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这么人声鼎沸骂骂咧咧哭哭啼啼地闹着,队伍缓缓向前推动。
“你叫什么?”
“梁丰。”
“嗯,普宁梁丰,现年十九岁,高七尺五寸,黑发,剑眉、星目,眉间有痣三颗、隆准高,鼻直、双颊光滑,无明显胎痕等,左脑侧隐隐有钝器击打陈旧伤痕(这个就是当初送梁丰来到大宋的那一锤子买卖)。”
一个巡检拿起梁丰资料,对照大声念出相貌特征,另一个兵丁根据提示仔细查看外貌,一一对应后大声回答验明正身。
验着验着,旁边不知不觉多了两个差役,站着并不说话,只是盯着梁丰看。梁丰心里嘀咕,自己就那么招人迷?走到哪儿都有人围着。
验完相貌,头发被解散,一个兵丁拿起一把梳子仔细先捋了一遍,没有发现异常,又伸手细细捻动,完毕又看耳朵。此时天色微明,不甚清楚,旁边移过风灯照了,那厮居然扯出一根长长挖耳勺子就往里捅,搅动几下,梁丰痛得呲牙。心里怒骂你们这帮死丘八,老子哪天发达了可整不死你!
颠来倒去查了半天,自然毫无发现,又打发他到下一站排队。
下一站是洗澡,洗什么澡?大宋官家爱惜读书人,给他们些人性化管理,给他们些尊严,不好说是脱光衣服检查,变通个方式,大家洗个澡清爽一下,我们呢,也在旁边顺便替你们照看一下衣物,别让人混了东西带进去受冤枉。
这是个好办法,可见赵匡胤同志善待书友的政策是经过详细考虑的,是经得起推广的。不像后来朱家,变态到连菊花都要细看,镊子逮住痔疮都往外拉两下子那种程度。
中间一个青砖砌成大水池子已经放满了热水,四面用油布严实围起以防走光。每个人站在池边,按照一定的距离依次排好队,被喊到号的就脱了衣服下去泡着,也不是真洗,就看着对应的两个兵丁捡起自己的衣裳认真翻看,等验完了喊号,人便光溜溜从水里爬出,胡乱用放在地上的公用毛巾擦了身子,穿好衣服出去。
梁丰下去后,眼望着一批百十个白花花的屁股在自家面前晃着,有肥有瘦,有丑有俊,恍若回到了前世的桑拿大池。开始还觉得蛮有意思,后来就不好玩了,跟自己一批的除了几个身上有刀疤、纹身需要去单间解释清楚的,其余全都走了个光光。唯独自己,方才观看验身那两人又跟了过来,帮着兵丁查验自己的衣服,梁丰登时紧张起来。他没带小抄本来不怕,可是他怕那些人给自己查出来啊,只好直勾勾地盯着四个人在那儿翻来倒去。自己这一组后面已经等不及的都高声抗议起来,那二人只作没听见,依然慢悠悠翻着捏着。好不容易终于看完,两人扭头朝梁丰冷冷哼了一声出去,梁丰这时心里越来越发毛,不知道后面还有几步鬼门关要跨。这要是哪个关节出了毛病,自己可就臭了。
梁丰就这样冒着冷汗,浑身凉飕飕地穿好衣衫走出了澡堂子。幸好,再也没有检查,只是跟着大部队,重新来到国子监广场。
经过半天折腾,这时候已经到了巳时,每个人顺着杂役大声引导,找了位置排队成两边,当中一溜大道,摆放一张硕大香案,此时开封府解试主考,国子监司业郑成出来,两边跟着监丞、主簿、大学博士以及开封府士曹沈非等人。郑成先给大成至圣文宣王上香敬礼,太学博士请文昌帝君、魁星主试开光,开封士曹请关圣伏魔大帝出来巡考。仪式完毕,郑成站出来大声讲话,勉励各位学子寒窗苦读,考试不易,务必认真阅卷,谨慎下笔。考场律条分明,各位均已明白,绝不容心存侥幸,妄图作弊,一旦发现,绝不姑息等等。最后宣布,考试开始,拆题。说毕便把一个贴满了封条的圆筒举起,让大家眼看无误,这才拆开考试题目。
此时分为两个步骤,首先是一群早已等候的工匠迎了上来,看清题目,马上取出雕版工具开始雕刻试题,帖经、墨义、文赋、应试诗等等,各干各的,分得清清楚楚,不一会儿,各人已经雕刻在统一大小的木条之上。然后等主簿过来监督雕刻无误后,差役们便取出精洁白纸,分门别类印在纸上;另一边是由差役兵丁们押解着按字号各自寻找考间。来到自己的黄字十一号房,三面墙壁,一块约三寸厚的木板横在当中,用手掀起一头过去,转身一屁股坐在嵌在墙上的矮木板。梁丰重重地松了口气。
“各位举子听了,考号两头均有便所,现在考试还未开始,若要方便的请赶快了啊,注意秩序,不要拥挤!”这时有若干考场杂役扯着嗓子喊道。考生们一听,腾地一下子窜将出来,纷纷朝茅坑拥过去,仿佛那儿有好吃的似的。梁丰本来不急,见大家急,也就跟着急了一下,慢慢跟在队伍后面挨个进去,但听得小溪潺潺,伴随扑通扑通的声音。黑压压的一片人头,许多人排成一排蹲着正在青筋暴涨,嗯呀连声,拼了命地拉屎,生怕到时候耽误了考试的时间。
其实一连三天呆在考号里,每日均有一次上小号一次上大号的权利,只是手续繁琐,须提出申请,然后专门有人押送,拉的时候有人守着,出来还要重新验明正身方可入座。本来题量就大,大家写的又全是工楷,还不能写错,时间很紧迫。所以能节约一刻便好一刻。
梁丰跟着进去打了回酱油出来,正往自己的考号走,忽然远远看见自己的考号有人正从里面出来,背对着他匆匆离开。梁丰一惊,想要呼叫,可那人溜得快,一下子消失在人堆里。只知道是个考场杂役,完全无法辨认。
梁丰三步并作两步赶紧跑到考号,只见自己的东西已经被翻得乱七八糟,他急忙逐样查看,还好,东西没少。梁丰心里明镜似的清楚,对方找自己麻烦了。步步惊心呐!
第一百二十八章 不敢吃饭
卷子终于发下来了,论语十贴,墨义十条、诗一首、赋一篇、论一篇、策三道。
梁丰一面看着卷子题目,一面考虑如何下笔诗赋。明经是背诵功夫,问题不大,字多而已。反倒是诗、赋两样,解试最为重视。话说大宋取士,解试取其才情、会试取其才干、殿试取其才识,偏废不同。解试重点是在音律和文采方面,因此诗赋最为关键,做的不好,说明你头脑不灵活,没有艺术感,只是个做些基层工作的材料,登不得大雅之堂。
一边琢磨考试重点,一边打开提盒,把文房三宝拿出来,在考场发的草稿纸上试笔答题。这草稿纸可是印了编号的,你乱涂乱抹可以,撕烂包换,但如果搞掉一张,或者大小不符原样,功名取消。为何,怕你扔小抄呗。
梁丰在考场没熟人,不存在这个风险,于是随便试了试毛笔毫锋,还不错。开玩笑,冯程程送的,怎么可能是次品。趁着天色尚明,便拉开界格白卷,在明经卷上小楷答题起来。写着写着,梁丰有渐渐感觉有些不对劲,抬起头来,自己考号外有意无意站着两个人,眼睛不时朝自己瞟来,那是一种冰冷的、全无善意的眼神。
梁丰心中火起,忍不住便朝二人怒目而视,那两人见他怒气冲冲的样子,不但不回避,反而也跟着直视过来,嘴角上扬,带些戏谑的表情,仿佛在说“小子,老子们就是贼上你了,你奈我何?”
对视半晌,梁丰呼地泄下气来。妄图用气势压倒对方的算盘打错了。没办法啊。自己在明处,人家在暗处。偏偏又打不得骂不得,弱势啊!只好装作不再看他们,自己答题。
问题出来了,本来好好的心情,从今日进了考场开始,一时比一时糟糕,如何都集中不起精神,《论语》《春秋》上面那些熟悉得不得了的句子,自己好几回走神差点写错。幸亏发现及时,悬崖勒马没酿成事故。
根据梁丰曾经的高考经验。如果监考一直站在某人身边的话。那人多半思路是要停顿当机的,何况现今是一股黑恶势力(梁丰如此认为)对自己形成了强大的威胁,此时他要是能答好那才见鬼了。
话说梁同学这时候只好停下笔来,两眼望天,认真分析刘筠一伙的意图。细想下来。打心理战最有可能,估计对方是想从心理上把自己击溃,以致于让自己差错百出,达到不战二胜的目的。其次就是想一计不成,伺机陷害,或者寻个空子往自己考号里塞点什么,又或是把自己卷子弄污,也能达到目的。第二种可能性不大,因为他们自诩君子。是不屑用这种伎俩的,但是,能完全排除吗?
宋朝制度,凡在考场初次舞弊者,罚停考三科,并永不列入二甲以上。以目前朝廷开考的时间概率算。大约就是九年或者十年不能参加科举。若是第二次科考依旧舞弊者,着即永久取消考试资格,终生为庶民。
梁丰不敢冒这个险,赌他们只动口不动手。
那怎么办?防着呗,现在除了消极防守,难道还有别的法子么?
于是他改变了策略,不再答帖经墨义,先把诗赋策论作了再说。趁自己脑袋还算清醒,刚才看了一遍题目,已有思路,赶紧把草稿打出来,免得后面精神紧张导致思维受阻。
于是梁丰强定心神,提笔凝思,在稿纸上涂写起来。
毕竟还是受了些影响,应试诗频频出错,要么平仄不对,要么对仗不工,一首五言律,梁丰竟然用了整整一个下午才勉强写出。
第一个夜晚终于降临,梁丰随便吃了些小嫦和冯程程给他准备的干粮粉末(都是检查时被捏碎了的,怕里面馅子违规),咚咚咚灌了几口水,肚子稍微好些。这时候可以放下考号的竹帘了。白天是不许放帘子的,晚间可以,但竹帘内孔小外孔大,外面看里面清清楚楚,里面看外面只是朦胧。本来是便于举子专心夜战的,如今却变成了外面偷窥梁丰的好道具。
这厮放下竹帘,懒得看外面盯自己的人已经换了几班,只做不知,点燃风灯继续攻克长赋。赋题自拟,限写秋色。梁丰绞尽脑汁打着草稿,时不时地不抬头而斜眼看看外面,果然人还在,没有要走的样子,心下烦恼不已,思路有些堵。
唉,横竖是晚了,明日再作。以其这样枯坐,不如养好精神明日再战。想罢吹灯拔蜡,收拾收拾东西,把枕头往木板上一放,扯过毡子就蜷身睡觉。
午夜时分,朦朦胧胧,梁丰做着些奇奇怪怪的梦,一会儿自己在两壁悬崖之间走“达瓦孜”,一会儿梦到自己乘一小舟浪中起伏,渐渐地,他感到自己全身有些冰冷起来,看到身后一个长发遮面,双手垂下,看不到面目的人站在考号门前,毫无生气,寒意袭人。
不对,这不是梦,这是真的有人在背后!梁丰直觉告诉自己,他猛地一下翻身坐起,黑夜里朝考号帘外看去,果然有一个身影站在外面,离自己好近。看见梁丰起身,那人好像愣了一下,侧身便闪过消失不见。
冷汗从梁丰头上冒了出来,草泥马啊,半夜装鬼吓唬老子啊!
这觉睡不成了,梁丰睡意全无,坐在板子上发呆。这他妈都什么事儿啊?这么跟老子过不去,想着想着,一股尿意从膀胱缓缓升起直冲小腹。
他想去撒尿,这个要报告,刚想举手开口喊,忽然觉得太冒险。自己这一出去,那不是空门大开,让对头乘机下手么?不敢喊,忍住。
但不是办法啊,这才第一个晚上,后面咋办?算了,懒球多想,挨得一刻算一刻吧。还不如专心作文,于是又重新点燃灯火,挑灯夜战。
写着写着,尿意越来越浓,最后实在憋不住了,梁丰咬牙跺脚一狠心道:“对不住了程程!”
三天考试终于结束,听到外面破锣一阵乱敲:“停笔、整装、交卷啦!”
梁丰心力交瘁,终于大笔一甩,扯着卷子站起等着收卷官过来。好半天两个收卷官才来到自己的十一号,一人监督,一人认真数了数稿纸张数,比一比大小,方才点头,表示他可以出去了。梁丰这时再也顾不得其他,啥也不要了,匆匆逃出这个关了他三天的鬼地方。完全没有注意身后两个糊名官掩面皱眉望着他的身影。
出了龙门,又回到当日进去的国子监大门口,才听得哇地一阵喊,一堆人蜂拥而上,仿佛迎接凯旋壮士似的。依然是冯家那驾大马车,可是多了许多人,杨文广、高双卯、王英石宁等人俱都来到,钱孝仪来福永叔一个不缺,大家正要上前迎接大少爷,可一看他的样子,俱都愣住。
梁大少爷此时形象坏透,完全一副沧桑得跟叫花子差不多的模样,蓬头垢面,又黑又瘦,隐隐嘴角腮边露出胡茬,双眼无神,一个都不理会,朝着冯家大车就冲了上去。两位小娘子正坐在车上等着呢,看到郎君上来正要欢笑着嘘寒问暖,哪知这厮大叫一声,快回家!说完倒头扑在车上,再也不起来!
一干人不知发生了啥事,只好不管交通法规,策马冲刺,一到梁家门口,梁丰跳车狂奔,直奔茅坑而去,好半天才出来,又去到隔壁,拍桌子捶板凳猛叫快上吃上喝的。
唬得一家人目瞪口呆,人人相顾无言。
菜饭还没上桌,梁大少爷已经趴在桌上扯起鼾声****??。
谢小嫦和冯程程万般怜爱地看着他这副样子,差点掉下泪来。
过了很久,没人敢惊动的梁大少爷终于在饭桌上睡醒,一看眼前的饭菜,饿死鬼投胎似的风卷残云呼噜着,一边吃,一边嘴里含糊不清地吐出若干不成逻辑的骂声贼厮鸟、直娘贼、草泥马,老子跟你没完,你阴老子!
大家有些害怕,这人是不是脑子考出问题来了?
大家用鼓励的目光望向小嫦,小嫦只好镇定一下情绪,小心翼翼地问道:“郎君,如何这般模样?”
“三天没洗脸!”梁丰边吃边从牙缝里回答。好在还有逻辑。
“那,如何一进门就朝茅房跑呢?”
“三天没拉屎!”
“那,如何才拉了那什么,又嚷着要吃啊?”
“三天没吃东西!”
“奴家和程程娘子不是给你准备了许多吃食么?如何不在里面吃?”
“不敢吃,怕吃了更想拉屎!”
**……*……¥%
所有人满脑子全都是星星!
“梁家哥哥,你是不是考傻了?”已经站在旁边好半天的王英忍不住了,开口问道。这小几位,从梁丰宣布纪律的那天起,就不太敢过来打搅了。毕竟,自己一窝子都是些下力汉子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