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魂》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国魂- 第42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次行军的进展出人意料的顺利,两支部队在没有遭到任何抵抗的情况下于早上7:00抵达本田。与这支先头部队并行的是第2装甲师的前锋部队,但他们没有“项羽”摩步师部队走得那么远,一切迹象都表明“项羽”摩步师将成为第一支抵达茶水河的部队。

茶水河已经在向萧远招手,但天公却有些不作美。低沉的乌云笼罩着大地,天空中还飘着小雨,灰尘吸附在陆地表面,道路变得湿滑泥泞。先头部队在到达本田之后就马不停蹄地前进。

与此同时,马城战车也没闲着,时不时地会向远处茶水河岸边视野范围内正在撤退的日军散兵开火。

雨下个不停,路况越来越糟糕,好几次汽车都滑到水坑中,不得不用其他牵引车将其拉出。直到临近中午、太阳重新露脸之后,道路才逐渐变得干燥起来。

大约在先头部队出发3个小时之后,突击2团的先头部队也驱车上路了,该部发现一些日军部队滞留在了佩蒂诺北部的森林里,他们在那里等待着轮渡将其从茶水河西岸送往河东岸。

这个消息很快就传到了罗云上校的耳朵里,他判断眼前的对手已经准备放弃茶水河西岸的桥头堡。

袁伟上尉所率领的部队奉命直接前往渡口,尽一切努力追击溃敌并在河东岸建起桥头阵地,但此次突袭最终还是以失败告终。

罗云上校转而命令下属的1连和3连向北挺进,倾全力占领沃茶水河上的铁路桥。由于这一行动事关重大,突击1团2营也紧跟着2团行动,从其左翼赶了上来,萧远如此调遣,说到底还是要从北面和西北面保证肩负着占领铁路桥这一重要任务的攻坚部队,也就是罗云上校的2团的侧翼安全。

此时,一直紧跟着“项羽”摩步师行动的第3摩步师由于受到北面日军的巨大压力而放慢了脚步,滞留在了萧远的左后方,他们已经失去了率先赶到茶水河的机会。

而在萧远这边,为了能赶在第2装甲师前赶到并打过茶水河,他于当天中午迫不及待地下达了攻击命令,具体命令如下:

“罗云上校的突击2团将肩负起我师打过茶水河的使命,该团必须以1营打头阵,扫除滞留在茶水河西岸的所有日军并尽全力保证一到两座桥梁完好地落入我们的手中。”

而此前,大约10:00,第2装甲师的侦察部队已经成功使用橡皮艇对茶水河对岸日军的部署情况进行了一些侦察,而马城上校的装甲营和第2侦察营正试图穿过河滩地,从侧翼配合2团的行动;突击炮兵团作为独立行动的单位将尾随着2团过河,为其提供足够的火力支持。

就在2团1营的士兵们准备离开驻地、转道前往江川地区时,他们为眼前看到的独特景象所着迷:前方的道路一直延伸到高地西北部的顶峰,然后向东转向、沿着一条略微弯曲的小道通往一个小村庄。这个村子正对着树木茂盛的高地北坡,其另一端的出口面向这片森林的东北方向。向前方道路的左边望去,可以看到向东湍流而去的茶水河蜿蜒着从农舍之间穿过。

罗云上校的部队很快就进抵了江川地区的铁路桥。但在茶水河的对岸,日军早已构建了完善的防御工事,几乎每个火力点上面都建有混凝土炮塔。中国军队还发现了至少1门高射炮,当时它正向1架在桥上方盘旋的中国侦察机开火。

在茶水河西岸的铁路线两侧,充斥着很多类似于兵营的工厂,其中一间工厂的站台上停靠着一辆刚刚武装起来的火车,车头还冒着蒸汽,通过望远镜可以很清楚地看到火车侧装甲上的枪口不断喷出的火舌。

比较有意思的是,即便是在罗云上校的部队已经非常迫近铁路桥附近时,侦察兵依然发现有两辆火车从东岸向西面驶来,在距离铁路桥10公里远的地方停了下来,大量的日军步兵从车厢里蜂拥而出,转眼间便消失在河东岸的民宅和厂房里。

尽管罗云上校已经做好了当部队发起攻击时铁路桥将会被摧毁的心里准备,但他依然想尽最大努力出其不意地占领该桥,甚至更理想的结果是尾随着撤退的日军部队同时抵达那里、乘势拿下桥梁,但显然现在这个想法已经不切实际。

上校最终把这项艰巨的任务交给了他的1营2连,当然配合作战的还有同样来自该营的1连,他们的任务是占领毗邻铁路桥北出口的一个工厂。

不幸的是,河对岸的日军很快就发现了他们的行踪,开始利用早已布置好的迫击炮、大炮甚至高射炮对其进行了猛烈的炮击。

罗云上校迅速做出回应,命令全团的炮火进行回击,那辆临时武装起来的火车一眨眼的工夫就被第17连的榴弹炮干掉了。

尽管承受着猛烈的炮火打压,但2连中还是有相当一部分士兵成功穿过了日军早就布置好的雷区,冲上了桥头堡。

但从这起,他们将不得不面临更为猛烈的机枪火力覆盖,日军的狙击手更是让他们寸步难行。最先攀上铁路桥的士兵大都死的死、伤的伤,能侥幸留在桥上的中国军队士兵被迫撤退寻找掩体。

在这样的情况下,2连此后所有的夺桥努力全以失败告终。残酷的现实迫使突击2团2营中止了在其他方向上的进攻,将其所有的重武器全部调到这里,部署在桥西岸的出口附近,以期能压制住对岸的火力。

中午过后,该地区的形势突然变得更加糟糕,1营的部队还在忙着为新一轮进攻做准备,不知怎么搞的,那辆被炮火严重毁坏的日军装甲列车燃烧着向铁路桥驶去,慢慢吞吞地移动到桥上停了下来。

也许是哪位勇敢的日本司机为了不让中国人夺桥而决定烧毁铁路桥吧,桥底下早已被烈日晒干的木制底座立刻烧了起来,很快火势愈演愈烈,一片片燃烧着的木片从火车上掉落下来,火车和桥梁烧成了一团。

没多久铁路桥的铁质大梁开始出现炙热的红光,根本无法靠近,可以断定铁梁不久之后肯定会因为过热而丧失承重能力。这样的话即使中国人能顺利拿下这座桥梁,所付出的代价也将变得毫无意义。

滞留在后方沙坑阵地中观察情况的罗云团长立刻命令部队在找到其他可能的渡河路径之前暂时停止所有军事行动,并再次打起了橡皮艇的主意。不管怎样,此时此刻江川铁路桥的北入口处目前已经完全处在中国军队的控制之下。

与此同时,得到加强了的第2侦察营在成功克服了困难之后,朝着所护园方向进军,以策应2团的夺桥行动。但他们和装甲营在该村遭到了日军反坦克部队的顽强阻击,并与之进行了激烈的战斗。即使在得知夺桥行动失败之后,这2个营的战斗依然继续,但直到晚上它们才成功进入所护园,但仅仅是攻入,远远谈不上控制。

晚上6:00,俞星上校和马城上校的部队停止了战斗,他们的援军——突击1团2营已经抵达,正在集结准备从侧翼对该村发动进攻。

可能是由于对眼前局势的不了解,在当天结束之前,依旧有大批的日军部队不断从西面赶来,加强到守卫江川铁路桥的行列之中,其中的大部分士兵都进入了战壕,准备进行最后的抵抗。

对中国军队部队来说,目前形势对他们而言同样也不是很明朗,他们可能随时会遭到日军两面夹击。但暂时最大的麻烦是来自于游荡在田野乡间的9式坦克,尽管大多数情况下它们是在寻找过河的道路,但在这个过程中它们随时有可能冒出头来给中国人以突然打击。

这样的情况并不罕见,一场混战就曾严重影响了炮兵部队的运作,第6炮兵团1营2连的经历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炮火攻击刚刚结束,我们就听到了一阵嘈杂的叫喊声:‘后面有日本人的坦克!该死的!——它们正向我们这边驶来!’1、2、3、4,一共4辆坦克,在我们后方仅仅500米远处,而且全部都是9式。它们看起来还没有发现我们,将炮塔转向右方,向停靠那里的卡车开火。多亏我们之前已经在此处布置了一门大口径的反坦克炮。这样做一部分原因是因为我们对这地区的情况还不是特别放心,早就听说经常会有日本人的小股部队出没。我们将反坦克炮炮口对准了那4辆9式的前进方向,按理说这些坦克应该很快就会自动送上门,但结果却并不如此,它们停了下来。怎么回事,那些坦克兵睡着了吗?

连长经过短暂的思索之后随即下令:‘调转炮头180度!——目标最靠前的那辆9式坦克——穿甲弹——发射!’直接命中——不,是直接命中了我们前方50米处的电线杆。大家伙心底里一阵窃笑!周围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了炮手的身上,他显然有点为自己的糟糕表现而感到害臊。

但有人帮我们解决了眼前的麻烦,一直埋伏在铁路路基那里的大炮终于开始发言了。第1辆、第2辆、再次射击,连续3辆9式坦克被打中了,它们都冒起了浓浓黑烟!坦克的炮塔盖都被打开了,车组人员拼命试图从里面爬出来。我只能说那个炮手真是好样的,应该给他颁发金质大中华勋章!

随后那门大炮在第4辆日本坦克做出反应之前给他来了个点射,这家伙好像是刚刚掉头准备撤退,居然把屁股正朝着炮口,这位炮手这次同样没有手软,1发炮弹就将其结果。

几个小时之后,连长在这门大炮的炮筒上涂上了4个环形,代表了一次摧毁4辆9式坦克的优异表现……”

几天之后,这个创造了神奇的炮组里再次传出了让大家津津乐道的一条消息,也解开了人们心中的疑问:当日军坦克出现的时候,时任炮长的穆忠下士曾命令他的手下全部都退到路基后面,他和其他2人都这么做了,但一直以来都更富有挑战精神的雷奋下士和郭锋下士却没有这么做,而是不顾命令冲向了大炮,并在没有炮长的情况下进行战斗。

此事一经传出并得到证实之后,雷奋下士被补授了一枚一级铜星勋章,并被提升为炮长;而原先的炮长穆忠则被调走,降职为一名供弹兵,他获得的那枚二级勋章也被剥夺了。

这样的遭遇战当时在所护园铁路沿线经常发生,这要求当时部署在该地区的“项羽”摩步师的炮兵部队时刻保持最高戒备,与此同时,炮兵们还要支援突击2团2营的进攻。目标位置:所护园。

原因是由于罗云上校的部队没能顺利夺下江川铁路桥,因此萧远将更多的希望寄托在了所护园地区的一座公路桥上。

曾任突击1团7连连长一名少尉描述了攻击这座茶水河公路桥、并将其最终占领的全过程,少尉的这段记述写于此次战斗之后,其中并没有多少内容提及到1团2营的其他连队,但其实它们都对2营能成功拿下这座公路桥作出了巨大贡献:

“11月8日,18:00左右,我们连此时作为突击1团2营的先锋部队占领了166·2高地,在那里我得到了营部安排的新任务——‘占领所护园地区的学校、教堂以及一切建筑物,尽管沿途你们可能会遭遇到强劲的狙击火力,但仍有必要尽一切努力向那里的公路桥挺进。’

我们在一个能看到茶水河的地方稍事休整之后,连长对手下的4个排进行了重新部署:从右侧进军的是来自我团10连的一个步兵排和1排的1个班,随后是2排和3排;紧跟在2排侧后的是4排,而在我连左后方的是8连!”

第628章 前进,项羽师(五)

“出发之后没多久,我们就得到消息——为我们开道的突击炮发现了敌人并与之交火,中尉随即对1排下达任务:‘要对通往我们前方大约6公里处的公路桥附近的所有道路进行侦察。’

到了当天19:30,天色已经完全变黑。我连已经完全前出到了茶水河以东附近,1排沿着蜿蜒的茶水河河岸部署完毕。连长将他身边能找到的部队集结到一起,带着这些人在火力掩护下向公路桥扑了过去。中尉和他的人几乎没有遇到任何抵抗就逼近了大桥的西岸入口,直到这个时候,河对岸一直保持沉默的日军碉堡才开始发言,机枪子弹扑扑地扫过了我们的头顶,时不时的还有迫击炮弹落下。

局面一直僵持到了8:00,连长决心改变原先的夺桥方案,将首要任务定格为确保公路桥的安全。窦光中士和他的那个班接受了这项任务,他们在机枪火力的掩护下悄悄接近桥头,站在几乎齐颈深的河水中,中士用双手拆除了布置在桥墩上,并且已经被点燃导火索的炸药,整个过程只用了两分钟不到!

与此同时,连长在对岸日军做出进一步反应之前就领人杀了过去,并跟在试图逃跑的日军士兵后面抵达河对岸。他一踏上桥头就马上部署他的士兵死死守住大桥的南出口,同时另有一些戴着钢盔的士兵们设法解决了桥岸附近残留的日军火力点。比较幸运的是敌人显然还没有意识到已经发生的一切,在桥东岸连长和他的人没有遭到任何反扑,真是太幸运了。

相反,倒是很多仍然滞留在茶水河西岸的日军没有了解眼前的局势,不断地试图穿过公路桥逃往东岸。他们很自然地成为了我们的俘虏,仅仅夺桥之后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我们就抓到了超过70名日军士兵。此时,2营的其他单位也陆续抵达西岸,营长并没有向东岸派遣更多的增援部队。

相反,已经抵达那里的部队有的则是趁着夜色撤退了,这让我和中尉有些摸不着门道。最悬的时候,我们只在河东岸大桥入口处布置了一挺轻机枪负责守卫,好在日本人还没有反应过来……11月9日凌晨,8连是营里最后一个抵达公路桥附近的单位,他们承担起了在西岸防御的任务。当天晚上,公路桥还莫名地起火,这一切都把我们给吓坏了,好不容易到手的战果可不能就这么丢掉,万幸的是最终这座公路桥还是被保住了……”

7连这次漂亮果断的突击行动对打开整个“项羽”摩步师日后的局面意义重大,使得后续部队得以迅速渡过茶水河并在河东岸建立起桥头堡。作为7连的指挥官,连长此战之后被授予了金质大中华勋章。在1937年11月10日,在突击1团所下达的嘉奖通告里面重点强调了该连指挥官的作用:

最高统帅部决定授予突击1团7连连长马牧中尉金质大中华勋章。在1937年的11月9日,中尉本人以其锐意进取的精神,他同自己连队里的战士们一起对茶水河公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