵,等不到希特勒的答复,遂再次致函于他。

在信函中说到了‘为了纪念我们在一起共同度过的美好而困难的日子……’他在信的末尾写道‘我趁此机会对你的同志之情表示感谢,并请求你勿将我排斥在你个人的友情之门外’。

由于再次未得到答复,罗姆遂于翌日宣布正式辞职,退出政坛。希特勒用沉默的办法,迫使罗姆成为无党派人士,并退出了‘前锋会’,而他自己则可自由自在地按自己的目标去建立一支重新充满活力的冲锋队。

希特勒个人的梦想至少有两个已得到实现。

首先,他我送给了他一辆红色的新‘麦塞蒂斯’,他乘坐着它,与心腹同伴一起,在巴伐利亚乡间度过了许多美好的时光。

其次,他在山村贝希特斯加登建立了一个辅助总部。他常在景色令人赞叹不已的地方养神和寻找精神刺激。简朴的生活令他迷恋,他常穿起皮裤外出散步。

我建议希特勒趁演讲遭禁之机到国外去走一走,花上3至4个月时间便可走遍美国、法国和英国。当然,还可以去中国看一看。

我自己掏腰包,帮他出版了在监狱里由阿道夫·希特勒口述,我为之记录的那本书。

他的著作第一卷在慕尼黑问世了。根据我的建议,书名被改成《我的奋斗》。路是好的,至1925年底,已售出10万册。但出版时以及此后,《我的奋斗》却遇到批评,被认为写得很糟,既华而不实又过于夸张,读起来像有政治味道的何拉西奥·阿尔吉尔的小说。

甚至连它的副标题‘算帐之时’也是小说式的。即使如此,对一个青年个人政治信念的第一人称式的详尽阐述,却也使读者洞察了席卷德国全境的人民运动的浪潮。

自出狱以来,由于忙于党的政治事务,希特勒的反犹谩骂暂时被掩盖了。这本书是阐述这种感情的渠道,而他也将这主题发展到了新的高度。他开诚布公地讲明,他个人生活及其政治生涯的中心就是对犹太人的仇恨和恐惧。

在描述他在帕斯瓦尔克双目失明那一章的末尾,他提出了挑战:‘对于犹太人,除了给一个斩钉截铁的回答不是、就是外,无可讨价还价的。不过,我决心做个政治家’等。

由于德国种族主义在军队的增长,《我的奋斗》的有关章节在军队中受赞赏,而本书的作者就是反对国内外敌人的斗争的化身。”

在这次记录的最后一行,陈昱这么写道:

“1925年年底,我接到了来自国内的命令,中华民国大总统萧天,诚挚的邀请阿道夫·希特勒访问中国,对于中国和阿道夫·希特勒来说,一个巨大的机会到了!”

第495章 来自中国的访问邀请

1925年11月26日,中国政府大总统萧天,通过陈昱以私人形式邀请国家社会主义德意志劳工党党魁阿道夫·希特勒对中国进行私人访问。

尽管之前已经有所准备,但忽然到来的邀请还是让阿道夫·希特勒有些不知所措。

这是阿道夫·希特勒第一次接到来自外国元首的访问邀请,并且是来自于遥远的中国。

整整一天时间,希特勒把自己锁在房间里,哪里也没有去,甚至都没有吃上一点东西,这份邀请,对于希特勒来说意义实在太重大了。

不光是第一次的外国元首邀请,同时这更是因为来自于中国。

在希特勒最困难的时候,正是中国方面给予了他最重要、最关键的帮助,而在自己刚刚出狱伊始,这样的邀请便更加来得弥足珍贵。

到了夜晚时分,希特勒来到了陈昱住处,那么晚了希特勒还出现在自己的家中,陈昱并没有感到多么惊讶,而且从陈昱的表情来看,他似乎一直都在等待着阿道夫·希特勒……

“您是为了邀请的事情而来的吧?”陈昱微笑着把希特勒请进了自己的书房,过了会,陈昱的妻子端来了喝的,但不是咖啡,而是一杯绿茶。陈昱把冒着热气的杯子放到了希特勒的面前:“你可以尝尝什么才是真正的中国茶,这绝不是英国佬那些加了一些莫名其妙东西的垃圾茶可以相比的……”

原本是想来询问意见的希特勒,带着一些疑惑端起了茶杯,吹了一下,喝了一口。随即,希特勒皱了一下眉头,也许是茶叶的苦涩味让他觉得不适应。但随即,希特勒又耐着性子喝了口,这一次他的表情没有那么痛苦了。

“完全不一样的感觉……”希特勒放下了杯子说道。

“是的,和咖啡,英国茶完全不一样,这才是真正的中国茶。”陈昱依旧在那微笑着:“如果不是我正好得到了一些来自我祖国的茶叶,那么也许您永远不会想到去喝它。这正和我与您,以及您与中国的关系一样。如果您不亲自去一趟中国,那么您永远也不会对中国有更深一步的了解,而这样的了解,或许对您将会是非常重要的。”

希特勒在那沉默了一会:“我非常渴望去中国,但是现在我刚刚从监狱里出来没有多久,党内斗争非常尖锐……”

陈昱完全明白他的意思:

“元首,您的刑期是四年半,但您并没有在监狱里呆多少时候,因此您赢得了几年的时间,为什么不在这个时候,把党内的事物,交给一位有能力,并且值得您信任的人去做?而您,完全可以在旅途中仔细考虑一下对于党的整改,如何赢得德国的最高权利。甚至在旅途中,您还可以全部完成你的著作……”

“你的意思是,这位值得信任的人是你?”

“不。”陈昱笑了起来,摆了摆手:“尽管我是您最亲密的朋友,但要由一个外国人来帮助您打理在党内的事物,我相信很多人会觉得费解,不服气的。但是要用一个您所信任的人,那就不一样了,比如,戈培尔……”

提到“戈培尔”,希特勒的眼睛亮了。

这是一个自己认识了并没有多久的青年,约瑟夫·戈培尔,但显然希特勒对这名青年充满了好感……

他身高只5英尺多一点儿,体重也只百磅余。此外,他细小的身躯又遭小儿麻痹症的摧残,有只脚变了形。幸而戈培尔有各种天才:他的文章文笔流畅;体格虽然弱不禁风,但在讲台上却是一代枭雄:引人的男中音,富有表达力的手势,一双引人的黑黑的眼睛。

戈培尔出身于莱茵河上一个信奉天主教的小资产阶级家庭,身上打的烙印是学术而不是家庭或教堂。形成他的性格最重要的地方是慕尼黑大学,就是战后许多丢掉了幻想的军人成群拥去的那所大学。由于有一只脚畸形,他免服兵役,但他心目中的英雄却是一位身材高大、人材出众的理查德·弗里斯格斯,此人是个和平主义者和无政府主义者,他给戈培尔灌输的理想却在他尔后的生活中起着重要作用。弗里斯格斯还将他介绍给了多斯托耶夫斯基,后者的神秘主义思想也鼓舞了年轻的戈培尔。

为谋生故,他曾在银行里干过活,在科隆证券交易所当过巡视员,当过家庭教师,也当过业余图书管理员。在这段潦倒的岁月中,他与自己的恩师弗里斯格斯分道扬镳了,原因是,他厌恶马克思主义的国际主义。他转向人民社会主义后,在希特勒身上他找到了受他崇拜的第二个弗里斯格斯……

思想上的进退维谷使这种斗争更加复杂化了。在许多方面,戈培尔仍是个革命者,他力图把共产党人转到国家社会党人一边来。他决心创造一种理论,一种桥梁,“让他们从左到右使那些愿意牺牲自己的人们走在一起。”

但是,与格里戈尔·斯特拉塞尔一样,他也认为,党应该维护工人阶级的事业,特别是工会的事业。希特勒与戈培尔的主要分岐就在于此。他希望自己能影响希特勒,并向他证明,共产党与纳粹的不同之处在于,共产党奉行国际主义。

此时陈昱提到了这个名字,但是,让自己在短时期内彻底争取到左右摇摆不定的戈培尔,希特勒似乎有些信心不足。

“没有什么是您做不到的,元首……”陈昱用他那标志性的微笑鼓励着元首:“当您站到任何一个人的面前,您的身上就会散发出一种魔力,然后所有的人都会因此而被您征服……”

希特勒又端起了那杯茶,杯口长时间的放在嘴唇边,过了许久,忽然放下了杯子:“我最亲密的朋友,请转告您的领袖,我接受这次邀请,并将于明年2月间到达中国!”

一份邀请达成了,而这,将是开启历史时代的一次访问!

与此同时,为了能让自己更加专心的访问中国,对戈培尔的争取工作也在同时紧锣密鼓的展开之中……

在刻意的安排下,阿道夫·希特勒与约瑟夫·戈培尔在陈昱的家中进行了一次会面。

希特勒握了戈培尔的手,这使戈培尔大喜。“像一位老友。”在事后,戈培尔告诉陈昱说道:“那双碧眼,就像是星星。看见我,他很高兴。我如置身天堂。”

这次并没有过多牵涉到什么具体内容的会面,却是戈培尔迷信于元首的开端。几天后,两人再度在陈昱家中相见,戈培尔之迷信程度更加强烈了。

然而,戈培尔似乎是个反复无常的人,在这次见面不到24小时,戈培尔又在北方参加地方长官会议,公开反叛党的中央组织。他被派往北方的目的,是要协助斯特拉塞尔草拟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