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园大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田园大唐- 第57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看他的样子好象是准备今天玩一天,明天就不玩了。

张小宝连忙说道:“陛下,这里还有其他的陛下没有享受到,此后的三天,每天都有不一样的感受。”

“哦?还有?今天不行么?”李隆基问道。

“安排不过来,很多项目一天怎么能来得及,还有一个高台跳水,在湖泊的引水过来处更有漂流,最少三天。”

张小宝回道,所谓的高台跳水,其实仅仅有五米,就算是横着拍下去也不会有什么危险,至于漂流,这可花了不少钱,因为流进湖泊中的这条河并不是那么大,虽说也是从山上流下的,但先要快速的漂流根本不可能。

为了这个,张小宝让提前过来的人在上游的地方修了一个小水库,把河流通过的小山谷给堵起来,不用存太多的水,只要能够在放水的时候冲两次就可以。

因时间太短,现在仅仅能冲一次,用铁闸门来控制,旁边只要一摇动铁索,门就能够打开,修这个简易的小水库,还费了不少的工夫呢。

等李隆基离开之后,还要重新修一下,到时候想要漂流的二十个人一组,每个人十贯钱,估计会有很多人抢着来。

由于没有橡胶,所有小皮划艇就只能用皮革来粘制,救生衣也是如此。

李隆基还真就没玩过这样的东西,想了想,终于是决定在留下来三天,到时候如果玩的好了,可以在京城那边也造一个。

张小宝和王鹃其实还有更好的东西,那就是…试半透明的游泳衣,女人穿的,本是准备拿出来,然后让李龙基自己带着妃子玩,可武惠妃来了,那自然不能拿出来,长相和身材本来就好的武惠妃要是穿上了这样的衣服,那王皇后回去也没有太多的优势。

武惠妃今天也跟来了,对张小宝和王鹃两个人显得非常热情,让两个人心中嘀咕着是不是对方已经想到了给自己找麻烦的办法。

等到了晚上,这边又开始了篝火晚会,反正就是让李隆基在这里多住几天,最好是写首诗什么的,如果能够写一个天下第一休闲地的字就更好了。

如是往后的连续三天,李隆基就真的在这边呆着,又是跳水,又是漂流,又是在水上吃饭等等项目让李隆基高兴不已。

觉得时候差不多了,张小宝和王鹃这才安排李隆基的下一个行程,到潞州去,正常历史上李隆基是先到的潞州,在那边登太行山,这一次是后过去,那里就是张小宝和王鹃不提,李隆基也不会错过。

于是队伍又向着那边走去,这次就不走水路了,等在那边游玩一番,还得回来乘船。

队伍行进的过程之中,张说就把府兵变成募兵的事情跟李隆基说了一遍,来一个强干弱枝的计划。

这主要是现在征兵有点费劲,如果没有张小宝和王鹃的话,上次打仗死掉的人是没有抚恤的。

所有很多在名册上有名字的人怕被征召,就想办法举家搬迁,到别的地方去生活,让人在征兵的时候找不到他们,户籍非常的凌乱。

也正是因为如此,李隆基才让宇文融去查户籍,并且给在外面没有籍贯的人土地,让他们安心生活,在这点上宇文融做的不错,马上就要完成了,以前逃的人也不再继续追究责任。

于此事上,李隆基还是答应了下来,国库中的钱多了,护卫京城的人少了,拿出钱来征兵是比较划算的事情。

张小宝和王鹃在听到了这个事情之后,两个人互相看了一眼,一时无语。

“募兵制度是比府兵制度好一点,可却也有不少的隐患,如果朝廷没钱了,那就养不起兵,地方上都是各自养着自己的兵,谁出钱,兵就听谁的,看样子得找李隆基说一说才行。”

张小宝想了一会儿对王鹃说道。

王鹃也知道这么做的弊端,毕竟现在还是冷兵器时代,打仗需要的人太多了,就算是张说又裁掉了很多的边军,可人家只要有钱的话,又怎么可能不自己偷偷多养兵,何况节度使的权利也太大了一点。

听完张小宝说的话,说道:“要么我们也去当节度使去吧,到时候有了更多的兵,谁想捣乱就收拾谁,我担心少了一个安禄山,还有另外的人会跳出来,毕竟这个制度本身就是给人提供了这样的机会。

真得去跟李隆基说说,让他别让地方自己组建军队,而且尽量不要是募兵,没钱可就麻烦了,最好的当然是义务兵,就像我们那个时候那样,用荣誉来收拢士兵的心,当兵的时候只要坚持下来几年,就可以回来做事情,并且得到一笔还算不可以的钱。

如果发现有好的,就再继续培养,这样一来,兵练出来了,还能少很多的麻烦,现在当兵是只认钱,估计以后更是如此。”

“也行,等回去的时候再说。”张小宝点点头。

队伍又行了几日,便来到了潞州。

李隆基起家的地方就是在潞州,他一直把这里当成了自己的福地,所有一到了地方就觉得特别的舒服,登山,写诗,给地方免赋,历史上免了五年,这时可能是因张小宝和王鹃的关系,让国库中的钱多出来许多,所以一下子就免了六年。

多免了一年,这可不是小数目,潞州本来就不小,每天上缴的租税很多,少一年就能让这边的百姓多一年的发展机会,六年下来,就是想不富裕都难。

张小宝和王鹃自然不会错过在这边的太行山上做点买卖,提前到来的人已经组织起当地的百姓修了比较好的山路,并且在山中还建了许多的别墅区,全是由木头制作的。

并且给提供了进山打猎的活动,让李隆基又开心地玩了几天。

等着回去的路上,张小宝这才找到机会,对着李隆基说道:“陛下,臣和鹃鹃有一个想法,不知当不当说。”

“但说无妨。”李隆基觉得事情似乎有点不对,不然的话张小宝不会绕圈子,问是当不当说,既然都问了,又怎么可能不说。

“谢陛下,臣和鹃鹃听闻张大人说的募兵之事,觉得略有不妥,此时朝中钱财还算充裕,可只要连续遇到几次天灾,再修点宫殿房子什么的,那就可能让国库中的钱财或缺。

到那时,陛下用什么钱来养兵?难不成让各个地方的节度使自己来养?那养出来的兵是谁的?”

张小宝把关乎到国家的大事儿给问了出来。

李隆基本来是答应了张说募兵,听张小宝这样一说,觉得也有道理,可如果还要按照以前的方法来征兵的话,好不容易安顿下来的百姓又该四处乱跑了,让京城无兵可用。

张说此是也在旁边站着呢,见张小宝反对自己的提议,反驳道:“难不成张主簿还有更好的办法?”

“这个自然,好的办法是有,不过现在还不能用,待我把其他方面的事情做好了再说,既然能募兵,那就先用几年,几年之后,想来就不必继续这样花钱。”

张小宝和王鹃已经讨论过这个事情,那就是义务兵,这就需要其他的辅助办法,现在的府兵其实也是义务兵,但和他们那时的还略有不同,府兵的义务兵主要是训练少,或者说是没有。

张说心中不舒服了,换成一个人如此说,他不会相信,但张小宝说出来,他就是想不相信都难,毕竟张小宝和王鹃的本事在那里摆着呢。

他的意思是,如果张小宝和王鹃能够先跟我说说,然后再让我跟皇上提起,那就好了,可张小宝竟然自己就说了出来。

因此,张说就想让张小宝把具体的事情说一说,然后他在其中挑毛病,于是对着张小宝问道:“不知道张主簿能否现在就说说详细的事情,不然万一你做错了,岂不是让陛下担忧。”

张小宝又怎么可能不知道张说如何想的,微微摇摇头“不能说,现在说出去了,容易被有心人利用,等到时候自然可见分晓,至于陛下担心,臣和鹃鹃似乎还没有让陛下担心过。”

张小宝的话说的再明白不过了,张说没有继续说什么,而是看向李隆基,李隆基被张小宝的话说的心都痒痒了,见张小宝不说了,也没有什么办法,只能颔首道:“那小宝你可就要多费心了。”

虽然还不知道事情能否可行,但李隆基也明白,张小宝和王鹃就算是没有做对,也不会出大错,两个人还是有分寸的。

此事又被武惠妃知道了,同样的,她再一次让人盯上了张小宝和王鹃,想要看看两个人究竟要做什么,张王两家准备开钱庄的事情她已经让人传了出去,说是可以赚大钱,并说张小宝和王鹃不打算让其他的人参与进去,要把钱财都自己家赚去。

反正事情传的半真半假,让人一时难以察觉出来最后的情形,尤其是那个张小宝和王鹃直接归皇上管,遇到了阻碍他们的人可以先杀人再上奏让很多的人心里变得不舒服起来。

******

张小宝和王鹃还没有听到这个传言,因为这个传言是在别的地方开始传的,估计现在也就是京城那边有人说,还是刚刚说起来,等传到这边,或许是回去的路上能遇到。

两个人跟着队伍又回到了晋阳,本该呆上两天就要回去的李隆基却玩漂流玩上瘾了,非多呆了五天,这才上船,顺流而下。

张小宝和王鹃也松了一口气,只要回到京城,这一次的出行就万是圆满结束,走在路上的时候,让留下来的人负责经营两个地方,一定要把皇上过来玩也愿意玩的消息传出去。

来时因为要给前面做准备的人一个时间,所以行进的速度慢,加上又是逆流,回去的时候不需要再如何准备,又是顺水,船队的速度非常快。

此时先前还没有市场出现的铁索桥附近也有了市场,根本不管什么单双日还是逢五不逢五的,得到了好处的百姓自己就在两边的集市上摆起了摊子,没事还溜达过去。

如果有人在桥的另外一面买东西又不想交过桥费,卖东西的百姓就把货物送过去,他们交的都是年费,非常便宜,随便过。

看到这个情形,张小宝和王鹃不得不感叹人的智慧果然是无穷的,因为两个人已经发现,有商人带着货物准备过桥的时候,并不是给货物交过桥费,而是找到当地交了年费的百姓。

如果一批货物的过桥费是十文钱,那么他们只需要给百姓三文或者是四文钱,百姓就会帮着他们运到对面,他们自己再过来就便宜多了。

李隆基也看到了这个情况,把张小宝和王鹃两个人找过来,笑着问道:“小宝,鹃鹃,是不是觉得失算了?没想到吧?”

张小宝和王鹃当初就知道会出现这样的事情,又不是什么大事儿,这样的空子根本句堵不住。

“陛下,其实只不过是因为在桥的两边有市场而已,这样做就让他们做去,只要不相互打仗就可以,用不上多长的时间,就会有一部分的百姓不再继续卖货,而是专门在这边等着有商人来往,他们帮忙运送货物。”

张小宝对着李隆基说起了以后会出现的情况。

“哦?既然如此,那为何还要在桥的两边建市场?”李隆基想不通了,对两个人又问道。

王鹃站出来解释“因为我们马上就要提高货物过桥的单次价,并且降低月费和包年费,到时候在这边专门做来往运输的人也会提高他们的劳动所得,比如一车的货物,现在是十二文钱,那么以后会变成二十四文。

专门在这里帮忙运输的人就不可能像以前那样,仅仅有一点好处就干,他们会联合起来形成一个组织,到时候与商人讨价还价,比如省下一半的钱。

如果是经常来往这里的商人就会考虑是不是要办年费或者是包月费,我们可以先是让商人只能包月,不允许包年,因为那样的话,很多商人未必能直接包,必须要让他们知道,能包年也是一种幸福,等着他们交了包月费之后,他们必然会多多运输,这样才能把利益最大话。

到时我们在略微提高一下包月费,并开通非常便宜的包年费,他们就会觉得包年得来不容易,从而包年,一旦包上了,不运货物就是他们的损失,运的话就要想办法找销路,并且加快速度。”

李隆基恍然,笑着说道:“朕听明白了,如此一来,地方上的税就可以多收,来往的越是频繁,经济也就越繁荣,只要到时候地方把收上来的税拿出来一部分修路,就可以让商人们的交易速度更快。

好主意,可那你们不就是赔了?”

李隆基现在也比较聪明了,知道一些经济上面和政治的关系,当然,他手中还有一本张小宝和王鹃两个人总结出来的政治经济学。

原来仅仅是给内院学的,自从说过了开钱庄的事情之后,就被李隆基要去了一本,说好三年之内不让其他人知道,就自己学上了。

张说也在旁边听着,先前知道这个事情之后,还很高兴,张小宝和王鹃少赚钱了,他也算是出了口气。

此时听皇上说张小宝和王鹃赔钱,再联系下前面两个人说的,言道:“陛下,张小宝和鹃鹃根本不可能赔钱,无论是专门给别人带货的人,还是愿意包年的商人,都需要交出年费,原本不会有这么多交的人都交了,两个人又如何会赔?”

“张大人说的正是,不仅仅如此,还有一个好处是能让我们快速地回款,提前把修桥的钱给收回来,然后再拿出去做其他的买卖,不然没钱做买卖管钱庄借的话,那可是要交利息的。”

张小宝肯定了一下张说所说的话,又把另一个好处说了出来。

王鹃也接着说道:“其实还有一个方法,只不过用起来有点不好。”

“是何方法?”李隆基最愿意听张小宝和王鹃说这样的事情,觉得可以把那本政治经济学贯通。

“方法么,就是选一个需要很多船只运输的地段,我和小宝一文钱也不出,贴出告示来,说是要在这里修桥,用我们张王两家的名声担保,也可以跟官府签定合同。

接着告诉来往的商人,和将要准备在两边市场进行买卖的百姓,只要他们愿意先拿出钱来,那么以后的年费就会比别人便宜一半,如果不便宜,我们不占他们的便宜,把他们的钱再还给他们。”

王鹃解释着。

“那怎么就不好了?”张说一想这没什么,很公平啊。

张小宝撇撇嘴“当然不好了,我们这是拿着别人的钱不给利白用,哪怕以后把钱退给他们了,也是对他们的一种欺骗,不然再没有钱的情况下,我们借贷,那得有多少的利息?

所以,朝廷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